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幼儿园开学了,许多新的宝宝会加入到这个大集体来。当幼儿面对新环境,碰到陌生的人、事、物时,本来就会因为害怕而产生不安全感,从而出现哭泣、撒娇、害羞等行为,这些都是因为内在情绪反应所表现出的行为。许多宝宝上幼儿园都会经历一开始的哇哇大哭到活泼好动,这是一个心理和生理适应的过程,家长无需太过担忧哦~</p> 孩子为什么会哭闹? <p> 其实孩子哭闹不想离开家人独自上幼儿是很正常的,家长们想想作为成年人的自己独自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是什么心情,还需要几天适应,更别说3岁的孩子,所有作为家长你们应该理解并且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分离焦虑期!</p> 家长这样做帮孩子度过分离焦虑期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1、积极暗示</b></p><p> “宝宝长大了,终于可以去幼儿园了!”、“老师说今天宝宝表现可棒了,吃了一大碗饭呢”……</p><p>除了这些积极的语言暗示外,情绪、表情、行为的暗示更为重要,家长的态度孩子都能读懂,并且深受影响。</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2.安慰物品</b></p><p> 选择一个孩子喜欢的玩具,让他带到幼儿园去。这不仅是孩子的情感依托,更能给孩子带来安全感,陪伴孩子午睡、玩耍,在幼儿园度过愉快的一天。</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3.信任老师</b></p><p> 刚刚开学,因为对老师的不熟悉。希望家长信任老师,同时把正能量传递给孩子和老师。</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4.持之以恒</b></p><p> 孩子入园的第一个月是最关键的,这个月如果能顺利坚持下来,基本上就大功告成了。</p><p><br></p> 送孩子家长的不当做法 <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1.拖泥带水,不够干脆</b></p><p> 很多家长在将孩子送到幼儿园后,依依不舍,再三叮嘱,甚至站在门口久久不愿离去,等孩子进去之后趴在窗户上看...这只会加重孩子的入园焦虑。</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2.过度担忧,加倍补偿</b></p><p> 孩子入园之后,家长忧心忡忡,担忧不已,放学后加倍的用零食、玩具、大餐补偿,对孩子提出的要求有求必应,久而久之,孩子变得娇气任性,要求被满足才愿意入园,不满足就不去。</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3.善意谎言,不辞而别</b></p><p>“今天不去幼儿园,妈妈带你去游乐场!”“你去跟小朋友玩,妈妈上厕所,妈妈不走”……不少家长用这种方式把孩子“骗”到幼儿园,为了不直接面对孩子的眼泪和纠缠,就不辞而别。</p><p>当孩子发现家长不见的时候,会哭得更凶,而且会失去对亲人的信任感。</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4.刨根问底,偏信偏听</b></p><p> 孩子放学之后,一家人围着孩子事无巨细,追问到底:今天哭了没?中午吃饱了没有?有没有尿裤子...</p><p>这样的表达方式可能会唤起孩子的不愉快回忆,更加抵触幼儿园。</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5.消极暗示,威胁恐吓</b></p><p>“再哭你就一直呆在幼儿园,我不来接你了。”“不听话就让老师揍你”…</p><p>这些恐吓的话语无疑是将幼儿园及老师放在了孩子的对立面,让孩子失去安全感,对入园产生强烈的恐惧。</p> <p> 开学季,面对宝宝们不愿入园、状况频出的现象,希望家长们能够沉住气、静下心,家园合作,一起努力帮助宝宝度过这一阶段,早日适应幼儿园的生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