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代人的大学时光

天行有常

<p> 又到高校新生入学季,大学校园里又会迎来一群群意气风发、慷慨激昂的年轻学子。二十多年前的我,也是在这个季节,信步走人了我们的母校——河北师范大学的校园,开始了属于我们那个时代的大学生活。而二十多年后的这一代年轻学子,注定会在新时代的大学校园里度过与我们当年风格迥异的大学时光。</p><p> 其实, 在离开家乡赶赴校园的路程中,两代人就已经在出行方式上展现出各自的时代特征。当今社会,私家车早已进入寻常百姓家,如果距离学校不是太过遥远,父母完全可以自驾车一步到位的将孩子轻轻松松送至学校。而当年我们入学,不得不依靠公共交通工具,一路上三番五次的换车等车上车下车——先是从老家坐公交车赶至城里的火车站,排队买票、等候开车又是一两个小时。那个时候的绿皮车还没有提速,车厢里也没有空调,漫长的行程中,乘客们需要不停的摇着手中的纸扇。走出火车站后,我们又登上了前来迎接新生的校车,十几分钟后终于看到了母校的校门。当年我们的入学途中,也会有家人的陪同,但决不是为了分享旅途的愉快。两个人不停的将大包小包的行李扛上扛下,还要格外的小心谨慎,哪一件都不能落下。包裹里除了被褥铺盖,还有从老家集市上买的四季服装,怕的是进了城就找不到农村市场上那种低价位的衣服了。最需要当心的还是包裹里夹藏的钱款,包括马上要上交的学杂费和入学后一学期的生活费。为了保证这笔凝聚了父母家人全部血汗的钱款不出意外,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两个人不能同时犯困打盹,以防不法分子伸出黑手。那些年,火车上的扒手们还是很猖獗的,就像电影《天下无贼》里面描述的那样,稍不留神,就会给他们以可乘之机。如今好了,进入了无现金社会,一张银行卡,一款手机软件,就可以把所有的钱款保存得无懈可击,狡猾可恶的“三只手”们娴熟的“手艺”终于在高科技面前失去了用武之地,通往学校的路上也就没有了我们那样的提心吊胆。走进校园后,两代学子办理入学手续的过程肯定也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效率。至今还记得当年缴纳学费时的艰辛过程,收费处办公桌前的一字长蛇队里,老半天才能见到一个人走出。好不容易排到桌前,发现工作人员也都个个忙得汗流满面,——他们必须不厌其烦的认真清点每一笔款项。要知道,那个时候人民币的最大票面只有十元,由每张十元、五元、二元、一元的纸币组成的数千元“巨款”,数起来该有多么耗时费力,可想而知。夕阳西下时,终于办完了所有的入学手续,总算走进作为落脚点的宿舍。如今的入学交费过程,不会再有我们那时漫长而焦灼的等待了吧?银联卡一刷或支付宝一点,轻松搞定!</p> <p>  如今的大学新生,走进校门首先看到的一定是一座座设计新颖、流光溢彩的现代化楼宇,怕是难以想象出我们那个年代校园里各类校舍的建筑样式。当年,还没有如今这样先进的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而且国家也拿不出太多的财力投入更高标准的校舍建筑。进入校园,看到的都是砖泥结构的楼房,没有任何外部包装的墙面在多年的风吹雨打日晒后,早已变得灰头土脸,暗淡无光。不过,进入每栋楼的内部,总能让我们眼前一亮,粉白的四壁,洁净的地面,明快的光线让人顿时忘掉了它们外观的灰暗和老土,给人一种“才美不外现”的感觉。