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学校安全管理,推进“平安校园”创建工作,提高我校学生“关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有效遏制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9月2日我校各班级组织学生认真开展好“开学安全教育第一课”活动,对学生进行消防安全、防溺水、交通安全、食品卫生安全、等安全宣传教育活动,让安全教育的“警钟”在第一课响起,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防灾避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让同学们在初涉世事时,就能树立“时时讲安全、事事讲安全、人人讲安全”的意识。 教育内容<div><br></div><div> (一)交通安全:遵守“交规”,禁骑摩托车上学,不乘坐拖拉机及无牌证车辆,横穿公路一看、二慢、三通过,不抢道、不骑英雄车、不搭肩骑车、不猛拐弯,不攀爬机动车辆。<br><br> (二)游泳安全:不私自下溪、河、池塘、水库等水域游泳、洗澡或游玩,不在水边戏水、划船、捕鱼等。<br><br> (三)消防安全:不接触易燃易爆物品,不玩火,不得在野外使用明火,不准上山野炊,寄宿生宿舍禁用点蜡烛。不损坏消防设施。<div> (四)饮食卫生安全:不随便吃零食、野果,不买“三无”产品。不吃过期和霉烂变质食品,防止食物中毒。<br><br> (五)用电安全:不准随便接触电源和带电电器,不得在教室、宿舍私接电源、使用电器,不在雷雨时躲避于树下、电线杆下或其他容易引发雷电击伤的地方。<br><br> <br></div></div>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br><br> 1、旷课、夜不归宿。2、携带管制刀具(铁棍)3、打架斗殴、辱骂他人。4、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5、偷窃、故意毁坏财物。6、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7、观看收听、的音像制品、读物等。8、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包括网吧)。9、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br><br> 遵纪守法,慎重交友,不与社会闲散人员来往,遇到人身、财物受到侵犯时,记住对方特征,及时报警。<br><br> (注意自我安全防范,保护生命安全,时刻记住“生命第一”的宗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首先保护生命为第一。 珍爱生命,我们该做些什么<br><br> 1、学生自由讨论——增强安全意识,学习安全知识:介绍火灾脱险、溺水救护等知识。<br><br> 2、班主任强调平时行为规范:<br><br> (1)课间文明休息,不追逐推搡,不摸高,不攀爬门窗、扶栏。<br><br> (2)轻步稳行,上下楼梯一律靠右,学会谦让<br><br> (3)举止文明,宽容对人。<br><br> (4)遵守劳动和活动纪律,听从老师安排,不得擅自活动。<br><br> (5)校内不骑车,放学回家规范坐车、文明骑车。<br><br> (6)假期里不骑摩托,不进营业性娱乐场所,不擅自外出游玩。<br><br> 在安全的问题上,我们必须要防范在先、警惕在前,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记着安全第一。<br> 愿所有同学都能在新学期学习进步、平安健康、快乐成长!<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