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静宁 魅力成纪

靳万强

一、静宁县域概况 <p class="ql-block">  静宁县位于甘肃省东部,平凉市西部。东、北与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西吉县接壤,西与会宁县、通渭县毗邻,东南与庄浪县、秦安县相接。位于东经105°20′53〃至106°05′03〃, 北纬35°01′38〃到35°44′56〃之间。</p><p class="ql-block"> 静宁县城距隆德县城45公里,庄浪县城78公里,秦安县城103公里,通渭县城133公里,会宁县城85公里,西吉县城75公里,西距省城兰州约220公里。东距西安约413公里,南距成都约813公里,北距银川约449公里。静宁县境最南端仁大镇东张村后巷组与秦安县莲花镇吴家湾村相接;最北端原安镇关音村中庄组与宁夏西吉县平峰镇金塘村相接;最东端曹务镇永丰村上后川组与宁夏隆德县桃山乡前梁村相接;最西端四河镇涧沟村苟家湾组与通渭县义岗镇杨家曲村相接。全县南北长81公里,东西宽68.75公里,总面积约2193.9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 目前,静宁有24个乡(镇),其中17个镇,7个乡;333个行政村,2313个村民小组。</p><p class="ql-block"> 目录: 一、静宁县域地理位置概况;</p><p class="ql-block"> 二、静宁县域历史沿革概况;</p><p class="ql-block"> 三、静宁县城区附近部分代表性山、河、单位、部分景点、企业介绍;</p><p class="ql-block"> 四、静宁县域各个乡(镇)政府、部分代表性景点、山系、河流、学校、企业等介绍,按2019年年鉴各乡(镇)人口数由多至少排序;</p><p class="ql-block"> 五、静宁县地名志摄影团队人员介绍;</p><p class="ql-block"> 六、编者寄语和本次拍摄、编写基本情况。(编后语)</p> 二、静宁历史沿革 <p class="ql-block">   (上图为中共静宁县委所在地)</p><p class="ql-block"> 静宁历史悠久。在我国古代史籍中记载的古成纪所在地,“人文始祖”伏羲的诞生地,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亦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p><p class="ql-block"> 自西汉以来,境内先后有过成纪县、阿阳县、陇干县、德顺军、德顺州的建置。元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改德顺州为静宁州,静宁二字始见于史册。历明、清二代,至辛亥革命后废州,改名为静宁县,沿用至今。</p><p class="ql-block"> 静宁县地处陇西黄土高原东部,葫芦河中上游,属黄土丘陵沟壑区。葫芦河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西吉县流入我县,在八里镇闫庙村入境,自北向南,纵贯本县中北部,至威戎镇受家峡后,一度成为静宁、庄浪两县的界河,全长约为53.5公里。</p><p class="ql-block"> 境内主要支流有狗娃河、南河、高界河、甘渭河、甘沟河、治平河、清水河9条支流汇入葫芦河。葫芦河以西,为华家岭向东延伸的山脉。横亘新店、治平、双岘、雷大、后梁一线的雷大梁,为本县北部河流和治平河流域的分水岭。</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上图为静宁县人民政府所在地)</p><p class="ql-block"> 葫芦河以东的甘渭河流域,因紧靠六盘山,境内山脉为六盘山的余脉。曹务镇的前梁(永丰红山梁)海拔2245米,为全县海拔最高点。</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上图为静宁县人大、政协办公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静宁地域历史沿革</p><p class="ql-block"> 静宁县位于六盘山以西,华家岭以东,葫芦河中上游。从境内发现的一大批仰韶、齐家文化遗址来看,在距今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晚期,就有人类在这里生息、繁衍。周为羌、戎所居之地。公元前623年,秦穆公伐西戎,“益国十二, 开地千里,遂霸西戎”。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伐灭义渠,置陇西,北地、上郡。今静宁县地属陇西郡。</p><p class="ql-block"> 西汉初,在今县境的中、北部有阿阳县(故城在今静宁县城南城川镇鲍家咀头,葫芦河东岸附近),南部有成纪县(故城在今静宁县南治平镇刘河村东南约500米处),同属陇西郡。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从陇西郡析天水郡,阿阳、成纪同属天水郡。(见《汉书 地理志》)东汉明帝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改天水郡为汉阳郡,阿阳、成纪同属凉州刺史部汉阳郡。(见《后汉书 郡国志》)</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br></p> <p>  (上图为静宁县十三五骨干交通线路规划图)</p><p> 三国曹魏时,分汉阳郡立广魏郡,又改汉阳郡为天水郡。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并十四州为九州,凉州废,自三辅距西城,皆属雍州。阿阳县属雍州广魏郡,成纪县属雍州天水郡。</p><p> 西晋时,广魏郡改为略阳郡,阿阳县省,其境属秦州略阳郡。成纪县属秦州天水郡。(《晋书 地理志》)</p><p><br></p> <p class="ql-block">  (上图为静宁县域水系分布图)</p><p class="ql-block"> 十六国时,成纪县仍存, 先后属前赵、后赵,前凉、前秦、西秦、后秦,北魏时废。孝文帝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复置阿阳县,属秦州略阳郡。北周复置成纪县,属秦州。(见《魏书 地形志》)</p><p class="ql-block"> 隋初,属阿阳县。隋文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成纪属秦州,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改州为郡,成纪属天水郡。(见《隋书 地理志》)</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上图为1929年中华民国时期静宁县地图)</p><p class="ql-block"> 唐高祖武德二年(公元619年)改天水郡为秦州,成纪县属秦州。唐贞观年间,置都监牧使于原州,管四使。今静宁北部属监牧使南使管辖的牧地。( 南使城在今静宁县城南城川镇靳家寺至鲍家咀头新农村附近) 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地震,秦州州治从上邦移至成纪县的敬亲川,成纪县治亦移至敬亲川。</p><p class="ql-block"> 从此,成纪县治不在今静宁县境。唐肃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没于吐蕃。唐宣宗大中三年( 公元849年)收复。唐僖宗广明元年(公元880年)复陷吐蕃,经五代至北宋前期一直为吐蕃所据。(见《旧唐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上图为静宁县2019年旅游线路示意图)</p><p class="ql-block"> 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知渭州曹玮于陇山外之笼干川筑陇干城(故址即今隆德县县城东南附近)以控西夏。宋仁宗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从泾原路体量安抚史王尧臣议,以山外四砦建为军,赐名德顺,治陇干城,隶泾原路。