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天一阁(我的出生地)故地重游

舍得

<p>范府——乃是我们范家的老宅!后被政府收入国家文物保护区。从此我们便搬离了这个记忆着我童年时光的院落!</p><p>天一阁,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建于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1561年—1566年),由当时退隐的明朝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已有400多年的历史。</p> <p>天一阁藏书楼坐北朝南,为两层砖木结构的硬山顶重楼式建筑,通高8.5米,斜坡屋顶,青瓦覆上。一层面阔、进深各六间,二层除楼梯间外为一大通间,以书橱间隔。阁前凿“天一池”通月湖,园林以“福、禄、寿”作总体造型,用山石堆成“九狮一象”等景点。天一阁及其周围园林具有江南庭院式园林特色。天一阁的藏书和建筑为研究书法、地方史、石刻、石构建筑和浙东民居建筑提供了实物资料。</p> <p>这是我出生的地方,也是我生长的地方,曾经的童年往事,就是在这个院落里形成记忆!</p> <p>这棵树是我小时候曾经爬上去捅马蜂窝的记忆!</p> <p>1982年2月23日,天一阁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10月29日,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月湖景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p> <p>天一阁及其周围园林具有江南庭院式园林特色。天一阁藏书楼在防火、通风、防潮方面也独具特色。楼上的通间大致上是用于存贮图书,布置书橱,用书橱将大通间有效地划开,使整个楼上分得井井有条,楼下为六间的布局。天一阁与范氏住宅中间还有一墙相隔,用以防火。</p> <p>童年像一条船,装满了糖果,玩具,欢笑,也装满了快乐!我总以为,童年的记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淡去,却不成想,来到我童年时成长居住过的地方,却又牢不可破的把我的记忆全部复制出来!我身后的这棵树,也是我童年时经常爬山去掏马蜂窝的地方,还被马蜂蛰的满头满脸的大包,脸肿的只有眼睛还有一条缝隙可见。</p> <p>范钦(1506年—1585年),字尧卿,号东明。浙江宁波府鄞县(今宁波鄞州区)人。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进士,后初任湖广随州知府,后任工部员外郎,又任江西袁州知府,广西参政,福建按察使,云南右布政使,陕西、河南等省地方官,后又巡抚南赣、汀、漳诸郡,在福建为官时曾统兵抗倭。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升任兵部右侍郎。一生喜好藏书,官迹所到之处悉心搜集公私刻本,对无法购置的书就雇人抄录,经史百家之书,兼收并蓄。他把各地搜集到的书籍,寄回原籍宁波月湖之滨的故宅。“东明草堂”为他的藏书处。嘉靖四十年(1561年)前后,范钦建造天一阁藏书楼。</p> <p>天一阁现各类古籍近30万卷,其中以地方志、登科录等史料性书籍居多,珍椠善本8万余卷,范钦的一部分藏书为官署的内部资料。</p><p>雕像展示了当年藏书阁晒书的场景!</p> <p>天一阁是一个以藏书文化为核心,集藏书的研究、保护、管理、陈列、社会教育、旅游观光于一体的专题性博物馆。设有《天一阁发展史陈列》、《中国地方志珍藏馆》、《中国现存藏书楼陈列》、《明清法帖陈列》等陈列厅。</p> <p>坐在廊亭休息,满眼的童年回忆,回想那一件件儿时不起眼的事,回忆总是让人感动,那记忆绽放着希望与梦想!绽放着开心与快乐!</p> <p>这头小铁牛,着实让我眼前一亮,小时候骑在铁牛背上,感觉的是它的高大稳健。如今见到它时,已是这般渺小与沧桑。几十年过去了,不变的是这头铁牛,同时这份美好的回忆也珍藏心中!</p> <p>童年记忆美好又感动!</p> <p>这是小时候纳凉的小亭子,白天在这里玩耍,傍晚在这里抓蟋蟀,其乐融融。</p> <p>小时候会经常跑到这里玩耍嬉戏,如今再次看到这座舞台会情不自禁的走上两步。</p><p>岁月的洪流,卷走了儿时的记忆,卷走了青春年少的冲动,剩下的只是一个被岁月刻下深深印痕的沧桑的心!</p> <p>是不是很有范!</p> <p>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1561年—1566年),明兵部右侍郎范钦开始于宅东建造藏书楼,并命名为“天一阁”。时藏书七万余卷。</p><p>坐在这里,打开书籍,忽然感觉到我也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时代认真学习,准备进举备考的场景!</p> <p>这个麻将陈列馆是天一阁具有特色的一角,馆里陈列着世界各地形形色色的麻将,让大家懂得麻将起源于宁波。早先玩牌者为海上船工,渔民,为了化解船上枯燥和寂寞,麻将中的筒子,万字,风字都与航海有关。</p> <p>司马第为范钦住所,由范钦官职得名,藏有范钦官服复制品及范家世系表,环境优雅,位于月湖深处。</p> <p>天一阁的石碑墙与金碧辉煌的秦祠西侧相映照显得格外气势磅礴!</p> <p>静静的离开,渐渐的把一切的回忆记在心中,那些小时候的玩伴,那些与我一起欢笑的记忆,那些在院落中走过的痕迹,像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但童年有趣的往事,却永远无法忘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