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受今年疫情的影响,不能远走他地。进入9月初,气温渐冷,抓紧今年草原最后的绿色时刻,从沈阳出发,用3天时间感受乌拉盖大草原美貌的气息,体验当年兵团、知青的生活。</h1><h1> 上面这张路线图是出发前做的攻略图。主要是把各景区和景点方位标记清楚,做到心中有数。按照事先的准备,在乌拉盖实际不到两天。第一天,主要在通辽和扎鲁特旗游览了大乐林寺、孝庄文化园。</h1><h1> 乌拉盖草原属于内蒙锡林格勒盟,乌拉盖管委会是县级单位,所在地在巴音胡硕镇(原东风镇)。地处锡林郭勒盟、兴安盟、通辽市三盟市交界处。距离乌拉盖草原不远的可汗山,属于通辽市的霍林格勒市。在游览乌拉盖的同时,一并游览了可汗山。</h1><h1> 9月2日早晨从扎鲁特旗出发,先到可汗山、敖包相会景区,然后依次为九曲湾、金花滩、在水一方、知青小镇、乌拉盖湖、兵团小镇,晚上住宿在巴音胡硕镇乌拉盖大酒店。</h1><h1> 9月3日,早饭后先去布林泉景区,按照行程应该再去野狼谷和芍药谷,因为进入9月份以后芍药花已经谢了,错过了最佳观赏期,因此这两个景点就没有去。直接去了霍林格勒市,午饭后直接返回沈阳。 </h1><p><br></p> <h1> 在兵团小镇的草丛中发现了一幅标记十分清楚的乌拉盖旅游交通图。</h1> <h1> 去可汗山的路上,先到敖包相会。在引景广场上可以看到“敖包相会可汗山草原旅游区全景导视图”,让你粗略感受景区的布局。</h1> <h1> 在引景广场前,塑有哈布图·哈撒儿雕像。</h1><h1> 哈布图·哈撒儿是成吉思汗的弟弟,蒙古汗国的大将。生于1164年,世于1227年。哈撒儿少年时代就帮助母亲及兄长铁木真操持家务,狩猎抚养母亲和照顾弟弟、妹妹。青年时代哈撒儿协助铁木真参与统一部族,统一蒙古民族的伟大事业,为蒙古族各部的统一及建立大蒙古国立下了不朽的功勋,是蒙古民族历史上出类拔萃的一员战将。哈布图·哈撒儿是通辽市的名人。</h1><h1> 哈布图·哈撒儿子孙繁衍旺盛,载于史册者不下数百人。清朝一代国母孝庄文皇后是其第19世孙女;一代忠勇僧格林沁为其第26世孙。</h1><p><br></p> <h1> 可汗山景区2011年兴建,总投资5200万元,占地面积13000余平方米,景区由<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山门、苍狼之路、蒙元兵阵和蒙古帝王群</b>四部分构成。</h1><p><br></p> <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山门广场</b><span style="font-size: 20px;">。距可汗山角约1200米。成吉思汗的两员大将哲别、速不台骑马的雕像分列两侧,高7.5米,作为门神守护着山门。</span></h1> <h1> <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苍狼之路。</b>长度800米,伫立着26根石人柱,石人柱高2-4米不等,人物为成吉思汗之上25代祖先。展现成吉思汗一统天下的艰难。</h1>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蒙元兵阵”</b><span style="font-size: 20px;">由“蒙古武士群”和“元朝士兵群”两个仿真队伍构成,人物均高3米,用玻璃钢制作,共计800尊。</span></p> <h1> <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蒙元帝王雕塑群。</b>由元太祖成吉思汗,元世祖忽必烈和元朝16座帝王头像组成。其中最大的成吉思汗雕像,高50米,直径100米,是当今国内最大的半人雕像。雕像是混凝土钢屋架结构,用玻璃钢拼制而成。下图是由近及远感受雕像大气磅礴的效果。</h1>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成吉思汗和忽必烈雕像下面还有16坐元朝帝王雕像,依据在位时间和贡献大小从上到下排列。</span></p> <h1> 成吉思汗、忽必烈和他的帝王们站在可汗山上,俯瞰辽阔的大草原。700多年前,从这里出发,挺进中原,建都大都(北京),征欧洲、夺越南、战日本大元王国一统天下,感慨万千。