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化老照片背后的故事”第2辑

王雨华

<h1> <b>  前 言 </b></h1><p><br></p><p> 我是燕化退休职工,现已年过七旬。大学本科学历,曾经专攻摄影。1969年6月到东炼参加建厂大会战,1970年7月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东炼宣传部工作,1982年调《燕山油化报》任摄影记者。</p><p>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我摄影创作最旺盛时期,为东炼和燕化公司拍摄了不少新闻照片,用照相机记录了那一段难忘的历史。后来,由于“服从组织安排”,我于1986年改任文字编辑,后来当了副总编和总编辑,整日伏案编撰稿件,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老编”,摄影则成了“业余爱好”。2006年在《燕山油化报》退休。</p><p> 尽管如此,我仍酷爱摄影,难忘摄影,一辈子没有远离摄影。</p><p> 2016年九月中旬,在整理我过去用胶片拍摄的老照片时,发现还是有一些值得回味的摄影作品值得拿出来与亲朋好友共享,于是就用扫描仪扫描底片或照片,把它们做成了电子版,先是在手机“微信”朋友圈开了一个专栏,题目就叫《王雨华:“每天一张老照片”》,先后持续了118天。为了方便大家欣赏,我在每张照片下面加了一段文字说明,以便交代拍摄背景、拍摄过程和拍摄技巧,有的还附带发布了几张相关的其他照片。</p><p> 这些照片,大多数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拍摄的,也有个别是九十年代拍摄的,最晚至2002年。这些照片,基本都是人物特写和人物活动照片,没有包括我拍摄的装置照片和风景照片。</p><p> 许多朋友看了之后,给我发微信留言。大家普遍认为:“这些照片是那个年代的真实写照。”“这些照片非常好,让我们又回到了那个火热的年代,回味无穷!”</p><p> 2017年8月1日,燕化星城三里离退休职工活动站为我办了一个摄影展览,题目叫做《王雨华拍摄的燕化老照片展览》。这个展览的作品是在我的《每天一张老照片》基础上,又增加了几十张照片,一共凑了150张照片,每张照片下面都带有一段600字的文字说明。这个展览很受欢迎,持续了两个多月。</p><p>为了纪念燕山石化公司成立五十周年,今年7月,我又从1971年至2005年用胶卷拍摄的燕化老照片中挑选了500幅照片做成5辑“美篇”在网上发布,奉献给曾经和正在为燕山石化公司的生产建设、改革发展和创新创优做出贡献的广大退休职工和在职职工。单辑点击阅读量最高达7000多人次,5辑的点击阅读量总计达19000多人次。</p><p> 最近,我又在整理、编辑《燕化老照片背后的故事》,基本延续了《每天一张老照片》的风格,每张照片下面都有一段文字说明,以讲故事的形式交代拍摄背景、人物事迹、拍摄过程和拍摄技巧。</p><p> 今天给大家展示的就是我正在整理、编辑的《燕化老照片背后的故事》中的一部分。希望大家喜欢。</p><p> 王雨华 </p><p> 2020年9月2日</p><p> 以下是《燕化老照片背后的故事》第二辑。</p> <p>《炼厂篮球赛》王雨华 摄(1976年夏)</p><p><br></p><h1> <b>《炼厂篮球赛》 </b></h1><p><br></p><p> 原东方红炼油厂办公大楼,是一栋南北走向的用红砖砌筑的三层楼房。1970年7月底,我大学毕业后正式分配到东炼宣传科工作,在这座大楼里整整待了12年,主要从事新闻宣传和摄影报道任务。</p><p> 这座办公楼广场的南边是东炼一食堂,北边是东炼化验室。广场上铺设了大块的水泥方砖,南北两侧各有一排相对比较正规的宣传橱窗,我和宣传科的同事们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根据当时的形势任务更换橱窗里的宣传内容。靠近化验室的一侧,两头各放了一个篮球架,职工们在业余时间经常会在这里进行篮球训练或组织篮球比赛。有时候,年轻人也会在篮球场上支起排球网,来一场纯粹业余的排球赛。</p><p> 1976年夏的某一天黄昏,有两支由生产装置的男青年组成的篮球队下班以后在这里进行友谊比赛。限于当年的生活条件,双方球员的着装不太规范,既不统一,也不利于相互辨识,有的球员甚至还穿着短袖衫和长裤参加比赛。尽管如此,场上比赛却十分激烈和精彩,吸引了三百多名职工在球场四周进行围观。</p><p> 我为了拍摄篮球比赛的全景并想体现出炼油厂的特点,就来到了位于东炼办公楼二楼北侧的宣传科广播室,推开朝西的窗户,往下刚好能拍摄到篮球比赛的全景,并且还能把广场西面的三蒸馏装置框进画面。 