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020年8月30日,猫王第438期户外一日游袁家村活动啟动,八十多人的男女老少逛游猛吃团队,向陕西礼泉挺进。</p> <p>猫王领队在行进的车上,向队员们告知注意事项。並让队员自报家名,互相识识。</p> <p>群主猫王展示个人风彩</p> <p>整夜的秋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晨六时雨下得更大。跟着猫王天队去旅游,我们这是第三次了,心里很踏实。这对年轻夫妇我们信认,他们有担当,能吃苦,尊老爱幼,计划周密,关爱队员……。我们虽过古稀,心里充满了感激和自信。</p> <p>两个大巴旅游车座满了男女老少,整个车上,歌声响天,人人笑容满面。一路欢笑一路歌,我们似乎也年轻了二十岁。</p> <p>歌声嘹亮,清翠悦耳</p> <p>雄厚的歌声,催人奋进</p> <p>猫王团队是一支团结奋进,积极勇敢,尊老爱幼,文明有序,遵纪守法,有担当,有理想,有做为的男女老少都愿加入的优秀团队。每个队员都深感骄傲和自豪。</p> <p>八十多人的团队,开始了逛吃逛喝咥走的悠闲游。</p> <p>袁家村空中全貌</p> <p>袁家村,陕西省礼泉县烟霞镇下辖村,中国传统村落,位于中国陕西关中平原腹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貌分为南部台塬和北部丘陵沟壑区两大类。村域面积0.4平方公里。袁家村是陕西省著名的乡村旅游地之一,处在西咸半小时经济圈内。村落选址布局与体量凭借自然,与山水天然相容,表现出与时空的高度和谐与生活环境艺术质量的重视。房舍布局是传统的正南正北,方方正正;街巷也横平竖直,排列有序,而是顺势就势,高低错落,整齐有致。弦板腔皮影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3年8月26日,袁家村被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公布为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p> <p>袁家村东门</p> <p>北宋建隆二年(961年),袁氏避战乱迁至此地,聚族而居,形成村落。明清之际,袁家村作坊发达,贸易兴旺,为方圆几十里货物集散地和出入北山要冲。清康熙七年(1668年),山西郭氏迁入,适逢“康乾盛世”,村民安居乐业、人丁兴旺,乃修祖庙盖祠堂。其后,陆续迁入王氏、张氏,繁衍生息。1953年,袁家村建立互助组。1955年,袁家村与西周村、东周村联合建立高级社。1958年,高级社改为东周生产大队。1962年,袁家村单独成立生产大队。1972年,袁家村建立党支部。</p> <p>袁家村根据地势巧妙安排布局,其房舍布局是传统的正南正北,方方正正;街巷也横平竖直,排列有序,而是顺势就势,高低错落,整齐有致。</p><p>袁家村街巷建村智慧袁家村选址源于良好的自然环境,与山水天然相容,表现出与时空的高度和谐和对生活环境艺术质量的重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利用自然、保护生态环境成为袁家村几代人建村的设计理念。与江南那些富豪云集、奢华气派的古镇风格截然不同,袁家村一切都显得朴素而自然。当地村民自古勤劳耕种,民居和古道多就地取材,以石筑造。</p><p>袁家村街巷的交通走向、气流、排水、通风等均以其地形、地貌为依托,这使其建筑风格、特色符合人性、自然、生态规律的需求。街巷的铺装也是自然纯朴,多采用古老青砖或卵石铺成,有一些地面也采用夯实的土路,由于地面渗水性较好,因而路边植被也较为茂盛。随着街巷的或曲或折,随着植被的或疏或密,一个个公共活动空间节点也就随之形成,不仅丰富了街巷的景观效果,也满足了村民交往的生活需要。