</h1> <h1> 在可汗山山门留影。</h1> <h1></h1><h1> 进入锡林格林乌拉盖草原大道,开始领略乌拉盖大草原的炫美风光。 </h1> <h1> 乌拉盖草原因乌拉盖河得名,乌拉盖河是内蒙古第一大内陆河,它发源于宝格达山西麓,由泉水汇集而成,水量稳定,全长360公里,流经乌拉盖境内210公里。地处锡林郭勒盟、兴安盟和通辽市三盟市的交界处,动植物种类繁多,有“天边草原”的美誉。乌拉盖河修建了乌拉盖水库,九曲湾就是乌拉盖河流经水库前自然形成水面开阔,右岸坡陡、左岸坡缓,造成河床摆动次数频繁,故留下较多河曲。</h1> <h1> 九曲湾景区为国家四A级景区,门票20元,景区内电瓶车30元。景区内有两个观景台,通过两个观景台可以领略九曲湾的美景。</h1> <h1> 美丽的九曲弯是当地的大自然景观,静静流淌在碧绿的草原上,把河流、草地、牛羊勾勒在一起,形成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九曲湾也是乌拉盖最值得游览的景点。</h1> <h1> 远眺九曲湾。</h1> <h1> 九曲湾牧场。</h1> <h1> 以九曲湾为背景自拍一张。</h1> <h1> 从2号景区进入1号景区。</h1>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九曲湾周边还有金花滩和在水一方两个景点。</span></p> <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知青小镇,地点在乌力吉敖包,是原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6师51团1连的营房区。1975年军垦撤销之后,成为乌拉盖管理区哈拉盖图牧场下属分场,共建有36栋连队职工宿舍,作为农牧场职工生活区近20年,至今仍然保留着完好的兵团时期建筑。现在将原兵团建筑改造成旅游项目——知青小镇主题宾馆。知青小镇主题宾馆包括四个区域:军垦生活复原区、军垦文化展示区、军垦特色餐饮住宿接待区、军垦遗址保留期。</span></h1> <h1> 军垦特色餐饮区。</h1> <h1> 利用连队职工宿舍改建的民宿。</h1> <h1> 军垦文化展示区。</h1> <h1> 知青小镇边的牧场。</h1> <h1> 兵团文化园是在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第6师51团团部旧址为历史背景。展示了1969年到1975年的6年期间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发展的历程,重塑了当年一代军垦人扎根边疆、建设边疆、保卫边疆、发展边疆的精神气慨。</h1><h1> 以51团团部旧址为平台,模仿当年兵团建设的特色修建红色年代酒店、五一假日酒店、建设了诸多兵团文化设施。</h1> <h1> 红色年代酒店,是当地最大的以兵团建筑设施为背景的餐饮住宿酒店。从网上可以查到酒店的价格不菲,服务评价却是一般般。散客来的很少,一般多是旅行社预订。</h1> <h1> 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五十一团团部旧址。</h1>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里是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六师的展馆,介绍1969年到1975年的6年期间,乌拉盖发展和那段难忘的历程。这里现在已经成为乌拉盖党员干部教育基地。</span></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兵团六师简介</b></h1><h1> 1969年1月24日,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为人民解放军序列的武装生产部队。主旨屯垦戍边,亦兵亦农。北京军区从下属各部队抽调现役军人组成各级领导班子,司令部设在呼和浩特。司令员何凤山,政委康银寿,辖1、2、3、4、5、6师和一些直属团厂。1、2、3、4师分布于河套地区,5、6师分布于锡林格勒草原东北部,总员达18万人。