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不停学,线下勤分析

温宿县第二小学

疫情期间,病毒无情,教育有爱,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巩固线上教学成果使我校的线上教学工作开展的更扎实,9月3日我校语文、数学、英语教师分别以"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方式”、“如何做好线上线下的衔接工作”为研讨内容在各备课组开展了讨论。<br> 一、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方式 <div>  二年级语文组宋秋月老师说线上学习极大的考验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自我约束力,部分学生自我约束能力较弱,作业不能及时完成或完成质量不高。我们可以每天上课前对前一天作业情况进行点评反馈,或及时联系家长了解学生学情况,形成家校合力,进一步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div><div> 刘彦丽老师说提交作业时仍有学生不提交,有的学生提交了完后检查又不能及时改错。 我们要及时联系家长,对其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及家长重视线上学习。</div><div> 安丽丽老师说我们在作业布置上,要做到少而精,钉钉的家校本已经很好用了,一目了然的看出提交和未提交人数,批改完后有错误的作业可以直接发给学生本人,是共性的问题发到班级群,让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改正。</div><div> 二年级数学组李芬林老师说到: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1.由于个别家长工作的特殊性,部分学生无法在早上进行实时网课教学并且不能够按时,有质量的完成布置的作业。2.网课教学无法全面把握学生听课情况,通过连麦,发现听课的效果不是很理想。应对方式:及时联系家长,对其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及家长重视线上学习。每天上网课的时候一遍一遍的叮嘱学生,让他们在思想上重视起来。<br></div> 刘小丹老师提到:线上教学不能很好的保证学生认真学习网课教学内容,也不能保证学生能按时按量完成作业 。应对方式:1、联系家长监督,完成网课直播学习或者回放学习。2、作业按时批改提醒,及时反馈,做出精细的反馈 。 <br> 宋美玲老师说:线上教学学生长时间盯着手机,平板对视力造成严重影响。同时,老师批改作业也是要时刻盯着手机批改作业,反馈不如面对面及时。应对方式: 建议语文课和数学课中间隔半小时之后再上课,或者中途做一个眼保健操也很好。<br> 杨虹老师说:线上教学存在问题:上课要查看学生人数,不查找的话一些同学会钻空子,在线不听课,练习不过关,前面的基础打不好,后面的学习进行困难。仍有学生迟到或不上线。提交作业时仍有学生不提交,有的学生提交了完后检查又不能及时改错。应对方式:1.及时联系家长问明不上课或迟到原因,对其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及家长重视线上学习。2.作业布置做到少而精,微信班级小管家已经很好用了,一目了然的看出提交和未提交人数,批改完后有错误的作业可以一对一直接发给学生本人,让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三年级语文组陈思老师认为:在时量上要控制适当,在开播之前,可以提前在群里了解一下同学们的疑问,结合重难点来开播,更有针对性,效果也会更好。<br><div>刘佳老师认为:线上学习的话互动性不是很强,对学生学情掌握不够,老师还是应该不厌其烦的私聊督促,作业的评价应该更有针对性,更走心一些,除了对当前作业的点评还应该留出期望,以此来推动学生认真的完成作业,并对老师的回应也是一种期待,教师与学生之间互相期待与对方的合作,线上学习还是会有一定效果的,老师更加注重讲课的表现力,引导性,学生也有机会摸索自己的学习方法,有乐于接受的知识。霍艳明老师认为:线上作业批改可以用一些带有激励的语言,表情,发小红花和光荣榜来激励学生完成巩固作业。</div><div> 三年级数学组教师彭家香老师认为:学生作业不及时上交,书写差。建议:每天强调书写格式及要求,选出优秀的作业发微信,让其他学生互相学习。<br> 郭明霞老师认为:家长复工,没人监督学习,导致学生没能按时上课。建议:每天发微课视频,晚上提醒家长让孩子观看微课,完成当天作业。</div>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一方面教学中出现问题是我们的不足之处,也是我们提升自我的机遇。五年级教师教师积极发言,热烈讨论,抽丝剥茧,直指问题,针锋对麦苗,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br><div>  袁媛老师认为,教师要给学生“留白”。由满堂灌变为精简微课,由博变约,对症下药。老师精心准备,构建教学情境,由教到扶再到放,让学生循序渐进,进入课堂,一步步的实现自主学习,获得学习的成就感。</div><div> “丰富师生之间的课堂互动。”赵海霞老师如是说,“网课限制了师生之间互动的多样性和流畅性。”年级组教师们集思广益,畅所欲言:推出了在线教学、直播教学、录频教学,完善网络……<br></div> 江林华、包泽良、姚玉雯、王自强老师对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进行讨论。