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呼兰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发布</p> <p>农作物遭受台风暴风雨袭击后的</p><p>危害情况及补救措施</p><p> </p><p>受台风“美莎克”的影响,我区9月3日下午至夜间降大到暴雨,并伴有6-8级风,阵风9-10级,这次台风造成的强降雨过程雨量大、持续时间长,风力大,加上前几日台风 “巴威”的影响,出现了灾害叠加。玉米、水稻、部分经济作物等遭受到危害。9月4日清晨呼兰区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到双井、腰堡、沈家、方台、长岭、许堡等乡镇对玉米、水稻等大田作物的受灾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玉米、水稻遭受风灾面积较大,倒伏程度较重,呼兰原野等郊区的大葱等经济作物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p><p>1 危害程度及类型</p><p>从总体看玉米倒伏较重,由于雨水浸泡、土壤松软、阵风强度大,暴风雨袭击后造成作物大面积倒伏,玉米主要有倾斜、根倒和茎折,严重的呈“织网铺被”状;有的水稻田倒伏较重,有的是隔片隔地倒伏。</p><p>2 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p><p>由于现在是9月初,目前我区玉米已进入蜡熟初期,水稻已达蜡熟后期、接近成熟期,加之倒伏主要为倾斜和根倒,虽然茎秆和叶片相互遮叠,光合作用受阻,但仍可继续制造和运输养分,预计对大田农作物产量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但对于玉米水稻的穗棒、穗粒的脱水、成熟度、湿霉以及大田机械收获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收获成本大大加大。</p><p>3 受灾后的补救措施</p><p>为有效落实农业防灾减灾措施,力争将损失降到最低,现提出如下补救措施。</p><p>3.1玉米</p><p>3.1.1排水散墒</p><p>及时排除田间积水,提高土壤通透性,促进根系和植株恢复生长。针对倒伏的不同程度、不同地势、不同土壤分类对待,要在倒伏2-3天内及时采取自救措施;倒伏时间过长的,山岗地、沙土地等不宜采取直立扶起措施,避免损伤茎秆、根系,影响玉米产量。</p><p>3.1.2分类应对倒伏</p><p>茎秆倾斜:发生茎秆倾斜后,一般先补救低洼易积水地块,尽快排除积水,避免倒伏的玉米果穗沾水。针对不同倒伏程度可参考如下补救措施:一是对于倒伏较轻(茎秆与地面夹角大于45°)的玉米,一般不用采取扶直措施,让其随着生长自然直立起来。二是对于倒伏较重(茎秆与地面夹角小于45°)、没有完全匍匐在地面的玉米,一般不提倡扶起,避免伤及根部同时减少人力物力消耗。三是对于已经匍匐在地面且穗位着地的玉米,要将穗位及时垫扶起。扶起时要顺势扶起,避免伤根或折断玉米,同时尽量避免损伤棒三叶,影响后期产量。可将每垄相邻2-3株用绳或叶片捆绑在一起,就近取树枝或已经完全折断的秸秆将其垫扶起来,使穗位离开地面;受灾面积小的地块,可在垄沟每隔几米的两端支起木棍,用铁丝系在两端将玉米搭在铁丝上。</p><p> 根折或茎折:对倒伏严重且茎秆或根折断的玉米,抓紧抢收,视情况用作青贮等方面,最大限度减少受灾损失。</p><p>3.2 水稻</p><p>目前,我区水稻正处在蜡熟期,暴风雨过后应根据灾情及时采取措施。</p><p>3.2.1 及时排水</p><p>田间积水较深的地块,应及时排水,适当轻晒后保持湿润状态,保证满足水稻成熟后期的需水量。</p><p>3.2.2 扶持稻株</p><p>对于倒伏较重的水稻,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扶起,防止落地霉变。因地制宜,采用扎把扶持、竹竿挑扶等应变技术措施,减少稻穗水淹、稻株堆积霉变几率,尽量减少水稻产量损失。</p><p>3.3适时晚收</p><p>农作物有后熟作用,开始有霜冻以后,叶片虽然干死,但茎杆和根系仍然成活输送养分,应适时晚收,降低籽粒含水量,增加成熟度。玉米不下苦霜不收,水稻可在轻霜后苦霜前收获。</p><p>3.4防控鼠害</p><p>农作物倒伏后,穗位降低,鼠害加重,应积极采取防鼠措施,消灭农田鼠害,减少粮食损失。</p><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