</h1><h1> 1969年3月25日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来自四个军和军直属后勤部等八个单位,建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师部所在地东风镇(现乌拉盖管理区巴音胡硕镇),同时接收内蒙古五七干校第五分校。连级以上现役军人660人,退伍军人990人。首任师长郑东明,华北一级战斗英雄,年末升任调走。接任师长崔永华(1970年1月至1975年12月),政委高汉杰(69年3月到75年12月)。副师长孔庆林、张德宝、魏浩然,副政委陈蕴,司、政、后三大机关各下辖6个科,六师下辖51、52、53、54、55、57六个团和师直属单位。</h1><h1> 1969年3月,军人和复员军人首先进驻乌拉盖地区,接管辖区内各农牧场,陆续接收天津、北京、唐山、秦皇岛、保定、呼和浩特、集宁、白城、乌兰浩特等地知青8209人,整个6师迅速投入到轰轰烈烈的生产建设和学习训练中。到1975年全师人口达到20182人,辖6个团,42个连队,两个公社,总面积15271平方公里,日历年度牲畜233391头(只)。年播种面积25.77万亩,有边境线长175公里,国家投入基建资金总计达5449万元。是乌拉盖地区发展史上基本建设的高峰期。</h1><h1> 1975年6月,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撤销兵团师团两级机构。12月建立内蒙古自治区农垦厂管理局乌拉盖分局。51团改称哈拉盖图国营牧场,52团改成乌拉盖国营牧场,53团改成贺斯格乌拉国营牧场,54团改称满族宝力国营牧场,57团改称霍林河国营煤电厂。</h1><h1> 1973年2月。锡盟委行政公署决定,乌拉盖在原农牧局管理局基础上成立了“乌拉盖综合开发区”,行使其县级行政管理权。</h1><h1> 2005年更名为乌拉盖管理区,保留乌拉盖农牧场管理局的牌子,县处级建制。</h1> <h1> 当年成立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的报纸的文件。</h1>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72年3月29日兵团6师首届庆功会光荣榜。其中一等功臣柏永华、单美英列在榜首。</span></p> <h1> 柏永华和单美英生前是内蒙古生产建设部队某部三连战士。一九七一年四月十五日,她们为抢救国家财产、保护牧场和林场,在与草原烈火搏斗中,并肩战斗,壮烈牺牲了!牺牲时,柏永华二十三岁,单美英刚刚十九岁。最近,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决定,授予她们以革命烈士称号。她们所在单位的党委根据她们生前的要求和表现,追认她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一等功臣。生产建设部队党委号召广大干部、战士,向她们学习。</h1> <h1> 2004年5月,应烈士家属申请及所在民政部门同意,单美英烈士骨骸移回家乡集宁市烈士墓,柏永华烈士骨骸于2006年7月送至北京烈士墓地安息。</h1> <h1> 1971年11月22日,《人民日报》刊发了题为《战斗的年华 壮丽的青春一一记党的好女儿柏永华、单美英》的长篇报道,接着,《解放军报》进行了转载,并载入全国小学教育课本。</h1><h1> 一下这段是在网上搜到的,当年《人民日报》文章的节选,通过这段文字,更能够感受到当年兵团战士们的忠诚和担当。</h1><h1> 在祖国召唤的时刻一九七0年六月九日。北京的早晨,晴空万里,阳光灿烂。北京、集宁的两批即将奔赴内蒙古哦生产建设部队的知识青年,迎着火红的朝阳,昂首阔步,先后来到天安门广场。当队伍整齐地站在伟大领袖毛主席巨幅画像前面的时候,北京市四十九中六七届高中毕业生柏永华、集宁市铁二中六九届初中毕业生单美英,心潮激荡,热血沸腾。她们望着毛主席慈祥的笑容,眼睛里滚出了晶莹的泪花。是啊,当一个革命的战士,经过一番苦苦地请求,终于被批准参加战斗的时候,心情怎能不激动呢?早在一九六八年,柏永华听到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的号召的时候,就下定决心,到农村插队落户干革命。