筇竹之父一一董文渊

蔡朝东

<p>晓风飞雨筇竹泪,</p><p>乌蒙千仞梦牵回。</p><p>孤舟逆流浪滔天,</p><p>气节坚挺志如锤。</p><p>二十七载筇竹梦,</p><p>群山翠绿心愿遂。</p><p>民喜竹笑文渊慰,</p><p>筇竹之乡美誉归。</p><p><br></p> <p>鲁迅先生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p><p> 董文渊博士就是我心中的一个脊梁人物!</p> <p>27年前我在大关县当县长时,董文渊老师由西南林学院选派到大关来担任科技副县长,我们在政府班子里一起共事,一年以后我调回昆明工作, 他却因割舍不下的筇竹情结,27年来默默坚守在大关这块热土上辛勤地耕耘着。</p> <p>  今年7月,我专程回到大关,到木杆镇董文渊研究筇竹的大本营看望他,他的辛劳与付出,他的执着与坚守,他的初心与胸怀,他在百姓中的形象和威望,大关各乡镇郁郁葱葱的连片筇竹,竹笋加工的流水线和竹秆制作的豪华家具,使我的眼界大开,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我用这个美篇表达我对老搭档、老朋友深深的敬意。</p> <p>坚守贫困山区27年的董文渊,在科技扶贫的道路上初心不改,执着地攀登在科学这崎岖陡峭的山峰上。</p> <p>董文渊在乡土植物资源调研中发现了筇竹突出的生态、经济优势,但查阅文献才发现,一直以来,有关筇竹的生物学、生态学、退化竹林恢复、人工林栽培理论与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居然是空白。</p> <p>  没有基础数据,怎么办?董文渊决定从零开始,自己研究。然而,基础研究工作的艰辛只有他自己知晓。研究之初,他吃住在山上,渴了喝口山泉水,饿了就靠烤洋芋充饥。</p> <p>上世纪90年代,交通基础设施落后,从昆明到大关筇竹研究基地往往要转三四次车,历时两三天才能抵达。没有电话、没有手机,如果家里或学校有什么事要找他,也只能打电话到县里,然后乡、村、社层层托人转达。</p> <p>从1996年开始,他克服了研究基地不通公路、不通电、无通信条件等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吃住在农户家中;没有项目经费,董文渊经常自掏腰包。那时工资一个月才几百元,每次来大关都要从自己家里拿一两千元,钱用了要对家人负责,所以每次把工钱付给砍竹子、挖土的群众后,都要请他们打一张白条子,回去交给他爱人,也算对钱的用处有个交代。</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为了研究筇竹昼夜生长节律,就整夜守在山上。很多交通不便的乡村,都要走路前往调查。董文渊专注于珍稀濒危筇竹资源保护与利用,聚焦筇竹实用技术的推广,投身科技扶贫,充分发挥特色生物资源的协同减贫作用,不断提高竹笋产量和质量。</p> <p>翻越山山水水、倘佯茫茫竹海,对大关县各乡(镇)筇竹的生长分布和开发利用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初步掌握了筇竹资源的概况及其在山区生态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意义。</p> <p>董文渊常年不归家,女儿的学习他顾不上辅导,家里搬家他没有出一点力,老人住院他无法到床前尽孝,他究竟在大关这个贫穷落后的乌蒙山区里干什么?</p> <p>董文渊的爱人和女儿带着满肚子的委屈、不满和疑问,风尘仆仆、踏着泥泞的山路来到了位于大关木杆镇这深山老林里的筇竹基地一探究竟。</p> <p>看到自己的丈夫常年累月就住在竹林旁边的老百姓家,吃的也就是包谷洋芋,白天日晒雨淋,在林地山坡手把手指导村民种竹子,晚上挑灯夜战整理资料研究筇竹……</p> <p>丈夫顾不上自己的小家,心中却装着贫穷落后的乌蒙山人民这个大家。他研究的不仅仅是筇竹的生长习性,他更大的情怀是要让这小小的筇竹成为大大的产业,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p> <p>她既心疼丈夫的身体,又被他对老百姓的深情所感动,满腹的委屈、一肚子的怨气化作了理解的泪水,白天跟着他到山林里跑,晚上默默地把他一身泥水的衣服清洗干净……</p> <p>懂事的女儿更是忙前忙后,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来帮助父亲完成为民造福这项伟大的工程。</p> <p>亲人的理解和支持,使董文渊倍感欣慰,更增添了攻克筇竹难关的勇气和力量。</p> <p>当地政府的重视和推广,让他的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p> <p>贫困群众就相信他那句接地气的话:“你养筇竹四年,它养你家四代"。