后来得知,学校基建处每年都会趁着假期对校舍进行粉刷和维护,平日里师生们也都会自觉的保持各个房间的干净整洁,细心爱护着各自的生活空间。一座座老旧的建筑物里,每天同样上演着师生们的人生精彩,教学楼里老师们的真知灼见,图书楼里篇章中的缕缕墨香,宿舍楼里舍友间的深情厚谊,每天都在丰富着我们的头脑,提升着我们的境界,温暖着我们的情感。老旧的建筑物,承载的则是人类社会最前沿的科技成就、最先进的文化理念,最高尚的思想品质,留给我们的也是生命中最充实最浪漫的记忆。它们和新时代的校园建筑一样,都是莘莘学子们心目中高洁的象牙塔和神圣的知识殿堂。况且,那座作为母校标志性建筑的图书馆大楼还是展现了它雄伟壮观的气魄。它不但有窗明几净的内景,而且有巍峨壮丽的外表,四面外墙粉刷成鲜艳夺目的金黄色调,正门两端由精美光滑的大理石镶嵌。图书大楼与师大校门遥相呼应,两者之间则是宽广笔直的校园干道。操场也是一所院校的重要门面,如今许多中小学校的操场上都有了塑胶跑道,而当年这方面的技术还没有得到推广。干旱少雨的季节里,裸露的地面容易泛起扬尘,好在操场里有自动喷灌设施可以阻止尘土的恣肆。母校操场的优势在于它面积的宽广,不仅是师大人强身健体的场所,许多校外团体也慕名到这里举办各种赛事。当今,政府部门越来越注重城市的美化和绿化,作为城市标志地带的高校校园更应走在前面。其实,我们那个时代的校园建设已经开始了对绿化工作的重视,楼前楼后的松柏杨柳,道路两旁的花草绿植,都给我们的校园增添了勃勃生机。最令校友们向往的景致当属北院图书大楼前绵延于干道西侧的假山,根植于土石之间的树木茁壮茂密,一道石砌的台阶路可以将我们引向山顶的四角凉亭,在那里既可登高望远,又可静心休憩。当年的母校环境当然达不到如今花园式校园的标准,但每天能够在结束了一天课程后漫步于林荫小道间,伫立于绿叶鲜花前,聆听风吟鸟唱,馨享姹紫嫣红,也足以让人心旷神怡。</p> <p>  如今大学生们的住宿条件,我们大概没有机会去亲身体验了,但可以确信的是,跟我们那个时候相比肯定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年我们住的是八人间的宿舍,两旁的四张上下铺的床位和一套立式储存柜大约占据了整个房间面积的一半,中间过道还算宽敞,无人出入的时候可以顺向排列两三张长方形小桌,吃饭时当餐桌,复习功课时当课桌。从前在老家时最不愿意过的季节就是冬季,因为那时候很少有农村家庭使用暖气,而煤球炉子散发的热量非常有限,不能给整个屋子提供足够的温暖,而且为防止煤气中毒,窗户绝对不可紧闭。住进大学生宿舍,暖气片里散发出的股股热流让我和舍友们在寒冷的冬季里享受着春天般的温暖。不太好受的是夏日季节,宿舍里没有风扇,更没有空调,仅靠打开门窗引进自然风很难抵御室内的高温。为了避热,晚饭后我们往往不过早的进入宿舍,而是先去教室或阅览室,看书学习的同时,也能享受吊扇底下的清凉。赶上周末或节假日,我们也会有意识的放松一下心情,约上三五知己,在清爽的夜风吹拂下,或在校园内找处开阔的地带促膝闲谈,或到校园外的街道两旁踱步散心。另外,学校的各种文艺团体也经常在夏日的晚间举行露天演出,因此夜色中欣赏脍炙人口的节目也成了我们一种不错的消夏方式。如果回到宿舍热力依然不减,我们就去宿舍楼的水房里冲凉,或者用浸过凉水的毛巾擦拭全身,或者干脆举起满满一盆凉水自头顶浇下,热意顿时消散。这样的简陋条件,对于当今的年轻人们一定会难以接受,可当初我们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还比较落后,能够提供这样的条件已经是尽了最大努力。