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老街

毓青

<p>  近日,老家织里的文化学者徐世尧先生邀我写一点乡愁记忆的东西。写点什么呢?我在18岁离开织里前,一直生活在这条长街上,儿时的场景时常出现在脑海里。春天走田埂,满眼的油菜花和扑鼻的清香;夏天在织溪游泳,游泳前先打牌或做其他游戏;秋天和小伙伴到农田里偷果子,玩的就是心跳;冬天打雪仗、躲猫猫等,反正一年四季都有事情做。这一切就好象发生在昨天。</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工作之后,因各种因素很少回去,慢慢的自己是织里人的身份都淡化了。直到2016年,听说织里老街要拆迁重建了,才又唤醒了自己是织里人的基因,还特地回去拍了一些照片。看着满目疮痍的老街,心里很是酸楚。我的老家就这么消失了?&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记得我家住在秀才弄庙桥居民宿舍楼的楼上。这是一幢可以居住28家住户的典型筒子楼,上下两层,长条形建筑,每户就是一间22平方左右的大致方形的房间,没有厨房,更别说卫生间了。生活用水要到织溪挑,多数人家都在自家门口的公共走廊上置一个煤炉,下班后煤烟滚滚,烧饭炒菜,香气四溢。</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因在一条走廊上生活,相互走动很频繁,就像在农村一样,拿着饭碗走东家、逛西家的很平常,大家相处的还比较融洽。不像现在,门对门都不知道是谁。</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在日常生活中自然免不了相互帮衬。比如做饭时少了油盐酱醋,到邻居家要一点;天气突变时,帮忙收衣服;遇到什么事情,大家一起商量出个主意等等。</p><p>&nbsp;&nbsp;&nbsp;&nbsp;&nbsp; 到了夏季,大家晚上都在走廊各种凳子上乘凉,有聊家长里短的,有论时事的,有讲故事的,有在闭目养神听收音机的,也有勤快的主妇在做家务的,几个小孩在打闹,一派生气勃勃的生活场景。</p><p>&nbsp;&nbsp;&nbsp;&nbsp;&nbsp; 虽然物质条件不好,但生活过得比现在有趣,特别是临近过年,每家都使出浑身解数,在走廊上开展大比武,不像现在比东西好,而是比东西要便宜,花样要多,又要好吃。整条走廊灯火通明,热火朝天,其中最特出的是刘粉宝和我老妈,明里暗里较劲,还相互偷艺,当时,在织里也有点小名气。</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我也知道,世界永远都行走在更新的路上,哪怕是你身边最熟悉的事、还是人,都在随时改变。可老家不一样,他承载了几代人的记忆和烙印,这里有我们耳熟能详里的老物件、老故事,还有熟悉的小弄堂。不管什么时候回到老家,就会莫名的让人仿佛找到了依靠,不管世事如何变幻,都会有一种安稳的感觉,不会有虚无缥缈的不安。</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我一直在迷惑, 老街消失了,我们怎么找回从前的记忆?我的乡愁又能安放在何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