在比分交替上升、观众们非常专注地观看比赛时,我按下了照相机快门,拍出了一张比较理想的《炼厂篮球赛》照片。 (王雨华)</p><p> 附:我在东炼办公楼前广场拍摄的《东炼排球赛》照片。</p> <p>《东炼排球赛》王雨华 摄(1975.5·东炼机关办公楼前)</p> <h1>《青年恋人》之一 王雨华 摄(1975年夏·东炼铂重整车间附近) </h1><h1><br></h1><h1> <b>《青年恋人》 </b></h1><p><br></p><p> 《青年恋人》,拍摄于1975年夏天。 </p><p> 画面上,一对青年恋人站在接近黄昏的山坡上看风景,远处的山峦和近处的农田都笼罩在薄雾之下,朦朦胧胧。右侧上方的太阳以逆光的形式照射在两个青年人身上,勾勒出一道金色的光影,给人一种既舒适又温暖的感觉。女孩正在以一种迷人的眼神看着男孩,嘴里还在窃窃私语,似乎在说着不为人知的情话。一切是那么美好,一切是那么甜蜜。他们身后的背包里,一定装着许多好吃的东西,说不定他们过一会儿还会在草地上铺上一块塑料布,在暮色中进行野餐呢。 </p><p> 这是一幅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北京石化总厂青年恋人的典型画面,曾经入选北京市职工摄影艺术展览。 </p><p> 这两位青年,都是东方红炼油厂铂重整车间的工人,男的叫韩顺宝,女孩姓张,我都很熟悉。1973年,我和其他几位同事曾经在铂重整车间待过三个多月。</p><p> 1975年夏天,我为了拍摄这张照片忽然想起了他们,便请他们给我当模特儿。我把他们带到铂重整车间东北方向的一条山沟里,找好合适的位置,等太阳快要下山的时候,给他们拍摄了这样一张照片。 </p><p> 照片的构图很好,两人站在画面的黄金分割线上,左右空出的位置比例恰当,上下的留空也很合适。人物服装一黑一白,对比强烈,形成反差。两人都戴帽子,但是帽形不一样,材质也不一样,这样就有了区别。试想,如果两人都戴一样的帽子,那会是什么感觉?前景的背包,并非可有可无,它是对单调画面的一种补充,同时也给人留有想象的空间。 </p><p> (王雨华) </p><p> 附:我当时拍摄的另外三张照片。</p> 1.《青年恋人》之二 王雨华 摄(1975年夏·东炼铂重整车间附近) 2.《青年恋人》之三 王雨华 摄(1975年夏·东炼铂重整车间附近) 3.《青年恋人》之四 王雨华 摄(1975年夏·东炼铂重整车间附近) <p>《炼油厂工人理论组研讨会》王雨华 摄(1975年秋·东炼)</p><p><br></p><h1> <b>《东炼工人理论组的研讨会》</b></h1><p><br></p><p> 东方红炼油厂在建厂初期,曾经活跃着赫赫有名的“三支队伍”,即“工人理论队伍”、“宣传报道队伍”和“文艺美术创作队伍”。他们以青年工人为主体,是当时频繁的“政治学习”和“大批判”运动与企业自身文化建设奇特结合的产物,在当年“批林批孔”、“评法批儒”、“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评《水浒》”、“反对经验主义”、“反击右倾翻案风”、声讨“四人帮”等运动中是名副其实的中坚力量。</p><p>理论队伍承担了基层干部和工人群众政治学习中辅导、宣讲和写稿的大部分任务;通讯报道队伍和文艺美术创作队伍的重点工作放在办好黑板报、宣传橱窗和厂里的广播站上,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反映工厂的生活,为生产、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服务。东炼“黑板报汇展”的水平之高享誉北京石化总厂,工人、干部创作的诗歌、散文、小说、剧本、曲艺、国画、油画、版画等,丰富了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还被刊登在东炼党委自办的刊物《新军》杂志上。</p><p> “三支队伍”总共有500多人,为东炼党委宣传科所建立和管理,并且随叫随到,“紧跟形势”,随时可以“投入战斗”,为完成当年的各阶段“中心工作”发挥了主力军作用。东炼党委宣传科因为工作成绩出色,曾连续三年被评为“先进科室”。但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负责组织、领导“三支队伍”的宣传科副科长被停职审查。</p><p> 上面的照片是我在东炼工人理论组的研讨会上拍摄的。</p><p> (王雨华)</p><p> 附:基层车间开展工人理论组活动的照片。</p> 《东炼土木车间干部职工学理论》王雨华 摄(1975.9) <p>《朝气蓬勃的青年职工》 王雨华 摄(1975年秋·东炼北常减压)</p><p><br></p><h1><b> 《朝气蓬勃的青年职工》</b></h1><p><br></p><p> 《朝气蓬勃的青年职工》,拍摄于1975年秋冬季节。 </p><p> 这张照片也是在东方红炼油厂北常减压车间拍摄的。北常减压车间是我1970年7月大学毕业后下基层劳动锻炼的地方,当时的车间名称还叫减粘车间,因为当时的生产装置是减粘装置。减粘装置主要以减压渣油、沥青和污油为原料,生产石油气、汽油、柴油、蜡油和燃料油,设计年加工能力为50万吨。1970年初,石油部指示东炼将减粘装置改造成即能处理渣油,又能处理原油的多功能装置。1970年4月11日,改造后的常压、减粘双流程装置投产出油。1971年初,东炼又决定将常压、减粘双流程装置改造成150万吨的常减压装置。之后,减粘装置就改称北常减压装置,减粘车间也改称北常减压车间。我在那里呆了半年多,与北常的工人师傅和车间干部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从1970年7月起一直到1975年初,我一直和北常二班的小伙子们住在一个集体宿舍里。 </p><p> 1975年秋冬季节,北常减压装置大检修,我作为东炼厂宣传科的干事,经常会去那里了解情况、撰写稿件、拍摄照片。有一天,我正带着照相机在检修现场转悠,曾经跟我在一个班工作过的陈炳义过来跟我打招呼,接着窦秀兰、刘继贤、赵毅、董金龙几个男女青工也走过来,对我手中的照相机十分好奇,问这问那,我耐心地一一作答。由于我和他们都非常熟悉,所以他们中不知哪一位突然提出让我给他们拍照片,并且要像潘永琴一样到塔顶上去拍。就这样,我被他们生拉硬拽地上了塔顶。 </p><p> 由于塔顶能够站立的地方非常狭窄,我就让他们紧紧地靠在一起站在旋梯上,而我则贴着塔身站在一个很小的平台上。五个人挤在一起也没法摆姿势,我就让他们各自的脑袋尽量错开,别互相遮挡,并且看着镜头。我仔细观察了一下,他们的身后是高耸的炼塔和加热炉,还有一排排管廊,炼油装置的环境特点十分明显。于是,我在与他们聊天的过程中准确地调整好光圈和快门速度。为了让他们的情绪饱满,我就随便说了一句笑话,他们听后都高兴地笑起来,我抓住机会迅速构图、对准焦距、按下快门。 </p><p> 这张照片的特点是,每个人虽然都在笑,但是由于各自性格不同,笑的方式也不一样:像右侧的陈炳义和紧挨着他的赵毅是爽朗的开怀大笑,像左侧的刘继贤是开心地咧着嘴笑,像刘继贤身边的窦秀兰是含蓄地微笑,而正中间的董金龙则是腼腆地笑。因为,他们5个人中,只有董金龙与我不太熟,加上性格有点内向,所以其他四个人在拍照时都看着我,唯有他在看着别处。 </p><p> 所以,一张好照片不仅要把被拍摄对象的外在形象留存在胶片上,更要让人能够从他们的穿着打扮和面部表情看出特殊的性格和气质。 </p><p> 现在40多年过去了,当年的小伙子都成了老头子,当年的大姑娘也都当上了奶奶和外婆。 </p><p> 今天中午,北常的老同事们又要聚会,他们每次都拉上我,把我看成他们中间的一员,我也欣然应允。当然我每次去,也不能白去,拍集体照和留影照的任务大部分都由我承包了。能够有我这样的高级摄影师给他们拍照片,也真是他们的福气。 </p><p> (注:最后一句其实是玩笑话,给他们拍照片是我心甘情愿的,因为这期间我说不定又会创作出多少幅摄影佳作呢。)</p><p> (王雨华)</p><p> 2016.10.16</p><p> 附:另外三张我在北常减压车间拍摄的照片。</p> 1.《炼塔姐妹花》王雨华 摄(1975年秋·东炼) 2.《炼油厂的女班长》王雨华 摄(1975年秋·东炼) 3.《空压站女操作工许玲》王雨华 摄(1975年秋·东炼) <p>《百米冲刺》王雨华 摄(1976.5.28·北京东炼)</p><p><br></p><h1> <b>《百米冲刺》</b></h1><p><br></p><p> 1976年5月28日,北京石化总厂举行了首届职工田径运动会,840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东炼厂获团体总分第一名,实验厂获第二名,向阳厂获第三名。</p><p> 这张照片是我在男子100米短炮预赛时拍摄的。画面上的两名运动员都是东炼职工,跑在前面的是装油车间职工,跑在后面的是铂重整车间职工。我为了表现比赛的紧张气氛和100米短炮的超快速度,在侧面采用了难度比较大的追随拍摄法,现在看比较成功。两名运动员尽管在进行百米赛跑,但是画面上的形象还是比较清晰,人物面貌可以辨认,而处在背景上的广大观众却形象模糊,带有动感,更凸显了运动员的奔跑速度似风驰电逝的感觉。后来,我又在终点线上拍摄了决赛的镜头,最终装油车间的运动员获得了男子100米短跑冠军。 </p><p> 北京石化总厂建厂初期的体育活动多数以基层为主,因为没有大型活动场所,所以只能开展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等小型比赛活动。