况且,一年仅需50元住宿费的宿舍,我们也不应该有太高的要求。就是在这样一间斗室,在我们八位舍友的呵护和打造下,照样拥有了家一般的优雅和温馨。每天早晨起床,我们都会将床铺收拾叠放得整整齐齐,将地面清扫擦洗得干干净净;每到周末,我们还会来一次全方位的“整顿”,屋顶墙角的灰尘被全部“驱离出境”,门窗的玻璃擦拭得晶莹剔透。富有艺术天赋的舍友还为洁白的墙面配上了精美别致的书画作品。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室虽不阔,乐在其中!</p> <p>  父母为了儿女的成长,多少年含辛茹苦,任劳任怨,自己忍受点生活的艰苦,真的算不了什么。身在校园的学子,应该有一颗体谅父母的心。记得刚刚入学时,到食堂打饭,我总是选择价格最低的饭菜,后来,在辅导员老师的帮助下找到一份勤工俭学的工作,有了一笔靠自己劳动挣来的经济收入,我开始舍得买比较高档的饭菜了。营养丰富了,我曾经清瘦铁青的面色一天天变得白净红润了,而形象的改变又进一步促使我有了和城里人一样的自信。营养水平的提高,也让我拥有了更健壮的体魄和更充沛的精力,在保证完成每一门功课的基础上,还能自觉阅读更多的书籍,并积极参加班级里的各种课余活动。按说,当年国家对于我们每一名师范生都有数额不小的伙食补贴,每月月初我们就能免费领到学校总务处下发的饭票。大多数女同学靠着领到的饭票就能维持到月底,而饭量较大的男同学还是要自掏腰包做些自我弥补。一日三餐中,最受重视的当然是午餐,主食之外会有四五样炒菜供同学们选择,上了半天课的我们也确实需要好好补充能量。食堂柜台上方的小黑板上,每天都会注明当日午餐的菜单,我这个没吃过没见过的乡下人也从此明白了什么叫宫保肉丁、麻辣豆腐、红烧茄子……。早餐晚餐都较为清淡,油条馒头玉米粥外加咸菜丝,正合大家的胃口。咸菜丝五分钱一份,总是一顿吃不完,扔掉不忍心,可留到下顿又会变得不再新鲜,买半份没法找钱,弄得我还得央求师傅少给夹点儿。同学们从食堂的柜台上买好饭菜后不必回到宿舍,食堂里摆放着一排排餐桌,并安装着自来水管,可以就地用餐而后将餐具洗刷干净。那个时候一次性餐具还没有被普及,每天走出宿舍楼时我们都要背上两个包,一个包里装书本,另一个包里盛自己的盆碗勺筷,这样可以在放学后直接进食堂就餐,不用为了到宿舍取餐具再往楼上跑一趟。食堂旁边就是锅炉房,吃完饭马上就可以接一缸开水喝,更符合科学的饮食习惯。如今的大学食堂里,设施一定更完备了,就餐环境也更舒适了,饭菜的样数想必更加琳琅满目。同时,当今每一位在校学子的家庭状况也一定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了极大的改观,再也用不着靠节衣缩食的方式为父母减轻经济上的压力了。当然,不同的年代,不同的背景,我们那个时侯,整个国家的物质基础都处于相对薄弱的状况,我们能享受到那样的生活水平也应该知足了。</p> <p> 大学之大,不知道是否也包括校园面积广大这层含义,反正当年走进母校校园后的第一个感受就是它的一望无边。师大校园总共由南、中、北三个院组成,而且每个院都算得上幅员辽阔。我们的男生宿舍楼位于中院的西南角,每天从宿舍出发到达北院的教学楼上课,需要二十几分钟的长途跋涉,将近两公里的路程,中途还要穿过繁华拥挤的裕华路,稍有耽搁就会上课迟到。甚至住在北院的中文、政教等几个系的女生们需要穿过三个院,跨越两条街道到达位于南院的教学楼上课。每天看着那么多身材娇小的女同学们行走比我们还要远的路,总会产生几丝心疼的感觉。这么遥远的路程我们每天至少要重复四趟,有辆自行车是最为合适的。