通过制作知识胶囊、发送重难点学习的微课视频来精确预习,教师的图片整理、空中课堂的知识讲解来巩固课后复习。形成一条课前预习有重点、课上学习有亮点、课后复习全覆盖的良性循环。<br><div> 张译方老师对此次讨论问题与方法进行梳理,进行完善,并做记录。</div><div> 五年级数学组教师针对先针对了线上学生得学情进行了分析之后王艳老师说:“及时联系家长问明不上课或迟到原因,对其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及家长重视线上学习。虽然是线上学习,上课也要尽量照顾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节奏慢下来,上课内容做到让多数学生都能掌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问题,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喜悦感。”<br> 张来老师说:“作业布置做到少而精,钉钉的家校本已经很好用了,一目了然的看出提交和未提交人数,批改完后有错误的作业可以直接发给学生本人,是共性的问题发到班级群,让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改正。”</div> <div>  英语老师宋雅琴说;“我们老师应该要不断的丰富自己的课堂,改变传统的面对面授课的形式,努力让自己的课堂生动丰富,提高孩子的听课兴趣。”</div><div> “通过随机点名提问,连麦等方式与学生互动,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鼓励夸奖学生,让学生乐于参与。”雷玥老师说。</div> 二、如何做好线上线下的衔接工作 四年级语文组刘瑞云老师说开学后繁琐细碎的一项项工作会令我们的老师应接不暇,有些不适应,所以我们老师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做好心理准备,迅速适应角色的转变。<br>  罗佳玲老师也说开学后,提前设计好检测题,组织一次测试,考查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最好是随堂测试,这样能摸清学生线上学习的真实情况。梳理出夹生的,没有学会的知识点,利用1一2周时间处理这部分知识,然后再接着上新课。 六年级语文组张春荣老师说:“复学第一周,我们应对假期所学内容以测试的方式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在一周之内做好假期课程的查漏补缺工作。同时重新做好一学期的教学计划,虽然从总时间上来看比往年是短了一些,但是知识的消化和吸收过程是最重要的。”<br> “我认为做好衔接的关键,是在开学以后,提供更多的课程资源,建立与线下教学同步的线上数据库,实现线上、线下教学的融合发展。”殷朝霞老师说道。<br> “越是这个时候,我们制定教学计划更加不能急于求成,所有教学计划都必须遵循教育规律。”曾红梅老师说道。<br> 苏钰老师说:“一味赶进度、求完成,违背了教育教学规律,只会让教师和学生都陷入到疲惫和焦虑中,‘回归课本吧!用好现有的时间夯实基础,对学生授之以渔。’”<br> 王思嘉老师说:“线上学习极大的考验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自我约束力,但是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缺乏师生互动、学生交流的环节导致学生上课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参与性。”<br>  赵文倩老师说:“学生居家学习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学生的思维容易中断以及不利于学生一些行为习惯的养成,这些问题的存在势必成为开展线下教学的障碍。所以复学后让学生恢复学习状态、营造良好的班级气氛、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尽快恢复学习状态,是当务之急。”<br>  史雅平老师说:“教师要认真备课,每次新授课之前可以结合前面的内容进行回顾梳理,尤其是有关联的知识,加深学生的印象,从而达到学科知识学习上的衔接。” 六年级数学组李宝龙、毛鹏老师说:“由于疫情的影响,线上“空中课堂"和任课教师线上教学根据学生平时参与线上教学和完成课后作业等情况来看,有的同学对线上学习的兴趣较浓,基础知识和能力掌握较好,能主动学习,但有个别学生自制力较差,无论是听课还是作业都不够认真,甚至 出现应付的情况,由于线上教学老师不在身边,家长也有自己的工作要做,个别情况下不能及时陪同孩子观看空中课堂, 这就导致拉大了学生之间掌握知识情况的差异,因此复学后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摸清孩子得底数,再进行培优辅差,逐渐缩小生生间的差距。 大成若缺,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这些疑惑、问题是瑕疵,却也鞭策我们向前、进步;通过交流研讨和团队研磨的形式静心思教,提升自我!相信,本次教研活动一定会给教师们带来新的思考,新的启发! <p> </p> <br>

学生

老师

学习

教学

作业

线上

家长

教师

提交

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