1973年6月总厂工会成立以后,体育活动的组织工作逐步开始系统化,以工会为主组织的体育活动比赛逐步形成系列化,厂与厂之间的相互交流越来越频繁,对鼓舞职工干劲、加快生产建设步伐起到了推动作用。1976以后,总厂修建了一些固定的体育活动场所。</p><p> 从1976年开始,北京石化总厂每两年举办一届职工田径运动会。从第一届到第六届职工田径运动会,我都拍摄了现场照片。</p><p> (王雨华)</p><p> 附:我拍摄的关于燕化职工田径运动会上百米赛的另外三张照片。</p> 1.《百米终点撞线》王雨华 摄(1982年夏·燕化公司) 2.《终点冲刺》王雨华 摄(1976.5.28·北京东炼) 3.《北京石化总厂运动会:4X100米接力赛》王雨华 摄(1978.6) <p>《震不垮的生产指挥部》王雨华 摄(1976.8·北京东炼调度室)</p><p><br></p><h1><b> 《震不垮的生产指挥部》</b></h1><p><br></p><p> 《震不垮的生产指挥部》,拍摄于1976年8月中旬。 </p><p> 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53.8秒,唐山发生了里氏7.8级大地震,人民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当时北京也有强烈震感,并有部分建筑损坏。那一天,我和另外两个干部正在东方红炼油厂值班室值班,亲身经历了地震发生的那一刻,感觉就像是有一台重型坦克在办公楼前隆隆开过,引起建筑物剧烈震动。由于事先打过招呼,一旦地震发生,值班员绝对不许擅离职守,所以我们三个人只是立即从床上坐起来,谁也没有离开值班室。地震停止,我们马上冲进厂调度室询问情况,接着便接受任务分头到基层车间和职工家属区去检查有没有人员伤亡,并初步统计地震所造成的损害情况,尽快报告厂领导。 </p><p> 7月28日后,余震不断。为确保安全,厂里各家属区很快搭起了抗震棚。没多久,东炼厂生产调度室也搬到抗震棚里办公。为了宣传抗震救灾,我在那些日子里用照相机记录了东炼厂许多感人的画面,其中就包括这一张反映厂生产调度室同志坚守岗位,在抗震棚里指挥生产的《震不夸的生产指挥部》。 </p><p> 我记得照片是某一天晚上在抗震棚里拍摄的。当时,主管生产的副厂长孙秉义正在抗震棚里和调度室的几位同志一起处理生产情况。抗震棚里虽然有一盏75瓦的照明灯泡,还有一个台灯,但是光线依然较暗。我拍摄时使用了两支闪光灯,一支安在照相机顶部作为主灯,另一支作为辅灯让一个朋友用手举着在我的右前方往抗震棚里打光。只要我按下快门,两支闪光灯就会同时发光,由于两支灯的照射强度不一样,拍摄出来的照片就有了立体感。 </p><p> 画面上能够看出来,抗震棚是用干树枝扎成的隔断临时搭建,里面的办公条件非常简陋,四张普通的办公桌拼在一起就成了临时调度台,办公桌上有四台电话机、几个调度日志本,还有茶缸和手电筒。调度员身后有两张单人床,挂着两顶简易蚊帐,调度员晚上困了可以轮流打个盹。镜头里反映了东炼生产调度员们的工作场景:有的在商量工作,有的在用电话与基层生产车间联系,有的在做调度记录,工作高度紧张而有条不紊,条件虽简陋并没有影响情绪。他们在坚守岗位,说明整个东炼厂全体职工都在坚守岗位、坚持正常生产,都在为祖国建设做贡献,为抗震救灾做贡献。 </p><p> 现在,整整四十多年过去了,我们回过头去再看这张照片,它已经成了珍贵的历史文献,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反映了东炼厂广大职工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这一特殊时期的良好精神风貌。同时,这张照片也是一幅较好的摄影艺术作品,曾经参加过北京市多个摄影展览。 </p><p> (王雨华)</p><p> 附:关于唐山大地震后炼油厂职工学习、工作的另外两张照片。</p> 1.《唐山大地震后炼油厂铂重整车间职工表决心》(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后,石化总厂炼油厂重整车间职工学习当天报纸,决心以实际行动支援灾区。)王雨华 摄(1976.7.29) 2.《唐山大地震后民兵加强巡逻》(王雨华 摄(1976.8·东炼) <p>《愤怒声讨四人帮》王雨华 摄 (1976.10·东炼)</p><p><br></p><h1><b> 《愤怒声讨四人帮》</b></h1><p><br></p><p> 1976年10月6日,以华国锋、叶剑英、李先念等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执行党和人民的意志,采取坚决措施,果断地逮捕了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四人帮”反党集团被粉碎。