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化老照片背后的故事”第3辑

王雨华

<h1><b> 前 言 </b></h1><p><br></p><p> 我是燕化退休职工,现已年过七旬。大学本科学历,曾经专攻摄影。1969年6月到东炼参加建厂大会战,1970年7月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东炼宣传部工作,1982年调《燕山油化报》任摄影记者。</p><p>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我摄影创作最旺盛时期,为东炼和燕化公司拍摄了不少新闻照片,用照相机记录了那一段难忘的历史。后来,由于“服从组织安排”,我于1986年改任文字编辑,后来当了副总编和总编辑,整日伏案编撰稿件,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老编”,摄影则成了“业余爱好”。2006年在《燕山油化报》退休。</p><p> 尽管如此,我仍酷爱摄影,难忘摄影,一辈子没有远离摄影。</p><p> 2016年九月中旬,在整理我过去用胶片拍摄的老照片时,发现还是有一些值得回味的摄影作品值得拿出来与亲朋好友共享,于是就用扫描仪扫描底片或照片,把它们做成了电子版,先是在手机“微信”朋友圈开了一个专栏,题目就叫《王雨华:“每天一张老照片”》,先后持续了118天。为了方便大家欣赏,我在每张照片下面加了一段文字说明,以便交代拍摄背景、拍摄过程和拍摄技巧,有的还附带发布了几张相关的其他照片。</p><p> 这些照片,大多数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拍摄的,也有个别是九十年代拍摄的,最晚至2002年。这些照片,基本都是人物特写和人物活动照片,没有包括我拍摄的装置照片和风景照片。</p><p> 许多朋友看了之后,给我发微信留言。大家普遍认为:“这些照片是那个年代的真实写照。”“这些照片非常好,让我们又回到了那个火热的年代,回味无穷!”</p><p> 2017年8月1日,燕化星城三里离退休职工活动站为我办了一个摄影展览,题目叫做《王雨华拍摄的燕化老照片展览》。这个展览的作品是在我的《每天一张老照片》基础上,又增加了几十张照片,一共凑了150张照片,每张照片下面都带有一段600字的文字说明。这个展览很受欢迎,持续了两个多月。</p><p>为了纪念燕山石化公司成立五十周年,今年7月,我又从1971年至2005年用胶卷拍摄的燕化老照片中挑选了500幅照片做成5辑“美篇”在网上发布,奉献给曾经和正在为燕山石化公司的生产建设、改革发展和创新创优做出贡献的广大退休职工和在职职工。单辑点击阅读量最高达7000多人次,5辑的点击阅读量总计达19000多人次。</p><p> 最近,我又在整理、编辑《燕化老照片背后的故事》,基本延续了《每天一张老照片》的风格,每张照片下面都有一段文字说明,以讲故事的形式交代拍摄背景、人物事迹、拍摄过程和拍摄技巧。</p><p> 今天给大家展示的就是我正在整理、编辑的《燕化老照片背后的故事》中的一部分。希望大家喜欢。</p><p> 王雨华 </p><p> 2020年9月4日</p><p> 以下是《燕化老照片背后的故事》第3辑</p> <p>《杨义邦接待墨西哥总统》王雨华 摄(1978.10.26·北京石化总厂)</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inherit;"> 《墨西哥总统访问北京石化总厂》</b></p><p><br></p><p> 1978年10月26日,墨西哥总统何塞•洛佩斯•波蒂略率领政府代表团在中国化工部部长孙敬文陪同下到北京石化总厂参观访问,受到化工部副部长兼北京石化总厂党委书记杨义邦等的热情接待。 </p><p> 墨西哥合众国是拉丁美洲第三大国,领土面积1972550平方公里,位于北美洲,北部与美国接壤,首都为墨西哥城。墨西哥是美洲大陆印第安人古老文明中心之一。闻名于世的玛雅文化为墨西哥古印第安人创造。大约九千年前,古代墨西哥人驯化了玉米,并推动农业革命,形成了许多古老文明。墨西哥现有人口1亿1840万,印欧混血种人约占60%,88%的人口信奉天主教,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p><p> 中國與墨西哥於1972年2月14日建交。建交后,兩國關系發展順利,雙方高層互訪頻繁,合作交流領域不斷擴大。墨西哥成为中國在拉美的第二大貿易伙伴。何塞•洛佩斯•波蒂略总统在1978年10月访问中国期间,与中国政府签订了文化合作協定和旅游合作協定。</p><p> 何塞•洛佩斯•波蒂略生于1920年,律师出身,墨西哥革命制度党党员,在1976年至1982年期间担任墨西哥总统。他在执政期间推动政治改革,在经济上提出“工业为动力,农业为基础”的方针,优先发展石油工业,带动经济全面高速增长,出现了“石油繁荣”时期。</p><p> 墨西哥总统访问北京石化总厂,杨义邦致欢迎辞时,我拍摄了上面这张照片。 </p><p> (王雨华)</p><p> 附:杨义邦接待墨西哥总统的另外两幅照片。</p> 1.《杨义邦接待墨西哥总统》王雨华 摄(1978.10.26·北京石化总厂) 2.《墨西哥总统访问北京石化总厂》张从密 摄(1978.10.26·北京石化总厂) <p>《职工食堂受欢迎》 王雨华 摄(1979年初·东炼)</p><p><br></p><h1><b> 《东炼职工食堂受欢迎》</b></h1><p><br></p><p> 1979年初,全党工作的重点已经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生活后勤部门如何进一步为生产一线的广大职工服好务?东炼职工食堂用行动做出了最好的回答:他们在努力搞好食堂伙食、让就餐职工吃饱吃好的基础上,还为双职工加工了不少主副食品,深受大家的好评。</p><p> 东炼厂区比较分散,不少双职工的工作岗位离生活区较远,加上当年商业网点又少,许多双职工下班后经常要为采买主副食品犯难。家中有孩子而没有老人的双职工更是把中午这顿饭当成了“包袱”。