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今天是个节,追思父母,缅怀亲人。蓦然回首,发现青春岁月已随父母渐渐远去,也像高山上的瀑布一样,一泻千里而不返了,给人留下无限的情思和思念。</p> <p> </p> <p> 其实,青春最多的时候是快乐。那时,我最青春的时候是驻守小站。打球、看书、写诗,休班回家帮母亲挑水、劈柴、煮饭,偶尔也帮别人和家里放羊、放鸭、喂鸡,我的青春世界里,仿佛都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满满的正能量。</p> <p> 青春岁月里,最喜欢看三毛流浪的作品,也喜欢读席慕蓉的诗歌。</p> <p> 那时,边读书边创作,心身充满了热情与激情。记得九十年代第一春,我参加工作刚三年,报社要出个诗歌专版,编辑也约我写一首诗。于是,当晚故意喝得半醉半醒状态,然后仰望大山和星星,苦思冥想,却挤不出半句诗来。睡到半夜三更忽然就来了灵感,赶紧爬起来写下初稿《桃花与歌声》,为春天添了一份诗情。</p> <p> 青春有时也像《少年维特之烦恼》一样,有点苦恼,有些无可奈何。</p> <p> 《少年维特之烦恼》是歌德的中篇小说,1774年秋天面世,是一本畅销书。小说描写少年维特爱上了一个名叫绿蒂的姑娘,而姑娘已同别人订婚。爱情上的挫折使维特悲痛欲绝,之后,维特又因同封建社会格格不入,感到前途无望而自杀。作品表达了对封建道德等级观念的反抗以及对个性解放的强烈要求。</p> <p> 当然,我的烦恼,不是维特那样爱上名花有主的烦恼,而是既有青春不可名状的苦恼,也有青春偶遇喜欢别人或被别人喜欢的烦恼。</p> <p> 记得那一次,我和柳州的乃明老乡要到良江去参加一场篮球比赛。中午,烈日当空,我打着赤膊、火急火燎披上衣服,拿了一本新诗集就赶上火车。找到老乡时,发现座位对面竟然是一位漂亮的女孩,圆圆的脸旦、大大的眼睛,给人眼睛一亮的那种感觉。我不好意思,立即扣好衣服,便和乃明谈起球赛之事,乃明也问问我近期创作的情况。我们交谈中,女孩主动向我借了诗集翻翻。那时,车马、生活一切都慢,从百朋到来宾要一个多小时。交谈中,知道女孩刚刚中专毕业,分在柳州某单位,还没有去报到,是来宾七野的子弟。姑娘在来宾下车时说再见,我也说了一句再见,有时间去找你玩啵,她笑着点了点头。</p> <p> 青春无惧无畏,仅凭留下的一个姓氏,到柳州就找到她,也交往了几次。只是,那时觉得自己是农家子弟,又还在沿线工作,条件比不上人家,就没有胆量交往下去了,算是一次青春的偶遇。</p> <p> 还记得,刚到局宣传部不久,物资处工程处在桂林联合办班,爱国老乡叫我一定要帮讲讲一节宣传报道课。那时,我对新闻的理解没有问题,好多作品都在中央级媒体上刊登甚至转载,但普通话太夹壮了,想推掉都没有推成,最后还是尽力去上课了。</p><p> </p> <p> 让我想不到的是,课后工程处有一女大学生学员总打电话来问这问那,特别热情,有一天我帮她找了一堆资料,约在路局大门口见面交接,想不到她妈也来了。那一刻,我觉得她也许是喜欢上我了,又不了解我的情况,我便委婉地对她们说:先这样吧,我去幼儿园接儿子了。从此以后,再也没有接到她的电话,我也没有再去给基层单位讲课了。</p><p> 十年之后的一天,我从南宁坐火车到柳州下车时,许多旅客与我擦肩而过,匆匆忙忙上车,走着走着突然有人喊:石老师,石老师!我边走边回头望去,感觉就是那位女学员,她正在上车,不高不矮、圆脸,我只在远处点点头就走了。此后,再也没有遇见过,时至今日,她叫什么,我都不知道,也算是青春的半个偶遇吧。</p> <p> 今晚,再读一读席慕蓉这些描写青春的诗歌,虽然年轻时没有对谁许过诺言,但仍然有许多感触,想起那些曾经的相遇,想想沧桑的岁月,也有一些淡淡的忧伤。</p> <p> 一位作家说过,年轻的遇见,都是注定的一份缘,不管结果如何,都要心存感激,感谢他(她)给了你一份记忆。长大后,你才会知道,在蓦然回首的刹那,没有怨恨的青春,才会了无遗憾,如山冈上那轮静静的满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