同年,当地氏族首领铎厮那以水洛等城内附,德顺军逐步向外扩展,辖城一:水洛;砦五:静边、德胜、隆德、通边、怀远,堡一:中安。</p><p class="ql-block"> 宋英宗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又增置治平砦。宋哲宗元祐八年(公元1093年),以外底堡(今静宁县城)置陇干县,德顺军治亦徙于此。宋高宗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陷于金。仍称德顺军,隶属熙秦路。绍兴九年(公元1139年)和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曾一度收复,但时间都相对较短。(《宋史 地理志》、《元丰九域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上图为静宁县城区自东向西全景图)</p><p class="ql-block"> 金熙宗皇统二年(公元1142年)升德顺军为州,隶熙秦路。金世宗大定二十七年(公元1187年)改德顺州隶属凤翔路。金宣宗贞祐四年(公元1216年)四月升为防御,十月升为节镇。领县六:陇干(县治在今县城)、水洛、威戎(县治在今威戎)、治平(县治即今治平镇刘河村南古城遗址)、隆德、通边:寨四:静边、(今县城南十里处靳家寺附近古城遗址)、得胜、宁安、怀远:堡一、中安。(见《金史 地理志》)</p><p class="ql-block"> 元初,分原德顺州的东部置庄浪路。并威戎、通边入陇干县,仍为德顺州。元成宗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省陇干县入州,改德顺州为静宁州,属陕西行省巩昌路,领隆德县。 静宁二字始见于史册。(《元史 地理志》)</p><p class="ql-block"> 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属明。仍为静宁州,领隆德县,属陕西布政使司平凉府。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降庄浪州为县来属。明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以隆德隶府,唯领庄浪。时,设坊二:阜民、养民;里十二:泰安、乐土、务本、仁和、遵教、通化、义和、勤农、平安、广成、从政、治安。(见《明史 地理志》)</p><p class="ql-block"> 清沿明治,属陕西布政使司。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庄浪直隶府,于是静宁州无领县。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裁前明苑马寺之安定监凡六营,并入静宁州。清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改属甘肃布政使司平凉府,府上设平庆泾固化道。</p><p class="ql-block"> 清雍正六年,因通渭地震,抚臣提请以通渭移治安定监,遂割安定监属通渭。时设阜民、养民二坊,泰安、乐土、遵教、仁和、义和、通化、广城、勤农、务本、从政、治安、更名十二里。(见《静宁州志》)</p><p class="ql-block"> 民国年间,废除府州,改静宁州为县,隶泾原道。1926年,道废,直隶省。全县分为五区,辖村一百二十三个。1935年,甘肃省划为七个行政督察区,静宁县隶第二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实行保甲制度,下设六个区,二百九十四个保。1939年,全县由六个区,改为五个区。1940年撤区,全县设十八个乡镇,一百六十四个保。1942年,将静宁的南部镇(通野、章麻、良邑、 水洛、焦韩店、朱家店、宁阳和计都)划归庄浪,将原属庄浪的后梁, 曹务和治平、李店、双岘一带的部分地区划归静宁。静宁当时下辖城关镇和威戎人和、新民、仁当、治平、甘沟、红寺、高界、单恺、云翠、殷平等乡共十二个乡镇,一百零七个保。</p> <p class="ql-block"> (上图为西岩寺山俯瞰静宁县城区全景图)</p><p class="ql-block">  1949年8月5日静宁解放后,成立静宁县人民政府,将原有的十二个乡镇改编成五个区,后又新设第六区。同年11月底,静宁县隶定西专区。1950年上半年,又从定西专区复归平凉专区。同年11月调整区乡,下设十个区:城关、新民、治平、高界、甘沟、人和、仁当、单碨、红寺、威戎。</p><p class="ql-block"> 1953年,全县又分为十三个区。年底,将第十三区单家集划给西吉县。1954年,隆德县把双树、原安划给静宁,静宁全县仍为十三个区。1955年11月,全县由十三个区并为十个区,设城关镇。1956年,静宁把桃山、景林、奠安三个乡划给隆德县。</p><p class="ql-block"> 1958年3月撤区并乡,由原六十六个乡并为一个镇、三十五个乡。同年9月28日,又并为十五个乡镇:城关镇、永和乡、共和乡、四河乡、威戎乡、民联乡、兴文乡、原安乡、古城乡、三合乡、民主乡、灵芝乡、平和乡、高界乡、红寺乡。九月底人民公社化时,一个乡为一个公社。同年11月撤庄浪县并入静宁县,共属二十个公社:民和、民主、共和、永和、平和、民联、四河、红寺、高界、原安、灵芝、古城、朱店、柳梁、通边、水洛、韩店、庄浪、卧龙、页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上图为静宁县城区夜景图,拍摄地店子山)</p><p class="ql-block"> 1961年6月公社规模划小,为五十二个公社。同年12月,以原庄浪县地复置庄浪县,静宁县下辖二十九个公社。1964年2月, 二十九个公社并为一个镇。 城关:十五个公社:城关、甘沟、曹务、威戎、四河、三合、雷大、红寺、司桥、仁大、李店、治平、高界、原安、灵芝。十月,将城关公社改名城川公社。1973年元月,全县又增设五个公社:古城、双岘、阳坡、细巷、新店。1980年元月,全县又增设九个公社:八里、祁川、石咀、后梁、余湾、贾河、深沟、田堡、七里。至此,全县共二十九个公社,一个镇,至1984年未变,之后公社均改为乡镇,2003年12月8日又一次合并乡镇为二十四个乡镇,乡镇数目至今尚未改变,只是部分乡更名为镇。</p><p class="ql-block"><br></p> 三、静宁县城周边 <p>  文屏山在静宁城南文屏山广场之南,和县城中心近在咫尺。文屏山也称娘娘庙山,东与烽台山相望,南和五台山毗邻。山上建有十一殿、两楼、两亭、两庙、一洞、一天梯。夏日满山翠绿,玫瑰花绽放,从陡峭的山坡,沿杨柳绿绿的幽径,弯弯曲曲的小道顺山而上。各种山花盛开,五彩斑斓,蝴蝶翩飞,蜜蜂忙碌,真可谓花香鸟语,美不胜收。</p><p> 山顶有庙山嘴遗址和文屏山烽火台,以及新修的文屏山观景台。</p> <p class="ql-block">  文屏山烽火台遗址和文屏山观景台相依为邻!目前是俯瞰静宁县城全景的最佳位置之一(图一:文屏烽火台夕阳;图二:未建保护墙时文屏山烽火台,图三:建成保护墙时的文屏山烽火台)</p> <p class="ql-block">  烽台山:海拔1703米,山上庙宇众多,其中三忠祠也称乡贤祠,位于甘肃省静宁县烽台山,是为纪念抗金名将涪王吴玠、信王吴璘、武穆刘锜三位乡贤而修建的。</p><p class="ql-block"> 明嘉靖二十七年在县城东郊外建“ 三忠祠 ” ,乾隆五年知州杨国瓒重修,占地10亩左右,坐北向南,院内北面建有大殿两座,一为 “ 八蜡祠 ” (稷神),一为“ 三忠祠 ”。</p><p class="ql-block"> 据静宁民间传说和史料记载,结合宣传成纪文化目的,后建成了仿古山门、伏羲大殿及3处观光亭,维修了古城墙,建成了烽台山庄。栽植红富士苹果、美国蟠桃、黑宝石李子、黄金梨、凯特大接杏等果树经济林3450亩,直柳、云杉、侧柏等各类高档绿化树89万株,配套修建了莲花喷泉、游泳池、旱冰场等娱乐设施,增强了公园的文化气息,提升了园区建设的档次和水平,使整个山体得到了全面绿化、美化,初步建成了四季常青、风景宜人的县城一景点。</p> <p class="ql-block">  五台山,昔有“灵湫”,遇旱之年民多上山祈雨;并有“真武祠” 、“三官殿”、“文昌阁”、“药王洞”、“乱池龙君庙”等。民国时期尚有“药王庙”、“子孙宫”(即碧霞元君祠)、“香山洞”“磨针洞”、“牛马王庙”。山势险峻崎岖,山中林木葱茏,为静宁县境内一大景观。