</p> <p>1973年,袁家村粮棉产量过“纲要”。1975年,袁家村棉花产量创历史最高水平,亩产皮棉177.5斤。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袁家村村领导带领村民整田造地,恢复农业发展。1979年,袁家村粮食亩产达到825公斤,比1970年增长10倍。20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家提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全面发展,全面提高工业发展水平,此时,袁家村响应国家号召开始发展“五小工业——小煤矿、小钢铁厂、小化肥厂、小水泥厂和小机械厂”。1984年,袁家村建成水泥厂,当年创利润30万元,1986年,产量超过5万吨,1990年产值380万元。1994年春,袁家水泥厂扩大生产规模,水泥由年产5万吨扩大到15万吨。到了21世纪,国家经济发展寻求新的变革,从谋求量的发展到质的发展,从不顾生态环境污染的发展阶段到以保护环境为发展原则的阶段,袁家村也开始谋求新的发展变革,“五小工业”已经遇到发展瓶颈,袁家村领悟和遵照国家、省市各级政策,改善乡村生态环境,发展乡村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全面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2007年,袁家村村集体经济积累为17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为8600元。2017年,袁家村村集体经济积累为21亿元,农民人均收入为7.5万元。截至2017年,袁家村共有菜籽油、豆腐、醪糟、酸奶等加工企业10个,停车场、观光小火车、客运公司等服务企业6个,建成菜籽、玉米、大豆、红薯、蔬菜、辣椒等优质农产品基地14个。</p><p>袁家村南门</p> <p>袁家村西门</p> <p>袁家村骑马营地。</p> <p>乘了五个多小时的汽车,终于踏进了袁家村,心里真高兴。游老村,尝小吃,观美景,心情格外激动。老天也争气,陇城还是滂沱大雨,八百里秦川却没有下雨,老天爷让我们开心的吃喝玩乐。</p> <p>游乐场里的摩天轮。</p> <p>袁家村宏伟壮观的漂流玻璃棧道。</p> <p>向村中挺进。</p> <p>拉游客的小火车。</p> <p>劳动致富,无尚光菜的巨石矗立在村口。</p> <p>华国锋生前给袁家村党支部的题字:“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发展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道路,建设现代化新农村。"</p> <p>袁家村关中大观园</p> <p>村党支部楼傍边的古建筑和石狮。</p> <p>袁家村游客接待中心</p> <p>康庄门楼坐落在袁家村村口,青灰色的砖墙瓦顶,用粉墙瓦檐,木柱、梁枋门窗等多用本色木面,前有石狮。</p> <p>书院街</p> <p>蜂湧而来的游客。</p> <p>老字号唐韵轩</p> <p>五福堂</p> <p>旧老物件:小船和马车木车轮</p> <p>砖雕的巷道牌坊</p> <p>星罗棋布的小店</p> <p>关中茶楼</p> <p>茶楼</p> <p>猫王在太宗枫树下留影。</p> <p>琳琅满目的小商品</p> <p>清真老字号:老丁家腊牛肉</p> <p>络绎不绝的游客,从天南海北,四面八方湧入袁家村。前来品尝品种齐全的,八百里秦川的老陕人,精心制做的各种小吃。</p> <p>香味四溢。</p> <p>老字号网红厚德麻花,人们排着长龙等候购买。</p> <p>令人垂涎三尺的各种小吃。</p> <p>拥挤的巷道里,人们吃的津津有味。</p> <p>边逛边吃,别有风味。</p> <p>袁家村的美食街人们熙熙攘攘。