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烧大灶年代

陈伟铭

<p>  夜难寐,易多梦。惶惶乎乎,又梦回故乡。</p><p> 小桥流水依旧,外婆家的老屋,孤独地鹤立在田野中央,宅旁那棵粗壮的槐树,枝繁叶茂,槐花香气,阵阵扑鼻。</p><p><br></p><p> 稻田边的田埂道上,牧童骑着大黄牛,悠悠地走在回家的归途,河岸垂柳,迎风起舞,远处茫茫山峦的群峰,被夕阳的晚霞,染得一片胭红。</p><p><br></p><p> 清澈的河流里,头戴乌毡的船夫,用力摇着乌蓬船的撸桨,船后留下一道道漂亮的漪澜,荷莲在荡漾的水面,微微绽放着笑靥。</p><p><br></p><p> 远远望去,轻烟簿雾笼罩着村庄,万家升起袅袅炊烟,记忆似乎又重回那个农耕年代。</p><p><br></p><p><br></p><p> 记得,儿时去绍兴外婆家,去盛泽姑妈家,去河头姨妈家,共同之处,都是用大灶煮饭,炒菜,烧开水。</p><p><br></p><p> 小屁孩智力尚在发育,不懂得游山玩水,观赏风景,只知道去亲眷家玩,会会亲友,是天下第一乐事。</p><p><br></p><p> 那年代的农村,大灶台上,一般都按两口锅,置两个灶炉。烧的是稻草,桔梗和木材,基本都是田里农作物的剩余物,或者山上捡的残枝。</p><p><br></p><p> 灶台,往往用显眼的大红大绿线条构描,有的还张贴丰收喜庆,年年有鱼的年画。一到煮饭时点,小屁孩最高兴的事,就是帮助长辈,往灶膛里添加柴禾。</p><p><br></p><p> 当然,其中也闹过笑话。有次帮姑妈烧大灶,烧着烧着,火却熄了,一股浓烟从灶膛跑出来,熏得两眼都睁不开,眼泪哗哗流出来,急得大叫姑妈。姑妈跑来,用根竹筒,往灶膛一吹,火又旺起。</p><p><br></p><p> 一问,原来拿错了柴禾,小屁孩原想把火烧的越旺越好,拼命往灶膛塞稻草。后来稻草不够,从屋外捧来一大把,哪知稻草有点潮,一下子又塞多了,因而闷熄了火焰。</p><p><br></p><p> </p><p> 故事不知过去多少年了,突然又从心底冒泡,而烧大灶的故事,可能连农村的新一代也未曾见识。而今,家家户户曾经使用的大灶,己经在亲眷们的屋中,毫无立足之处,农村不仅使用清洁燃气,而且原先农村的概念早己淡漠,白墙黛瓦的老屋,己被鳞次栉比的高楼取代,展现眼帘的景象,与城镇难以分辨,疑似他乡是故乡。</p><p><br></p><p> 姑妈的家乡,早已锐变成江南赫赫有名的丝绸之都,姨妈的家乡,也变成九龙湖旅游休闲胜地,而我的故乡,早就建成一座闻名遐迩的轻纺城。</p><p><br></p><p> 愿祖国强盛,人民幸福,祈盼百姓早日实现小康夙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