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医患关系日益紧张,医疗纠纷频繁发生且呈现上升趋势,现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河南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该办法的出台,为进一步规范医疗纠纷处置提供明确依据。和谐的医患关系是构建社会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缓解医患矛盾、探索新形式下的医患关系,泌阳县人民医院开展巴林特小组活动。</h3></br><h3> <h3>什么是巴林特小组?巴林特小组活动由匈牙利精神分析师Michael Balint 于20世纪50年代在英国伦敦创建,是一项针对缓解医护人员职业压力的培训活动。“巴林特小组”就是讨论在临床工作中遇到的有关心理社会因素的案例,重点是针对医患关系方面的问题。参与者通过讨论、观察、倾听,体会不同医患处理方式与现实的碰撞,从而增加共情,多视觉、更深刻地理解自己和患者,亲密同事关系,提升自我评价和工作满意度,构建和谐医患关系。2003年巴林特小组引入中国并在同济、协和、华西等医院探索与开展。</h3></br> <h3>巴林特小组活动</h3></br> <h3>2020年8月份泌阳县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举行了10人组的内圈体验“巴林特小组”,也是我院首次开展巴林特小组活动,由有巴林特带领经验的心理咨询师李赛担任小组长,其他人作为观察者,参与活动。</h3></br><h3> <h3>01</h3></br><h3>小组长简单介绍了巴林特小组活动规则,收集大家想分享的案例,经过小组成员投票,由其中一位同事分享她近段时间经历的医患关系的案例。</h3></br><h3>02</h3></br><h3>活动进行了现场模拟,经过问题澄清——角色扮演——雕塑环节,每个成员用“我”开头,站在不同的角度,去讲述不同角色可能的感受。每个人的“我”体味了患者的痛苦和不易,角色不同,关注的重点不同,在意的细节不同。</h3></br><h3>03</h3></br><h3>随后进行的雕塑环节,让案例呈报者还原了冲突激烈的场景,通过小组长让场景中人员位置的不断变化,使成员在情绪和感受中得到启发。</h3></br><h3>活动总结</h3></br><h3>参与小组活动的成员表示:站在患者的角度,医护人员能够多一些关心和问候,多一些解释和耐心;如果患者能够多一些信任,少一些猜疑,医护会更有信心,更愿意付出;</h3></br><h3>作为外圈观察者的一名同事表示:原来同事们要承受这么多的负面情绪,也有这么多压力和无奈,以后要给身边的同事多一些理解和包容。</h3></br><h3>通过开展巴林特小组活动,角色的互换,使大家能够为对方设身处地的考虑问题;提高医务人员应对患者疾病的心理层面的敏感度和技巧;促进了医务人员和患者之间关系的理解和思考。</h3></br>文字:李赛<br></br>图片:荣娟<br></br>排版:郜传玉责编:褚红梅<h3> <h3> <h3>长按识别关注</h3></br><h3>扫描二维码</h3></br>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gQLsznsSm7rwL5XY-M9AhQ"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