可事实是,每天赶赴教室的人群中,以车代步者很少,绝大多数校友都是徒步赶路。原来,同学们不是买不起自行车,关键是买来后还得绞尽脑汁的防止被盗,那时候校园里没有监控设施,校外的盗车毛贼很是猖狂,屡屡得手。我的一位同班同学,通过抓奖券得到一辆价值近千元的山地自行车,天黑前放在宿舍楼前,第二天出门一看,爱车已然不翼而飞。我们的一位年轻讲师,骑着自己新买的自行车来上课,车放楼下,上完课下楼,车也不见了踪影。要想保证买来的车真的能够为己所用,唯一的办法就是,买那种除了铃不响哪都响的旧车,可这种车骑起来也快不到哪儿去,跟走着没什么区别。我有一位要好的男同学,他的家就在省城,平时住校,每周末回家,由于途中没有顺路的公交车,只能骑车往返。我曾去他的家中做客,发现院子里停放着好几辆自行车,都比他骑的那辆新。原来他也是为了防止“树大招风”,宁可选择其中最破旧的那辆,而且还要配上一把比车价还要贵的锁。说到底,还是因为那个年代落后的经济状况,今天看来值不了几个钱的自行车却是那个时代小偷们疯狂袭击的目标。如今的大学校园里,共享单车一定比比皆是,二维码前扫一扫,立刻就可以开启自己的快乐骑行。骑上这一辆辆不用自己费心保管的自行车,不仅可以在宿舍、教室之间轻松穿行,还可以走出校园游走城市的各个街区!当年,就是因为缺少一辆方便快捷的自行车,使得我们的脚步只能局限于校园及其周边的狭小区域,无法让城里更广阔的天地和更壮观的景像进入我们的视野。不过,万事有弊也有利,每天的徒步行走也无形中锻炼了我们的体质和毅力,记得当年母校的校园里身材臃肿的校友还真的很少见到。</p> <p> 如今,通讯技术的发展已经给全人类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历史性的改变,高校校园里的年轻人们当然也会成为这一高新科技最积极最活跃的享用者。回想当年身在异乡的我们,表达对家乡亲人和昔日好友们的思念之情,除了书信往来几乎再无别的方式。每次将装好信瓤,贴好邮票,糊好开口的信封投入邮政信箱后,就开始了对早日收到回信的热切期盼。生活委员每天负责到校门口的收发室将寄给本班同学的大量信件带回教室并分发给收信者本人。按照当年的邮寄速度,一封信发出后四日可以到达目的地,所以至少八九天之后才能收到盼望已久的回信。如今的年轻学子们跟亲人或朋友的联系和沟通比从前的我们不知要便捷多少倍,一部手机就可以让千里之遥变成近在咫尺。当年我们收到回信时,最常看到的一句话就是“见信如面”,那是因为加入了读信人的想象力,而今的手机微信,真的能够让远方的音容笑貌栩栩如生的在眼前的屏幕上展现。不过,鸿雁传书也有它的独到之处,一方面可以让写信人来得及认真切磋词句,让自己的所思所想表达得更加淋漓尽致,另一方面,又可以让收信人有充足的时间理解信中的真情和内涵。当然,让今天的年轻人们回到无手机时代肯定是无法接受的,手机除了能够让学子们跟远方亲友联络感情,也在为他们的日常生活提供着诸多的便利。我至今还记得当年由于没有手机,许多今天看来小事一桩的问题却让我们煞费苦心。印象最深的就是男同学到女生宿舍楼找人,真得拿出点坚韧不拔的耐力,先是楼门口“男士禁入”的标语让我们望而却步,把门的宿管大妈一人当关,万夫莫开的铁面无私更是让每一位男同学一筹莫展。只好等着有将要上楼的好心女同学顺路传递口信,最终实现跟相约之人的会面。试想,如果当初同学们的手中有一部哪怕是功能最简单的手机,此等小事还会有这样复杂曲折的过程吗?通讯技术的落后也给我们当年的毕业季留下了太多遗憾,分别之际,同学间相互留下的只有那随时可能被更改的通讯地址和邮政编码,天各一方的昔日同窗几年后就进入了失联状态。