</p><p> “四人帮”既是祸国殃民、十恶不赦的罪犯,也是具有“文革”象征意义的政治符号。粉碎“四人帮”实际上宣告了“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的结束,粉碎“四人帮”就等于是在危难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国家、挽救了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为实现党的历史性伟大转折创造了前提条件。粉碎“四人帮”以后,全国亿万军民举行了盛大的集会游行,北京石化总厂广大干部职工也不例外,大家热烈庆祝粉碎“四人帮”的伟大胜利,愤怒声讨“四人帮”反党集团的滔天罪行。</p><p> 1976年10月13日,北京石化总厂党委召开万人大会,庆祝粉碎“四人帮”反党集团。10月22日,石化总厂1.8万名干部职工冒雨举行了庆祝粉碎“四人帮”反党集团的集会游行。</p><p> 东方红炼油厂宣传部领导为了拍摄一张具有炼厂特点的新闻照片,在某一天特意把声讨大会的现场安排到催化裂化装置东面的小山坡上,并且拉起了一条巨大的横幅。三百多名金工车间和铆焊车间的干部职工被组织到现场,由金工车间的孙某某带领大家喊口号,我在一个比较合适的角度用照相机拍摄了这个画面。照片的摆拍痕迹较重,但是作为那一时期的历史见证,这幅照片还是很有意义的。</p><p> (王雨华)</p> 1.《东炼党委书记蒋新生深夜下工地》王雨华 摄(1974.8)注:照片左侧是蒋书记的助理;照片右侧是催化车间青年干部,正在给蒋书记介绍装置检修进展情况。 2.《蒋新生书记在铂重整车间调研》王雨华 摄(1975.1) 3.《东炼党委原书记蒋新生离休后在继续学习》王雨华 摄(1984.4·燕化公司) <p>《胜利在望》王雨华 摄(1977秋·东炼)</p><p><br></p><h1><b> 《胜利在望》</b></h1><p><br></p><p> 这幅题名为《胜利在望》的照片,曾经入选1979年10月的《庆祝建国三十周年北京摄影艺术作品展览》,并获优秀奖。</p><p> 作品表现了东方红炼油厂在1977年秋天组织女子拔河比赛时的生动场面。热情的观众围坐在场地四周认真地观看比赛,参赛的两支女子拔河队正在场地中间进行激烈的角逐。画面左侧的拔河队指挥,正在挥动手中的小旗,有节奏地喊着口令,为自己的队员们加油鼓劲。</p><p> 画面中,我们看到的是东炼机关女子拔河队选手们在比赛中团结一心、坚韧不拔、顽强拼搏时的情景。尽管我们只能看到一支拔河队伍,但是反映出的却是两支拔河队伍势均力敌、争夺激烈的瞬间。</p><p> 东炼机关女子拔河队,为首的是厂工会的吴素琴师傅,有着一股东北老娘们耿直、憨厚、不服输的劲头,此时正卯足了劲往后仰着身子拽住粗大的拔河用绳索。排在第二位的是东炼厂办公室的陈桂芝大姐,她也是东北人,性格开朗、能说会道,大嗓门、直性子,此时正在咬牙坚持,决心一拼到底。排在第三位的虽然看不见面部,但是从人物动作可以看出,她也在拼命用力拉住绳子。排在第四位的是东炼厂环保科的大史,她人高马大,此时双腿正在用力蹬地,拼命坚持着。队伍后面还有不少熟悉的面孔,人人都在奋勇拼搏。</p><p> 我在拔河比赛正处在相持阶段、东炼机关代表队胜利在望时拍下了这张照片,应该是燕化公司基层职工群众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真实写照。 可惜,这张照片的底片找不到了,于是就翻拍了一张24寸的大照片,遗憾的是这张24寸的大照片已经损坏,虽然想办法修复,也恢复不了原来的样子了。 </p><p> (王雨华)</p><p> 附:我拍摄的另外几张关于东炼职工拔河比赛的照片。</p> 1.《胜利在望》王雨华 摄(1977秋·东炼)注:这张照片与上面那张照片是在同一地点,几乎同一时间拍摄的,相差大概也就一两秒钟,但是画面的现场气氛完全不一样,这张就只能作为次品处理了。今天把两张照片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可以充分说明:摄影的瞬间抓取非常重要,它的好坏决定了作品的成功与否。 2.《职工拔河比赛》王雨华 摄(1980年11月·东炼) 3.《东炼“三八”节女子拔河比赛·输掉比赛的瞬间》王雨华 摄(1981.3.8) 4.《拔河比赛》王雨华 摄(1981年冬·炼油厂) <p>《拼图游戏》 王雨华 摄(1978.5.11·东炼托儿所)</p><h1><b> 《拼图游戏》</b></h1><p><br></p><p> 这幅作品拍摄于1978年春,表现了东方红炼油厂幼儿园里的孩子们在这里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他们团结友爱、好学上进、天真无邪,一天天在健康地成长。