</p> <p class="ql-block">上图:静宁县城隍牌楼</p><p class="ql-block"> 城隍庙门楹联: </p><p class="ql-block">寓府中曾保全城百姓平安 </p><p class="ql-block">客城西亦佑一方黎民福康</p><p class="ql-block">东联 西岭山风汇福运</p><p class="ql-block">西联 祭坛地脉聚康宁</p><p class="ql-block">城隍庙坐北朝南上书:城隍庙</p><p class="ql-block">匾额题写 隴干保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重修城隍庙记</p><p class="ql-block"> 明 陈圮</p><p class="ql-block"> 自古有天下国家者,莫不建邦设都以为屏翰。凡京省郡县,创立城池,以保障民,捍御寇盗。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正谓此也。夫筑土凳石为城,拟山之险,凿池为堑曰“隍”;拟川之阻,及其成也,有神存乎其中,乃名“城隍”。幽明里典,祸福牧司,春祈秋报,与风云、雷雨、山川之神,得以受享三时,厉祭无祀,城隍实为主宰。守土莅任,例应祭神誓告,用彰无祀,朔望率众拜谒,以至雨旸有祷,疫疠有禳,善恶之报,靡不依凭以鉴察焉。兹神之所当崇敬,守土者奚可苟乎哉!</p><p class="ql-block"> 静宁沿革不一,城隍之设,亦肇自昔。无奈岁月历久,风雨飘淋,梁栋朽腐,彩绚剥落,观瞻曷称焉。中山郭侯增,以长安令擢守是州,修茸城池,鼎新庙学,举坠兴废,日不暇食。因自叹曰:“予与城隍,治明治幽,厥职维同。今庙庑颓敝若斯,乌可因仍弗理。遂谋之判州事兰阳常君嵩、吏目上高贵君伦,赞辅经营,各捐俸资。并募善众,乐助粮币。复命勤能耆士掌用材料,并协一心,命匠鸠工,抡材陶植,悉撤旧陋,鼎造弘丽。凡基之窄者阔之,地之坑者平之,量度有法,处置得宜。正庙明三暗五,寝宫五间,各塑神像,对越起敬。东西廊各七间,绘塑六曹(吏、户、礼、兵、刑、工)。中门三间,大门三间,傍各有像。东西增置地为官吏虔祷斋宿之所;西北增置地建庖厨库藏之室。周垣缭以崇墉,庙廊阶级,悉砖石凳砌,随其高下坦夷,整洁藻绘,栋檐节税,轮奂辉煌,炫耀诚一州伟观。经始于成化元年八月吉日,落成于次年九月穀旦。不虞创制甫毕,郭守忽殂,人皆惜之。其中间未备者,常君遂成完,黄君佐理,亦有勤劳,皆所以成郭守创始意也。</p><p class="ql-block"> 予掌州政,目击其事,不有所属,犹当有述。会常君见属,岂可以不文辞。噫!郭侯之德政,已昭昭在人耳目,乌容予赘。其事神之敬如是,所谓敬天必勤民,而治明先格幽者。一诚不爽,感而遂通,于是役见其贤矣。郭侯既逝,黄君满去,常君继成未备之美,镌珉以表之,并记鼎造岁月之始终,助缘善众之姓氏,列于碑阴,所谓成人之美,不没人善者又如此,皆当志之,以垂悠久。宜乎神乐所栖,安享血食,聿彰灵武,福庇官庶,将绵绵不已。是为记也。</p> <p class="ql-block"> 上图大图为城隍庙大殿</p><p class="ql-block"> 小图为庙内局部景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增修城隍庙牌楼记(碑文全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静宁城隍庙始建无考。宋元时为三将军祠,供吴玠吴璘刘锜神位。明清隍庙址在州署以西(今县总工会址)。明洪武五年(1372),知州欧阳信主持改建。成化年间,知州郭重重葺。自此基本奠定城隍庙格局。弘治十二年(1499), 知州阎重;隆兴三年(1569), 知州张世威先后主持修葺。清代仍有维修,或改扩建,却失记载。民国初,庙内屡次驻军,多有损坏。民国二十五年(1936), 绅士杨云亭主持改建戏楼,遂使庙内布局更趋合理。民国三十三年(1944), 杨云亭、邓尔恒、胡育英等在庙内厢房创办私立兴文小学。民国三十七年(1948),时任县长拆庙兴学,使诸多庙宇遭受破坏。解放前夕及解放初期,城隍庙先后被兴文小学、城关女子学校、县文化馆、静宁报社和县广播站占用,建筑物及庙产遭受侵害。1958年以破除迷信毁坏全部塑像,卯时楼亦被拆除。1966 年文化大革命中拆除了庙内主要建筑、全部祭器及其他附属物,致使城隍庙破坏殆尽,荡然无存。改革开放后,政治清明,文化复兴,社会宽松,西关村民于1981年在祭祀坛旧址复建城隍庙。然囿于其时条件限制,布局空间建筑等均不及当年。2013年城隍庙管委会主持增修大门牌楼,请省内文化界知名人士撰题匾联,遂使容貌再度改观,以满足城乡各界人士之心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静宁县城隍庙委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〇一四年三月六日</p> <p>  葫芦河: 古书《山海经》中称滥水,《水经注》中称陇水。葫芦河是一条经我县的渭河的支流,也是我县的一条主干河流。发源于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月亮山,全长二百九十六公里,流域面积一万零七百九十三平方公里,系长流河。以后也有武延川、长源河、苦水河的称渭。《 静宁州志》载:“长源河,味苦,俗名苦水河”。</p><p> 葫芦河自八里镇闫庙境内进入我县,首先流经八里、城川、威戎三镇,流域地势开阔,两岸淤积成平坦河谷川地。至威戎镇以南后入受家峡,沿雷大、余湾与庄浪县的交界处继续南流,出峡谷,入庄浪县阳川镇。南流至高家峡,复进入我县经仁大川、在伏家峡入秦安县境内,迂回曲折,大致走向由北向南。</p><p> 葫芦河在我县境内,全长约七十公里。北峡附近的河床,最宽处曾达五十七米, 流域面积约二千一百九十三平方公里。</p><p> 历经艰辛寻觅一处形似葫芦的葫芦河段的照片的确不易,但愿她能代表葫芦河。</p> <p>  静宁文庙建筑群原建于明洪武六年(公元1376年),迁扩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3年),清康熙三十一年斥巨资(公元1692年)维修;2005年甘肃省文保所对大成殿、棂星门再次维修;文庙建筑群坐北朝南,沿中轴线向北依次为棂星门、戟门、东西厢房、大成殿(其西为学宫),占地近2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56.8平方米。文庙建筑群整体坐落于静宁一中校园之内。</p> <p>  静宁一中创建于1941年,由陇右著名教育家王尔全先生在明代嘉靖年间庙学的基础上,依托静宁文庙创办,初名为“静宁中学”,1943年更名为“甘肃省立静宁中学”,1958年划归县办,改名“静宁县第一中学”后沿用至今。2002年发展为“甘肃省示范性普通高中”,2004年学校停办初中部,成为独立高中。</p><p> 自高考制度恢复以来,为高等院校输送了3万余名合格学生;近年来,为北大、清华培养了62名优秀学子。2020年,应届生一本上线453人,上线率60.26%。总分600分以上42人,有3人进入全省文、理科前百名。5名同学被北大、清华录取,20名同学被“2+7”高校录取,985院校录取达87人,211院校录取达201人,“双一流”大学录取人数达222人。2019年,学校荣登全国500强中学之五大学科竞赛“省一”排行榜,排名全省第三位。</p><p> 静宁一中综合办学实力排名全省第八位,为进入甘肃省普通高中“十强”之一的唯一一所县级高中;2017年,学校再次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甘肃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殊荣。</p> <p>  静宁二中创建于1978年,2006年改办为独立高中,2011年晋升为“市级示范性普通高中”。2014年8月,学校整体搬迁至文屏教育园新校区,校园占地152亩,校舍建筑6.4万平方米,现有教学班53个,在校学生2300余人,教职工246人。</p><p> 学校以“立德、育爱、求真、至美”为校训,以“爱物如人,爱人如己”为优良校风,传承“德业齐修,乐教善教”的教风和“合作探究,自信好学”的学风,坚持“育人为本、全面发展、质量强校、特色立校”的办学理念。</p><p> 学校先后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全国‘十一五’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示范学校”;被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评为“省级德育示范学校”和“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被省教育厅、省体育局评为“ 落实中央7号文件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先进单位”等。