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杰家族墓葬重点文字解读

美友8057468

<h3 style="text-align: right;">作者:申新成</h3> 在邯钢搬迁过程中,清乾隆年间涉县马佈村人康杰家族古墓葬被发掘。时值我们正在收集编印《涉县古碑志》一书,想必一定有康杰的墓志铭。于是我与江军利等单位同事曾先后两次到现场察看,结果未发现康杰墓志铭,未免有些失望;但墓穴中的其它石刻志铭、挽联等文字颇有意思。在此,拣其中的重点与诸君分享一下我的学习心得,谬误之处,就教方家批评指正。 此古墓葬群共有15座墓穴,除了康杰及其父母的墓穴有明确刻石记载墓主人外,其他均未见有文字铭石,不才也未能一一考证其姓氏。为便于有序说明,我把仅有刻石文字的墓穴按康秉礼墓穴1号,康杰墓穴2号,其余大致按相邻顺序编号,与墓主人的身份、地位、辈分及墓葬规制无关。没有文字的墓穴也不再言及。 一、一号墓穴<br> 康秉礼夫妻墓穴。也即康杰父母合葬墓。<br> 在此墓穴之后壁上,嵌有康杰为其父母立的长宽不盈尺的一小块墓志铭。这是整个墓群中发现的唯一一小块墓志铭。墓穴中虽然阴暗潮湿,然在手机灯光照明后,字迹十分清晰,毫无残损。铭文竖写,正文曰“清故显考、妣:应赠文林郎雍正己酉科举人、拣选知县康公,讳秉礼,字敬之,号柏杨;孺人李氏。”落款:“奉祀男:乾隆丁卯科举人、拣选知县杰叩立。” 由此碑文可知,康杰的父亲叫康秉礼,字敬之,号柏杨。是雍正己酉(公元1729年)举人。被皇上赐封为文林郎、拣选知县。康杰是乾隆丁卯(公元1747年)举人,也是拣选知县。此前网传康杰为乾隆丁卯科进士为误。<br> ①文林郎:是清朝时为正七品文官所授的散官名,也即定级,因为明清时的知县均为正七品。<br> ②拣选知县:拣,同“捡”。即挑选、选择之意。清制规定,知县一般由进士担任,也可以从举人、贡生中挑选优秀者担任,所以称“拣选知县”。经查《清嘉庆涉县志》卷五:“选举类”“举人”目下载:“康秉礼,雍正己酉科”。 二、二号墓穴康杰墓<br> 众墓穴中,康杰墓规制最高,无论从建筑到文字都十分讲究,尤其刻石文字蕴藉深厚。 1、墓门上方长方形石质匾额,楷书题写挽词“名高五马”四字。右上款竖写两行小字“恭挽超翁老先生之墓”,左落下款为竖写两行小字“年家眷弟戚学标顿首拜题,乾隆六十年岁次乙卯十月十八日立”。<br> “名高五马”:五马,古时太守的代称。汉时太守乘坐的车用五匹马驾辕,因借指太守的车驾。唐钱起《送张中丞赴桂州》诗:“云衢降五马,林木引双旌。”这里的“五马”“双旌”都是代指高官的意思。还有宋梅尧臣《送胥平叔太博通判湖州》诗:“不羡乘五马,却逢罗敷羞。”唐白居易的《西湖留别》诗:“翠黛不须留五马,皇恩只许住三年。”都是指高官或太守之意。可见,“名高五马”是称颂康杰名望很高,用“五马”二字也正符合康杰的官位。<br> “超翁”:即对康杰的尊称。《清嘉庆涉县志》载“康杰,字超凡,号双峰。家世科第,学有本源。乾隆丁卯(公元1747年)举于乡。历任江苏桃源、盐城、青浦等县,升邳州知州。精于吏事,以强干称。值淮水冲涨,合黄流为患,单舸风雨中查勘灾户,极意赈恤。筑闸捍潮,申启闭之,令民享其利。历除巨枭季光祖、大盗王匡等,莠去而良以安。课常以为江南州县最。以劳卒于官。”<br> 由此段文字诉我们几个信息:一是康杰字“超凡”。