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div> </div> <p> 秦岭,是中华民族的族脉、中华水塔,它逶迤绵延,横亘于北中国西部。老子骑青牛入函峪关,觅得秦岭福地洞天,在楼观台作《道德经》,道教从陕西走向全国五千年,影响着整个世界。</p><p> 在秦岭主峰太白山附近数千平方公里范围内,道医流传广泛,许多道士及其俗家弟子悬壶济世,被人们称为“太白草医”,所谓“太白无闲草,处处都是药”,也让太白山与长白山、神农架齐名,被誉为“中华三大药山”。</p> <p> 太白草医药的发展传承主要有三个阶段:一是远古至金、元时期,主要代表人物为老子、神农氏、孙思邈、王重阳等,他们被太白草医界尊为“太白草医13代师祖”;二是道家丘处机创建的龙门派传承谱系,以龙门派“百字谱”为序,至今已传至26代。代表人物有丘处机、马丹阳、李诚法(李白生)等人;三是民国时期由道家龙门派逐渐传入民间至今的传承。</p><p> 杨陵穆毅传承第24代道医李白生衣钵,是为太白草医第25代传承人,曾从教于宝鸡中医学校,后回到杨陵,创办中医门诊、肾病研究所、仁和医院,收太白草医药弟子数十人,解救无数患者,深受学生与病患爱戴,尊为“一代宗师”,曾多次以七十多岁高龄,腰系草篓,手持药铲,爬上太白山采药,著有《太白本草》等专著,同时承担省卫生厅草医药研究课题,获得重大突破。</p> <p> 太白草医药包括太白草医、太白草药两大部分,其中太白草医源自秦岭本土的农耕文明,活动范围主要在秦岭主峰太白山区域的关中、陕南地区,波及四川、湖北、河南、甘肃等省份,主要是由道教龙门派传承,解放后逐渐传承至民间,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p><p> 太白草药主要分布在太白山及周边地区,部分药物已列入陕西省地方药典目录。据《太白本草》(道医传人穆毅主编)记载,仅植物药材就达1415种,代表药物为“太白七药”及以“太白”命名的药物,多为当地特产,如灯台七、钮子七、雄黄七、桃儿七、太白米、太白茶、太白花、太白洋参等。</p> <p> 太白草药大集合:黄花地丁、地柏枝、佛甲草(垂盆草)、盘龙七(悬崖上生长)崖百合、透骨消、雪见愁老鹤草、景天三七、灰叶长春七、青叶长春七又名野芹菜、鸭跖草、鸡爪七、淡竹叶、山葡萄(过江龙、接骨草)、猪毛七、榧子、三叶木通(八月炸,预知子)、荚蒾、雷公藤、老虎草、五味子、菟丝子、葎草(利尿利湿)、金串串 钱串串、夜关门(功效:乳腺增生、结节,捣烂搓成一团放在腰上,新鲜的最好)、香薷(功效:净化环境,提神醒脑,头疼)、龙葵、益母草益母草籽是茺蔚子、小蒜、苦苜蓿、冉冉草(钱柴胡)、追风七(功效:祛风,治五劳七伤)、扁蓄、飞天蜈蚣七、烟火草、败酱草、桑叶、野花椒、板栗、蓝沙参、野李子、谏草、续断、半夏、大花叶狗牙七、红苎麻(功效:用根,止血,可用于安胎,见红,服用2-3天)、打碗花、喜见草、芍药、鬼见虞、太子参、绿花白芷、红桦、红苕七、升麻、草乌、地黄、野吴茱萸、金樱子、水葫芦七、葫芦七、大救驾(功效:闻之可治心神不宁)、老虎七(秦岭生长:气味香;四川生长:气味臭)、大头翁、刺五加、软枣猕猴桃、野山楂、狗娃七、掌叶葫芦七、穿山龙、木贼、一支蒿(功效:毒蛇咬伤,捣烂敷伤口处)、独活、龙胆草、木棉花(大头翁)、九牛七、芝麻七、唐松草、小乌头、花叶乌头、刺石榴(功效:腹泻)、朱砂七(功效:胃炎、肠炎、胃充血、水肿、糜烂、胃胀、胃疼。根茎,黄色,切开见风即变为红色)、断血流(功效:止血,捣烂敷伤口处)、秦岭黄芪、穗花马先蒿(功效:补药,补中益气,用全草)、太白洋参、景天三七、淫羊藿、大叶山茜草、小地松、黑虎七、北三七、野山茱萸、草乌、小瓦尾、老虎浆、夜来香、大黄、羽叶羌活、石寄生、小地松、连钱草、荞麦七 、波叶石韦、红汗草、三角枫、川续断、穿山龙、蝎子草、山药、三叶木通(八月瓜)、降龙木、生姜木、野指甲花、二叶蝴蝶兰、一叶天南星、鬼指头(秦岭香薷)、锦灯笼、翠云草、捆仙丝、金刚刺、绵还阳草、红白二丸、铁丝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