谁知事情那样凑巧,柏永华的妹妹初中毕业了,争着也要到农村去。姐妹俩争来争去,柏永华没有走成。但是,柏永华的心早已飞向了祖国的边疆。送妹妹走的时候,她说:“毛主席指引的知识青年走与工农兵相结合的道路,我们都要走。今天你先走一步,我随后就去!”天天想啊,夜夜盼,两年前的愿望,今天终于实现了…….单美英要求到边疆,有一段更曲折的经历。小单出生在一个工人家庭,妈妈经常给她诉说旧社会苦难的家史,在她幼小的心田里,就播下了阶级苦、民族恨的种子。她暗暗下定决心,长大后,一定要为毛主席争光,为工人阶级争气!去年除夕,妈妈用糠粉和豆腐渣蒸了一笼窝窝头,摆在饭桌上,把小单叫到跟前,又给她忆了苦。妈妈抹了把泪说:“眼看你就要初中毕业了,千万要听党的话,走毛主席指引的路,永远不要忘记自己是哪一个阶级的苗,哪一棵藤上的瓜!”小单激动地站起来,说:“放心吧,妈妈!女儿坚决听从祖国召唤,做工人阶级的好后代!”生产建设部队接兵的同志来了。喜讯传开,集宁市铁二中沸腾起来!小单的心比谁都急。她一连向学校领导递交了三份决心书,先后十多次跑到接兵同志的住所去要求。接兵的同志知道小单身体差,问道:“连队初建,一穷二白,条件艰苦,你不嫌吗?”“一穷二白需要我们去建设;条件艰苦,需要我们去改造。怕苦怕难,怎样实现共产主义!”接兵的同志被感动了!他们紧紧握住小单的手,亲切地问道:“你家长同意了吗?”小单没言声,撒腿就跑。她把爸爸妈妈领来了。爸爸、妈妈坚决支持女儿去建设边疆。经过研究,接兵的同志批准了单美英的要求。如今,柏永华、单美英站在毛主席像前,和战友们一起庄严宣誓:毛主席啊,毛主席!您指引我们到边疆,我们赴边壮志坚如钢。为了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我们愿把火红的青春献给党!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柏永华和单美英,为着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从长城内外来到了祖国的北部边疆。她们分到同一个连,同一个班,同一天穿上了崭新的绿军装。从那天起,她们就是生产建设部队的战士了,心里多么高兴啊!她们感到浑身都是力量,恨不得马上和老战士一起,下到矿井里,操起电镐去采煤。可是,分配给她们的工作,偏偏是喂猪,种菜,烧水,营建……简单而又平凡。一心为革命事业贡献力量的战士,应该怎样对待平凡的工作?她们在深思。“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服务”,“现在的努力是朝着将来的大目标的”。毛主席的教导,照得她们心里亮堂堂,她们懂得了:共产主义高楼大厦要一砖一瓦地去砌成,革命青年要为革命作出较大贡献,必须把共产主义理想和平凡的工作紧密联系起来!从此,她们做着手中活,想着天下事,一心一意干革命,时时处处为人民。给连里做被子,本来是老战士的任务,柏永华却抢着去干!几个老战士夺过她的针线,关心地说:“新来乍到,怪累的,快去休息吧!”她笑着说:“毛主席派我们到边疆,是来为人民服务的,不是来休息的呀!”她不停地工作,一连用弯了六根针,手指不知扎破了多少次。单美英的腿上刚刚做了埋线手术,就一瘸一拐地看护菜地去了!有时,羊崽子很调皮,赶走了这个,又来了那个。但她挥着木棍,拐着腿,一直不知疲倦地赶着、撵着。同志们见了,心疼地说:“小单,医生让你休息,你怎么还这样干呀!”小单抹了把汗水,说:“现在建设边疆的战斗打得这样火热,我觉得为他出一把力也是幸福,闲一分钟也是痛苦。”柏永华、单美英对集体的事业,总是那样勤勤恳恳,带头苦干,哪里需要,就出现在哪里。盛夏,山沟里下起了暴雨,雨中夹杂着手指盖大的冰雹。突然,炊事班的土窝棚摇晃了!是她们两个,抱起了沾满泥水的碗口粗的杨木杆,最先向前冲去。!深秋,连里盖土窑,工具少,房上抹泥,供不应求。又是她们两个,拿出自己的新脸盆,往同志们面前一放,说:“装泥吧!”当时大家有些犹豫,柏永华抢过铁锨,亲自动了手,边装边说:“我们的生命都是属于党的,一个脸盆算个啥!”隆冬,吃水的山泉旁边,结了厚厚的冰层,同志们挑水,一不小心就会滑进水里去。柏永华和单美英一次又一次扛起镐头去刨冰。手冻僵了,虎口震裂了,她们连理也不理,直到把冰渣除净,用干土盖上,才放心地离开。柏永华、单美英对集体十分关心,对同志更是满腔热忱。一天深夜,呼呼地刮起了白毛风,寒气逼人。苏春萍的胃一阵阵绞痛。