尤其是许多女职工,只要中午下班铃声一响,就匆忙赶回家做饭,淘、洗、煮、炒、烹,一通忙乎。刚吃完饭,她们撂下筷子又得赶回去上班,每天弄得跟打仗一样。</p><p> 东炼伙食科党支部和四个职工食堂的炊管人员决心在人员少、任务重的情况下,帮助部分双职工解决“吃饭难”问题。他们齐心协力巧安排,争分夺秒抢时间,每天除了保证食堂正常的饭菜供应和给装置倒班工人送饭菜外,还多加工出不少面包、馒头、火烧、烙饼、面条、肉肠、熟食等主副食品,中午和下午分两次到生活区去售卖。</p><p> 东炼双职工打那以后就不再为中午这顿饭发愁了,他们每天下班以后都可以在回家的路上买到他们需要的主副食品,星期六(那时候是上班日)还能买到饺子馅。广大职工高兴地说:“食堂的师傅们想得真周到。”上面这张照片是我在东炼职工食堂里抓拍的。</p><p> (王雨华)</p><p> 附:我拍摄的另外几张关于职工食堂的照片。</p> 1.《东炼三食堂大师傅在准备小卖部午餐用菜》王雨华 摄(1978.2) 2.《东炼二食堂的大师傅想方设法让倒班工人吃饱吃好》王雨华 摄(1979.1.25) 3.《一食堂炊事员在给倒班工人准备午饭》王雨华 摄(1980年春·东炼) 4.《总厂食堂胖师傅》王雨华 摄(1978.6) <p>《东炼技术科讨论会》王雨华 摄(1979.4)</p><p><br></p><h1><b> 《东炼技术科讨论会》</b></h1><p><br></p><p> 《东炼技术科讨论会》,拍摄于1979年春末。</p><p> 这幅照片表现的是当年东方红炼油厂技术科同志正在研究生产上的技术问题,正面右一为炼油厂副总工程师吴仪,右三为炼油厂技术科副科长刘海燕,右二为原旅美台湾留学生武进。</p><p> 武进父亲原是大陆江苏武进人,1949年去了台湾。武进在台湾出生以后,她的父亲想念家乡,也是为了让武进长大后不要忘了自己的祖宗,就给武进起名“武进”。武进中学毕业后,赴美留学,学的是石油炼制专业,毕业后她来到大陆,有关部门把她安排到北京东方红炼油厂技术科工作。</p><p> 武进为人热情、聪明好学,时间不长,她就与技术科同事和东炼厂部机关的青年人打成一片,下班以后和大家一起唱歌、一起玩牌、一起打排球,她还给几个青年人辅导英语。在技术科工作期间,她勤奋、刻苦,善于动脑筋,每逢开会讨论,她都积极发言,有什么就说什么,给大家留下了不错的印象。</p><p> 1979年春,上面有关部门让炼油厂党委通知我,给武进拍摄一组新闻照片,他们可能要在某个对外宣传的杂志上刊用。我领受任务后,大约花了一周多的时间,为武进拍摄了七八个场景的照片:有武进一个人学习的,有武进和几个青年同事唱歌的,有武进和大家一起打排球的,有武进和机关同事一起做广播体操的,有武进帮助几个青年人学习英语的,有武进参加技术科政治学习的。这张照片拍摄的是武进参加技术科一个研究生产技术问题的讨论会,在武进热情、真诚、直率地发表自己的意见时,我连续按下了快门。拍摄时,我没有使用闪光灯,完全利用自然光和现场光照明,因此画面比较真实、层次比较丰富,立体感很强。这是其中的一张照片。</p><p> 在这张照片中,大家都在认真听武进讲述自己的意见,吴仪的形象最为生动,她左手支撑着头部,右手放在桌上,半侧着身子在仔细听取武进的意见;刘海燕坐在武进身旁,在武进讲述的过程中提出了几个问题;其他同事也都在全神贯注地听武进讲解,有一个同事还在做着笔记。</p><p> 这张照片上的吴仪和刘海燕后来都成了著名人物。</p><p> 吴仪在1983年9月调燕山石化公司担任了副经理,1984年7月被任命为燕化公司党委书记,1988年1月当选为北京市副市长,1991年至1998年先后任国家对外经贸部副部长、部长、党组书记、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998年至2003年先后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2003年至2008年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2008年3月退休后不再担任任何公职。</p><p> 刘海燕在1980年8月担任了炼油厂副厂长兼副总工程师,1984年8月任炼油厂厂长,1990年10月任北京燕山石化公司经理,1995年9月又兼任了党委书记,1997年5月任燕山石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同年9月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1998年1月至2003年1月任北京市副市长 ,2003年3月出任华夏银行董事长、党委书记,2007年6月退休。</p><p> 现在回头再看这张照片,感觉尤其珍贵。它记录了东方红炼油厂技术科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会、学习、讨论的真实场景,也是吴仪、刘海燕和技术科同事们的一张非常美好的合影照片,具有很重要的史料价值。</p><p> (王雨华)</p><p> 附:我拍摄的吴仪和刘海燕的另外两张照片。</p> <p>1.《吴仪书记作报告》 王雨华 摄(1985.2·燕化公司)</p> <p>2.《燕化公司召开知识分子春节座谈联欢会,刘海燕经理发表讲话》 </p><p> 王雨华 摄(1991.12.11)</p> <p>《在春光商店购买照相机》 王雨华 摄(1979年初夏·东炼)</p><p><br></p><p><b> 《在春光商店购买照相机》</b></p><p><br></p><p> 东方红炼油厂建厂初期,在东山坡附近有两条不长的商业街。那条东西走向的街上分布着工商银行、副食商店、糖果店、百货店、粮油店,而南北走向的街上则分布着邮政局、菜市场和东方红饭馆。</p><p> 那家面积不大的百货店,叫东方红商店。别看商店不大,商品却比较齐全,老百姓过日子常用的东西,在这里差不多都能买到。</p><p> 1975年底,北京石化总厂投“巨资”近30万元对东方红商店进行了翻修改造,使营业面积增加到近2000平方米。1977年2月,商店重新开张营业时,名称也改成了“春光商店”。</p><p> 我对新开张的“春光商店”最感兴趣的是那里新增加的“照相器材”柜台。