双职工把年幼的孩子交给幼儿园,一百个放心。</p><p> 1969年10月,北化建托儿所在东炼会战工地的一座活动板房里诞生,当时只有20多个孩子、几名家属工当看护的阿姨。这是燕山地区的第一家托儿所。</p><p> 随着东方红炼油厂一期工程三套炼油装置的建成投产,许多双职工家庭年幼的孩子在上班时间无人照看,东炼也根据现实需要于1970年建立了托儿所。</p><p> 为了让家长们放心,东炼党委和行政领导曾多次要求我去托儿所采访,撰写文章、拍摄照片,宣传东炼托儿所良好的环境、完善的设施和保教人员的先进事迹。</p><p> 我记得,东炼托儿所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就已经具备了条件良好的教室、睡眠室和娱乐游戏活动室,院子里还有转椅、滑梯、荡船等各类体育活动和游艺器具。东炼托儿所的所长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被许多家长亲切地称为“妈妈所长”。</p><p> 1978年初春,我又一次来到东炼托儿所采访拍照,所长安排我来到一个中班,这里的孩子大约五岁左右,有一定的自制能力和学习能力。我在他们聚在一起玩拼图游戏时拍摄了这张照片。</p><p> (王雨华)</p><p> 附:我拍摄的另外几张关于托儿所孩子和阿姨的照片。</p> 1.《妈妈所长》王雨华 摄 (1977年春·东炼托儿所) 2.《燕化公司机关托儿所》王雨华 摄(1982.11) 3.《燕化公司机关托儿所》王雨华 摄(1982.11) 4.《燕化公司机关托儿所》王雨华 摄(1982.11) <p>《青年起重指挥》 王雨华 摄(1978年·东炼检修现场) </p><p><br></p><h1><b> 《青年起重指挥》</b></h1><p><br></p><p> 《青年起重指挥》,拍摄于1978年春夏之交。</p><p> 那一天,我在东炼丙烷装置检修工地采访拍照,见一台大吊车正在作业,巨大的吊臂随着一声声响亮的哨音上上下下、起起落落,把一个个笨重的法兰或一根根长长的管线吊上空中,再稳稳地落在几十米高的平台上,平台上的工人把它们卸下来后安装在塔体上。</p><p> 我循着哨音在吊车下看到一位青年起重工,他大约二十六七岁,浓眉大眼,宽鼻厚唇,嘴唇上还留着那个年代少有的浓密小胡子。小伙子身穿工作服,头戴安全帽,口含金属哨,右手还举着一面小红旗。正是他在指挥着这台大吊车吊装物件,他就是起重作业的指挥员。</p><p> 我在工地上见过许多起重指挥,他们大多数由经验丰富的中年起重工担任,像现在这位才二十六七岁的起重指挥非常少见。</p><p> 见到他,使我想起了建筑安装公司的郭晓业。郭晓业也是一位青年起重指挥,他和起重队的兄弟们在30万吨乙烯建设工地立下了汗马功劳。施工中,他们要将重500多吨、高80多米的丙烯塔整体吊装就位,当时没有大型吊车,只能依靠两根抱杆进行吊装。为了确保安全,他们作了精心的准备。吊装当天,郭晓业吹响口中的哨子,挥舞起红绿两面指挥旗,卷扬机发出隆隆的轰鸣声,钢丝绳在滑轮间转动,丙烯塔徐徐上升。一个小时后,丙烯塔稳稳地在基座上就位。</p><p> 我在眼前这位青年起重指挥再次吹响哨音时按下了快门。</p><p> (王雨华)</p> <p>《劳模吴连芝(右二)与同事商议施工方案》王雨华 摄(1978.6·东炼)</p><p><br></p><h1><b> 《劳模吴连芝与同事商议施工方案》</b></h1><p><br></p><p> 《劳模吴连芝与同事商议施工方案》,拍摄于1978年春。</p><p> 吴连芝,1937年11月生,山东省嘉祥县人。1951年4月进入抚顺石油一厂工作,1970年调入东方红炼油厂检修车间,1973年入党。</p><p> 吴连芝只有小学文化,参加工作时还不到20岁。他热爱本职工作,刻苦钻研,敢挑重担,练就了过硬的的焊接技术,成为大家夸赞的焊接能手。他在参加大庆会战时,左臂被冻坏,肌肉萎缩,医生建议他调换工种,他却把诊疗单藏起来没有上交。</p><p> 炼油生产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的,一旦发生设备泄露,不仅会跑掉大量物料,空耗大量能源,还极易导致火灾和爆炸事故,其损失将是巨大的。抢修堵漏是一项时间紧迫、环境恶劣、险象环生的艰苦作业。</p><p> 东炼刚建厂时,带压堵漏没人敢做。为了避免装置停工和减少损失,吴连芝敢想敢干,并且摸索出一套带压堵漏的焊接方法。二十几年来,每当东炼发生设备泄露,厂里和车间领导首先想到的就是被大家尊称为“堵漏大王”的吴连芝。每当有抢修堵漏任务,不论是上班时间还是下班时间,不论是平时还是节假日,不论是风和日丽的白天,还是雨雪阻人的夜晚,不论是领导指派还是领导没有指派,只要吴连芝知道了,他一定会背上工具袋直奔现场。