刚刚下岗回来的柏永华没顾得暖和一下冰冷的手,就为小苏请医、喂药,守在小苏身边,半宿没合眼。小苏的胃不痛了,她抚摸着妈妈刚寄来的邮包,两眼盯着屋顶,一动也不动。柏永华知道小苏想家了,就拿出毛主席著作,和她一字一句地学起来。柏永华问:“小苏,你说,白求恩同志为什么不远万里,来中国帮助抗日呢?”小苏马上回答:“因为人家胸怀共产主义大目标,有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呗!”柏永华进一步问:“可是,我们有的同志,刚刚离家几千里,就想家了,这又是为什么?”小苏领悟了,两只大眼睛忽闪忽闪地,一时不知说什么好。柏永华亲切地说:“小苏,你不是常说连队是我家,边疆把跟扎,一心干革命,支援亚非拉吗,现在怎么忘了?”小苏的眼睛有些湿润了,她紧紧握住柏永华的手,惭愧而又感激地说:“大姐,你放心吧,我再也不会忘记了!”柏永华、单美英就是这样,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为边疆建设增添着一砖一瓦。在工作调动以后在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中,有多少这样的情况:今天,你还战斗在这个岗位,明天,因为革命需要,却被调到另一个岗位;今天,你在顺利的条件下工作,明天,却背起行装,踏上了艰苦的征程……这些革命道路上的工作调动,常常检验着人们对革命事业的态度。去年九月,三连奉上级指示,由工业连转成了农业连,从富饶的矿区开进了穷僻的山沟。在工作调动以后,连队有少数同志,思想上一时转不过弯来,说什么“人家也是来边疆,却被分配到工厂,穿上工作服,站在机器旁,心情多舒畅!可咱们……”柏永华听到这些议论,心里象开了锅得水,上下翻腾。她想,如果今天在顺利的条件下搞工业,心里就高兴,就与工农兵相结合,明天到艰苦的环境搞农业,心里就不高兴,就动摇了与工农兵相结合的决心,那么,我们成天说的走毛主席指引的光明大道,一生交给党安排,岂不成了一句空话!柏永华、单美英满怀着建设山区的美好理想和豪情壮志,她们热爱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连几个晚上,伏在油灯下,精心绘制了一张山区建设远景图。图上画着土地、渠道、房屋、道路、树木……。她们高兴地对大家说:“别看咱们山沟穷,穷则思变!咱们一定能用辛勤的双手,在这穷山沟里写出最新最美的文字,画出最新最美的画图!”大家捧起这张蓝图,连蹦带跳地送给了党支部。革命理想的实现,还要靠辛勤的劳动。在党支部的带领下,柏永华、单美英和全连战士,一个心眼扑在了山沟建设上。热火朝天的营建开始了!柏永华的脸上整天挂着汗珠。和泥最脏她就去和泥;跳水最累,她就去挑水。一个同志刚担起水桶,她就马上抢了过来,可是每当别人要换她时,她却总是笑着说:“成了,成了,我还有劲呢!”开山劈石的战斗打响了!连里的女同志也上了山。指导员说:“女同志掌掌釺 ,搬搬石头就行了 ” 。柏永华、单美英却偏要抡大锤,一口气就抡几十下。大家看她们汗流满面,劝她们休息一会儿再干。她们却说:“没什么,过去,修正主义教育路线毒害我们,读书为做官,我们身上没有劲;现在,我们走上了毛主席指引的光明大道,担起了建设社会主义边疆的光荣任务,身上的劲头用不完!”说着,又抡起了大锤。农业学大寨的高潮掀起来了!柏永华、单美英和同志们一起,刨粪积肥,砍柳割苇,一天到晚不知个累。十一月的一天,寒风呼啸,白雪纷飞。同志们上山砍柳条。班长又下了命令:小单在家休息。谁知,一过冰河,六个人的队伍突然变成了七个人———小单又来了!同志们都知道,这几天小单的胃病有又犯了,劝她砍慢点,累了就歇一会儿。可小单哪里肯听!她挥着镰刀,比谁砍得都欢。中午,大家休息时,小单偷偷地吞下几颗止痛片,又坚持干了一个下午。收工时,班长有意识地把柳条捆成六捆,就是没有小单的份。可是,当班长帮替他同志把柳条捆搭上肩时,回头一看,自己那一大捆早就被小单背走好远了。班长急忙追去。“啊呀!”小单横握着镰把的两端,使劲地压着胃部,脸色都变了!但她仍然坚强地向前走着……在生死考验的关头共同的理想,共同的战斗,使柏永华、单美英两颗忠于毛主席的红心,辉映相照,继续革命的步伐,越迈越快。在三大革命斗争实践中,她们和战友们一起,用战斗送走了风雪滚滚的隆冬,迎来了一九七一年草原上阳光灿烂的春天。柏永华、单美英朝气蓬勃,英姿飒爽,投入了春播战斗。