“超翁”即康杰也。当时发掘康杰墓穴之初,有人将“超”字误读为“赵”。因石刻上将“超”字里右边的“刀”部首简写成了“二点”,这是书法上带有行书笔意的习惯性写法,缺少书法常识的人乍看为繁体字“趙”,加之石匾位置较高,视线较远,泥土尘封,不易辨认,误识难免。康氏祖茔里冒出个姓赵的人来,一时哗然。二是康杰中举后,被朝廷挑选到江苏先做县令,后升任知州。在任主要有两大政绩:治理水患和除恶安民。三是积劳成疾,死于任上。<br> “年家眷弟”:①年家,科举时代同年登科者,两家之间的互称。明末以后,往来通谒,不论有无年谊,概称“年家”。《警世通言》第十七卷《钝秀才一朝交泰》,写穷秀才马德称,在穷困潦倒、先后到杭州、湖州两处投亲无着,走投无路时写到:“德称两处投人不着,想着南京衙门做官的多有年家。”②眷弟:平辈称眷弟。“年家眷弟”:一般是用在交情不深的人之间的客套称呼。<br> “戚学标”:《清嘉庆涉县志》载:“戚学标,字翰芳,号鹤泉。浙江太平县人。乾隆辛丑(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进士。初选蕲水(今湖北浠水县),调涉县,以五十九年(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六月任。”。经查历史资料显示:“戚学标(1742-1824),字翰芳,号鹤泉,太平泽国(今温岭市泽国镇)人。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拔贡。四十二年,掌教县城鹤鸣书院。次年,应曲阜孔继涵邀聘,至孔府任教。四十六年中进士。五十九年,任河南涉县知县,一度兼理林县,捐俸钱疏浚境内任公渠。在任13年,体察民情,治有政声。因得罪学使鲍某罢官。嘉庆十八年(1813年),出任宁波教授,后任杭州紫阳、崇文诸书院讲席。”《清史稿》也有类似关于戚学标的记载,其中记有:“性强项,多与上官龃龉,卒以是罢。后改宁波教授,未几归,从事撰述。”<br>戚学标曾任《清嘉庆涉县志》总修,并为之作序。如今涉县寺观庙宇中,仍有很多戚学标题写的诗文词章石刻。可见他的政治仕途主要辉煌在涉县,为涉县人民办了不少好事,也是古代涉县知县史上少有的饱学县令。惜其不谙官场之道,恃才傲物,与上司不睦,罢官于县令。晚年讲学著书,享高寿八十二岁。<br> 从石匾挽词的落款时间看,康杰死后灵柩回涉县安葬,是乾隆六十年,正是戚学标到涉任知县的第二年(戚乾隆五十九年调任涉县)。应康杰后人邀请,或出于对康杰的敬重,时任县太爷的戚学标亲笔题写“名高五马”的挽词。<br> 2、佳城:石匾挽词的下方是券形墓门。门楣上的半圆形空白处书“佳城”二字。佳城,典故名。典出汉刘歆著、东晋葛洪辑抄的古代历史笔记小说集《西京杂记》:“滕公驾至东都门,马鸣跼不肯前,以足跑地久之。滕公使士卒掘马所跑地,入三尺所得石椁。滕公以烛照之,有铭焉,曰:‘佳城郁郁,三千年见白日。吁嗟滕公居此室。’滕公曰:‘嗟呼天也!吾死其即安此乎?’死遂葬焉。”后遂以“佳城”喻指墓地。<br>南朝史学家、文学家沈约《冬节后至丞相第诣世子车中作》诗云:“廉公失权势,门馆有虚盈。贵贱犹如此,况乃曲池平。高车尘未灭,珠履故馀声。宾阶绿钱满,客位紫苔生。谁当九原上,郁郁望佳城。”宋司马光《故翰林彭学士挽歌》:“泉路幽无底,鱼灯暖不明。