</p><p> 学校连续多年被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授予“ 教育工作先进集体”、“ 教育质量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p><p> 近年来,学校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深化教研教改,落实“集体备课”和“一课一研”,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教师培训方式和“面向全体、分层教学、培优补弱”的教学思路,教育教学质量连年提升。</p><p> 学校体艺教育办学特色显著。在每年组织参加全县中学生运动会中,静宁二中代表队曾多次荣获冠、亚军称号,曾多次代表县、市参加省级及以上各类比赛,均取得过优异的成绩。学校编排的艺术节目连续多年参加国家、省、市、县级文艺汇演并受到表彰奖励。</p><p> 今天的静宁二中,校园绿树掩映,花香袭人,四季常青,书声琅琅。硬件设施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办学理念先进,已经走上了一条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今后,学校将本着对学生、对家长、教育事业负 责的态度,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必将为提升静宁教育品牌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p> <p>  静宁文萃中学中学始建于2014年,是一所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师资雄厚的全日制高级中学。学校地处静宁县教育园区,占地面积总面积9533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4723平方米,总运动场面积20160平方米,绿化率达到40%以上。建有教学楼、实验楼、办公楼、餐饮楼、公寓楼等,设有多媒体教室、通用技术教室、阅览室、实验室、美术室、音乐室和校史馆等,基础设施完备,办学条件一流,为学生更好的学习、生活提供了良好条件。</p><p> 自建校以来,学校始终以“包容开放,萃集智慧,文化育人, 个性发展”的办学理念为目标,不断加大师资投入,逐渐组建起一支勤奋、敬业、严谨、爱生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始终保持在全市同类学校前列提供了有力保障。自2017年以来,学校高考二本上线率均达到90%以上,重本上线率逐年攀升,一直稳居全市农村示范性高中第一;尖子生的培养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清华、北大“7+2”等全国知名大学都留下了我校学子的身影。</p><p> 学校全体师生一直发扬文萃精神,不断奋发拼搏,取得了“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甘肃省快乐校园示范学校”、“甘肃省第四批中小学德育示范学校”等多项荣誉, 给我校向更高层次发展添加了新的动力。</p><p> 桃李无言实自华,木铎有声乐又清。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在县委县政府及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全体文萃人将秉承“谦和思诚、开拓奋进”的传统,践行“崇文、尚德、萃思、致远”的校训,踏实有为,不断进取,为把学校建设成“全县一流、全省知名”的现代高级中学而努力,让更多学子实现属于自己的大学梦、青春梦、人生梦!</p> <p>  阿阳实验学校前身是创建于2001年8月的阿阳小学。2003年7月,县委政府决定将阿阳小学更名为阿阳实验学校,办成九年一贯制课改实验基地。2004年7月,经县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将一中初中部整建制划转到实验学校,阿阳实验学校是在全县拥有优质教育资源的实验性、示范性学校。</p> <p>  静宁县文惠小学,是目前全县最年轻的学校。创建于2020年8月,以“仁惠崇真 博文修身”为校训,占地面积39亩,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已建成教学楼两幢,综合楼正在建设中),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p><p> 学校布局科学,环境优美,拥有完善的配套设施:教学楼两幢,建筑面积共4200平方米,教室全部配备电子白板、计算机等现代信息设备和高规格升降式课桌椅;300米塑胶跑道运动场,涵盖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等;综合楼建筑面积达6500平方米,教学仪器均按国家一类标准配备,建成后将涵盖合唱厅、舞蹈厅、器乐排练室、科学探究室、陶艺室、书画室、STEAM活动室、多媒体大厅等。生均占地面积、生均建筑面积、校园绿化面积等指标全部符合国颁标准。</p><p> 学校所有教师是2020年全县范围内公开择优竞聘后选调的优秀教师,专业分布科学,年龄结构合理。学校现设14个教学班,注册报到学生417人,现有教职工40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学校将按照让每一名学生成人、成才、成功的人才培养目标,面向全体,关注个体,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优质、高效完成国家规定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广泛开展体育艺术“2+1”,全方位发掘学生发展潜力。让家长安心、师生舒心、社会放心。</p><p>( 摄影:颉满斌)</p> <p>  平凉机电工程学校是国家重点中等职业学校(静宁县职教中心),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国家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专业技能型人才培训基地,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基地。</p><p> 学校以职业中专为依托,融大专、本科学历教育为一体,集教学研究、生产经营、科技推广、 短期培训于一身,形成多层次、多功能和多规格的办学模式。学校现开设工业与民用建筑等13个专业,有教学班66个,各级各类学生总数3200多人,教职工221人,校园占地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万多平方米。</p> <p>  成纪文化城:成纪文化城位于静宁县城中心地段,是为了开发利用成纪文化资源而修建的文化基础设施,是静宁县重要文化基础设施和旅游景点之一,现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p><p> 成纪文化城由中国著名工程设计大师任震英和高级建筑师左国保等专家设计,整个建筑秦汉风格鲜明,气势宏伟,占地66亩,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总投资2600万元。</p><p> 主要建筑物有伏羲纪念馆、文化馆、图书馆、档案馆、文化局、旅游局、八卦坛和石刻碑廊。古朴典雅,内涵丰富。</p><p>(上图分别为:一、文化城北门航拍图,二、文化城全景图,三、文化城南门航拍图。)</p> <p>  站院巷清真寺位于城关镇站院巷北端,始建于明、清。原建筑面积4700平方米,分南北二院;南院为正院,座西北向东南。现仅存礼拜大殿,大殿平面大体上呈“凸”字型,宽14.97米,净深25.25米,建筑面积377.84平方米。</p><p> 大殿顶部结构形式起伏多变,精巧独特,由重檐歇山,单檐歇山,西坡卷棚勾连搭配,浑然一体,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精妙构思和中国特色穆斯林宗教建筑的风格。</p><p> 1982年被县政府确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8月被甘肃省人民政府确定第六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文屏广场位于文屏山下,教育园区中心地段是目前静宁县域内最大的健身娱乐广场,拥有跑道、健身器材、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地、停车场,公厕等公共设施。