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r></p><p> 《我的手术心历》是我近两年创作的第70篇《美篇》文章,合3700多文字。发表且发至朋友圈将近24小时,700多次的阅读量、50多个点赞、评论、转发,均居笔者即时《美篇》之榜首。不是我文笔真的优秀,而是美友自发地给予抬爱。</p><p> 我悟到:撰写散文、诗歌、随笔、纪实等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都要把握若干原则:一是诚实地记录生活的浪花和心灵的火花,让情感随着浪花旋转、奔放,让情绪随着火花绽放、燃烧。二是不必强求文字的雕凿和引经据典,也不要顾及政治风向和时风好恶,而要讲真话、讲心里的真实感受。三是写文章不是哗众取宠和随波逐流,而要敢于直面现实、敢怒敢言。</p><p> 《心历》是我在病房寂寞中一次次冲动下一气呵成的纪实文字。患病做手术,是人生囧途的遭遇与抗争,最能显露患者和周围人群之人性的美与丑、静与躁、挣与沦。此文并非无病呻吟,而是有病痛时刻的彷徨、抗争与呐喊。</p><p> 况且,医患关系是我国乃至全人类永恒的话题,它折射出人性的善恶与求生的本能欲望,折射出国家医疗体制、医改方向的重大利弊。泛泛而谈的空话、大话、假话、违心话,都是苍白无力的。只有身临其境的切身体验,道出真情实感,才有说服力、生命力、感召力。</p><p> 救死扶伤乃医之本分,我国40年的医改,有医者的医德与本能利欲,有患者的求生欲望与经济承受能力,方方面面,而金钱至上和利欲膨胀,则对“救死扶伤"的神圣天理形成了极大的冲击。</p><p> 说实话,我入住的湘雅二医院的服务理念与医疗水准,都是国内佼佼者; 我是退休公务员,具有一定的医保能力和良好的人脉圈。而对于相形见绌的医院,底层人群,那种境况,那种患者的困惑、艰难,就可想而知了。</p><p> 倘若《心历》能触动医者的良知和患者的理智,则是一种天大的慰藉了!</p><p> (写于2020年9月3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