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6月3日,我有幸参加了雪莲名师工作室在灰埠中心小学的教研活动,观摩了徐丹老师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和李霞老师的《牧场之国》,聆听了吴萍老师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评价建议》讲座及肖琴老师、廖宜峰老师的评课和付雪莲老师的总结。</p><p> 名师们从容的教态和丰富的语言折服了我,让我感受到自身的不足,从中受益。</p> <p>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一首思乡思亲的古诗。徐丹老师以古诗词《画》为引,介绍诗人的方式导入新课,通过悟课题,以课题为线索,抓住关键词“忆”,分层引导学生研读古诗,感受诗意。当自由朗读环节中,孩子们出现齐读状况时,徐老师以一句“这就是古诗词的魅力,把你们都团结起来了”轻而易举就化解了尴尬,这样的教学机智令我眼前一亮。教学过程中,徐老师声音甜美,教态自然大方,逐步引导学生归纳学诗法:结合注释、抓关键词、想象画面,做到了授人以“渔”。她的这堂课教学思路清晰,环环相扣,教学内容训练精当。</p> <p> 《牧场之国》是一篇描写荷兰田园美景的课文。李霞老师以与孩子们的谈话“你们喜欢旅游吗?老师带你们直达——荷兰”启课,通过播放《荷兰美景》的视频导入新课。李老师的课,睿智而严谨,语言过渡自然,多种形式指导朗读,引导孩子们朗读课文,了解荷兰牧场的风光特点,并体会作者多种写作方法。整堂课下来,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板书设计新颖。她以“读、品、悟、想”独特的教学风格有条不紊地为我们展现了一堂享受美的课。</p> <p>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二位授课老师的优秀教法值得我学习。而后,吴萍老师的讲座和肖琴老师、廖宜峰老师及付雪莲老师的评课总结,更使我认识到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良好的人格素养。</p><p> 就让我们行走于小语“研”途的路上,品名师课堂这朵朵绽放的花香,熏陶自己,提升自我,让花香有远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