广场东西向300多米,南北向200多米,占地面积约60000平方米。是静宁县城及附近居民休闲、娱乐、健身的好去处。</p> <p>  西岭公园:位于北纬35°29′42",东经105°35′10",海拔1647米。地处静宁县城西北,西岭公园占地320亩,是一个集生态型、景观型、公益型、服务型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公园。</p><p> 公园内拥有人工湖、中心花园、中心广场、农家乐小院及配套的凉亭、石桌、石凳等设施,栽植有各种景观常青树木和观赏花卉,是一座具有现代气息的生态公园。(图一为公园全景航拍图;图二为公园内人工湖。)</p> <p>  静宁县体育场位于县城中心地段,和西岭公园隔路相望,始建于1997年,占地面积45亩,在原体育场的基础上,2010年进行了改扩建,建有可容纳2万人的看台,一个标准的人造草坪足球场,400m标准塑胶田径场,一个可以容纳1万人的灯光塑胶篮球场。目前处于改造升级状态。</p> <p>  静宁县人民医院始建于1949年,是一所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急诊急救为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 医院占地面积17331.6平方米,建筑面积31208平方米,其中医疗用房面积22349.2平方米,医院固定资产1.4亿元,其中设备固定资产5078.5万元。拥有大、中、小型检测、诊断、治疗仪器设备264台(件)。 医院医技人员557人。医院编制床位500张,设有16个职能科室,17个临床科室,7个医技科室和11个二级专业组。</p> <p>  静宁县中医院始建于1987年,是静宁县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新农合医保定点医院。医院占地面积7553.73平方米,建筑面积17000平方米,资产总计 3600万元。</p><p> 设内、外、妇、儿、肛肠、骨伤、针灸康复、眼、耳鼻喉科、口腔、手术麻醉、“120”急救中心等临床科室及放射、超声、检验、心脑电、胃(肠)镜等医技科室。有中医药特色专科5个,其中肛肠科、针灸科、骨伤科为省级重点中医药专科,肝病科、风湿病科为市级中医药重点专科。拥有64排CT、 彩超、DR、遥控500mAX光机、C形臂、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腹腔镜、关节镜、电子胃镜、肠镜、膀胱镜、前列腺电切镜、脑电脑地形图仪、颈颅多普勒等高精尖医疗设备。</p><p> 近年来医院不断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开展中医药特色疗法、中医特色护理、推广中医适宜技术等。医院目前已成为一所科室设置齐全、服务功能齐全、中医特色突出的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防保为一体的综合性“二级甲等”中医医院。</p><p> 图为静宁县中医医院新院区。</p> <p>  静宁县客运站目前是平凉市(五县一市一区)占地面积最大、设施最完备的客运站之一。2015年11月24日正式投入运营。 静宁客运站占地面积70.2亩,总投资6165万元,总建筑面积8410平方米,平均日旅客发送量可达10750人,按一级汽车站标准建设,拥有大型客车位180个,小车位186个。</p> <p>  静宁欣叶包装印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位于八里工业园区,公司于2014年05月04日在甘肃省静宁县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公司经营范围包括纸板、纸箱、纸盒、包装材料的生产、加工、销售等。</p> <p> 甘肃省静宁县陇兴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位于静宁县城东郊109号,是国家定点生产民用爆破器材的专业厂家,是甘肃省生产民用爆破产品的骨干企业。始建于1970年,2001年二次改制为经营层持大股,员工参股的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拥有资产3000多万元,从业人员480多人,其中各类技术人员60名。</p> <p>  静宁县恒达有限责任公司于2001年01月19日在甘肃省静宁县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成立。位于静宁八里工业园区,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包装装潢印刷,造纸、纸和纸板容器、果品包装材料制造及销售等,注册资本2000万元。</p> <p>  静宁大饼:采用传统工艺烤制而成的一种便于携带、有独特风味的食品,以色泽细白透黄、脆酥醇香,久放不馊,入口生津的独特风味闻名陇上。静宁锅盔的特点是:面粉雪白,外形平整,薄厚均匀,色泽光亮,又脆又酥,甜美可口,饼香浓郁,诱人食欲,不易破碎,便于携带。由传统工艺制作,分油质和糖质两种。据史载,清朝同治年间,本地城区部分回汉群众就以加工大饼为职业。晚清爱国将领左宗棠,率军西进新疆途经静宁,曾征调静宁大饼为军粮。民国元老于右任也把大饼做特产专门携带。在解放兰州和西藏著名战役中,静宁县大饼又支援大军西进。五十年代静宁大饼还在兰州、北京展销过,先后六次在中央电视台得到推送传播,评价良好。</p><p> 静宁烧鸡:亦称静宁卤鸡,是静宁传统名优食品,具有近百年的加工卤制历史。静宁烧鸡以形色美观、鲜嫩味美、外表晶亮、囟色褐红、肉香味厚、爽口不腻,个大丰满,风味独特,被授予"中华老字号"品牌和甘肃省"地方名优小吃"、"质量信得过产品"。驰名甘、陕、宁等省(区),是西兰公路上过往旅客争相购买的风味食品,或路途食用,或馈赠亲友,莫不为人称绝,既是筵席美餐,又是滋补佳品。</p> <p class="ql-block">  关于静宁苹果的文字我想说的话,纵有千言万语亦难以表达对她的情怀……………一言以蔽之: </p><p class="ql-block"> 吃遍天下苹果,还想静宁苹果。</p><p class="ql-block"> 要想了解静宁苹果那就看(听)我们静宁县委书记王晓军的推介……………</p> <p class="ql-block">静宁县委书记何鹏峰推介静宁苹果</p> 三、各乡镇介绍 <p class="ql-block">  各乡镇排序按2019年年鉴统计各乡镇人口数量由多到少排序,每一个乡镇都各有特色,独具魅力,都是我热恋的故乡!静宁钟灵毓秀,山清水美,风光旖旎,社会和谐,到处都是我们的家园和父老乡亲。</p><p class="ql-block"><br></p> 1、甘沟镇 <p class="ql-block">  甘沟镇位于静宁县中西部,距县城24公里,东邻城川镇、威戎镇,南依双岘镇、治平镇,西接新店乡、四河镇,北靠细巷镇,静新、甘田公路、省道S222线在此交汇,交通便利。全镇辖19个行政村,17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7394户3.48万人,总面积17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21万亩,人均耕地3.5亩。</p><p class="ql-block"> 甘沟镇目前是静宁县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乡镇。</p> <p>  静宁县甘沟中心小学始建于1917年,是一所百年老校。占地40亩,建筑面积9800平方米,现有教学班25个,学生1031名,教师75名。</p><p> 学校秉承“启智修德,健体立美”的教育理念,规范办学行为,强化素质教育,深化教学改革,努力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最好的自己,教育教学质量位居全县同类学校前列。</p><p> 学校先后荣获静宁县“书香校园”,“绿色生态文明校园”,平凉市“绿色学校”,“文明单位”,甘肃省“德育示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和“快乐校园”。</p><p> 甘沟中心小学是县域内乡镇学校人数最多的小学。</p> <p>  方圆污水处理厂。