这是难忘的四月十五日清晨,东方刚刚透出一线微明,柏永华、单美英就起床了。一个习惯地捅开炉子,给同志们烧好洗脸水;一个像平常一样,把屋子里外打扫得干干净净。一轮红日跃上草原,大家开始学习毛主席著作。全班结合张勇同志为抢救国家财产英勇献身的光辉事迹,学习了毛主席关于“我赞成这样的口号,叫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教导。柏永华、单美英表示决心:一定要向英雄学习,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危急时刻,刀山敢上,火海敢闯!早饭后,天气突变,狂风骤起。柏永华、单美英又提前上工了。她们顶着呼啸的狂风,争分夺秒地战斗。中午吃饭时,让其他的同志回家吃饭,她们继续顽强而紧张地工作着。突然,从西北方向,闪出一条火龙!刹那间,火龙腾空而起,驾着狂风,翻过山包,越过凹地,凶神般地扑将过来!烈火,吞噬着草原牧场,威胁着几千斤麦种,逼视着远处的林场!柏永华、单美英“霍”地站了起来!眼前,几十米,浓烟滚滚,烈焰腾腾;身后,不到三米,便是三千亩耕地的安全地带。是扑上去,还是退下来?在这生死考验的关头,她们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切断这条火路!保护牧场!抢救麦种!决不让烈火蔓延到林场!宁肯前进一步死,决不后退半步生!她们抓起麻袋,勇猛地向烈火扑去!烈火越烧越猛,一丈多高的火舌,烧得满天遍野通红。柏永华、单美英东扑西打,顽强搏斗。手里的麻袋烧光了,她们脱下棉衣,棉衣烧光了,她们又脱下绒衣……就在这时,一台拖拉机从地南头飞驰过来。年近半百的老团长,率领广大战士向这里飞跑。贫下中牧,纵马扬鞭向这里奔驰。一群群扑火的人们,呐喊着,涌向这里。“ 柏——永——华!单——美——英!”人们扑打着烈火,焦急地呼唤着。忽然,从满是灰烬的地上站起一个人,喊了一声“快抢救麦种!”向前吃力地迈了一步,扑倒在地上。同志们拥上前来。她,就是单美英。当人们在滚滚浓烟中找到柏永华时,烈火已夺去了她年轻的生命……英雄灭火的消息传到了北京。医务人员带着毛主席和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带着医治烧伤的药品,乘飞机赶来了!成千上万的人们关注着单美英同志的生命。可是,因烧伤过度,经多方抢救无效……毛主席的好战士,党的好女儿,我们的英雄柏永华、单美英同志,为保护国家财产英勇地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人们比失去自己的亲人还要悲痛。某部全体干部、战士、职工、家属站在烈士墓前,轻轻地呼唤着烈士的名字,止不住掉下了热泪。“ 永华啊,美英,草原的花再红,比不上你们无限忠于毛主席的心红。你们那时刻听从党召唤,掏尽红心为人民的革命形象,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 你们那火红的青春,永远照耀着我们的心坎 ”</h1><div> </div>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9月2日晚上入住在乌拉盖大酒店。</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3日早餐侯,直奔布林泉景区。布林泉景区是国家三A景区,坐落在巴音胡硕镇北13公里处。景区由“布林泉”、“狼图腾影视拍摄地”和“布林庙”三个景点组成。为了商业最大化,各景点之间还有滑草、骑马、射击、射箭、餐饮、乘坐直升机等项目。进入景区后,通往各景点有景区内电瓶车,也有步道。电瓶车每人30元,景区门票20元。</span></p> <p><br></p> <h1> “布林泉”在蒙语里即是“温泉”的音译。布林泉流出的泉水,常年温度4℃,有深50厘米的泉眼8个,日流量约4000m3,年流量高达5.5万吨。泉水PH值7.85,属于碱性水,含矿物质锶的含量高达0.596㎎/L。</h1> <h1> 相传12世纪末,13世纪初的蒙古高原,游牧着大大小小的蒙古部落。其中有一支弘吉剌部游牧于如今的乌拉盖河流域。他们的祖先同蒙古人的祖先一同迁出了额尔古纳河,且于蒙古部世代通婚。