因为我在东炼从事摄影工作,胶卷、相纸、显影定影药水等消耗品,过去只能坐长途车或搭便车进城购买,现在春光商店有了照相器材柜台,家门口就能够买到这些东西,我何必舍近求远呢?</p><p> 大概是1979年的初夏时节,东炼机关的两个女同事让我帮她们选购照相机,正好我听说春光商店刚进了几台上海生产的海鸥牌120双镜头反光照相机,就推荐她们到春光商店购买,她们欣然同意。</p><p> 我们来到春光商店,在照相器材柜台见到了经常打交道的营业组长小冯,还有另一位女营业员,她们热情地接待了我的两位朋友。在小冯认真地向我的朋友介绍照相机功能及操作使用注意事项时,我拍摄了上面这张照片,留下了这美好的一瞬间。 </p><p> </p><p> (王雨华) </p><p> 附:我拍摄的关于春光商店的另外几张照片。</p> 1.《在春光商店购买海鸥照相机》之二 王雨华 摄(1979年初夏·北京石化总厂) 2.《东炼春光商店》王雨华 摄(1975年初夏) 3.《燕山春光百货商店》王雨华 摄(1985.4) <p>《我消灭了八个越寇》 王雨华 摄(1979.5.26·东炼)</p><p><br></p><h1><b> 《我消灭了八个越寇》</b></h1><p><br></p><p> 《我消灭了八个越寇》,拍摄于1979年6月7日。 </p><p> 1979年6月7日下午,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英雄模范报告团74名战斗英雄来燕山石化总公司参观访问,受到广大职工的热烈欢迎。 下午3点,当英模报告团来到总公司时,夹道欢迎的数百名干部职工和少先队员,高举彩旗,手持花束,敲锣打鼓,载歌载舞,掌声和口号声响成一片。在总公司接待大厅里,英模报告团成员听取了总公司党委书记杨义邦的情况介绍。英模报告团代表、某部副军长张化民也发表了讲话。 </p><p> 接着,英模报告团成员观看了总公司石油化工产品的实物展览。从展览厅出来,英模报告团成员乘坐大桥车来到东方红炼油厂催化裂化装置参观访问,受到了炼厂职工的热烈欢迎。 </p><p>解放军英模们看到高耸的炼塔、庞大的储罐、现代化的仪表控制室和连绵不断的管廊,赞叹不已、频频点头,他们为祖国的石油化工事业得到长足的发展而感到自豪,为年轻的炼油工人能够熟练地操纵如此巨大的炼油装置进行24小时不间断生产而感到钦佩。同时,他们也被敬仰战斗英雄的青年工人团团围住,让他们讲述自己英勇杀敌的故事。 </p><p> 当时,我看见战斗英雄彭云火正在讲述自己在反击战中一共消灭了八个越寇的故事,非常自豪,几位青年工人听得入神,我不失时机地抓拍了这个精彩的镜头,于是就有了这张感人的照片。 </p><p> 英模报告团成员离开东炼后又参观了前进化工厂的裂解车间和高压聚乙烯包装车间。他们每到一处,工人们就和英模们热烈握手,还把热茶水和冷毛巾送到英模们的手中。广大职工纷纷表示,一定要认真学习英模们的崇高品质和革命精神,为祖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多做贡献。 </p><p> (王雨华)</p> <p>《踊跃献血 · 体检》王雨华 摄(1979.5.9·东炼)</p><p><br></p><h1><b> 《踊跃献血》</b></h1><p><br></p><p> 《踊跃献血》,拍摄于1979年夏。</p><p> 这幅照片表现了东方红炼油厂干部职工积极响应政府号召,踊跃报名献血的热闹场面。</p><p> 1978年11月24日,国务院批转了卫生部《关于加强输血工作的请示报告》,之后,公民义务献血活动就在全国各地,尤其是各大专院校和企事业单位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起来。</p><p> 1979年8月,北京市政府给东方红炼油厂下达了义务献血的任务指标,并且大力宣传:实行公民义务献血制度,是改变我国输血工作落后面貌、解决医疗和战备储备用血的一项根本办法。义务献血是挽救生命、救死扶伤、实行革命人道主义的具体表现,是一种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精神,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义务;并且强调,凡健康适龄的各级领导干部应带头献血。</p><p> 炼油厂的广大干部、职工在听了有关文件的传达后,便积极响应政府号召,踊跃报名献血。</p><p> 为了保障献血人员的健康和保证血液质量,医务人员必须对报名献血者进行严格的身体检查和血液化验,合格者才能安排献血。由于报名献血的人较多,炼油厂就在工人俱乐部临时设立了献血站。</p><p> 这张照片表现的就是在炼油厂工人俱乐部的舞台上,医务人员正在对前来报名义务献血的干部、职工逐个进行身体检查时的场面。</p><p> 为了充分展示职工群众踊跃报名献血的积极性,我在舞台上近距离地拍摄了几张照片后,总是感觉不太满意。当时想,要是有一个高高的立足点就好了。突然,我灵机一动,目光瞄上了舞台高处离地大约七八米左右安装聚光灯的位置,如果我爬到那上面采取俯拍的角度,一定能够完美地表现这一宏大的场面。说干就干,我背着摄影包,冒着一定的风险,沿着角钢焊接成的竖直梯子攀爬到了高高在上仅有30多厘米宽窄的夹道里,在那里我把镜头朝下拍摄了这张照片。</p><p> 从画面上我们可以看到,前来义务献血的志愿者中有男的也有女的,其中有土木车间的书记、钳工车间的主任、铆焊车间的技术员,有北常减压车间、油品车间、仪表车间、钳工车间和化验室的工人。医务人员则分成两组,前面3张桌子边各有两名医生在给报名献血者量血压,后面2张桌子边各有两名医生在给报名献血者抽血做化验。身体检查这一关过了,才能到另外的房间去排队等待献血,每人限定献血200毫升。</p><p> 我记得,凡是献血者,厂里当时就发给每人一袋早餐食品:一个面包、两根香肠、一小包榨菜。之后,还给每人发放了30元的营养补助费和一张副食品票,并且安排了两天休假时间。</p><p> 我本人是在1980年献的血。献血以后,厂里还安排献血者到北戴河疗养一次。</p><p> 为了保证医疗临床用血需要和安全,保障献血者和用血者的身体健康,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国家自1998年10月1日以后改“义务献血制度”为“无偿献血制度”。