全名:静宁县方圆工业和生活污水处理有限公司,位于甘沟镇马坡村,于2018年6月已完成所有单体建设和设备安装,并进行调试,项目采用PPP建设模式,总投资1.52亿元,实现城镇生活污水和园区工业污水收集、处理的双规合一,总面积为148.2亩,设计能力为20000立方米/天(生活污水17000立方米/天,工业污水3000立方米/天)。</p> <p>  甘沟镇街道广场:中心地理坐标:北纬35°24′31〃,东经105°35′34〃,现为静宁乡镇中最新最大的群众休闲娱乐广场,修建于2020年春季,占地面积5208平方米,是目前县城之外乡镇文化广场中面积最大的广场。</p> <p>  甘沟镇街道全景图:甘沟镇小城镇建设已初具规模,规划建设道路和桥梁已初具雏形,河道治理,四纵三横主干道路,老虎屲绿化、文化休闲娱乐广场,赵河柏油马路、李河大桥重点工程等正在全面建设之中。近年来,甘沟镇着力打造静宁西部最美小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路,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nbsp;,一年要有一个新模样。</p> <p>  甘沟镇老虎屲:中心地理坐标:北纬35°24′45〃,东经105°36′0〃,海拔1906米,山势险峻,植被以刺槐、杨树和丁香居多。山路曲折,坡陡弯急,确有威虎之势。传说很多年前常有猛虎出没,故称之为老虎屲。</p> <p>  甘沟镇屯堡三台山:所在位置坐标 北纬35°23′51〃,东经105°37′36〃海拔1760米,三台山修建有无量祖师大殿;关圣帝君大殿;文昌帝君大殿。大殿于农历二零一五年三月九日奠基开工,农历二零一六年三月十日竣工,建筑面积460平方米。庙宇后依山所建,屯江堡在山下依北山而建。</p> <p>  甘沟镇高南山主峰中心附近地理坐标:北纬:35°22′50〃,东经105°42′33〃,从静宁县地域图最东端曹务镇永丰村,最西四河镇涧沟村;最北原安镇关音村,最南仁大镇东张村的地理位置坐标来算,甘沟镇牡丹村和张湾村交界处的高南山应为静宁县全县地理几何中心。</p> <p>  甘沟镇梁岔虎头山堡子经过不断维修,至今仍然完好保存,内有舞台和庙宇,梁岔村部也依堡子而建,地理地貌特征较为明显。</p> <p>  祁川村地处甘沟镇东部,此处非乡政府所在地人口较为集中聚集的村落,此处有祁川村的祁一社、祁二社、陈一社、陈二社,260余户,人口一千余人,祁川初级中学,祁川小学及祁川幼儿园均坐落于村中心位置。</p> <p class="ql-block">  祁川初级中学的春、夏、秋、冬。</p><p class="ql-block"> 祁川初级中学前身是1970年设立的祁川小学初中部,1982年与小学部分离,学校占地面积19亩。建筑面积5844.82平方米。</p><p class="ql-block"> 学校中考成绩一直处于全县乡镇初中前列,尤其是2020年更是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位居全县第五,乡镇中学第二。</p> <p>  甘沟镇骆家山铧尖堡:所在位置坐标 北纬35°25′03〃,东经105°34′24〃海拔1818米,此处可以俯瞰甘沟镇镇区全貌以及响河村,雷黄村。堡子依山形,山势而建,颇具特色。因其外形酷似犁地铧尖,故名。在此俯瞰干沟镇区美景,一览无余;确为一处观景绝佳所在。</p> <p>  甘沟镇雷黄村水源地:所在位置海拔1736米,处于响河水库上游。水草丰美,鱼鸭嬉闹。是全县最佳水源涵养地中的之一。</p> <p>  甘沟河:拍摄点位置坐标 北纬35°27′41〃,东经105°41′30〃海拔1598米,甘沟河发源于四河涧沟村境内,在四河境内称为四沟河,甘沟河另一支流发源于四河镇(原田堡乡上芦)的谭家河在甘沟镇甘沟村附近汇聚。甘沟河大致流向先西北至东南方向,在杨咀村强川附近受高南山山脉阻挡,流向改变开始由西南至东北方向流淌,至甘沟镇马坡村(静宁方圆污水处理厂附近)汇入葫芦河。全长约为47.6公里,年径流总量约为742万立方米。甘沟河马坡至杨咀河谷平川段古称抛龙川!(宋史中有记载)</p> <p>  甘沟镇马坡村:村部所在位置坐标 北纬35°27′41〃,东经105°41′30〃海拔1598米,马坡村位于甘沟镇东北部,距县城10公里,是甘沟镇的“东大门”,静宁县中西部的分界线,也是静宁县城进入静宁西部五乡镇(原来七乡镇)必经之地。</p><p> 全村下辖马坡、庙湾、吕坡、靳上、靳下、王湾、靳岔、马岔、下庄、中庄、后庄、11个村民小组(社),共727户3075人,总面积1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303亩,果园面积3356亩,目前是非镇政府所在地之外静宁县人口最多的行政村。</p><p> ( 图一:马坡村航拍图局部)</p><p> 白马大王大殿座落于静宁县牛头山东麓,甘沟川(古称抛龍川)西北,马坡庙会从明清时期就有演出,并且庙会时间固定,每年农历四月十四(威灵侯白马大王寿诞之日)为正会,每年农历四月十三至四月十八日为期六天时间以秦腔演出为主,虽经朝代更替亦不曾间断,新中国成立后曾中断过两次,第一次是在1958年到1961年甘肃农村最饥荒的几年因经济原因被迫停演三年;第二次是在1966年因“破四旧”运动中被迫中断两年,从1970年开始复演,年年持续演出,不曾间断,演出至今……庙会之时热闹非凡,戏迷票友云集,香客络绎不绝,四方嘉宾来贺,场面远盛于逢年过节之时!</p><p> (图二:位于马坡村中心位置牛头山麓的白马大王大殿)</p> <p>  西干渠代表:拍摄点位于甘沟镇马坡村;西干渠前身为北峡渠(西河渠),在八里,引葫芦河水。1956 年开始设计施工,从八里镇红林地段的北峡开口,经八里铺小山到姚柳家,全长8公里,灌溉6000亩。1958、1959年大跃进中,开挖从西吉县玉桥团庄进水,经本县闫庙、红林、八里、小山、赵世坡到甘沟镇杨咀提水浇灌雷大梁山地的引水上山工程,因违背科学和高估当时的施工技术和经济能力,盲目上马施工,全线一次开工,物力、财力不足,投183. 17万个工日后,被迫中途下马。</p><p> 图为残存的约三百米的西干渠渠址,在2015年甘沟镇政府将其修整现在为马坡村马坡社通往马岔社的社与社之间一段村内山路。</p> <p>  甘沟镇大柳水坝:海拔1695米,水域面积约40亩,风光旖旎,蓝天白云倒映于水中,相映成趣,让人流连忘返。植被以刺槐和直柳和白杨为主。</p> <p>  甘肃西物优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赋予静宁苹果产业链升级新概念把工厂建在产业链上,实现每乡(镇)一厂。甘肃西物优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12月,首个样板基地选在静宁县甘沟镇甘沟村扶贫车间,由北京知名品牌策划人王星投资兴办,总投资500万。</p><p> 公司用小苹果大产业的理念,把黄土高坡的小果轻度加工,开发成深受人人喜爱、可食的苹果脆片、苹果米花等绿色零食。让苹果文化通过西物优品平台渗透到千家万户,成为静宁人骄傲的名片!</p> <p>  高界河马坡段:拍摄点北纬35°28′00",东经:105°41′20",海拔1603米,县道093K13公里处。</p><p> 高界河发源于会宁县党岘乡弯曲村附近,自界石铺镇马峡进入静宁县域,大致流向:西北向东南方向,流经界石铺镇,细巷镇,甘沟镇,在甘沟镇马坡村和城川镇鲍家咀头接壤处汇入葫芦河。(高界河的主要支流红寺河,红寺河发源于会宁境内华家岭东侧,自红寺甘湾村进入我县,大致沿西北至东南方向流淌,在细巷镇谭店村附近汇入高界河)流长约为50公里。图一:高界河马坡段夏日风光,图二:高界河马坡段航拍图。</p> <p>  原甘沟乡、祁川乡地图(2003年12月8日以前)(原)祁川乡位于静宁县中西部。东邻城川、威戎公,西连甘沟,北与细巷接壤,南与双岘为邻。南北长13.5公里,东西宽9公里,总面积69平方公里。因乡政府驻地祁家川而得名,距县城14公里。全乡有9个大队,73个生产队,58个自然村,1922户,11059人。(1984年数据)</p><p> 全乡9个大队中,马坡、祁川大队解放前属岷屯乡。1949年解放后属第一区(城关区)泰安乡、民乐乡和第五区(甘沟区)、农林乡、著和乡。王川、大柳、杨咀、张岔、刘杨大队解放前属岷屯乡,解放后属五区民联乡、农林乡。牡丹、张著大队解放前属威戎乡,解放后属五区著和乡、金堂乡。1958年公社化后属民联公社,1959年改名为甘沟公社。1961年甘沟公社划小为甘沟、祁川、水坪三个公社,1964年复并为甘沟公社,1980年又重新恢复祁川公社(乡)至2003年与甘沟合并,现隶属于甘沟镇。</p><p> 带你了解静宁县乡镇的分分合合,为你解开一段尘封的记忆,让年轻一代学习静宁的历史和地理知识的点点滴滴。</p> <p>  红山咀大桥:桥面海拔1603米。