</p> <p>垂涎三尺,香漂四溢的美食。</p> <p>你敢吃吗?</p> <p>千奇百怪的各种美食。</p> <p>到处是美食的店舖。</p> <p>师傅在制做洋芋搅团。</p> <p>回民街上美食更是火爆。</p> <p>美食街巷口的木楼。</p> <p>老陕的嘹咋咧饭馆。</p> <p>回民街里的清真寺。</p> <p>里居巷</p> <p>祠堂街街口</p> <p>烤肉师傅在烤肉中</p> <p>农家乐客棧</p> <p>农家乐客棧两边的十二生肖石雕</p> <p>祠堂街文化美食街</p> <p>八卦大烤炉</p> <p>各式糕点</p> <p>大酒缸</p> <p>南坊腊汁肉起源于清代,驰名于民国。</p><p>相传清朝慈禧年间,陕西蓝田有位厨师名叫刘勤,在后宫御膳房专为大臣嫔妃制作卤肉,由于他勤奋学习,大胆尝试,在佐料中加进多味中药,他卤制的肉色泽鲜艳,气味醇香。深得嫔妃大臣赞赏。慈禧太后来西安避难时,刘勤也一行陪随来到西安,他回来时,也把卤肉的汁子装入瓷罐带到西安。慈禧回京时刘勤没有跟随前去进京,而随蓝田老家人一同逃到礼泉南坊镇定居。他发现此地北底口泉水清澈晶莹,甘甜可口,用此泉水加工的卤肉,味道纯正,气味醇香,皮不干,肥肉不腻,瘦肉不柴。便在南坊镇开了个小作坊,俗称架子。由于卤肉用的白糖、冰糖、蜂蜜熬汁,加工好的皮色如同打了一层腊,故起名腊汁肉。刘勤卤肉的配方传遍南坊镇,故腊汁肉成为南坊镇的一道名食,传承百年。</p> <p>门前挂口大锅的锅敞大饭庄</p> <p>最具陕西特色的面食店</p> <p>钻进墙里的老汽车</p> <p>中共礼泉党组织创建人一一秋步月</p> <p>吃着糖油糕,心里比蜜甜。</p> <p>小憩在农家乐旅馆前</p> <p>网红麻辣粉店</p> <p>色香味俱全的麻辣粉,真叫一个爽,吃的我大汗淋漓,口舌麻辣。排了好长时间的队,终于品尝到了这一口。</p> <p>八卦炉</p> <p>辣子面作坊在磨辣子。</p> <p>满街的辣子香</p> <p>干辣子挂在墙面上的五星红旗。</p> <p>蝎子酒</p> <p>油炸蝎子</p> <p>推磨的毛驴,城里小孩也长见识了,争着给毛驴喂青草。</p> <p>书院街前的石狮子</p> <p>书院街墙面上喷绘的作品</p> <p>可爱的小猫</p> <p>睡莲工艺品</p> <p>街中的雕像群</p> <p>人见人爱的猫咪</p> <p>袁家村里坐落着的秦琼墓地</p> <p>失火烧残疾的妇女,在作画出售</p> <p>这个驴肉真厉害。</p> <p>五彩缤纷的葫芦天地</p> <p>马车雕像</p> <p>这些小孩玩的多么开心啊!</p> <p>观音庙</p> <p>宝宁寺“先有宝宁寺,后有袁家村”,宝宁寺乃皇家寺院,唐天宝年间为守护昭陵供奉香火而建。清《袁家村郭氏家谱》载:宝宁寺在西三,经唐元明洪武、永乐、清康熙、同治年的多次修葺,最后形成。为大唐一大古刹。宝宁寺属于唐昭陵近200座陪葬墓、30万亩陵园区内唯一一座古寺。宝宁寺是村上建造年代最为久远的一座建筑,距今约有千年的历史,修缮后占地面积达到了1300平方米。</p> <p>袁家村直升机空中游览机场</p> <p>孩子们也乘直升飞机空中游览袁家村。</p> <p>直升机前留个影</p> <p>绒花阁老民宅原址陕西省白水县许道村,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罗西成用银贰拾壹元叁角,粮壹斗贰升陆合买了罗明财肆亩贰分陆厘白地,而后历经三年建造而成,三进院落房数拾间。后历经战火损毁,仅存厅房三间。2009年,于罗家后人处重金购得,迁至礼泉袁家村,原样重立。而后经精心设计、装修,在保持原本结构风格的情况下,改造为绒花咖啡厅。</p> <p>土织布又名老粗布、手织布,是世代沿用的一种纯棉手工纺织品,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地域特色,在中国纺织史上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袁家村有出嫁的女儿陪嫁手织布床单的传统。