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新时代的师德师风应该是与传统的标准揉在一起的。我们教师的选择标准应该是平易近人、严中带慈、公平待人、勤奋好学。严厉并不是苛刻,老师也是有七情六欲的,但不能把学生当作发泄的对象,这不是教育学生。我觉得传统中的师德师风与新时期的师德师风都应该是一样的,但现在存在的区别在于:师生关系的变化。以前的学生对教师要绝对服从,但现在则要求教师对学生也应尊重,这是个进步。因此,新时代的教师在关爱和严格要求学生上要提出新的标准。(陈馨)<br><br> 立德树人,发展素质教育,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知行合一,让学生成为生活和学习的主人。这些赋予时代的责任和召唤,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该如何从日常本职工作、常态学科教学去深挖其中的育人价值呢,以下谈谈个人浅见:<br> 1.优化教学方式,上好每一堂课,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知识结构、思维方法,保持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学习能力;<br> 2.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教育”,深挖学科的育人价值,以学科活动为载体做实学科课程育人;<br> 3.在教学过程中,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关注知识的生成和发生过程,树立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意识,在教学设计中精准诊断学生的需求点、兴趣点、接受力,同时切实关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升学科德育工作实效。(李俏愉)<br><br> 作为一名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丰富自身学识,努力提高自身能力、业务水平,严格执行师德师规,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爱岗敬业。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重视对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不用学习成绩作为唯一标准来衡量学生,与每一个学生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关系,关心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努力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在优秀品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科特点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季群)<br><br> 回溯中国的历史,研究古老的汉字文明我们发现,一个“师”字可以拆成一个“一”和“帅”,表明师就是一个帅,“帅”字的解释有统帅、表率和漂亮三种。为人师表,要统帅学生,所以要立德;为人师表,要表率学生,所以要尚德;为人师者要显得漂亮,所以要行德。(徐琳)<br><br> 当代教师更应该彻底贯彻严格执行师德师规的观念,培养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爱岗敬业。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原则,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重视对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与每一个学生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关系,关心每一个学生,努力挖掘每一个学生潜在的优秀品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利用学科特点,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以良好的师德,肩负起“立德树人”的使命,共同撑起教育的蓝天。(詹雅婷)<br><br>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深知为师之道在立德树人,立德树人在言传身教。合格的教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师道是教师的核心素养,是教师的灵魂,关乎学生的健康成长。正所谓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师德,不是简单地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验,一种深厚的内涵和文化品味的体验。良好的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蒋梦珏)<br><br> 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一个班主任要做好本职工作,首先要做到爱学生。“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工作中,我努力做到于细微处见真情,真诚的关心孩子,热心的帮助孩子。我深信,爱是一种传递,当教师真诚的付出爱时,收获的必定是孩子更多的爱!感受孩子们的心灵之语,便是我最快乐的一件事!”(蒋剑文)<br><br> 教育是一门艺术,只有走进学生心灵的教育才是真教育。爱是教育的原动力,教师关爱的目光就是学生心灵的阳光。孔子曾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一名老师,传的不仅仅是学之理,更应该是人之道,一名老师,职为授业,更为树形。所以教师要有完美人格,让他的一言一行使学生们的成长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所以教师要有崇高师德,不管是教书,还是育人,都能让他的学生全盘接受,永记于心。(王淑萍)<br> <div><br></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