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信阳护校的回忆

年华

<p>信阳卫校办公室</p><p>信阳卫校校庆筹备组负责同志:</p><p> 你们好。由程守明同志转来的信件已收到。对于你们这种广泛收集资料,认真编写校史、积极筹备校庆的精神感到钦佩。但是因为时间久远,我们大多年事已高,能回忆起来的东西不多,仅提出以下几点供参考:</p><p>一、关于学校的基本情况:</p><p>学校创办于建国初期,我们是1953年春、夏先后到达信阳护校的。当时学校规模很小,两个班,学生加教职工总共100多人。在学校1956年迁郑州市之前,信阳护校共毕业三届学生。开设的的有普通课、基础课、专业课,均有专职教师。仅有个别专业课目由地区人民医院的临床大夫兼任。学校党、团组织健全,教务、总务均有专职干部。真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p><p>二、护校的教学与管理情况</p><p> 当时在校的各位老师,大多正值青壮年时期,加上建国初期革命精神的熏陶,个个朝气蓬勃、热情洋溢、干劲十足。他们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教学方面能认真备课。为确保教学质量,学校建立了严格的学科组长审查课时计划制度。讲课中理论联系实际,经常征求学生意见。大多数能得到学生的好评。在思想教育方面,以党支部为领导、团组织与班主任密切配合,对学生进行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专业思想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工作,学生专业思想都经历了由不通到巩固的过程。个个热爱护士专业,以做一名白衣天使为荣。因此思想活跃,学习积极性很高。在各地区医院实习中均得到好评。1953-55年期间,在青年教师和学生中发展党员数人、团员数十人。在体育锻炼方面,除正规的课堂教学外,还组织校内外各种球类比赛。全体同学均分别组织以英雄命名的锻炼小组,如吴运铎小组、卓娅小组等(见附照片)。由于教学质量高,各项活动开展的好,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多次受到团地委的表彰。虽然是一个百十人的小学校,但是在地区召开的“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和河南省教育工作会议中,均有教师代表(胡宪玉同志)参加。</p><p>三、信阳护校毕业生在全省卫生战线大显身手</p><p> 信阳护校各届毕业生分布全省各地,大部分分配到省会郑州各省、市级医院,她们良好的业务素质和思想素质,受到各单位的欢迎。她们大多数工作出色、吃苦耐劳,组织性纪律性好,不久成为各单位的业务骨干,有的被保送到高等医学院校进行深造。例如第一届毕业生中的杨敏同学,任教于河南中医学院,成为一名微生物学副教授。第二届毕业生中的盛淑英成为省人民医院心功能科的负责人。曾宪英入大学深造,为开封某医院的主任医师。第三届毕业生中的王云娥为湖南医学院教授、妇产科主任医师。夏淑珍、许淑芝等先后任郑州市第五人民医院、市妇幼保健院、郑州市儿童医院院长、副院长。杜宗俊同志任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人事科长,刘淑宜同志任河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护理部主任,李玉琴任省结核病院护理部主任等等。</p><p> 总之,信阳护校的历届毕业生综合素质较好,这当然与其所在单位的领导及她们个人的努力有关,但是也与她们在校期间受到良好的教育是分不开的,这是信阳护校的骄傲。</p><p> 以上片段回忆仅供参考。</p><p> </p><p> 郑州市第五中学 胡宪玉</p><p> (原信阳护校三班班主任、语文教师)</p><p> 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杜宗俊</p><p>(原信阳护校第三届毕业生,后留校工作)</p><p> 2008年2月8日</p> <p>图为部分青年教师。</p> <p>左起为:教导主任李明鉴、校长程守明、教师杨敏、陈惠卿、赵逸芳。</p> <p>原信阳护校三班吴运铎锻炼小组,前排右二为胡宪玉,右三为杜宗俊。</p> <p>原信阳护校三班班主任胡宪玉(前排右二)及三班第六组同学(后排右一为王云娥,现为湖南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p> <p>欢送王云娥(前排左二)赴湖南医学院学习。前排左一为教导主任李明鉴。</p> <p>南湾实习留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