每逢哪家有女儿出嫁,娘家就会备上花色不同的手织布的床单作为嫁妆,既体现了娘家人对女儿的关爱,也是母亲勤劳能干的象征。</p> <p>绒花阁老民宅原址陕西省白水县许道村,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罗西成用银贰拾壹元叁角,粮壹斗贰升陆合买了罗明财肆亩贰分陆厘白地,而后历经三年建造而成,三进院落房数拾间。后历经战火损毁,仅存厅房三间。2009年,于罗家后人处重金购得,迁至礼泉袁家村,原样重立。而后经精心设计、装修,在保持原本结构风格的情况下,改造为绒花咖啡厅。</p> <p>泥塑艺术是中国一种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它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成形,或素或彩,以人物、动物为主。陕西彩绘泥塑,始于先秦西周旪期,流传民间三千年之久,是至今中国保留最古老、最具民族特色的泥塑类手工制品。</p> <p>左右客位于袁家村关中印象体验地,由山西、陕西明清民居迁建而成,院中院连套,景外景叠加。这种布局是由独院式平面沿纵深方向重复组合而成。</p> <p>碧山堂是袁家村最具特色的民宅之一,它极具北方民宅的特色,大院建筑气势威严、高大华贵、粗犷中不失细腻,平面而又立体的表现形式,彰显出四平八稳的形态,处处以立为本的建筑特色。从建筑艺术角度上讲,它采众家之长,适一方水土之要求。</p> <p>袁家村烙面是当地一种独特的饮食文化。在礼泉北部山区,逢年过节开荤打牙祭吃烙面自是不必说,婚丧嫁娶、红白喜亊等摆开筵席,早饭必定是吃烙面。烙面由于存在的区域较小,面食里面只能算作小品种,然而其历史悠久,据考此面起源于商末周初,因其存储期长、方便携带、热汤冲泡即成面食的独特优点,被周武王选定为伐纣途中的军用伙食。</p> <p>剪纸在礼泉县农村,广大妇女一直有剪纸的传统习惯,农闲时节,她们用颜色鲜艳的纸做出的各式各样的作品,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装饰品,剪纸在不断发掘民间传统工艺的同时,在表现形式上也注入了现代化的生活气息,将传统与时尚完美结合。它直观上有给人一种传统时尚,古朴大方,品位高雅,回归自然的感受。袁家村现有专门的剪纸制作作坊,采用最古老的模板上色工艺。</p> <p>弦板腔皮影戏流传于关中乾县、兴平、礼泉、咸阳等地。弦板腔又称“板板腔”,由主要伴奏乐器“二弦子”和敲击乐器“板子”而取名。形成于清代初年,最早为一人左手摇“呆呆子”(二板子),右手掌结子(即蚱板子)的说唱形式,到了清代中叶,艺人们加上了自制的土三弦和土二弦等弦乐伴奏,开始形成了以弦子调为主的正板调,并相继延伸出慢板、二六等曲调,使弦板腔开始进入了第一个发展兴盛时期。道光、咸丰年间,礼泉的王秀凯,又以正板为基础,创造出大开板等多种唱调,乐器又加进了二胡,采用二板子配二弦和三弦的伴奏形式,形成了浑厚、清脆、明快的声腔特色,奠定了弦板腔音乐的基本格局,再次使弦板腔进入班社林立、艺人迭出的最佳时期,各地班社一度最多达六十多个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乾县、兴平、礼泉等地还将其搬上舞台演出,弦板腔又形成了皮影与舞台演出相兼的演出形式,长期流传于民间。2006年,弦板腔皮影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p> <p>村里的门神庙</p> <p>开心愉悦的一日游,留下这美好的记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