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总在细微处

烟雨濛濛

<p>  不同的年纪读书,确有不同的感悟。</p><p> 时隔二十多年再读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感触大有不同。</p><p> 少时读文章,文中所述都是生活琐事,总觉得乏味无趣,兼有诸多生僻字,不甚喜欢。只有结尾处:“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饱含对亡妻的深情和思念,给我留有些许印象。</p><p> 今又重读,我已过不惑,始知生活原就是如此平淡琐碎,事细情深。才明白此文才真是“幕幕咸有情,点滴皆文章”的佳作。</p><p> 尤其读到“儿寒乎?欲食乎?”短短两句,格外传神。此时往日先家母见面时嘘寒问暖的关切话语,仿佛亦在耳边萦绕。想来失母之人读到此处,匪不流涕矣!</p><p> 文章不厌百回读,今日有幸重拾此文,恰逢中元,写下这篇文章纪念我的母亲!</p><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