1974年在靳(城川镇靳寺村)邢(界石铺镇邢岔村)公路线城川红山咀山建成5孔25米双曲拱桥,高8.7米,净宽7米,全长154.2米,当时造价33万元,该桥是1984全县最长的公路桥。目前仍在使用之中,但为了保护大桥,禁止大型车辆通过,轿车和其他小型车辆可安全通过。</p><p> 图一:鹿角口;鹿角口是静宁地域中、东部进入西部的必经之地,也是六盘山山系和华家岭山系的分界线。图二:红山咀大桥。</p> 2.古城镇 <p>  古城镇政府:古城镇位于静宁县东部,在静宁、庄浪、隆德两省三县交汇处,东接曹务镇、宁夏隆德县温堡乡以及庄浪县赵墩乡,北靠司桥乡,西、南和城川镇、威戎镇接壤。地理位置优越,全镇南北长20公里,东西宽 14.5公里,总面积 145平方公里。全镇共有24个村157社7275户34655人。</p> <p>  古城遗址(章川堡遗址):位于古城镇街道向北约1000米处,海拔1736米。古城城址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450米,南北宽230米,分布面积10万平方米,现存四分之三的城墙,为夯土版筑,夯层厚0.08—0.1米,城墙残高3.5米,基宽3米,设东、南、北三门。依地势东北较高处有村民10余户,其余为农田。</p> <p> 古城遗址处于甘恺河(甘渭河)与西番沟河交汇处的三角形台地上,故城周长约千米,后背依山,两面临河。西北墙体因河水冲刷而塌陷,其他残存部分走势分明,堡周随处可见散碎瓷片陶片。</p><p> 从《宋史.地理志》“威戎堡(今威戎镇)东至章川堡三十里”的记载来看,“古城”即章川堡确凿无疑。章川堡因其与名将刘沪有关而引人注目。刘沪字子浚,勋将刘文质之子。宋仁宗康定中,任瓦亭寨铃辖,代理静边寨(今城川靳寺)主,爱民有胆略。</p><p> 庆历年间,刘沪秉承知渭州曹玮收复蕃部所据之水洛城的意旨,于章川筑堡屯军,以其地作为进军南下的跳板。羽毛丰满之后,刘沪率军直趋水洛,劝吐蕃首领归顺。其后又顶着巨大压力,扩修水洛城垣,名垂史册,章川堡也因此闻名于世。</p> <p>  古城镇西番沟水库:坝面海拔1749米,西番沟水库地处古城镇街道向北约1500米处,集水面积约44平方公里。1959 年冬始建,1960年秋停建,1966年被洪水冲毁,1971年重建,1972年蓄水11米时,坝体滑坡崩溃。同年9月再建,翌年8月又一次冲毁,1976年3月,县水利局重新设计修建,1978年10月竣工,投入94万个工日,国家投资103. 72万元,用水泥2351吨、钢材78吨、木材140立方米,完成土石方54.05万立方米。全部工程由土坝和泄洪洞(兼输水)两大部分组成,土坝高31米,顶宽6米,长270米、底宽174米,总库容668万立方米。</p> <p> 甘渭河:甘渭河由东向西从古城境内流过,灌溉方便,水利资源丰富。甘渭河古有暖水河之称。</p><p> 据《静宁州志》载:“乾磑(wei)河隆冬不冻,俗名暖水河”。“暖水河源出曹务之东,西至章川堡(现古城乡古城村)入沙,复浚出于杨沟、庙堡,开渠引水,缴磨不冻,民咸利之”。河谷地带平均海拔1660米左右,河谷南北梁峁起伏,沟壑交错,植被覆盖差,平均海拔在1960米左右。</p><p> 大致流向东北至西南方向,流长约50公里。</p> <p>  原石咀乡乡政府所在地,所在位置坐标 北纬35°25′22〃,东经105°49′13〃海拔1647米,坐落于古城镇陈河村,2003年12月全县有六个乡被合并时石咀合并于古城,现属于古城镇管辖。(石咀乡政府所在地是截止2020年8月唯一在2003年12月被合并的六个乡政府中保护存最为完好的旧乡政府驻地。)</p><p> 原石咀乡位于静宁县东部。东邻古城,北靠司桥,西南与威戎接壤,南北长9公里,东西宽8公里,总面积为65平方公里。公社驻地是新建居民点,距县城28公里。石咀大部分地处山区,地势由东向西倾斜。</p> <p>  原古城和石咀乡地图!现在的古城镇地域由原古城乡和石咀乡合并所成。</p> <p>  古城镇珍珠林(兴隆寺):位于古城镇杨沟村碾沟组77号,庙门地理坐标:北纬35°29′42〃,东经105°4′49〃海拔1739米,是静宁县名胜古迹之一,其主要建筑五台殿为中华民国24年(公元1935)修建。绿化率99%,是静宁县域内旅游景点绿化率最高的地方。应该没有之一。</p><p> 珍珠林面积50多亩,景区树木茂盛,树种繁杂,以稀有珍珠树为主,珍珠林也由此得名。各种花草生长于灌木丛中,形成了典型独特的珍珠林特色小气候。建筑物为隋唐时期所建,有三清洞、玉皇洞、菩萨洞、菩萨大殿、钟楼、药王殿等古建筑,有大小神佛像36尊,历来是道教、佛教活动的场所。</p><p> 图一为珍珠林玉皇洞、三清洞、菩萨洞;图二为珍珠林全景。</p><p><br></p><p> </p> <p>  静宁、隆德界渡桥:地理坐标:北纬35°27′16〃,东经105°53′56〃,海拔1700米,是静宁、隆德的又一分界线,也成为静宁最东的渡桥之一。</p> <p>  古城镇静原鸡:坐落于古城邹家河古城街道60号,2019年公司成立孵化育雏中心,白肤鸡繁育量达10万只;现繁育量30万只左右。也是全国九大名鸡之一,体重可达九斤,别名九斤黄。(因为其鸡爪为黄色)</p> <p>  古城镇庙咀人饮工程:位于古城镇庙堡村庙堡社,海拔1652米。处于甘渭河中游,目前仍是静宁县城区居民生活用水的水源地之一。</p> <p>  古城镇凤林酒业:甘肃凤林酒业有限责任公司是集研发、生产销售白酒、纯净水于一体的民营企业。占地面积23亩,建筑面积15680㎡,酿造和灌装车间、地下酒库各占3200㎡,发酵池99个,均为静宁县最大生产规模。所有产品经检验均达到国家标准。</p> 3.威戎镇 <p>  威戎镇政府:海拔1540米。威戎镇地处静宁县中部,北靠城川镇,东接古城镇和庄浪县赵墩乡,西邻甘沟镇,南依双岘镇、雷大镇,总面积9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2万亩,辖17村94社3.2万人。</p><p> 威戎镇作为静宁县唯一的全国重点镇,是静宁连接东南部县各乡(镇)的枢纽,也是全县第二大文化中心和商贸物流中心。全镇共有果园4.2万亩,苹果产业和现代旅游休闲采摘农业发展迅速。</p> <p>  威戎中学:海拔1572米。静宁县威戎中学始建于1956年,前身为甘肃省立静宁中学二部,1962年改名为静宁县第二中学,1969年更名为静宁县威戎中学。校园占地面积102亩,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绿化面积2.1万平方米。</p> <p>  威戎镇武高村胡沟组新农村:海拔1540米。有居民83户375人,安置区占地总面积47.3亩,新修小康民宅83户;硬化巷道2公里,铺设给排水管网2公里;新修文化广场1处、休闲亭3座、中心花园300平方米,配套新修葫芦河过水桥1座。</p> <p>  威戎小学:学校海拔1596米,学校始建于1912年,1978年被确定为县办重点小学。校园总面积20895平方米。校内6室(图书室、微机室、仪器室、体育室、艺术室、档案室)俱全,固定资产195.5万元,配置达到国家二类标准。是静宁县为数不多的园林式市级标准化小学。</p> <p>  威戎北关新农村:海拔1582米,修建于2006年,83户,大约占地48亩。环境优美,院落均坐北向南。是静宁县县域内修建较早的新农村之一。</p> <p>  威戎喇嘛庙山:位置坐标 北纬35°22′34〃,东经105°45′15〃海拔1635米。清乾隆年间,有常、闫二公,籍贯不可考也,履操清贞,才识英拔,在藏区修行数载,终为上师,亦称喇嘛。后二公云游四方,弘扬布道,在威戎为乡民祈雨除雹,诊病施药、趋吉避凶、指点迷津,一方百姓多沾恩泽,虔诚之情,若奉圣明。二公圆寂后,乡民感念其恩德,遂尊为方神,于城北三峰山巅修庙供奉。山名后渐变为喇嘛庙山。2013年5月3日新庙落成。</p> <p>  威戎皇城堡子:位置坐标 北纬 35°22′19〃,东:105°46′0〃海拔1572米,地处威戎党家塬西北,据说为当年犬戎族皇城所在位置,也许是后来的堡子一角,已无权威典籍可靠,但地势险峻,残余城墙依然高峻雄伟,让人肃然起敬与古人的非凡劳力。矗立古墙之下,让人浮想联翩,昔日的恢弘建筑如在眼前。</p> <p>  威戎戴氏祠堂:位置坐标 北纬35°22′38〃,东经105°45′05〃海拔1609米。2011年11月30日落成。</p> <p>  威戎温氏祠堂:位置坐标 北纬35°22′36〃,东经105°45′03〃海拔1603米。公元2019年7月11日落成。</p> <p>  威戎武高水库:坝面海拔1525米。武高水库在威戎乡武高村 ,集水面积14平方公里。1956 年建成,1971年加宽加高,1982年至1984年加固改建,全工程由土坝、泄水涵洞、溢洪道组成,土坝高25.5米,顶宽6米,长145米,总库容147.1万立方米。投16. 89万个工日,国家投资44.8万元,用水泥630吨,钢材44吨,木材60立方米,完成土石方28.05万立方米。