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于生计?流落街头的欧洲艺人

汪京元

<p>搞艺术的人谁不愿意呆在工作室呢?在那样一个自我的空间里,艺术家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在画面上展现出他们的精神世界,找到属于自己的灵魂归宿。</p><p><br></p><p>然而,不是每一个从事艺术的人都具备这样的条件。即使有一定的潜质,艺术家的成长过程也非常曲折缓慢。而生活又非常现实,每天的吃喝拉撒必不可少。于是就出现了流落街头的艺术工作者。每当他们在街头一出现,就立马成为街头的一大亮点。</p><p><br></p><p>我在法国、奥地利、意大利、捷克等地参观考察期间,在街头就看见了一些艺术工作者的身影,有音乐工作者、美术工作者,也有服装设计工作者等等。</p> <p>法国巴黎塞纳河畔一位音乐工作者坐在音箱上面,身旁放着一个红色的行李箱,边唱边弹着电子吉他,如痴如醉。地上放着一个打开的吉他盒,里面散落着一些驻足听众丢在里面的一些欧元硬币。</p><p><br></p><p>他丝毫不在意有没有人往他的盒子里丢钱,而是沉浸在他的音乐世界里,同天地往来,与旋律同在。人生的苦涩与酸甜,全部化作音符,在时空里跳荡,繁华的市景、行进的人流,均如一缕飘荡的青烟,在圣母院顶部的上空盘旋。</p> <p>参观完茜茜公主的宫殿—维也纳美泉宫后,一出大门来到街上,就看到一个满身银色涂装的类似雕塑的真人坐在那里。我正准备用手机拍照,她却打着手势拒绝。这时一位幼童好奇的走了过来,他的父亲向盒子里面丢了一枚欧元硬币,然后这位童女就可以与银像合影。这时我才明白,要想给她拍照或者与她合影是要丢钱的。</p><p><br></p><p>他的裙子前面放着一个银色的铁桶,里面收纳一些行人投下的硬币。她端坐在那里一动不动,仿佛是一尊雕塑。姿势还有些讲究,能做到毫无表情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因为一出现表情就像真人。之所以全部涂上银色。就是为了除去真人的表象,让观者误以为那是一尊雕塑。这样的行为艺术,多半来自美院的学生。只有接受过雕塑专业美术教育的大学生,才具备现场决机的能力。</p> <p>在布拉格街头,我又见到一对男女,男的也是全身涂满银色,但一双手却没涂色,化妆不彻底,露出瑕疵,看上去半人半雕塑,缺少神秘感。女的虽然手涂成了银色,但裙子却露出了本色,并且两个人还在那里聊天。</p><p><br></p><p>银色的铁桶里没几块硬币,看来行人的眼睛也不好忽悠。这说明干什么事都要全身心的投入,还要进入状态。当然,青年男女在一块由于磁场的作用,不可能全神贯注的进入意境状态。</p> <p>在布拉格查理大桥桥头,每当午后,这里便有两三个画师摆摊给游人画卡通漫画。</p><p><br></p><p>接活后,游人就等在旁边。而画师们很熟练的把他们形象画成卡通漫画,一般画一个漫画头像只需半小时左右。可见有套路,很熟练。</p><p><br></p><p>卡通漫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最早起源于欧洲。而在近代欧洲,有两个促使卡通出现的重要历史条件:首先,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壮大了市民阶层的力量,导致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其次,自文艺复兴运动以来,自由开放的艺术理念开始为社会所接受。这两个条件的相互作用,使得传统绘画走下了中世纪的神坛,日益接近平民的审美趋向,给以简御繁的卡通漫画提供了社会基础。</p> <p>在意大利威尼斯水城岸边, 一位油画师正沉湎于画威尼斯风景,他用油画刀在画布上反复修改他的画作,期望达到最满意的效果。</p><p><br></p><p>在旅游区,绘画工作者多半都是这样给自己的生意定位,期望游客们买回去做纪念。</p> <p>离画师不远的岸边,游客行人老远就可以看到一位裙装夸张的美女站在那里。艳丽的色彩,宽大的裙摆,高大的造型,仿佛是误入凡尘的仙女,吸引着每一位路人的眼球。</p><p><br></p><p>不可以随便对她进行拍照,但给钱可以合影,她们可能是服装表演专业的模特。</p> <p>在不远的桥边,又看到一位红色裙装的美女。她站在那里足有两米多高,也许他们脚下垫了什么凳子之类。娇好的形象和艳丽的色彩,给人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p> <p>我们驱车前往捷克西波西米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讲学的路上,在一座古老石桥的河岸,一位沙雕艺术家正在全神贯注的进行沙雕作品创作。</p><p><br></p><p>这位沙雕作者不能称为街头艺术工作者,而他是一位非常成熟的雕塑家。