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石碾

怀想仁人

<p><b style="font-size: 20px;">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正值我进入少年时期。七八岁的我,个子还低,气力也小,其时最发愁的一件事就是三天两头帮大人推碾子。那直径大约三米的磨道,好似漫漫的长路无休止地曲向延伸着。刚开始抬起双手探上碾杆时,还有点新鲜感,后来无数遍地看到周围是一片片非常熟悉的墙壁,给人一种没完没了毫无盼头的感觉。尽管这种推碾的营生持续短短几年,但常常在碾坊的转道里,盼望着何时能结束推碾这种家务劳动。以致于几十年后参观一个古村落时,一眼就看到院落一角红布蒙眼的驴子在石磨前转道,遂不由地凑上前去,饶有兴致地看了一阵。触景生情之下,竟然引起当年我在碾坊中推碾的回忆。这大概就是少时曾经转圈推碾心中留下的印迹吧。</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我不知道这石碾子何年何月诞生在人间的何处。但猜想,石碾子在当年问世时应该也是一项石破天惊的科技进步,因为它的制作运用了杠杆原理省了人们不少的气力。想想我们的祖先的进食史,先是裹着一张兽皮,架火烧熟猎来的动物皮肉;后来知道食用稻粱黍稷了,有智者灵机一动,用石头凿成一凸一凹的石器来捣碎粮食,那肯定是了不起的加工器具了,值得人们尊崇拥戴;而再后来竟发明了围绕圆心转动、用石头轱辘自重轧压粮食成为面粉的石碾,用驯服的牲畜或人工拉推,效率剧增好多倍,这项发明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也就当之无愧了。</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于是,这没有规格标准,全靠石匠根据石材情况目测决定尺寸的石碾子,一推就推了不知多少年。祖辈中,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人们,从少年推成了中年,中年推成了老年。总之,这一发明把粮食的精细化加工推进了一大步,给人们的味蕾带来了满足,也给祖祖辈辈藏纳生冷的胃口减轻了消化的负担,带来了福音,寿命也大约增加了不少。新鲜的粮食在石碾上压制出细碎的面粉,经蒸煮煎炸的熟食,舌尖上的味感顿时提升。饮食加工上的进步,极大加快了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历史和社会在石碾的推动声中不断前进和演变。</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然而社会的发展总在不平衡中前进。二十世纪中,当一些大城市中已经用机器加工面粉,摆脱了一圈又一圈拉推石碾单调枯燥的劳动。但身处落后农村的人们,却还亘古不变地坚守在冰冷的石碾前,用原始的办法在碾碎着辛勤劳作收来的甚至难以果腹的粮食。</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塞外桑干河边乡村早年的石碾并不稀缺。富人的大院理所当然有独自一家的专用碾坊和石碾,因加工粮食量大多用牲畜代劳。而穷人家住房少,院落小,加工粮食量小,平均10户左右人家总有一盘吧。因为冬季寒冷,石碾一般是固定在院落僻静的一间较大的房子里,谓之碾坊。石碾的产权无疑是院落的主人,但使用却是和左邻右舍共用的。没有听说使用要交费,纯属公益用具,进院打个招呼使用就行。碾坊设施很简陋,一盘石碾置地中央,碾盘中纵向直立不足1米粗铁棒,以铁环固定石碾,石碾圆心处横向安装有伸向两边供人或牲畜推拉的长木杆。在碾坊的一个角落,设置面积大约一平方米的铺砖或水泥平台,供筛箩收集面粉。而在一侧的墙壁上,往往掏进一洞,置一个小碗,一根棉捻,推碾者轮换倒入一些麻油,这是供人们晚间推碾照明用的。</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我就是在这样的碾房中度过少年的不少课余时光。那时的农村,为了吃饭,不论大人小孩,推碾时往往都是全家上阵。农忙时,没有时间,只好撘上早晚时间两三天推碾一次。遇有雨天,则几家轮换,石碾不停。记忆中我刚推碾时,因个子小够不着推碾杆,全靠大人一头使劲,只能起个帮衬的作用。最害怕的是夜间推碾,偌大一个房间,只有墙壁上小洞中一盏油灯微弱的亮光在忽闪着,推碾人的身影随着离开油灯的距离,映在墙壁和屋顶上,一会变得细长,一会儿变得粗壮。房间除了偶尔有老鼠出没的一点声响外,就只有石碾之下粮食破碎声以及推碾人的脚步声。那时,我从不敢看碾坊里边昏暗的角落,觉得那里有一个青面獠牙鬼怪的眼睛在盯着,总想紧走几步快点转到灯光下的地方。一圈又一圈,就是在这光亮和昏暗的交替中,我的心绪也在短暂的害怕和坦然中跌宕起伏着,直到这次推碾的结束。</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桑干河边的乡村通电多数是在六十年代。早先乡民们对于电磨磨面仅是道听途说,感觉新奇而可望不可及。没有人亲眼所见,甚至还有些半信半疑。待到一排电杆栽到村里,一大间抹了水泥的地面上赫然安装起一台上有粮食漏斗、中有正面开合门、下有面粉收集袋的磨面机时,电机一转,10几斤粮食一会就成为细悠悠的面粉,方大为诧异,才知道祖祖辈辈为了生存而在碾坊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转圈的历史将要终结。</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农村中的石碾磨面,终于在历史长河中落下了帷幕。石碾磨面的消失,预示了农村生产力的部分解放,也显示了乡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有幸遇到了石碾磨面终结的时代,也庆幸成为石碾磨面终结的见证者。现今,许多民俗博物馆都把石碾作为收藏的物件,让参观者了解当地民俗的发展和传承。每当我们看到这一物件,情不自禁地流连于石碾之前,想起少年的时光。石碾磨面已然成为我们乡愁的一部分了。</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