<p> 近年来,寿光市北洛初中注重文化聚心、评价聚力、团队聚智,力促教师主动发展、幸福工作。近年来,1名教师成为“乡村特级教师”,2名教师被评为“潍坊市立德树人标兵”,1名教师被评为“潍坊市优秀班主任”,3名教师被评为“寿光市优秀党员导师”,10名教师被评为“寿光市教学能手”。</p> <p>文化聚心 厚植大爱情怀</p><p> 教师发展需要文化引领。北洛初中驻地北洛村历史悠久,传说“伯乐”买马经此夜宿,故称“伯乐村”,后因谐音演变为“北洛村”。“伯乐”现引申为善于发现、推荐、培养和使用人才的人。近年来,该校以“尊重﹒信任﹒赏识”为师训理念,使每名教师在赏识中体验到快乐、幸福,找到属于自己的成功支点。</p><p> “赏识是一种理解,更是一种激励。将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就会唤醒教师生命自觉,激活他们自主发展需求。”张永亮校长如是说。近年来,该校大力实施“党建+”工程,以“三带三创三服务”党建品牌为统领,推进党建工作与学校工作深度融合。设置党员示范岗,亮身份、亮承诺、亮责任,把党员培养成教学骨干,把骨干培养成党员。扎实开展“四讲一创三满意”、“师德建设月”、“师德演讲比赛”、“师德公开承诺”等活动,立师德,铸师魂,激励教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涵育教育情怀。注重挖掘校园节假日等丰富资源,进一步增强仪式感。做强做大离退休教师欢送仪式。2020年王同庆老师光荣退休,学校为他举行隆重的荣休仪式,精心制作了纪念短片在仪式上播放,已为人师的学生代表郑青云深情地回顾了与王老师的师生之谊,董彤彤老师代表青年教师表达了接好接力棒的决心。开学典礼,组织教师进行庄严宣誓,校长隆重地为级部主任、班主任、学科组长、教研组长等颁发聘书,彰显出学校对教师的认可、肯定、赞许、激励。毕业典礼上,校长为教师颁奖,学生为教师献花,成为教师职业生涯中一次难忘的激励。树立“管理即服务,管理即引导,管理即激励”理念,将尊重人、发展人、成就人贯彻于管理工作之中,在“管”上多一些尊重、多一些信任、多一些激励,在“理”上多一些理解、多一些体贴、多一些沟通,形成“制度规范人,目标召唤人,榜样激励人,生活关心人,情感凝聚人,成就鼓舞人”的氛围。为教师更换柔软舒适的办公椅,给每位教师配备台式电脑。在师生生活区安装了室外漫步机、肩关节康复器、云梯、坐蹬训练器、棋盘桌等室外体育健身器械。</p> <p>评价聚力 激活内生动能</p><p> 近年来,学校用发展的眼光来评价教师,发挥评价导向、激励、凝聚功能,让教师自觉快速驶入绿色发展的快车道。</p><p> 张永亮校长说,“评价是牛鼻子和指挥棒。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才能找到每名教师可持续发展的最近发展区,才能让教师群体呈现百花齐放、百舸争流的局面。”以激励发展为目的,构建“新入职教师——胜任型教师——骨干型教师——专家型教师——导师型教师”五级评价体系。完善教师发展档案,以“自我评价”为主体,建立多元化教师评价参与机制。注重评价内容多维性和发展性,既重结果更重过程,为教师发展提供客观记录和层级认定依据。注重层级推动,每学年调整一次层级,由教师自主申报,学校认定,动态管理,鼓励中老年教师创优,激励青年教师创新。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优课、晒课、赛课、翻转课堂等教学评比活动,以评促学、以评促优。讲述“校园故事”,引领教师享受职业幸福。在教学楼内设立教师“荣誉墙”,用身边的榜样去感化教师、滋养教师。出台“立德树人标兵”、“教学优胜奖”、“优秀班主任”、“优秀团队”、“优秀教师”、“教改先锋”评选制度。针对不同梯次老师设置不同奖项,每月组织“月度最美系列”校级评选,在评选中加入师德考核结果和学生、学生家长评议前置条件。对优秀教师通过事迹报告、师德演讲、校园故事会等活动,发挥典型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使教师在活动中体会到职业的幸福感、获得感。</p> <p>赛台生智 催生和合力量</p><p> 北洛初中地处城乡结合部,名师、学科带头人少,教师缺乏领军人物,如何突破?副校长李志全介绍说,“我们确立了‘凝聚团队智慧,智慧点燃智慧,赏识研训抱团成长’的策略。”</p><p> 全力搭建教师教研交流平台,让教研为教师成长赋能。以教学、教究、培训为基点,教师、学科组、教研组三方联动,从“点线面体”四个层次构建“教、研、训”一体化研修机制。坚持“课堂即生态”、“教学即成长”、“问题即导向”、“效益即质量”四个导向,把日常教学提升到研究层面。强化备课合作,集体备课做到“先周备课--轮流主备--集体探讨--同组共享”四步。深化课题研究,把课堂教学中的“困惑”变成“问题”,把“问题”提炼为“课题”,实现教师“第二次专业成长”。优化校际教研,先后与田柳初中、洛城二中、营里一中、渤海双语学校结成联盟校,“共研”、“共进”、“共评”、“共融”。引领教师在磨课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在反思中磨练。搞好随机录像,做实案例研讨,对实验课堂全程录像,专家随时指导。定期开展“同课异构”研究活动,在面对面的交流、对话中寻求最优设计。突出“个性化常规”研究,引领教师在追求教学智慧中张扬个性,形成了语文科“阅读+写作”式导学案、英语科“基础知识+写作”式导学案等特色常规。定期举行读书报告会、教学研讨会、班主任经验交流会 、青年教师成长分享会,引导教师从“注重教”到“关注学”、从“关注知识”到“关注素养”、从“满足讲了”到“满足会了”。以“抓全体提能力,抓新秀促骨干,抓骨干出名师”为培养路径,构建“新入职教师——胜任型教师——骨干型教师——专家型教师——导师型教师”五级层级培养体系。以教师需求为出发点,实施“分层培养,按需培训”策略,因需制定不同的发展目标,因需设计不同的培训课程。通过“新入职教师培养工程”、“青年教师提升工程”等,给青年教师搭台子、树梯子、压担子。建立“导师制度”,成立张树峰、刘光军、马芳花等导师团,完善“传帮带”机制,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狠抓“新入职教师汇报课、胜任型教师优质课、骨干型教师示范课、专家型教师观摩课、导师型教师研究课”,层层带动、层层评价,让教师在磨砺中实现自我成长。 (刘云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