为此,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97年12月29日专门修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献血法》第二条指出: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国家提倡十八周岁至五十五周岁(以后又修改成“六十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p><p> (王雨华)</p><p> 附:我当时在献血现场拍摄的另外两张照片。</p> 1.《踊跃献血 · 抽血》王雨华 摄(1979.5.9·东炼) 2.《护士长》王雨华 摄(1979.5.9) <p>《悬崖上的舞蹈》王雨华 摄(1979年秋·陪同中央电视台译制片组成员游览房山上方山)</p><p><br></p><h1><b> 《悬崖上的舞蹈》</b></h1><p><br></p><p> 《悬崖上的舞蹈》,拍摄于1979年秋。</p><p> 这张照片表现的是中央电视台译制片组的配音演员在北京上方山一处悬崖上跳舞娱乐的场景。</p><p>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电影译制事业已经发展了近30年,但是外国电视剧还从未在我国的电视台播出过。1979年,为满足广大电视观众对外国电视剧和电视影片的收视需求,中央电视台成立了译制片组,专门负责译制外国的电视剧和电视影片。译制片组译制的第一部电视剧是南斯拉夫电视剧《巧入敌后》,该片讲述了二战期间南斯拉夫游击队与德国占领军巧妙周旋的惊险故事。之后,译制片组又先后译制了菲律宾的电视剧《我们的过去》、法国电影《红与黑》和美国电视剧《大西洋底来的人》、《加里森敢死队》等。“译制片”将国外的文化艺术形式以及电视剧制作与播出模式引入中国,推动了中国电视产业以及相关娱乐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译制片”也让我国普通老百姓感知了世界各地的精彩文化,为当时的中国搭起了与各国文化广泛交流的渠道。</p><p> 电视剧《巧入敌后》译制完成后,在送审等待的过程中,中央电视台领导给译制片组全体工作人员放假,安排到东方红炼油厂参观访问并与工人群众开展联欢活动。在那几天,东炼工会主席黄玉兰亲自陪同译制片组的工作人员去上方山游玩,我负责全程拍摄照片。</p><p> 上方山,位于北京市房山区韩村河镇,距北京市区约60公里,离东方红炼油厂仅30公里。早在1400多年前的东魏时期,上方山就有高僧来此开山建寺。一千多年来,上方山经历了无数风风雨雨、朝代更替、兴衰巨变,最终成为北京西南著名的佛教名山,集林、洞、寺、山、石各类景观于一体,故民间流传:“南有苏杭、北有上方”。至今,上方山仍有寺庵及遗址72座,其中最著名的是始建于隋代的兜率寺,香火旺盛时有僧众500多人。修葺于明代的古“云梯”有262级,开凿于岩壁之上,需攀扶铁链方能逐阶到顶,极为惊险。山上有九大洞穴,最著名的云水洞素有"幽燕奥室"之称,洞中由钟乳石、石笋、石柱、石幔形成的108个天然景观,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皆有历代僧人为之命名,令人目不暇接。山上有奇峰峻岭12座,“摘星坨”海拔860米,为其最高峰。上方山上还拥有华北地区最大的古塔群,54座古塔占北京市古塔总数的四分之一。</p><p> 我记得,那天去上方山游玩的有田二喜、张伟、董浩等配音演员和译制片组其他成员共二十多人,还有大名鼎鼎的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陈铎。我们从东门进入景区,登上262级古“云梯”,仿佛上到云霄之上。之后,我们参观兜率寺、仙游“云水洞”、拜访古塔群,一路上这些青年人又蹦又跳、又唱又闹,欢乐无比、兴奋无比,甚至在一处悬崖上跳起了交谊舞。我见此情景,顿生创作欲望,赶紧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选好角度拍下了这张有纪念意义的照片。</p><p> 译制片组工作人员回到北京城里不久,《巧入敌后》送审获得通过,1979年11月29日晚,中央电视台播出了中国第一部电视译制片。该剧的成功译制,为我国电视译制片事业打下了坚定的基础。自此,发达国家的一些文化生活方式也悄悄地走入了中国的寻常百姓家。可以说,“电视译制片”的出现为中国人打开了一扇看世界的窗口。 </p><p> </p><p> (王雨华) </p><p> 附:我当时在上方山给他们拍摄的合影照片。</p> 1.《中央电视台译制片组成员游览上方山留影》王雨华 摄(1979年秋·北京) <p>《全面质量管理授课》 王雨华 摄(1979年秋·东炼丙烷车间) </p><p><br></p><h1><b> 《“全面质量管理”授课》</b></h1><p><br></p><p> 《“全面质量管理”授课》,拍摄于1979年秋冬时节。 </p><p> 这张照片是在东炼丙烷车间拍摄的。画面上,车间技术员方戌庚正在给车间班组长以上干部讲授“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p><p> 全面质量管理是以产品质量为核心,建立起一套科学、严密、高效的质量管理体系,以提供满足用户需要的产品或服务的全部活动。 我们现在已经深刻体会到,质量管理对于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归根到底,竞争的核心是科学技术和(产品或服务的)质量。 </p><p> 最早提出全面质量管理概念的是美国通用电器公司质量管理部的部长菲根堡姆博士。他在1961年出版了一本书,强调执行质量只能是公司全体人员的责任,应该使全体人员都具有质量的概念和承担质量的责任。因此,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思想是在一个企业内各部门中做出质量发展、质量保持、质量改进计划,从而以最为经济的水平进行生产与服务,使用户或消费者获得最大的满意。 </p><p> 日本人从菲根堡姆博士的著作中学到了全新的质量管理思想和方法,并把它运用到企业管理的实践中,对日本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质量管理已经渗透到了全日本企业的各个基层单位,日本企业从质量管理中获得了巨大的收益,开始将质量管理当作一门科学来对待,同时广泛采用统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进行推广和应用,全面质量管理在这一阶段获得了新的发展。 从上世纪60年代以来,菲根堡姆的全面质量管理概念逐步被世界各国所接受。从70年代开始,日本企业界在美国经验的基础上发展出了QC小组这种全民性的质量管理活动形式。到70年代末,日本国内已经拥有70万个QC小组,共有500多万成员参与QC小组活动。 </p><p> 我国在粉碎“四人帮”以后,整个国民经济急需启动和发展,质量管理问题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1978年9月,国家机械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始推行第一个“质量月”活动。1979年,全国质量管理协会成立,像北京石化总厂这样的大型国营企业开始在基层管理干部中普及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东方红炼油厂就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推广活动的。 </p><p> 1979年秋冬交替时节,我奉命去丙烷车间了解他们给车间班组长以上干部举办“全面质量管理”培训班的情况。 </p><p> 我到达车间办公室的时候,培训已经开始,车间技术员方戌庚正在给大家讲授“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中的“直方图法”。我在旁边听了一会儿,由于讲的都是一些数据和公式,我听不太懂,所以就抓紧时间完成拍摄照片的任务。我使用了两支闪光灯,以便尽量减少投影对画面的干扰。我在方旭庚专注讲解、大家认真听讲的时候按下了快门。由于房间比较狭窄,我当时还没有超广角镜头,所以照片上的听众只拍进了一半。 </p><p> 我记得时间不长,学习和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的QC小组就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厂各车间蓬蓬勃勃地冒了出来,对于推动企业的管理现代化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p><p> (王雨华) </p><p> 附:我拍摄的丙烷装置的照片。</p> 1.《东方红炼油厂常减压装置(中)、催化裂化装置(右)与丙烷装置(左)》王雨华 摄(1979年4月22日) <p>《“白娘子”——京剧〈白蛇传〉剧照》 王雨华 摄(1979.11.9·北京东炼俱乐部)</p><p><br></p><h1><b> 《京剧〈白蛇传〉剧照》</b></h1><p><br></p><p> 《京剧〈白蛇传〉剧照》拍摄于1979年11月9日。</p><p> 当时,北京京剧团到东炼进行慰问演出,演出的剧目是全本《白蛇传》,连演三天,每天晚上东炼俱乐部里人满为患,一票难求。</p><p> 负责接待北京京剧团的是东炼厂工会。我当时在东炼宣传部任新闻摄影干事,应厂工会主席黄玉兰邀请为剧团演出拍摄剧照,同时也为领导和演员们拍摄合影照片。因此,我得以接连三个晚上看了三次《白蛇传》的演出,同时也拍摄了不少我自认为比较满意的照片。</p><p> 第一天,我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拍摄照片上,因此到演出结束,我也没有弄明白整个《白蛇传》的剧情是怎么回事。第二天,我一边拍摄照片,一边注意听戏,但是对京剧剧情进展的慢节奏实在不能适应,对咿咿呀呀、拖泥带水的唱腔也难以接受。第三天,我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听戏中间,那婉转动听的戏曲旋律开始吸引我,那如泣如诉、不绝如缕的唱腔开始感动我,那优美的唱词、华丽的服饰和优雅的动作开始征服我,我被京剧那形神兼备、虚实结合、极有韵味的程式化表演所倾倒,许多时候我都忘记了拍照,我感觉京剧艺术实在太美了。</p><p> 《白蛇传》是中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描述的是一个修炼成人形的女蛇精与人间书生的曲折爱情故事,表达了人民对男女自由恋爱的赞美向往和对封建势力无理束缚的憎恨。上面这张照片是我为京剧《白蛇传》中的女主角拍摄的脸部特写照片。 </p><p> (王雨华) </p><p> 附:我拍摄的另外一张《白蛇传》剧照。</p><p><br></p> 1.《“西湖巧遇”——白蛇传剧照》王雨华 摄(1979.11.9·东炼俱乐部) <p>《青春》 王雨华 摄 (1980春·东炼催化车间)</p><p><br></p><h1><b> 《 青 春 》</b></h1><p><br></p><p> 《青春》,拍摄于1980年春天。</p><p> 这幅作品表现了燕山石化总公司两位青年职工情窦初开、爱意浓浓,相互帮助、携手共进的美好瞬间。</p><p> 当时,正值东方红炼油厂催化裂化装置大检修,我每日必到检修现场进行采访和拍照。</p><p> 催化裂化装置是东炼厂的主要生产装置之一,尤其是催化反应器和分馏塔的检修,不仅厂领导关注,总公司领导也十分关注。我记得那几年,每到催化检修,厂领导就安排我带着照相机配合技术科的工程师钻到反应器和分馏塔里,把重要设备,特别是关键、要害部位的损坏情况,一处一处尽可能清晰地拍摄下来,然后冲印胶卷、放大照片、洗成多套,提供给年龄偏大、无法钻入塔内进行实地考察的主管领导和高级工程师们观看、研究,为下一步如何检修做出决策。