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木

<div>未离开家之前,对家从未有过思考。</div><div><br></div><div>等到常年在外工作后。</div><div><br></div><div>小时候,家是一个饿了有饭吃,困了有地方睡的场所。­</div><div>上学后,家是一个我不愿归去的巢。­</div><div>工作后,家是心里的牵挂。</div> 结婚后,却猛然发现,家已不成家。<div><br></div><div>在我上初中及大期学间,哥哥都在部队里,爸妈打理着店铺,我除了去店吃饭,偶尔帮忙看店,家里两间房子就是我一个人的天地。</div><div><br></div><div>等我毕业后出来工作。哥哥也退役回家了,很快就取了嫂子,家里的两间房子,一间做了哥的新房,一间做了客厅。我回去之后发现我的“家”不见了。有点被雀占鸠巢的感觉。我回去只能睡上面的小阁楼,但我宁愿去朋友家睡,也不想在家面对两个几乎陌生的亲人。</div><div><br></div><div>等我结婚后回家,妈妈说我是人客了。妈妈的旧思想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家里的嫂子再不好也已经是自己家里人,女儿则是别人家的了。</div><div><br></div><div>我跟老公从毕业就常年在深圳工作,婚后回他老家也就是过年那十几天,虽然我们在老家买了房子,但每次回去我也总觉得是去别人家里。</div><div><br></div><div>在深圳我们是租的房子,搬了几次家,刚毕业我们住的单间,一进门就客厅卧室都在那,一目了然,厨房厕所相邻一小隅,无桌无椅,一个纸箱倒扣过来就是我们吃饭的桌,几个同学来了,大家席地而坐,围着电磁炉也吃得热火朝天。</div><div><br></div><div>结婚后,搬了一室一厅,添置了家具,挂上婚纱照,顿时有了家的感觉。周末我们很少出门,经常睡到日出三竿,腻歪在家里看电影、唱歌、吃零食。</div><div><br></div><div>后来生了儿子,接婆婆过来帮忙,我们又换了两室一厅。有老有小,好像家的味道更重了,但是我经常在家里呆得很压抑,一进门就不想说话,总害怕自己说出来的话会引起一场战争。抑郁了几年,我几乎都想逃开,抛弃一切,不管什么爱与责任,我只想能呼吸到清新的空气。</div><div><br></div><div>有人说,有父母的地方就是家,有人说自己的房子才算是家。怀孕那年春节,在老公的老家,想着自己父母的家已经不是我家,这里又不是我家,好像天大地天,竟然没有我的家,欢喜的新年却有一股凄凉感。</div><div><br></div><div>儿子有一次很高兴地对我说,他有三个家,一个是爷爷奶奶家,一个是我们家,一是阿公家。我当时真羡慕他,这些我找不到家的感觉的地方,统统都成了他的家,他是多么幸福啊。</div><div><br></div><div>去年家婆回老家了,我从职场回归家庭。我又重新找到了家,虽然还是那两间房,还是租的,但空气里弥漫着甜蜜的味道。我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家。</div><div><br></div><div>家是能跟自己最亲密的人在一起的场所。小时候,最亲密的人是父母,长大后,最亲密的人是爱人。所以现在,只有我跟我的爱人在一起的时候,我才有家的感觉。</div><div><br></div><div>家以爱为瓦,</div><div>能给我们遮风挡雨。</div><div>家以自由为墙,</div><div>能让我们无拘无束。</div><div>家以温和为被,</div><div>能让我们冬暖夏凉。</div><div>家以热情为火,</div><div>能让我们烹调蒸煮。</div><div><br></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