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原信阳卫校大专五班 赵和莲</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本文写于2013年大专五班毕业33年班庆)</h3> 1977年底恢复高考,1978年春我们走进信阳卫校。距今已过去三十五年。回首往事,一幕幕清晰地从脑海中浮起。 1978年3月的一天,<br>26名男生,26名女生,<br>从不同方向汇聚到信阳卫校大专五班里,<br>我们开始成为一个整体。<br>由辅导员马仁甫老师带领,<br>进行为期三年的医疗专业学习 清晨,辅导员清脆的哨声把我们从梦中唤起,<br>早操,上课,自习。<br>寒来暑往,一年四季,<br>除节假日外,每天都是这么规律。<br>下午课外活动,<br>女生宿舍飞出百灵鸟般的歌声,<br>男生寝室传来悦耳的琴声、笛声;<br>球场上大五男、女生追着篮球驰骋。<br>这是大家有意放松自己,<br>好有体魄去肩负将来的使命。 班主任马老师每天比我们起得更早,<br>一个窗口挨一个窗口的吹哨示意,<br>不允许赖床的同学躲避。<br>我们明白,他的严格要求,<br>完全是为保护我们的身体。<br>一旦有人生病,他比我们更着急。<br>似乎他的责任,<br>就是保证我们有健康的身体投入学习。 清楚记得在解剖室里,<br>虽已下课,<br>但十几位男生还迟迟不愿离去。<br>大家不顾福尔马林的熏眼刺鼻,<br>一遍又一遍地翻看着尸体。<br>再了解主要肌肉的起止,<br>再熟悉动静脉血管与神经的走行,<br>再牢记各血管,神经与肌肉及脏器的关系。 <p>还记得,化学课司徒老师一遍又一遍给我们讲半透膜的特点;</p><p>生化课郑老师耐心地讲三羧酸循环的作用。</p><p>解剖课吕老师那严谨的作风,认真的态度,</p><p>深深印在我们的心里。</p><p>更难忘,在生理实验室冯老师让我们看离体蛙心</p><p>在生理盐水中不停地跳动,</p><p>让我们了解心脏的特点,生命的意义。</p><p>忘不了,病理课杨老师给我们讲肝细胞的再生及大叶性肺炎的病理过程;</p><p>微生物课全老师讲细菌的致病性和机体的免疫力;</p><p>药理课潘老师给我们讲药理药性及其副作用,</p><p>他的课讲得那么风趣生动,</p><p>我们个个全神贯注的倾听。</p><p>还有中医课闫老师和程老师给我们讲解阴阳五行学说、脏腑学说、经络学说</p><p>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及中药药性作用等在临床的应用。</p><p>临床各科老师也都尽心尽力的讲解自己所担负的教学内容。</p><p>使我们的脑海不断有新的知识填充。</p> 在学习上,大家从不马虎,<br>在运动会上也可称是标兵。<br>看哪,在投掷场上,<br>戴林远一个漂亮的助跑,<br>将手榴弹掷出,<br>弹体在空中沿着抛物线的轨迹,<br>翻着均匀有序的戏法,<br>扎实落到五十六米外的场地。<br>好一道亮丽的风景,<br>好一个有趣的游戏。<br>那是力与技巧结合的至极。<br>打破了自己的以往记录,<br>又为班级增添荣誉。 看哪,在跳高场地,<br>只见班长李萌及盛泽林奋力一跃,<br>矫健的身影腾空而起,<br>分别轻轻越过一米五三与一米五零的高度,<br>拿下冠亚军。<br>打破了学校有史以来的记录。 看哪,在男子400米接力赛场,<br>一个个男生摩拳擦掌,<br>等待时机。<br>一声哨响,一棒戴林远箭一般冲出,<br>二棒黄杰,三棒陈建华,<br>双腿前弓后蹬,<br>向后伸着手臂,<br>随时为上一棒接力。<br>不让一秒钟从自己手中白白滑去。<br>四棒陈伟瑜风驰电掣般冲向终点,<br>为大五赢得又一个第一! 看哪,男子100米赛场又见惊喜,<br>陈建华12秒4,陈伟瑜12秒5破学校记录,<br>把校第一,二名的桂冠摘取。<br>杨爱民获男子800米长跑全校第一,破学校记录;<br>个子不高的沈伟获男子5000米长跑全校第一;<br>身材苗条的米伟也获女子100米赛的全校第一。<br>我们兴奋的把捷报传递,<br>通讯员李自信,赵立刚,张敬涛,张玉彬等拿笔速记,<br>张红亚,孙立敏广播这大好消息。 运动场上大五男生成绩优异<br>运动场下女生们也很积极。<br>这边万惠元,夏炜,张宪秋,万平等十几个女生聚在一起,<br>伸着脖颈,扯着嗓子,高喊“加油”,<br>为迅跑的运动员助威给力;<br>那边程伟、胡一凡,刘蕴华,贾耀勤忙着准备茶水;<br>为凯旋的英雄及时补充液体。<br>认真细心,工作负责的程伟会记住每天参赛的人及比赛时间,<br>以便及时给加餐,补充能量。<br>暂不上场的男生也站在一起,自成一体,<br>“加油”的喊声,此伏彼起。<br>不难看出,场上场下,<br>我们的心都凝聚在一起。 为了不缺项,<br>我这从未参加过长跑比赛的女生,<br>也和陆曙梅,胡一凡一起报名参加市女子3000米,校女子800米长跑。<br>虽未取得前三名,<br>却挑战自己维护了班集体的荣誉。 比赛中,刘爱丽,胡一凡曾跌倒,<br>但倒了又爬起,不顾疼痛,继续朝终点冲去。<br>显示了“大五”的精神和毅力。 还有张玉彬,张敬涛,曾庆德等男生及夏炜,刘蕴华,陆扬,贾耀勤,陈秀伦等女生,<br>在赛跑的终点处等待搀扶接应。<br>为了大家的安全,<br>不少人甘愿当无名英雄。 那时的我们正年轻,<br>充满了青春的活力。<br>三年里,不论是学习,<br>还是文艺,体育及墙报专刊评比,<br>都能取得好的成绩。<br>总分不是第二,就是第一。<br>脑海中没有第三名的记忆。 节日里,我们曾组织登鸡公山顶,<br>在蓝天下,遥望远处美景,<br>让身心彻底放松,<br>好再蓄精力,明天像雄鹰翱翔苍穹。 假日里,我们也曾背手风琴去南湾水库旅行,<br>在游船上,尽情歌唱,松弛神经,<br>让歌声唤醒水中的精灵,<br>和我们一起在大自然里欢度这快乐的航程。 还记得班里有一男生,<br>家中突遭不幸。<br>班长一声动员,<br>大家纷纷匀出自己的生活费,零花钱捐赠。<br>那同学即刻脱离困境。<br>相助的场面令人感动。 三年末,分别的列车开启,<br>大家要各奔东西,<br>不舍的泪水如雨。<br>三年的情同手足,<br>三年的学习经历,<br>还有老师可亲可敬的笑容,<br>将永远记在心里。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照片中的医生为本文作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