</p><p> 每次进塔,我们都得“全副武装”:身穿工作服、头戴安全帽,眼扣防护镜、嘴鼻盖口罩,脚蹬大头鞋、双手有手套。除此之外,我还得背着照相机、拿着闪光灯、提着手电筒,一身装备怎么也得有30斤重,好在我当年33-34岁,身强力壮,没有问题。</p><p> 一旦进入塔内,便到了另外一个世界:不仅漆黑一团,还得学会像猿猴一样在临时搭起的离地30-40米高的脚手架上攀爬,稍有闪失就会跌下“深渊”,立马粉身碎骨。难怪年龄偏大的厂领导和工程师们无法进塔实地考察。幸亏我没有恐高症,否则也难以胜任如此重任。</p><p> 有些重要设备的关键部位往往处在犄角旮旯,我们攀爬到那里,首先要系好安全带,确保不会跌落下去,然后就贴壁弓身、低头哈腰,打开手电筒,寸步慢移,仔细找寻损坏部位。一旦找到,就由陪同的工程师打着手电筒照着损坏处,我则端起照相机,开启闪光灯,对准拍摄目标,调整光圈和快门速度,调好焦距以后我就按动快门,拍下照片。就这样,我们进塔一次往往要持续工作三四个小时。出塔以后,我们每个人都成了“魔鬼”,不仅身上落满灰尘,并且扮京剧“花脸”都不用化妆。因为塔内温度极高(为了抢时间,没等塔内温度降下来,我们就得进塔作业),在里面时间不长,就会汗流浃背、满脸冒汗,你会不自觉地拿戴着手套的手去擦汗,脸上本来就布满灰尘,自然就留下一道道不规则的印迹,形同“花脸”。</p><p> 那一天,我刚从塔内拍照出来,就见两个男女青年职工在不远处无人的地方正窃窃私语。小伙子手里拿着一个不太沉的阀门,小姑娘手里拿着一支笔和一个小本子。他们都是催化裂化车间的青年职工,我都认识。看样子,女的像是临时担任了管库员,男的前来领取一个新阀门。大概是男青年领了阀门已经走开,小姑娘又找借口追过去把男青年叫住。他们就这样聊了起来。我见此情景,不禁心动。因为,我当时也才刚刚结婚没有几个月,完全能体会他们此时此地难分难舍的甜蜜心情。 于是,我忍不住赶紧掏出照相机,换上长焦镜头,开大光圈、调好速度、取景对焦、按下快门,偷偷拍下了这对小青年正处在懵懂恋爱时期的美妙瞬间。</p><p> 我后来给这幅作品起名《青春》,先后入选了1981年7月的《全国工业摄影作品展览》、1981年10月由《中国建设》杂志社组织的赴美国摄影展览、1982年1月的北京市青年摄影美术书法展览并被评为优秀作品。 </p><p> (王雨华) </p><p> 附:我拍摄的关于东炼催化裂化车间的其他几幅照片。</p> 1.《催化检修中的小仓库临时保管员》王雨华 摄(1980春·东炼) 2.《东炼催化车间技术改造》王雨华 摄(1973.9.12) 3.《催化车间设备员侯金钟在现场与同事们一起研究技术攻关问题》王雨华 摄(1974.11·东炼) 4.《东炼催化车间三职工在操作室合影》王雨华 摄(1980.3) 5.《东炼一期工程三套炼油装置及输油管廊》王雨华 摄(1973.4) <p>《女仪表工》 王雨华 摄(1980·东炼仪表车间高平)</p><p><br></p><h1><b> 《女仪表工》</b></h1><p><br></p><p> 《女仪表工》,拍摄于1980年春。 </p><p> 这幅作品表现了青年女仪表工在工作中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的职业操守。 </p><p>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已经开始,企业管理逐步走上正规,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建立和完善,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得到加强,上班干好本职工作已成为越来越多职工的自觉行动。 </p><p>我当时还在东方红炼油厂宣传部工作,领导要求我到基层去宣传、拍摄自觉干好本职工作的典型。于是我深入到各生产车间去了解情况,各车间推荐了十几个典型,高平是其中之一。 </p><p> 我记得,高平是仪表车间的青年工人,在铂重整车间仪表班上班,负责铂重整车间的仪表维护工作。一天上午,我来到铂重整仪表班,找到高平,说要给她照相,她还挺不好意思。其实,车间领导已经跟她打过招呼。在我的再三劝说和邀请下,在同事们的鼓励和支持下,她勉强答应下来。我说:“你平时怎么维护仪表,现在你就怎么做。”她说:“那我们就去操作室仪表盘前。我检查仪表,你拍照。”我说:“好。” </p><p> 我们来到操作室,她按常规抽出一台报修的仪表进行检查,我则在旁边仔细观察。我发现,高平在检查、维修仪表时特别认真,不仅工作服穿着整齐,并且还按规定戴了安全帽。她右手拿着小改锥,左手扶着仪表盘,双眼紧盯着仪表的某个缝隙处,好像是那里的一个螺丝松动,或者是焊接点开焊。她那副认真的表情让我感觉非常好。操作室內的光线较暗,我不得不使用两支闪光灯,一强一弱,照在她的脸上,形成了很好的明暗反差。她正在认真检查时,我已经找好角度、取好景,并且连续按下了几次快门,这是其中一张。 </p><p> 这张照片后来入选过几个摄影展览。大家当时都认为,高平的形象代表了新时代青年工人的典型形象。 </p><p> (王雨华) </p><p> 附:我拍摄的关于东炼仪表车间的其他几张照片。</p> 1.《女仪表维修工》王雨华 摄(1980.5·东炼糠醛装置检修现场) 2.《仪表车间技术尖子魏学红》王雨华 摄(1978年5月·东炼) 3.《仪表女工刘亚军》王雨华 摄(1978年5月·东炼) 4.《东炼仪表车间催化班老师傅在操作室留影》王雨华 摄(1980.3) <p>《张从密在黄山》王雨华 摄(1980年5月)</p><p><br></p><h1><b> 《张从密在黄山》</b></h1><p><br></p><p> 《张从密在黄山》,拍摄于1980年5月。 </p><p> 1969年7月底,我从中国人民大学会战营调到《东炼会战通讯》帮忙,从此就和张从密认识了。 </p><p> 张从密比我大5岁,北京人,祖籍山东,1米80的个头,浓眉大眼、五官端正、相貌堂堂。中学时喜欢摄影,高中毕业放弃高考,直接进了石油部北京设计院,专门从事摄影工作。</p><p> 1966年5月,张从密随石油部北京设计院等单位到坟山村一带进行炼油厂的选址工作。1967年5月,张从密又随30人小分队正式进驻现场,参与筹建东方红炼油厂。