</h1><h1> 1170年,成吉思汗的父亲也速该带着九岁的铁木真前往母亲家弘吉剌部定亲,经哈拉哈河至乌拉盖河,正值八月酷暑,父子俩饥渴难耐,席地歇息之时,铁木真忽然听到有叮咚泉水流淌之声,便循声觅去,见绿茵间汩汩一清泉从草地间流出,便扑过去捧起清泉喝了个饱,其父也速该说:“此泉圣洁清澈,甘爽怡人,有陈年佳酿之清香,铁木真你一定会遇到一位温柔、善良、美丽的姑娘”。正如其父所说,在路上铁木真父子遇到了弘吉刺部贵族特薛禅,并商定将女儿勃儿帖许配铁木真。</h1> <h1> 狼图腾拍摄基地位于布林泉景区的东北角。该片于2009年启动拍摄,历时5年,由法国名导让·雅克·阿诺导演。于2015年2月上映。影片反映,1967年,北京知青陈阵和杨克响应国家上山下乡的号召,来到了内蒙古额仑大草原插队。在大草原上,他们结识了蒙古族牧民毕利格一家,也见识到了草原上最令人敬畏的动物:狼。在与狼群的接触过程中,陈阵对这一物种有了强烈的兴趣,甚至有了想自己养一只小狼的念头。就在此时,一群外来人贪婪地掠夺了狼群储存过冬的黄羊,打破了狼群和牧民之间的生态平衡。而以场部主任包顺贵为首的生产队员更是发起了一场灭狼运动,让狼群和人类之间的关系陷入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h1><h1><span style="color: inherit;"> “狼图腾”拍摄完成以后,当地政府结合历史文化优势,对革委会、医疗点、邮局、供销社、车站等按历史原貌进行修复,使兵团的优秀文化得到了充分保护,也成为一个新的旅游亮点。</span></h1> <h1> 兵团街景。</h1> <h1> 汽车站。现在已经改造成景点内电瓶车的乘降站。</h1> <h1> 婚房。</h1> <h1> 牧民住宅。</h1> <h1> 新华书店。</h1> <h1> 乌拉盖革委会。</h1> <h1> 拍摄“狼图腾”时使用过的大客车。</h1> <h1> 牧包。</h1> <h1> 乌拉盖牧场医院。</h1> <h1> 乌兰牧骑。</h1> <h1> 牧业二队食堂。</h1> <h1> 电影院。</h1> <h1> 铁匠炉。</h1> <h1> 国营照相馆。现在已经改造为游客照相,租用当年65式军装和道具,主要是商业化了。</h1> <h1> 战士宿舍。</h1> <h1> 邮电局。门前还停放两台永久型邮电职工用的自行车。</h1> <h1> 供销社。现在也是在卖旅游用品。</h1> <h1> 保卫股和干部宿舍。</h1> <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布林庙坐落在景区的西北角,主要是当地祭祀的地方。</span>布林庙始建于康熙十一年(公元 1672年),乌珠穆沁左翼旗色旺去西昭学佛经,回来后,在登库尔 ( 巴音胡硕 ) 前建祭点开始祭祀。色旺去逝后,来了一名神佛主管祭点,由此得名“拜佛寺”。</h1><h1> 布林庙的主要构体有大雄宝殿(朝克沁大殿),后有三座小型佛殿、讲经殿,白塔。庙前有营牌,有旗杆、隐蔽。建筑规模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h1> <h1> 雍正十年 ( 公元 1732 年 ) ,旺楚克贝勒执政后对此庙进行了扩建。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获清廷“拜佛寺”金匾,该庙鼎盛时期香火繁盛,僧侣众多,僧众最多时达170余人。</h1> <h1> 钟楼。</h1> <h1> 鼓楼。</h1> <h1> 进入门殿,东西南北四个作为门神护卫寺庙。</h1> <h1> 大雄宝殿。庙中主要供奉的有释迦牟尼等诸多佛祖。庙内藏有干珠尔、丹珠尔等诸多名书。是乌拉盖草原上重要的宗教场所,对民族团结及边疆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h1> <h1> 两座白塔。</h1> <h1> 大雄宝殿四周有转经。</h1> <h1> 乌拉盖,为什么叫天边草原?乌拉盖草原的美是大自然最空灵的美,就像一杯清水,纯净、透明,令人回味无穷,去过才知道。清凉,辽阔、悠远、诗意、美丽,在这里你才能感受到,什么是风吹过的夏天,这就是天边草原乌拉盖。</h1> <h1> 这里不止有一碧千里的草原,还有野花丛生,香气袭人,牛羊成群,点缀草原,这就是天边草原乌拉盖。</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