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课间偶然与同桌聊及《红楼梦》一书,便习惯性地问了句:“更喜欢黛玉还是宝钗”,对方不假思索地说了宝钗。听到这样的答复,我微笑着应和,心底里却又默默叹了口气。</p> <p> 唉,又是一个宝钗粉。</p> <p> 钗黛之争一直为红学家们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实际上,众人对薛宝钗的偏爱全在情理之中。喜爱宝钗无非出自几点原因:端庄,稳重,明事理,识大局。同时,读者对林黛玉的评价也无外乎这些:鹤立鸡群,多愁善感。往难听了说便是小肚鸡肠,矫柔造作。我对宝钗无疑也是欣赏的,但也岂岂止于欣赏。而我看着书中的黛玉,心中却是由衷的共鸣与喜爱。</p> <p> 初读红楼梦时大抵还是在小学,如今一晃就过了将近十年,最喜欢的情节一直是海棠社一段:众人于白海棠前斗诗争冠。依我看,比起薛蘅芜的一首,林潇湘所著的分明更具一丝灵气。那句“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简直是过目不忘。然则李纨却评:若论风流别致,自是这首;若论含蓄浑厚,终让蘅稿。</p><p><br></p> <p> 初读时便不解:“含蓄浑厚”何能成为评诗好坏的理由?如今的我方才慢慢了然领悟。李纨相夫教子,恪守妇道,在大观园活了大半辈子的她自是更喜欢点四平八稳,中规中矩的东西。李纨的背后是声名显赫的四大家族,是根深蒂固的封建社会,她的看法昭示了黛玉定将不被认可,因此她也与宝玉无缘,所谓“心事终虚化”。</p><p><br></p> <p> 书中的林黛玉仿佛生错了时代,但不可否认的是,黛玉的诗篇多为难逢佳作,其所言所语亦是非比众人。若无黛玉,《红楼梦》便没有编写的必要了。即使写了,此书也难以出类拔萃。曹雪芹借宝钗等人描摹旧社会世家大族的精神面貌,却借黛玉一角宣泄了一份无处安放的思想新潮。黛玉的清高与奇才是红楼梦的点睛之笔,亦是历史画卷上浓墨重彩的一笔。</p><p><br></p> <p> 曾有人评价李清照时道,李清照与薛涛相比,最大的不同便是她洒脱忘我,摆脱了封建伦理的束缚,而薛涛再有才,也充其量只是个封建妇人,这也是薛涛的名气终不必李清照的原因。钗黛二人实则也是如此 。薛宝钗的影子千千万万,可以是李纨,王夫人,也可以是薛涛,蔡琰等等。而放眼古今,能与林黛玉相似的可能便只有李清照一人了。“薛宝钗们”终归是封建社会的一批产物,唯有黛玉一类能促成历史的转机,能令历史出彩。</p><p><br></p> <p>“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株寂寞林。纵使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奢华富贵的红楼梦终要破灭之时,宝玉参透世事,长伴青灯古佛,放弃了还算美满稳定的家庭,却也守住了心中仅存的一片净土——那里种植了他对黛玉的一片忠贞与执着。宝玉终日待在脂粉圈中,却唯独对黛玉一往情深,只因黛玉超然不群,不会同他提及“仕途经济”一类的混帐话。“质本洁来还洁去”——浊臭的社会没能玷污林黛玉的纯粹与高洁。有多少人活成了薛宝钗,实则心中只想做个林黛玉呢?</p> <p>问罢太多人这个问题,我亦有所通透:人总是喜欢同自己相似的人或物。我向来疲于社交,性格上也阴郁古怪。为此无论在同辈还是长辈眼中,我都不算是一个讨喜的人。然而我也无意改变,有时做个奇奇怪怪的人也挺好的。说不定这个世界也会需要我这种人。</p><p><br></p> <p> 可是,我还是很想遇见一个心悦林黛玉的人。</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