从那时候起,张从密就开始拍摄工程设计人员进行设计勘察的场景,之后又拍摄了大量反映猫耳山下一万多名会战职工开山劈岭、平整场地、开挖基础、土建施工、修建厂房、预制设备、砌筑烟囱、吊装高塔、安装机器和1969年一期工程开工投产的照片。这些照片忠实地记录了东炼初创时期的辉煌历史。 </p><p> 我在《东炼会战通讯》工作期间,曾先后多次跟随张从密上高塔、下工地拍摄新闻照片,也曾看着他在暗室里冲洗胶卷、放大照片,甚至还和他一起配制显影、定影、停影药水。 </p><p>1970年8月,我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正式分配到东炼工作,与张从密接触的机会就更多了。虽然我在大学里挂名是新闻摄影专业的学生,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干扰和破坏,在学校里基本没有学到什么东西。是张从密教会了我怎样使用照相机、怎样用光、怎样构图、怎样在现场抓拍、怎样采访拍摄对象,张从密是我真正的摄影导师,是我走上专业摄影道路的领路人。 </p><p> 1972年夏天,张从密正式调入北京石化总厂宣传部,我留在东炼并肩负起炼厂的摄影任务。从此,张从密与我作为同行和师徒,在摄影方面的交流就更多了。 </p><p> 1973年8月至1976年7月,张从密用照相机镜头记录了我国第一套30万吨乙烯装置及其配套工程从会战动员、破土动工、施工建设,到投料生产的全过程。 </p><p> 1978年5月,张从密召集七八位摄影爱好者发起成立了燕山摄影协作组,后于1980年2月正式成立燕山摄影协会。张从密带领大家深入生活、深入基层,运用摄影艺术为生产建设和政治宣传服务。我作为骨干和他的助手,在这些活动中受益匪浅。 </p><p> 1979年,张从密调离燕山石化公司,进入国家林业部工作。1980年5月,张从密邀请我随他去皖南采访野生扬子鳄保护基地,并登上了著名的黄山。这张照片就是张从密在黄山上取景选角度时,我用望远镜头抓拍的。 </p><p> 张从密给我的印象可以概括为四句话:一是“非常专业”;二是“十分敬业”;三是“努力创业”;四是“善于交际,乐于助人”。 </p><p> 张从密是燕山石化摄影史上的第一人,开创了燕山石化摄影工作者脚踏实地、立足本职,以石化工业为基础,以新闻摄影为手段,以人物摄影为主业,以写实摄影为风格的摄影创作好风气。他也是被北京市摄影家协会和中国摄影家协会在改革开放后吸纳的第一批会员。 张从密在燕山石化整整工作了十多个年头,留下了五千多张珍贵的照片资料。几十年来,他的这些照片资料,无论是在燕山石化举办各种大型图片展览时,还是在编辑出版《燕山石化图志》、《燕山石化画册》以及各种图书资料时,都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p><p> (王雨华) </p><p> 附:我在黄山给张从密拍摄的另外一张照片。</p> 1.《张从密在黄山辅导安徽林业厅的陪同人员进行摄影取景》 王雨华 摄(1980年5月·黄山) <p>《比赛间隙》王雨华 摄(1980年夏·北京东炼)</p><p><br></p><h1><b> 《比赛间隙》</b></h1><p><br></p><p> 《比赛间隙》,拍摄于1980年夏天。 </p><p>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东方红炼油厂的职工体育运动成绩非常突出,在燕化公司历届职工田径运动会上全都名列前茅,其中在1982年5月举办的燕化公司第五届职工田径运动会上,东炼代表队甚至囊括了团体总分、男子团体总分和女子团体总分“三个第一”。这些优异成绩的取得,与厂领导和工会领导十分重视职工体育工作分不开。 </p><p> 1980年5月,我由东方红炼油厂宣传科调往厂工会任宣教委员。调到厂工会后,我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配合工会文体委员宣传好、报道好、拍摄好、记录好东炼的职工体育运动成绩。因此,我拍摄了许多东炼职工进行各种体育比赛的照片。这幅《比赛间隙》,就是我在那一时期的摄影代表作之一。 </p><p> 这张照片拍摄的是东炼一场职工男篮比赛“暂停间隙”时的场面。 当时,东炼某生产装置代表队与东炼技校代表队争夺进入半决赛的一个名额,比赛进行得十分剧烈、比分相互交替上升,在比赛还剩最后两分钟时,技校代表队叫了“暂停”。 由于是东炼各基层单位之间进行的男篮比赛,因此各代表队并没有聘请正式的教练员,一般情况下就由队长掌握场上比赛的指挥权。这张照片抓取了技校代表队队员在“暂停”时刻研究下一步比赛策略的瞬间。</p><p> 画面上,左二正在布置战术打法的队长名叫林宪生,他曾经是南常减压车间的职工,还是东方红炼油厂“7.21”大学的毕业生,当时是技校仪02班班主任。其他几个队员分别 是臧松、闾邱祁进、刘军和田仁 。队员们刚刚经历了艰苦的场上鏖战,一个个累得气喘吁吁、浑身冒汗,右二那位把背心都撩了起来。由于体力消耗较大,他们双手叉腰、躬身驼背,以缓解剧烈运动造成的腰酸腿痛。尽管如此,他们依然硬撑着在全神贯注地领会队长的战术布置。小伙子们,虽然不是十分健硕,但是个个身体健康、充满青春活力,这也是职工体育运动的真实写照。 </p><p> 我当时使用的是120双镜头反光照相机,拍摄的是6×6公分方形底片。为了突出主体,我用大光圈虚化了背景的大片绿树,形成了一个个不太显眼的圆形光斑,周围的无数观众由于主体人物的遮挡也没有干扰画面的视觉效果,反倒烘托了现场比赛的气氛,说明这是一场精彩的、吸引人的比赛。画面上虽然没有出现篮球架和篮球场,甚至连一个篮球也没有出现,但是只要稍许了解球类比赛规则的人都知道,作为拍摄主体的五个运动员和他们的服饰,足以说明场上正在进行的是一场剧烈的男子篮球比赛。画面经过这样的处理,就变得更加含蓄、更加内敛、更有韵味,比什么都交待清楚要更好。 </p><p> 这幅题名为《比赛间隙》的作品,入选了在1980年10月举办的“北京市职工摄影艺术展览”,并获得一等奖。同时,它还被刊登在1980年11月的《人民日报》上和12月的《工人日报》上。之后,《比赛间隙》又先后入选了1981年1月举办的“京津沪职工摄影艺术联展”、1981年7月举办的“全国工业摄影作品展览”、1982年举办的“第八届华北摄影艺术展览”。