如何赍美志,郁郁向佳城。”其中“佳城”均指墓地,其诗意也都与悼念死者有关。<br> 3、康杰墓室挽联:<br> 上联:灵輀新返沙侯国<br> 下联:遗荫长留下相城<br> 横批:南翁惠爱<br> ①灵輀(ér):指丧车。三国魏曹植悼念王粲的文章《王仲宣诔》中有“丧柩既臻,将及魏京,灵輀回轨,白骥悲鸣。”唐吴兢《贞观政要·俭约》:“灵輀冥器,穷金玉之饰。”明徐霖《绣襦记·慈母感念》:“叹老景谁奉肥甘,葬佳城谁举灵輀。”清谭嗣同《湘痕词》之二:“灵輀轧轧鸣,送子入山道。”<br> ②沙侯国:指涉县。《明嘉靖涉县志》载:“涉县,古沙侯国地。按《禹贡》乃冀州之域。春秋时属魏,战国时属赵,秦属邯郸郡。汉始置沙县,后因漳水东经,人民往来徒涉此水,遂更名涉县。”<br> ③下相城:代指江苏邳州。即康杰任知州的地方。下相,古县名,今江苏宿迁市。西楚霸王项羽故里。西汉时仍置下相县。东汉后,下相县改属下邳国;而邳州的别称为下邳,东汉明帝永平十五年置下邳国。也就是说下相县历史上曾属于邳州管辖,用下相城代指邳州也是恰当的。<br> ④南翁:关于“南翁”,经查,有两种解释:其一是指清康熙年间的南翁(公元1662至1722年)。自楚游蜀,住大足宝顶寺。精义理,能诗词,工草书,逼真怀素。此南翁显然与康杰无关。其二是楚南公或泛指南方的老人。楚南公是指战国时期楚国的隐士南公。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即指此人。也有人说南翁即南公。如唐杜甫《社日两篇》诗曰:“南翁巴曲醉,北雁塞声微”,对其中的“南翁”也有不同的解释,清初著名学者仇兆鳌在《杜诗评注》里注释为“南公”,《项籍传》注为“南方之老人也”。由此看来,不论是“南方老人”还是“楚南公”,都是指德高望重的贤人、高人。“南翁惠爱”中的南翁应该是对康杰的尊称,且康杰又在南方做官多年,受到当地人的爱戴,因此称赞康杰的仁爱,贤德。 <br> 此联的大意是:“康杰的灵柩虽然回到了涉县,但他生前所做的善事、恩德永远铭记到了邳州人民的心中。老先生真是仁爱之人啊!”<br> 从此挽联的内涵和书写用笔、结体来看,与上边“名高五马”“佳城”等文字都十分协调,浑然一体,应出自戚学标之一人口笔无疑。<div> 此外,戚学标还亲自撰写了巜康杰墓志铭》,载之巜涉县旧志》,详细介绍了康杰生平事迹。其中记有康杰自其叔祖起三代为举人,"三世登贤书,彬彬为河北衣冠望族"。惜其原碑石刻不存。由此可见,康杰流芳千古,戚县令功不可没。<br></div> 三、三号墓穴<br> 此墓穴的规制,相比 之下简单多了,为一般墓葬。墓门挽联的内容书写也很一般,不能算是工整对仗。上联“福德修来好”,下联:“万年德安康”。而横批却很耐人寻味:“三年无改”。《论语·学而》:“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大意是,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时,要看他的志向;在他父亲去世以后,要考察他的具体行为了。如果他能长期坚持他父亲生前那些正确的原则,不违背他父亲的教导,那么这个人就可以说是尽孝了。从此横批的意思看,墓主人生前可能是个孝子。 ‌ 四、四号墓穴<br> 此墓穴是个单人墓穴。建筑也比较讲究,做工精良,为青砖结构。