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南战役态势图 林县城旧图 林南战役是1943年8月,八路军129师主力和晋察冀军区警备旅于河南省林县地区对叛国投敌的伪二十四集团军庞炳勋、孙殿英部进行的一次较大规模的战役。<div>是役在太行军区司令员李达将军统一指挥下,于8月18日发起,26日结束。</div><div>是役历时9天,歼灭日伪军7000余人,缴获山炮一门,迫击炮20门,轻机枪83挺,步枪3118支,击落日机1架,攻克和收复据点80余处,解放人口40余万。八路军将士伤亡790人,太行四分区第三团团长周凯东英勇牺牲。这次战役,沉重打击了伪庞炳勋、孙殿英部的疯狂气焰,巩固扩大了林县以南、辉县以北的广大地区。</div><div>林南战役是八路军军史上一次著名战役,是八路军抗战以来8次解放林县城的第6次战斗。</div> 2020年9月2日上午,林州市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魏俊彦赴黄华镇桑园村调访林南战役李达将军指挥部旧址。 按照事先的安排,魏俊彦在村委会同桑园村会记王彩青同志前去走访。 在一农户家,我们见到了莫新太先生,莫先生热情接待了我们,给我们讲了他听说过的林南战役和桑园整编的一些情况。他说,1943年8月,八路军解放林县城,我们村就悄悄入驻八路军,听说叫李达的大官在指挥,指挥部就在我们村大财主莫章栓的家,和临近的老百姓的家。他还介绍了应该知道这段情况的几位老人,还特别提到一位93岁的老太太王玉芳,说她是我们村最年长的女性长者,还是15岁就入党的老党员,老村干部。 这位老人家就是王玉芳,小名王四妞,因为年龄毕竟大了,身体器官衰老,只能长期卧在床上,耳朵有点背,只能到她脸前说话才能听得清楚你说话。<div>当我们说明来意,她挣扎着半坐起来,就给回忆起那段难忘的经历,这时,她精神起来,嗓门挺大,嘹亮。她说,“以前我家在这(现在的家)南边不远,那天听到村里枪响,还有炮声,我们就躲在炕洞里,听到外边一声一声的喊:“放下武器,缴枪不杀,缴枪不杀!”乱过一阵后,村庄才静下来,村妇女主席李仙花、副主席胡莲花来喊我出来帮忙。因为一件事我还跟李仙花闹别扭,我们几个妇女帮忙抬彩号担架,给彩号擦洗伤口,包扎伤口,有的伤的很厉害,血糊淋丁的,很怕人。等八路军走的时候,他那当官的还叫杀了一头猪,宴请我们吃饭。那时我刚出嫁到桑园没多长时间,就参加了革命。”接着就说起了几个村老党员老干部的名字。</div><div>告别老太太时,老人家强要坐起来和我们握手,握着魏俊彦的手时,很激动,喔喔两声,有种又见到亲人八路军的感觉。这是那一辈的革命老人普遍有的革命情怀。</div><div><br></div> 莫先生带着我们走到村原来的东西向大街上,说是老财莫章栓家门前的大街,是当时村里最大的街。不过现时看,就是一溜茅草窝的地儿,拨开草丛才能走过去。我们见到的这座现代房屋,是当年八路军驻地遗址之一,紧挨着的是荒废的宅院,本不以为然,谁料莫先生说:“这就是财主莫章栓家的大门口,这一溜一排豪宅,是九门相照的大宅院啊!解放后就分别分给了穷人。”拨开草丛看,依稀可见当年豪门的风采,只是坍塌了罢,让人惋惜。 紧挨着的豪宅西邻也是一座现代化建筑,仍是八路军驻地遗址。 只是这三座新旧房屋的背面环境有点“纯天然”,我们便绕道南面看看正面是什么样子,结果有种进入城市的感觉:街道宽阔敞亮,绿化带绿色盎然,原来西邻的这家两层高的现代楼房却是城里人羡慕的豪宅呢,房主叫莫金串。 只是东边的这家就有点一夜回到解放前的感觉,可能这座旧房子还真是很多年以前的房子。莫先生说,这就是财主莫章栓的旧宅处,和之前那座旧大门遗址是一家,连同现在我们站的路面和我们身后的那座旧式楼房,都是莫老财的。现在这座房子房主是张全金。 莫老财东边这座现代化豪宅房主叫莫虎林,当年也是指挥部遗址处。 现在庐山真面目露出来了!在路的南边,有一楼房,就是当年林南战役指挥部。是至今唯一保存完好的房屋,这要首先感谢房主莫凤台家了。<div>就是这座保存完整的莫老财的豪宅,恐怕现在的现代化豪宅也难以媲美。这是座两层楼房,前墙全砖面,每层五间,全砖地面,房梁木实高档,二楼楼板厚实,木结构楼梯。</div> <p>"弹洞前村壁",当年弹洞依然清晰可见,屋门旁有一个深坑,把砖墙打了个大洞,在二层楼的墙面上,大约有一二十个弹洞,可见当年指挥部也在炮火纷飞的战地。</p> 西屋还残留一多半。 二楼也较宽敞,只是堆了一些杂物,可见主人并不在二楼居住。 房主莫凤台,是个达观的农村妇女,笑嘻嘻的,抱着自己帅帅的小孙子,幸福满面的给我们介绍房子的状况,说只是把房子粉白了,如果恢复成青砖青瓦的颜色,会好看很多。同行人插嘴道:“那冬暖夏凉,他们的新房子都比不上啊!”<div>看来,林南战役李达将军的指挥部只有这处还保存完好,大家也不胜唏嘘:毕竟时间太长久了,人们保护的意识很淡薄,有关部门发现的也太晚了。</div><div>桑园村的老乡很热情,接着,我们还采访了郭德兴、莫启元和莫丑元等三位老人,他们东唠西扯的很多,使我们受益良多。</div> 这是当年林南战役八路军西集团军从晋东南过来途径的黄华镇桃园里沟。 西集团军在郝家山桃源村附近待命进击林县城。 八路军主力第三团攻进林县城东大门--红旗渠广场北的东门里。 八路军第三团在林县城南大门与日军展开激战--原县委第四招待所门口南边。 敌伪仓皇出逃处--龙凤山市体校路。 林州,是太行山革命根据地的红色要道,<br>林州,是太行山革命根据地的前哨阵地,<br>林州,是太行山革命根据地的战斗堡垒!<br>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br>在林州这块土地上,<br>谱写了苦太行、战太行、出太行的<br>抗争三部曲,<br>诠释了我们党,我们军队,我们人民<br>不屈不挠、坚韧顽强、永往直前、砥砺奋进的革命精神,<br>激励着林州人民<br>不断向着更高目标攀登!<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