</p> <p>2008年6月,国际竹藤组织总干事古珍博士到大关筇竹研究基地考察,对筇竹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与减贫协同发展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p> <p>由董文渊率领的这支卓越的科研团队,始终活跃在林区一线,先后完成了中国-欧盟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ECBP)“天然筇竹林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研究与示范基地建设”专题、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珍稀濒危筇竹保护与退化竹林恢复技术研究”等10多个有关筇竹的研究项目,取得的筇竹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生物多样性保护、良种选育与竹苗培育技术、天然林改造与人工林高效培育技术体系等一系列成果,填补了国内外筇竹研究的空白,研究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为大关县筇竹资源高效培育、可持续经营和。产业化发展奠定了理论与实践基础。</p> <p>多年来,董文渊共培养硕士和博士生100多人,在大关县做过科研的学生就有60多人,很多学生毕业后到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和林业生产第一线继续深造和工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竹产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p> <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坚守贫困山区27年的董文渊,先后主持和参与完成林业科研项目3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各1项,三等奖4项,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span></p> <p>27年来,在国家级深度贫困县大关开展筇竹研究与技术示范推广工作,培训竹农7000余人次,技术指导轻基质容器育苗2150万袋,推广生态高效培育技术21.92万亩。2018年-2019年全县筇竹笋综合产值达到了5.1亿元,竹农年均竹笋收入达到了了6000多元。依托筇竹科技,已有3.66万人稳定脱贫,15.9万人受益。践行“两山”理论,发挥筇竹协同减贫作用,创新科技扶贫模式,走出贫困山区“造血”式发展、康体式脱贫道路,为国家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提供了典型示范。</p> <p>云南国丰实业有限公司,厂子里的工人都是周边的群众,他们的竹笋产品不仅销往上海、江浙等地,有的还销到了国外,销售情况很好。</p> <p>2018年7月18日,在第二届中国(上海)国际竹产业博览会上,大关县所氏竹业生产的 “乌蒙源生·至尊筇竹”圆竹家具系列产品荣获金奖。</p> <p>2018年11月,在浙江义乌召开的第十四届中国竹业学术大会上,大关县被中国林学会授予“中国筇竹之乡”称号,成为云南首个“中国竹业特色之乡”。</p> <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2017年12月,董文渊被聘为大关县“一县一业”筇竹产业发展总顾问;2018年和2019年,他连续两年被云南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授予全省脱贫攻坚奖“扶贫先进工作者”称号,并</span>荣获2018年度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先进个人。</p> <p>2020年7月13日,在大关县摘掉贫困帽子,退出贫困行列,大步迈上小康之路的时候,老县长蔡朝东和新县长雷楚英在董文渊教授当年搭棚子住深山研究筇竹的大关县木杆镇细沙村大罗汉坝熊炸坪郑重宣布:董文渊被人民群众誉为"筇竹之父“,实至名归,当之无愧!</p> <p>筇竹之父董文渊,</p><p>脱贫攻坚文状元。</p><p>论文写进山林中,</p><p>脚步踏遍乌蒙山。</p><p>九节筇竹节节高,</p><p>村民小康日日甜。</p><p>乡村振兴产业旺,</p><p>筇竹之乡美大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