墓门无挽联,只有门楣上有横批“窀穸长眠”四字,是用青砖阳刻魏碑体字,厚重朴茂。<br> 窀穸(zhūn xī):墓穴、埋葬、逝世之意。出自《左传·襄公十三年》:“若以大夫之灵,获保首领以殁于地,唯是春秋窀穸之事,所以从先君于祢庙者,请为‘灵’若‘厉’,大夫择焉。”魏晋经学家杜预注:“窀,厚也;穸,夜也。厚夜犹长夜。春秋谓祭祀,长夜谓葬埋。”《汉泰山都尉孔庙碑》:“窀穸不华,明器不设。” ‌ 五、五号墓穴<br> 此墓穴是单人棺椁,青砖筑砌,规制一般。<br> 墓门挽联:白发水霜共<br> 丹心铁石如<br> 横批:婺宿沉芳<br> 从横批看,此墓主人应为女性。因“婺”是女宿星,也称婺女、须女,二十八星宿之一,属北方玄武七星第三宿。婺宿,即女星宿。沉芳,香消玉殒之意,比喻年轻女子死亡。唐王勃《伤裴录事丧子》有:“魄散珠胎没,芳销玉树沉”之句。 六、六号墓穴<div> 规制一般。<br> 挽联:存千秋祀典 <br> 卜五世其昌<br> 横批:一朝千古<br> 通俗易懂,勿须赘言。</div> 七、七号墓穴<br> 规制一般。<br> 挽联:白发水霜共 <br> 丹心铁石如<br> 横批:名节双高<br> 通俗易懂,勿须赘言。 八、八号墓穴<br> 规制一般。<br> 挽联:彩神归窀穸 <br> 魂魄返佳城<br> 横批:流芳百世<br> 前边已有注释,不再赘言。 九、九号墓穴<br> 墓室很大,三堂连通。墓主人为一男五女。<br> 挽联:瑞发牛眠地 <br> 祥生马鬣封 <br> 横批:流芳百世<br> ①马鬣(liè)封:坟墓封土的一种形状。亦指坟墓。《礼记·檀弓上》:“昔者夫子言之曰:‘吾见封之若堂者矣,见若坊者矣,见若覆夏屋者矣,见若斧者矣。’从若斧者焉,马鬣封之谓也。”唐代经学家孔颖达注疏曰:“马鬣之上,其肉薄,封形似之。” 唐李贺《王濬墓下作》诗:“耕势鱼鳞起,坟科马鬣封。” 宋胡继宗《书言故事·坟墓》:“称坟曰马鬣封。” <br> ②牛眠地:言风水宝地。典出《晋书·周光传》:“初,陶侃微时,丁艰,将葬,家中忽失牛而不知所在。遇一老夫,谓曰:‘前冈见一牛眠山污中,其地若葬,位极人臣矣。’” 十、十号墓穴<br> 规制一般。<br> 挽联曰:庾公里中星沉 <br> 处士楼外月冷<br> 横 批: 一别千秋<br> ①庾(yǔ)公:庾亮,字元规,东晋颍川鄢陵人,美姿容,善谈论,好老庄,有德望。官至征西大将军,荆州刺史。<br> ②里中:里,指闾里、乡里、故里。里中,指同里的人,亦指家中。<br> ③星沉:星星暗淡,意指人去世。<br> ④处士:古时候称有德才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后亦泛指未做过官的士人。 《史记·殷本纪》:"或曰,伊尹处士,汤使人聘迎之,五反然后肯往从汤,言素王及九主之事。汤举任以国政。"后来泛指没有做过官的读书人。此挽联与通用挽联“星沉处士里,月冷庾公楼”同意,都是对有声望的人去世的哀悼。 十一、十一号墓穴<br> 规制一般。<br> 挽联曰:四围黄土新成壁 <br> 几叠青山旧画屏<br> 横批: 牛眠埊<br> 埊(dì):“地”的异体字,牛眠埊,即牛眠地。风水宝地之谓也。<br> 古人之言,玄妙幽深,或有它解,然非余所能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