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游览云冈石窟</p><p> 图文/立早章</p><p><br></p><p> 一直有去云冈石窟的打算,这次终于成行,途经悬空寺,第二天到云冈石窟。</p> 大约上午九点半,天气阴沉沉的,不时有几滴雨滴落,但天气凉爽,正好游览。我和同去的老弟一同进入景区,走过昙曜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礼佛大道,十三对石刻骑象四棱神柱排列在大道两旁,底座是平和静默的石象,代表佛教的发源地。背驮莲花座,石柱上镌刻着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佛像,之所以有二十六根,一边十三根,代表了世界上十三种宗教。礼佛大道的尽头是一株挂满金箔叶片的菩提树,挂满了祈求平安幸福的红彩带,四周是浮雕墙,反映了北魏时期人们礼佛的盛大场景。礼佛大道瞬间把人带入佛教圣地,被一种宏大的场面所吸引。<br> 过了礼佛大道是一个湖,一座七孔拱桥,桥头桥尾均有持灯仙女屹立两侧。右侧湖岸边有一个金色的佛手雕塑举手向上,右手边是并不算高的武周山。桥的另一端一座大寺蔚为壮观,门口上悬金色的大字“灵岩寺”,门口两侧一副对联道出了佛家圣地意境,“山川随云秀,佛灯共天长”。说实话,知道云冈石窟,不知道里边还有诺大的壮观的一个灵岩寺。寺的四角有四个角楼,四面均有字,分别是因缘、遇合、慈悲、喜舍,皆是佛家用语。寺有三进院落,有山门、中殿、后殿,皆是砖木结构建筑,寺内有一座“浮屠塔”,塔高五层,四面石雕,每一面有15个佛龛,雕刻众多小佛。中殿是千佛殿,里面有千尊小铜佛像。后殿为大雄宝殿,殿里供奉三世佛,如来佛、阿弥陀佛、药师佛,分别代表现在、过去和未来,佛身为木质,香樟木,其他地方木质佛并不多见。<br> 走出寺院后门,又有一座桥,桥下有白鹅嬉戏,群鱼漂浮在水面上自由自在的游荡。<br> <br> 据说是整个寺院像个“龟”型,前边桥为龟头,后边桥为龟尾,整个寺院是龟体,四角楼阁为龟爪,像整个龟漂浮在水面上,古人信奉风水,特意以龟型修建了灵岩寺,这也是古人智慧的结晶。<br> 走过龟尾桥,拾级上山,便是石窟区了。<br> 北魏历代皇帝崇尚佛教,道教、儒教为了和佛教争夺地位,经常在皇帝面前贬低佛教,太武帝拓跋焘听信道教首领寇谦之(悬空寺篇中提到的建寺遗言的那位)的谏言,并且在平叛起义过程中发现寺庙藏有起义军,寺庙里藏有女人,认为佛门也不干净;其二寺院的急剧膨胀,严重影响了北魏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因此下令灭佛,一时间,寺院被焚烧,和尚被撵走甚至杀害,佛教出现衰落,后来太武帝身染重病,开始后悔灭佛之举,文成帝拓跋浚继位,开始在全国恢复佛教,并迁都平城,文成帝把高增昙曜请回平城,传说昙曜在平城郊外路遇文成帝车队,皇帝的马咬住昙曜的袈裟,由于有马识善人的说法,文成帝把昙曜待为上宾。由此由昙曜主持,在武周山开凿石窟,武周山下工匠聚集,声势浩大,人欢马叫,昙曜主持开凿第十六到二十五所石窟,五所石窟佛像分别代表了北魏的五个皇帝,形体高大,凿工精细,逼真,粗狂豪放,顶天立地,气势恢宏。同时也开辟了石佛“秀骨清像”的源头。北魏存在148年,平城定都100年,而整个石窟开凿前后用了64年时间,后多有荒废,清代又修缮达10年之久,共形成石窟254个,主要洞窟45个,59000尊大大小小的石佛,最高的17.4米,最小的只有2厘米,因砂岩岩质多年风化,人为破坏等原因,现存石佛多已毁坏,斑斑驳驳,历史剥蚀的痕迹随处可见。<br> 云冈石窟佛教艺术按石窟形制、造像内容和样式的发展,可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br> 云冈石窟早期石窟:即今第16~20窟,亦称为昙曜五窟。