为了尽量避免停工,不管现场条件多么艰苦,吴连芝经常连续工作几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不休息。并且,他还多次在大家认为非停工不可的情况下,凭着精湛的技术和不懈的努力,圆满完成了堵漏任务,避免了装置停工。</p><p> 1976年,一催化单动滑阀下面有一根管子断了,催化剂喷出后很快堆成了小山,温度高达600多度,厂里调集力量进行抢修,用了一天一夜还没有焊接上。后来,吴连芝赶到现场,凭他多年的经验,采取了一些特殊措施,终于将管子焊接上了。</p><p>1984年,二催化第三旋风分离器漏了,厂里请了外单位十几个焊工一起堵漏,吴连芝也参与其中,他们白天黑夜轮班干,抓紧时间进行抢修。一般焊工焊接10道缝只有1道或者2道合格,而吴连芝的焊接质量却达到了焊接10道缝至少9道合格的水平,使在场的焊接工程师都十分佩服。</p><p> 1986年,二催化从西德引进烟机发电装置,这是炼油厂一项重大的节能措施。烟机的烟道为合金材质,焊接十分困难。参加焊接的吴连芝表现出高超的焊接技术,焊得又快又好,焊接处看不出接缝,就像自动焊接机焊的一样。</p><p> 1988年,一催化装置使用了美国某公司设计,由炼油厂检修车间制造的新型旋风分离器。参加制造的吴连芝又一次显示了娴熟的焊接技术。在质量验收时,他焊接的质量令美国专家惊叹不已,连连说:“OK!”</p><p> 几十年来,吴连芝兢兢业业地勤勉工作,把美好年华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石化工业。仅调入东炼以来,他就先后获得十几项荣誉,多次被评为炼油厂和公司级先进生产者,优秀共产党员,1981年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1995年12月光荣退休。 </p><p> </p><p> (王雨华)</p> <p>《北京石化总厂第一次政工会》王雨华 摄(1978.6.20·东炼) </p><p><br></p><h1><b> 《北京石化总厂第一次政工会》 </b></h1><p><br></p><p> 1978年6月20日至7月2日,北京石化总厂党委召开首次政治工作会议,主题是1978年把北京石化总厂建成大庆式企业。化工部副部长兼总厂党委书记杨义邦做了会议总结。</p><p> 在此之前的1977年4月20日至26日,全国工业学大庆会议在大庆油田举行,4月27日至5月13日在北京继续举行。北京石化总厂派代表参加了会议。1977年5月20日,北京石化总厂召开万人大会,传达贯彻全国工业学大庆会议精神。</p><p> 1978年3月24日,中共北京市委任命葛立兴为北京石化总厂厂长。1978年4月19日,化工部决定杨义邦副部长兼任北京石化总厂党委书记。1978年7月7日,中共北京市委同意化工部意见。</p><p> 在北京石化总厂召开首次政治工作会议期间,1978年6月29日,总厂党委机关报《石化通讯》创刊,通讯组设在总厂党委宣传部。1980年5月9日,《石化通讯》改名为《燕山油化报》。</p><p> 1978年10月13日,国务院副总理康世恩视察北京石化总厂,要求尽快把石化总厂建设成大庆式企业。</p><p> 1979年3月8日,北京石化总厂更名为燕山石油化学总公司。1979年4月4日,燕山石油化学总公司被北京市命名为大庆式企业。</p><p> 在北京石化总厂首次政治工作会议期间,总厂所属各单位纷纷向大会报捷。</p><p> 我在首次政治工作会议召开的第一天拍摄了这张大会会场的照片。</p><p> (王雨华)</p><p> 附:北京石化总厂首次政治工作会议期间胜利化工厂报捷。</p> 《石化总厂第一次政工会·报捷》王雨华 摄(1978.6.20·东炼) <p>《女技术员下现场解难题》 王雨华 摄 (1978年夏·东炼)</p><p><br></p><h1><b> 《女技术员下现场解难题》</b></h1><p><br></p><p> 《女技术员下现场解难题》,拍摄于1978年春夏之交。</p><p> 当时,东炼正在进行炼油装置大检修,现场施工遇到了难题,车间赶紧把女技术员请来,和工人师傅一起想办法解难题。我正在现场进行摄影采访,就抓拍下了这个生动的场面。</p><p>画面中,钳工老师傅正在介绍情况,女技术员一边听,一边出主意、想办法。最后,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施工得以继续进行。</p><p> 此照片逆光拍摄,光影效果特别好,人物表情、神态、动作自然生动,现场感很强。 </p><p> (王雨华)</p><p> 附:另外一张我拍摄的《东炼副总工程师曹希孟(中)在现场解难题》的照片。