这些展览的评委们和报社的编辑们之所以如此看重这幅作品,就是因为它真实地、客观地、准确地通过抓拍技巧,记录和反映了普通职工群众参与和热爱篮球运动的一个美妙瞬间。 </p><p> (王雨华) </p> <p>《东炼职工在北戴河疗养》 王雨华 摄(1980年8月 ·河北)</p><p><br></p><h1><b> 《东炼职工在北戴河疗养》</b></h1><p><br></p><p> 《东炼职工在北戴河疗养》,拍摄于1980年夏天。 </p><p> 这幅作品表现了东炼职工在北戴河疗养时,泡海、游泳、嬉戏时的情景。 </p><p> 自1980年开始,燕化公司所属各单位工会陆续组织职工到北戴河疗养。也就是在这一年6月,我从东炼宣传科调到厂工会任宣教委员。因此,我在1980年夏季至1981年夏季曾多次到北戴河,主要是参与职工疗养的组织工作,同时进行宣传报道。 </p><p> 我记得,一开始东炼的疗养院位于北戴河最好的地段,“文革”前曾经是中央领导在北戴河疗养的住所。 </p><p> 这里有几十栋别墅,据说陆续建成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我们所住的房子最早曾经是张学良的别墅。那一片别墅离大海很近,直线距离也就100多米。每一栋别墅都是石头砌的二层小洋楼,客厅、书房、卧室、阳台、卫生间、厨房等一应俱全,还有写字台、靠椅、沙发、茶几、五斗橱、大衣柜、席梦思床、镶着蕾丝花边的白纱窗帘等配套设施,这对于当年的燕化公司普通职工来讲就好比“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看什么都新鲜。尤其是席梦思床,人躺在上面就像陷进了棉花堆里,想再爬起来都困难。小洋楼外面没有围墙,四周种植着松树和柏树,树下是绿茸茸的草坪。每栋小洋楼之间大约间隔四五十米,有石砌小道相连,最终通向海边的沙滩。我们每天两次游泳、戏水,就是沿着这条小道或走或跑踏上沙滩,奔向大海。 </p><p>上面这张照片就是在中央领导疗养院附近的北戴河海滨拍摄的。 </p><p> 第二年,东炼在北戴河的疗养院就换到了鸽子窝附近。鸽子窝位于北戴河海滨东北角,临海有一高20余米的巨石形似雄鹰屹立,过去常有成群的鸽子飞临此处筑巢于石缝之中,因此得名鸽子窝。 </p><p> 东炼在鸽子窝附近的疗养院海滨也有几块巨石,人们可以在此观赏海景、拍照留念,还可以看到海上日出的奇景。 </p><p> 我们曾多次在清晨天还没亮时赶到海滨,观沧海万籁俱寂,看远处水天相连,在云霞色彩变幻之中,一轮红日喷薄而出,整个海面、沙滩,乃至远处的渔帆、海鸟,近处的礁石、人影,顿时洒满阳光,犹如笼罩在一层金色的纱幕之中。那气势磅礴的日出景象,让人印象深刻、至今难忘。 </p><p> 据说,毛泽东主席那首《浪淘沙•北戴河》的不朽词章,就是1954年夏季他老人家第二次到北戴河时,在鸽子窝礁石上极目远眺,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即兴而作的。《浪淘沙•北戴河》是毛泽东主席赠送给北戴河人民的一分珍贵礼物。 </p><p> 东炼职工在北戴河疗养期间,每天除了赶海、游泳、戏水、观景、漫步沙滩之外,就是打牌、下棋、唱歌、跳舞、锻炼身体,也有好学习的职工每天会花很多时间看书、读报、做笔记,还有的女职工闲来无事就织毛衣,聊天、拉家常。有些干部还会借此机会做一些同志的思想工作。 </p><p> 我在北戴河期间,为东炼在此疗养的几乎每一位职工都拍摄了留影照片。他们的家庭相册里,至今一定还珍藏着这些珍贵的照片。 </p><p> (王雨华) </p><p> 附:我当年在北戴河拍摄的其他几张照片。</p> 1.《东炼职工在北戴河戏水》 王雨华 摄(1980年8月 ·河北) 2.《东炼职工在北戴河度假》王雨华 摄(1980.8·河北)注:照片上前排右一为我。我当时支了一个三脚架,把照相机安放在上面,快门设定在自拍档,我让大家各自就位后,在前排右侧给我留出一个位子。我让大家看着镜头方向,喊“一、二、三、拍照!”按下快门后,我赶紧到前排坐下,于是就有了这张精彩的合影照片。 3.《东炼职工在北戴河疗养》王雨华 摄(1981.8·河北) 4.《东炼机关职工在北戴河海滨游泳》王雨华 摄影(1981.8·河北) 5.《东炼女职工在北戴河疗养·织毛衣》王雨华 摄(1981.8·河北) 6.《东炼职工在北戴河疗养·梳妆打扮》王雨华 摄(1981.8·河北) 7.《东炼职工在北戴河疗养——打扑克》王雨华 摄(1981年夏) 8.《疗养胜地北戴河》 王雨华 摄(1981年夏·河北) <p>《宛如高楼》王雨华 摄(1981年春·东炼)</p><p><br></p><h1><b> 《宛如高楼》</b></h1><p><br></p><p> 《宛如高楼》,拍摄于1981年春。 </p><p> 这幅作品表现了高高的炼塔在特定时间的阳光照射下,它的建筑构件会产生强烈的反差,形成美丽的图案,猛一看,“宛如高楼”。 </p><p> 1981年春,东方红炼油厂催化裂化装置大检修,我去检修现场拍摄照片。当我走到气体分馏装置几座巍峨的大塔下,抬头仰望,忽然发现在下午阳光的照耀下,炼塔的走梯和栏杆的明亮线条与阴影部分产生强烈的反差,形成的美丽图案使几座炼塔宛如高楼耸立,极为壮观。我赶紧取出相机,选好角度,调整好光圈和快门速度,准备拍下这难得一见的画面。 </p><p> 恰在此时,一个正在塔上巡检的当班工人发现了我,看我举着相机拍照,便冲我喊了起来:“给我也拍张照片,让我和装置一起留个影吧!” </p><p> 我答应了他的请求,迅速按下了快门,于是便有了这张照片。 </p><p> 照片上正因为有了这么一个人,顿时就使画面生动起来,似乎有了一些灵气。同时,人物与炼塔在形象大小上产生的巨大反差,也使炼塔显得更加巍峨、高耸入云。 </p><p> 我拍摄这张照片时用的是上海产海鸥牌DF-135照相机,35毫米广角镜头,快门速度1/60秒,光圈16。小光圈使画面在整体上都显得十分清晰,轮廓和图案就更加美丽。 </p><p> (王雨华) </p><p> 附:我拍摄的另外一张东炼生产装置照片。</p> 《东炼主要生产装置区》王雨华 摄(198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