是帝王象征。主要造像为三世佛,佛像高大,面相丰圆,高鼻深目,双肩齐挺,雄浑、质朴、威严、肃穆。这也是云冈石窟现存标志性艺术雕像了。各种资料、宣传等图像均用这五尊大佛中的一尊,但有的已经风化严重,缺胳膊少腿。 中期石窟:是云冈石窟雕凿的鼎盛阶段,主要有第1-13窟。中期洞窟平面多呈方形或长方形,有的洞窟雕中心塔柱,或具前后室,壁面布局上下重层,左右分段。造像题材内容多样化,突出了释迦、弥勒佛的地位。云冈中期石窟,内容繁复、雕饰精美,窟内雕像大部分有色彩,呈现五颜六色的面貌,千姿百态,惟妙惟肖,雕刻造型追求工整华丽,墙壁和穹隆顶部有壁画,讲述佛教故事,从洞窟形制到雕刻内容和风格均有明显的汉化特征。一尊尊大否镌刻着人类文明进化的历史足迹。 晚期石窟:北魏迁都洛阳后(494年),云冈石窟大规模的开凿活动虽然停止了,但凿窟造像之风在中下层阶层蔓延起来,亲贵、中下层官吏以及邑人信众充分利用平城旧有的技艺在云冈开凿了大量的中小型洞窟,这时大窟减少,中、小型窟龛从东往西布满崖面,这部分不是主体,但面积较大。看上去,小窟雕像斑驳,大部分窟基本上已没有了雕像,只留下空空的窟洞默默承受着风雨的侵袭。 <br> 云冈石窟的开凿对弘扬佛教文化无异有着巨大的意义,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都城的内迁大大促进了民族融合。<br> 并不算高的武周山因石窟而名扬天下,慈祥的大佛铭记着千年历史,留下的不是故事,留下的是文化,留下的是思想的碰撞,留下的是胡人走向文明的畅想。历史,最终脱去厚重的外衣,大踏步走向隋唐。<br>随手几首小诗:<br>云冈石窟(一)<br>武周山下结佛缘,昙曜开启清瘦源。<br>古人智慧擎天地,寺庙龟图看灵岩。<br>观音千手普渡众,云岗万佛静修禅。<br>如来施善延百代,佛教弘扬传千年。<br>云冈石窟(二)<br>千凿万击立砂岩,精雕细刻见奇观。<br>风雨剥蚀毁金身,雄伟英姿韵犹存。<br>众生皆苦有因果,我佛慈悲无喜舍。<br>笑看人生不如意,淡对红尘平生事。<br>也说云冈石窟<br><br>放下屠刀,立地成佛。<br>佛法无边,回头是岸。<br><br>北魏迁都的车轮声<br>此起彼长<br><br>刚刚放下滴血的屠刀<br>重新拾起佛尘<br>戴上佛珠<br>燃起希望<br><br>武周山下<br>响起锤凿的交响<br>这是一曲宏大的乐章<br>响彻华北平原<br>响彻长城内外<br>大江南北<br>异国他乡<br><br>响彻一个甲子<br>响彻千年文明之邦<br><br>一个叫昙曜的法师<br>留在了历史的海洋<br>佛法得以弘扬<br>文化业已大光<br>千年做法事<br>万年国运昌<br><br>徘徊在峭壁下<br>洞窟旁<br>空空的佛龛<br>断臂的佛像<br>斑斑驳驳<br>诉说一段苦难的历史<br>诉说九州风雷激荡<br><br>历史总被雨打风吹去<br>石佛高举坚定的信念<br>巍然屹立崖壁之上<br>风雨剥蚀毁金身<br>气势恢宏韵犹存<br>时光已远,巨变沧桑<br><br>往事越千年<br>留下的不是故事<br>留下的是文化<br>留下的是思想的碰撞<br>留下的是胡人走向文明的畅想<br><br>车轮滚滚震云冈<br>马蹄声声响洛阳<br>民族融合,业绩辉煌<br><br>历史<br>最终脱去厚重的外衣<br>大踏步走向隋唐<br><br> <p>笔名,立早章,原名,赵立章,中国楹联协会会员,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研究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国家级高级企业培训师,现供职于中国银行德州分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