新时代的学子们,不会再有分手后杳无音信的尴尬和失意,无论身在何方,电话与微信都能够发送或接收到遥远的牵挂与祝福。稍觉欣慰的是,我们当年的老同学们不久前也终于建起了微信群,是我们的老班长不知费了多少心血才将四面八方的同学们一个个网络到一起,而且至今仍有几位同学没有音讯。</p> <p>  手机的发明最初就是为了让人们的通讯方便快捷,而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又让它拥有了更多的功能。如今,这么多功能中,使用最广泛的应该是它的拍摄功能吧!每一道迷人的风景,每一幕动人的场景,还有每一位相濡以沫的好友,都可以通过手机上的镜头拍摄下来,成为永不磨灭的收藏。而当年我们眼前更多的人和景,只能凭借自身的记忆留存在脑海之中,可一切美好的记忆终究会在时间的洗涤下变得模糊不清。说起来,也只有当年在校园里拍摄下来的一张张照片可以被永久保存,成为不会消失的记忆!每每想起来,总为当年感到遗憾,当初如果能拍下更多的照片,不是能为离校后的自己留下更多的珍贵记忆吗?然而,转念一想,那个时侯拍张照片也真不是件简单容易的事情啊!今天的大学校园里,同学们人手一部智能手机,拍照录影成为司空见惯的区区小事,而我们当初拍张照片可就麻烦多了。那时候相机对于普通人群还是奢侈品,想要拍照就得花钱雇请照相馆的专职人员,拍摄工作完成后并不能立刻看到照片,工作人员还要将底片带回照相馆进行冲洗,至少要等上两三天的时间。正是因为有这么多的繁琐,平常的日子里大家不会轻易产生拍照的念头。不过,赶上有纪念意义的日子和场合,同学们还是要不遗余力的把那些难得的精彩瞬间保留下来的。记得我在母校的第一张照片是在入学一周后拍摄的,在宿舍长的组织下,我们宿舍的八位舍友邀请到辅导员老师,在母校大门口拍下一张合影,随后又每人拍下一张单人照。我想,当年的新生们都会在开学之初拍下这样的照片的,走进大学校园,算得上人生的一个重要节点,将这样的照片寄给呕心沥血将自己培养成才的父母,他们的内心必然会是满满的幸福与自豪。每年的毕业季,也会进入拍照的高峰期,学友间的依依不舍之情,最好的表达方式莫过于在共同生活和奋斗过的母校校园里并肩留下最后的身影。人数最多的合影当然是我们整个班级的毕业全家福,地点就选在母校最耀眼的图书大楼前,曾经为我们传道受业的老师们也加入到我们的行列中。其实,令人留恋的不光是校园里的人,还有校园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也许还有人不知道,我们当年的师大已经迁移到南二环的新校区,裕华路上的老校区已经改建成省政府大院,曾经与我们朝夕相处的母校已经从地面上消失。假如当年我们的手中有一部能照相的手机,就可以拍下足迹所至的每一处校园,也可以让无处寻根的老校友们失落惆怅之心多得几丝慰藉。</p> <p> 两代人的大学生活,还有好多方面的不同,比较这些不同,不是在抱怨自己当年的生不逢时,相反,是在为新时代学子们全新的大学生活而由衷的感到欣慰。正是由于一代代有志气有担当的学子们和全社会一道锐意进取,才让我们的国家一天比一天兴旺发达,让每一个家庭一天比一天文明富有。两代学子不同的青春足迹中蕴含着的则是共同的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我们有充足的理由相信,这一代青春学子的努力奋斗又会让他们的下一代学子们过上更为崭新的大学生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