他创作的沙雕作品,给河岸两边以及这座城市带来了浓郁的文化气息。</p> <p>街头艺术工作者不是什么新鲜事。在北京的过街地下通道里,我就看到过一些拉小提琴的音乐工作者;上海南京路的街边,我也看到过全身涂满银色的男性在那里造型,纹丝不动。我开始以为是一尊雕塑。正在观察时,一位女家长牵着一个五岁左右的男童经过这里,她指着"雕塑"给小孩增长见识。突然,这顽皮的小男孩向前一步摸了一下“雕塑”的雀雀,谁知"雕塑"竟开口说"别动"!惹得周围看稀奇的人都笑了起来。</p><p><br></p><p>2009年,在哈尔滨的中央大街,我也看到扎堆的美术工作者给行人画像。</p><p><br></p><p>我在现场观察了一下,基本以中年美术工作者为主,有的画得八九分像,也有的只画的六七分像。下面的头像就是我当时觉得画的有八、九分像的一个工作者画的。无论像还是不像,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技巧,那就是画的很细腻,这也是吸引路人的关键所在。普通人总期望把自己画的很真实,也不要求有太高的艺术性,正是这一点对美术工作者是一个制约。成天画这种套路的东西,简单而油腻,虽技巧纯熟,而离艺术却相去甚远。</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在哈尔滨街头花50元的汪京元画像</span></p> <p>真正追求高标准的艺术家,不适合将绘画当成一种职业。因为职业具有市场属性,要赚钱就要客户满意,而客户多半是普通大众,大众化的标准是没有什么高度的。</p><p><br></p><p>当然,青年美术工作者对艺术有一个逐渐的认识和成长过程,我年轻的时候为了生计也给人画过像。</p><p><br></p><p>有一年暑假,我写书法作品宣纸消耗很大。那时一个月的工资,只有29块五毛钱。而一刀四尺宣纸就需要七八十块钱。当时书法不成熟,但又很执着的在那里写。一张不满意再写一张,张张不满意,一刀宣纸用不了几天就成了废纸。</p><p><br></p><p>无奈之下,背着画夹到附近农村去给人画像。那时候,农村的老人多半没有条件到城市照相馆去照相。子女们又必须要给他们留一张遗像,已备去世时作念想。</p><p><br></p><p>刚好我背一个画夹上门服务,16开纸张大小四块钱一张,八开大小七块钱一张,平均每天可以画三到四幅,也就是半个月的工资,确实能解燃眉之急。</p><p><br></p><p>后来我到绍兴写生,旅差费用所剩无几,暑假时间很长,还想继续在外多过些天,没费用,怎么办呢?</p><p><br></p><p>中午,我到咸亨酒店二楼点了一荤一素外加一碗黄酒。本来没钱,还想吃红烧肉,“今朝有酒今朝醉”,正是我那时年轻的写照。正为经费发愁,这时隔壁邻桌有三四个卖完猪崽的农民,正大碗喝酒,大口吃肉。酒意正酣,看到我的画夹放在桌子上,便有一人上来问我:“你是画像的吗”?我回答:“是啊”。他说,"你画的像吗"?我说"不像不要钱"。他说,我坐在这里,你画得试试,如果画的像你的饭菜钱我们出。我说:好。于是打开画夹拿出一张16开素描纸。20来分钟时间,就将一张速写性的素描画完了。他们一看喜出望外,画的太像了。于是,他们不但给我出了饭菜钱,还邀请我到他们绍兴附近的村子里去画老人。画了一个星期,赚了200多块钱,真是天无绝人之路。于是我继续到淳安千岛湖及杭州等地写生采风了半个月。</p><p><br></p><p>这次到欧洲见到街头艺术工作者,触景生情,不禁让我想起青年时所走过的路。当然,被迫走向街头的艺人,多半来自草根。</p><p><br></p><p>与欧洲比较,中国体制内的美术工作者的确幸运得多。他们从美院毕业后,有的分配到画院、美术馆、艺术馆以及各级美协等文化单位端着金板碗,不但工资有保障,还有充足的活动经费,过着神仙般的日子,享受着社会主义的优越性。</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作者在意大利威尼斯留影</span></p> <p><b>汪京元抽象艺术作品欣赏</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无色界 宣纸水墨 汪京元 2020</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装框效果</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作品局部</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作品局部</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作品局部</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作品局部</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