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白云,抬头即见,太稀松平常了,但点苍山上的“玉带云”却是独有奇观,难得一见的。</p> <p>点苍山?概貌早知道一些:她是云岭山脉南端的主峰,共有雄峙嵯峨19峰;19峰夹着18溪,东流注入洱海;巍峨苍山,匹配秀丽的洱海风光,成为大理的名片。</p> <p>但没游览过。今天走上兴盛大桥,终于初见真容;但让我惊异的,不是峰不是溪不是苍山的嵬峨,却是堆积在山顶或山腰的浓厚的纯白纯白的云。</p> <p>大理府志有记载:“点苍盛夏之日,常有云彩束山腰,横亘十九峰,约百余里,截然如带”。</p><p>很多描写说,夏末秋初,雨后初晴,苍山19峰半山腰,往往云雾缭绕,白云不断聚集,慢慢变厚收窄,最后形成洁白的云带,横束于苍翠的山腰,这就是“玉带云”了。</p><p>但我几次突然发现,玉带云仿佛是不经意之间就形成了,而且不仅横系山腰,很多时候也凝聚在山顶,还有悬于山顶的。</p> <p>这云景奇了吧?但她不仅仅是自然奇景,也富有人文内含,称之为奇观,一点不为过。那么“奇”在哪里呢?</p><p>苍山玉带云,有时从第一峰云弄峰,一直系到最后一峰斜阳峰,长约五十公里,而且云带厚至连山顶近年遍栽的高大风机都匿迹了,这形貌有多壮丽!现场欣赏能不叹为观止!</p><p>画家创作讲究虚实相生,为了突出山之高峻,往往给山腰绘上浮云,苍山却天赐了白云这条腰带,束上则显得愈加巍峨和壮丽,这不是不可思议的艺术吗?</p> <p>如果说山腰玉带云烘托了苍山之崇高,那么山顶玉带云,更给人无限想象。立于兴盛大桥西望,点苍山呈半圆形,山顶差不多都被“玉带云”罩着,这样就使点苍山与蓝天联成一体,山的青黛、云的雪白与天的蔚蓝,浑然天成一幅绝妙的画作。这时形容说“苍山连天向天横”,李白怕得叹曰“诗味差矣”。</p> <p>连绵逶迤的玉带云看上去凝聚不动,形稳神定,有的竟日不散。我讶异了好久,才发现有点改变,但也只是局部小变化,整体形象很是稳定。</p><p>山腰的玉带云且不论,山顶的玉带云,为什么也凝聚长时间,几乎不动?百思不得其解。你看,晴天山顶各处的风机,就是站立洱海边,都可看清扇片快速旋转,可见风很大,山下的大理城也长风劲吹,那么山顶的凝云为什么竟然既不飘散,也不下山看看?靓女衬托俊郞,苍山得标配玉带白云,如膝似胶,须臾不能离?</p> <p>最耀眼的变化是,云顶竟瞬间幻化出金灿灿的光带,这是西落的阳光给白云镶上了金边;也有云面,透着阳光,被映特别娇媚。而蓝天蓝得深碧,浮着云絮朵朵,云带条条,也有轻纱般鹅毛样慢慢飘着的。</p> <p>一天看见,靠东山顶一大块云堆,却如海洋浪涌,云面上云花参差,奇妙变幻,边缘的则往下漫卷,极文静的模样,缓缓地舒逸。</p> <p>大家都见惯了云朵云带云堆,面对苍山玉带云的壮丽,惊叹之余,还能直觉她特别致密,好像给什么压实了。天空的云厚到一定程度就成黑云了,可苍山玉带云越厚越密,却越白!</p> <p>仰望苍山玉带云,油然而生一种好美好的感觉。</p> <p>是呵,玉带云象征着大理白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p><p>有一个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说王母娘娘身边一仙女,飞出天宫,来到大理欣赏迷人景色,并与白族釆石青年结为妔俪。王母娘娘知悉后,下令召仙女回宫。白族青年不让带走妻子,紧紧拽住妻子的五彩玉带。仙女越飞越高,玉带被越拉越长,飞到点苍山顶,仙女解下玉带,留予丈夫。——这条玉带就变成了苍山“玉带云”。</p><p>大理人认为“玉带云”出现次数越多,年景就越好。所以白族民间说“苍山系玉带,饿狗吃白米”,意即“玉带云”出现,大理就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p><p>这条“玉带云”能为苍山白族人民带去吉祥和幸福!</p> <p>玉带云的成因,有解释说,洱海蒸发的水汽,由于地形的抬升作用,沿着苍山山坡徐徐上升,与山顶缓缓下流的冷气相遇而凝结成云。</p><p>这个解释科学吗?直感似乎不是很可靠。我倒是愿意换个角度,通俗点说,水滋养山,山涵养水,即洱海的水汽滋养苍山,苍山涵养水源回馈洱海,苍山洱海携手创造“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良好气候环境。</p> <p>玉带云犹如一位美女,显得那样娴雅、静穆,又带点神秘,仿佛正孕育着新生命。</p><p>点苍山,大理活力和文明之源!</p><p>什么时候凝望点苍山上玉带云,宁静、祥和、美好的感觉都满心弥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