</p> 《东炼副总工程师曹希孟(中)在现场解难题》王雨华 摄(1976.4.15) <p>《康世恩副总理视察胜利化工厂》王雨华 摄(1978.10.13·北京石化总厂)</p><p><br></p><h1><b> 《康世恩视察北京石化总厂》</b></h1><p><br></p><p> 1973年4月23日至28日,燃化部部长康世恩和副部长徐今强到北京石化总厂蹲点,检查、指导工作。东炼铂重整车间被树为学大庆先进典型。康世恩指示:“要树雄心,立壮志,争取用最短的时间,把北京石化总厂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学大庆的先进企业。”</p><p> 1973年5月17日,总厂党委落实康世恩指示精神,做出了《深入开展学大庆赶重整群众运动的决定》,要求把学大庆运动推向新阶段。总厂各单位积极响应号召,迅速掀起了“学大庆、赶重整”热潮。</p><p> 1977年底,东炼铂重整车间荣获“北京市先进单位”称号。</p><p> 1978年10月7日,以孙敬文为团长,李艺林、杨义邦、许世杰为副团长的化工部学大庆检查团到达北京石化总厂,听取总厂领导关于全面开展学大庆运动的情况汇报。10月9日至23日,检查团对总厂19个单位进行了检查,10月24日召开了总结及整改报捷大会。</p><p> 10月13日,国务院副总理康世恩在化工部检查团检查期间来到北京石化总厂。他先后视察了东炼、胜利、前进、向阳4个厂,接见了各厂的主要领导干部、总厂先进集体代表和先进生产(工作)者标兵,参观了总厂1978年至1985年发展规划展览,并对下一步的学大庆运动作了重要指示。他又一次强调:“要尽快把北京石化总厂建设成大庆式企业。”</p><p> 1979年,北京石化总厂被北京市评为“大庆式企业”。</p><p> 上面是我在康世恩(右二)与总厂领导杨义邦(右一)、葛立新(左二)和胜利化工厂领导曹力(左一)交谈时拍摄的照片。</p><p> (王雨华)</p><p> 附:我当年拍摄的另外几张照片。</p> 1.《康世恩副总理视察北京石化总厂·与孙敬文(左一)、许世杰(右一)在议事》王雨华 摄(1978.10.13) 2.《康世恩(中)在视察东方红炼油厂时发表讲话(右一为孙敬文,右二为杨义邦,左一为王成春,左二为黄金奎)》 王雨华 摄(1978.10.13·北京石化总厂); 3.《康世恩副总理视察铂重整车间·与工人亲切谈话》王雨华 摄(1978.10.13·东炼) 4.《康世恩视察北京石化总厂·与炼油厂厂长徐宗诗握手》 王雨华 摄(1978.10.13·胜利化工厂) <p>《工人中的女明星》王雨华 摄(1978.10·东炼)</p><p><br></p><h1><b> 《工人中的女明星》</b></h1><p><br></p><p> 1900年,我国北方爆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义和团起义,“红灯照”为义和团中的妇女组织。入会妇女统一穿红衣、着红裤,右手提红灯,左手持红扇,年长的头梳高髻,年轻的绾成双丫髻。红灯照的大师姐林黑娘被称作“黄连圣母”,传说拳术和功法非常厉害。</p><p> 1977年,中国京剧院四团邀请吕瑞明、阎肃编剧,由杨秋玲、刘长瑜等主演了新编京剧《红灯照》。该剧的大致剧情是:1900年5、6月间,义和团向京津进军。清廷密谕天津总督裕禄改剿为抚,礼请义和团天下第一坛首领及“红灯照”首领林黑娘等率众进驻天津,意欲笼络并驾驭之。林黑娘智斗裕禄,终使清兵开炮助战,并率领姐妹们取得老龙头车站大捷。后,清廷叛卖投降,义和团各部遭八国联军及官兵夹攻。林黑娘身负重伤,断后牺牲,掩护姐妹田小雁等突围。</p><p> 京剧《红灯照》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反帝爱国运动的斗争历史,热情地歌颂了以林黑娘、田小雁为代表的英雄人物在对帝国主义、清朝统治者的斗争中表现出的不屈不饶、前仆后继、英勇顽强的精神,使广大观众受到深刻的教育和鼓舞。因此,新编京剧《红灯照》上演后一炮而红,名震全国。各地许多演出单位纷纷排演《红灯照》。</p><p> 东炼工会也在1978年秋组织厂里的文艺宣传队排演了话剧《红灯照》片段。我被邀请给她们拍摄剧照,这是锅炉车间的女工穿上行头、化妆扮演林黑娘的特写镜头。 </p><p> (王雨华)</p><p> 附:我拍摄的燕化职工文艺演出的其他几张照片。</p> 1.《炼厂女工排演“红灯照”》 王雨华 摄(1978.10·东炼) 2.《女声独唱》王雨华 摄(1974.5·东炼) 3.《咱车间的“歌唱家”》王雨华 摄(1980.1·东炼) 4.《东炼集体舞排练》王雨华 摄(1974年夏) 5.《东炼女声独唱》王雨华 摄(1978.7) 6.《柯桦与剧组成员合影》王雨华 摄(1980年秋·北京燕山·柯桦编辑的反映区财贸战线的话剧在燕山地区演出受到好评)<div><br></div><div> 第二辑结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