</p><p> 当时配套干渠2条,全长2.9公里,支渠11条,全长3公里,有效灌溉面积149亩。保灌溉面积约为1300亩。</p> <p>  威戎葫芦河平板桥:此桥位于威戎镇武高村胡坡社附近,是一座静宁县域最为古老的平板桥,质量可谓可靠,到目前为止大型半挂车仍可以通过。</p> <p>  威戎农业示范园:主题雕塑位置坐标 北纬35°22′50〃,东经105°43′44〃海拔1554米。威戎现代苹果矮化密植示范园占地面积1305亩,是一处集新标准建园、新技术推广、新模式运营的苹果高新技术产业核心区。是静宁县目前规模最大的现代化果园示范基地。</p> <p>  威戎武高西干渠水利工程遗址:位置坐标 北纬35°21′24〃,东经105°49′09〃海拔1525米,上世纪70年代修建。保存完整,是我县上世纪七十年代修建水利工程的缩影和代表之一。</p> <p>  威戎梁马光伏电厂:位置坐落于威戎镇梁马村东,海拔1563米。年发电能力20000000瓦。是静宁县域内太阳能发电最大电厂。</p> <p>  威戎文昌宫:中心地理坐标:35°22′08〃,东经105°45′56〃,海拔1568米,建于明代嘉靖年间,现有旧殿文昌宫、孔子塑像和关圣帝君及子孙宫几处庙宇。是威戎较为古老的建筑之一。</p> <p>  静宁县苹果苗木良繁基地:坐落于威戎镇梁马村和城川镇大寨村交界处,海拔1769米,是静宁县第一个苹果苗木繁育基地,静宁县林草局果树研究所管理育苗基地,是县域内大型育苗基地之一。</p> 4.界石铺镇 <p>  界石铺镇政府:海拔1701米,界石铺镇位于静宁县西北部,素有平凉“西大门”之称,界石铺镇原称高界镇,东接八里镇,南依细巷、红寺两镇,西连会宁县杨崖集乡,北靠三合乡,原安镇。是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的“中心基点”,是省级文明乡镇,全市十个市列新型城镇化试点镇之一。全镇辖22村172社5939户26722人,土地面积16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68万亩。</p> <p>  界石铺万亩梨园:从祁家大山隧道西口一直顺国道312线向西延伸至界石铺和会宁交界处,现有梨园约4.2万亩。每年梨花盛开之时,省内外游人如织,喜欢摄影的远方嘉宾络绎不绝、纷至沓来,热闹非凡。</p> <p class="ql-block">  界石铺赵岔关堡山:界石铺赵岔官堡山,建于清朝末年,堡子形状奇异,依地势、地形建成不规则七边形,但边墙并非一味直线型走向,尖角之处微圆,俯瞰外形酷似巨龟伏地,其势雄壮,是静宁古堡中不可多得的最具特征的古堡。</p> <p>  界石铺继红村堡子和烽火台:所在位置坐标 北纬35°36′24〃,东经105°32′27〃,海拔1763米,是目前全县古堡和烽火台同时保存的典型代表。</p> <p>  高界高家堡(官堡):堡子所在位置坐标 北纬35°35′44〃,东经105°35′39〃海拔1767米,此山堡和高家堡隔高界河相望。</p> <p>  高家堡的沿革历史、《静宁州志》记载很明确:“明洪武四年(1371),知州时仰信、大使彭寿建,堡城周二里五分。成化五年(1469),知州靳善、大使王臣补葺。成化十六年(1480),知州祝祥增修垣壕,内有公署一处,正厅书吏俱全。宅一所,车房三十间,鼓楼三间,牛神庙一-座,狱一所”“二递运所,每所牛一十六,共所夫六十名”。高家堡递运所自明初建立以来,经过几任知州的不断补充扩修,到明代中期,已成为一-座行政机构齐全,设施完备,以步递通信为主的重要驿站,成为联系中央与地方、内地与边疆的四通八达的驿站。高家堡在城西四十五里,旧为成守处,明初置递运所于此。《州志建置志》对其记载甚详:“递运所二,一在州城,一在高家堡。</p><p> 明洪武四年(1371),知州欧阳信人使彭寿建,堡城周二里五分。成化五年(1469),知州靳善、大使王臣补葺。明成化六年(1480),知州祝祥增修垣壕,内有公署一处,正厅 、书吏俱全。宅一所,车房十间,鼓楼三间,牛神庙一座,狱一所,员裁并废。</p><p> 明时编额递运所,每所牛、十六。”根据回忆绘制的高家堡复原图,城西墙凸出一段,东墙却凹进一节 ,造型十分独特,号为“八角城”。</p> <p>  (高家堡遗址保护碑)城周二里五分,东西南三面开门,历史上商贾云集,百业业旺,曾是丝绸要道上重要的补给供应驿站。清末民初,这里又成为官军与流匪反复争夺区,居民陷于水火,深受其害。 经“民九地震”和高界河水冲刷,现仅西城墙残存70米,正南、正东墙断续可见,堡址大部面积被民居所叠压。</p> <p>  界石铺北岔集水库:坝面海拔1719米,北岔集水库在高界镇,集水面积约31平方公里。1954 年春修秋垮,1958年12月重建,翌年底竣工。坝高23米,总库容129万立方米,投20.53万个工日,国家投资5.1万元,完成土石方15万立方米,12年后库容淤满。1972年10月开始加高兴建,翌年竣工。加高15米,顶宽8米,长250米,总库容275万立方米。1975、1978年两次维修改建,投资41.77万元,投23. 73万个工日,用水泥233吨,钢材10. 7吨。木材15.5立方米,完成土石方27万立方米。</p> <p>  界石铺红军长征纪念馆所在位置坐标 北纬35°36′36〃,东经105°32′35〃,海拔1703米,静宁县界石铺红军长征毛泽东旧居纪念馆位于静宁县界石铺镇继红村,紧邻312国道,距静宁县城23公里。</p><p>界石铺是长征中的“领袖驻地”,红军长征时期,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博古、王稼祥率领陕甘支队在界石铺宿营,朱德、彭德怀、林彪等开国十大元帅中的九位,徐海东、陈赓、肖劲光等十大大将中的八位,杨勇、杨成武等47名上将,以及161名中将、千余名少将曾在静宁宿营或战斗,留下了光辉的革命足迹。界石铺也是红军静会地区大会师的“中心基点”,1936年9月至11月,毛泽东和党中央多次发出电文,确定界石铺为红军会师的有利“中心基点”,红一、二、四方面军主力部队在这里纵横穿插,多次汇合。红军长征期间5次经过静宁,足迹遍布全县13个乡镇50多个村社,发生过大小战斗十余次,成立了中共静宁县委、静宁县苏维埃政府,组建界石铺等10个区、35个乡苏维埃政府,在这里播下了革命火种,和当地老百姓结下了鱼水深情,使得静宁成为一片红色圣地。(一)</p> <p>  (续)现总占地面积56亩,建筑面积640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红军楼、毛泽东旧居、印象厅、主题雕塑、缅怀厅、追忆厅、俱进厅、红色记忆长廊、毛泽东诗词长廊、综合展陈馆及生态广场等。2011年开始面向社会免费开放,2013年成立静宁县界石铺红军长征毛泽东旧居纪念馆,隶属于静宁县人民政府管理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现有展览陈设面积3200平方米。</p> <p>  高堡驿站所在位置坐标:北纬35°36′47",东经:105°36′43",海拔1674米,高堡驿站田园综合体位于静宁县界石铺镇高堡村,毗邻国道312线,区位优势明显,产业特色鲜明,历史文化深厚,总占地500亩。是静宁人周末休闲、娱乐、休闲的首选地之一。</p> <p>  界石铺李堡蔬菜大棚位于界石铺镇李堡村,国道312线祁家大山隧道西侧!海拔1674米,是静宁县最早种植蔬菜大棚的地方,曾为全县人民的菜篮子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p> <p>  界石铺镇街道粮站海拔1707米,始建于1959年,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p><p>简介:静宁县界石铺镇原粮管所院内,粮仓长42米,宽11米;面积462平方米,修建于1950年。采用仿古“大式七檩举架及出檐歇山顶”风格建筑,具有较高的历史文物价值。</p> <p>  界石铺镇合并前的界石铺和七里地图!</p><p> (原)七里乡:七里乡位于静宁县西北部。东邻八里,西连红寺、高界,南接细巷,北靠原安、灵芝。南北长11公里,东西宽9公里,总面积67平方公里。政府驻地七里铺,距县城20公里。全乡有9个大队,74个生产队,&nbsp;42个自然村。七里乡,以驻地自然村七里铺命名。解放前属界石铺乡。解放后隶第四区(高界区)。1958年公社化后,属高界公社。1961年从高界公社分出,成立七里公社,1964年并入高界公社,1980年又恢复七里公社至2003年合并入高界,现隶属于界石铺镇。</p> 5、仁大镇 <p>  仁大镇政府:海拔1330米,镇政府坐落于阳屲村仁大街道1号,仁大镇位于静宁县最南端,东与庄浪县接壤,西接贾河乡,北依李店镇、余湾乡,南与秦安县毗邻。 </p><p> 静秦公路、304省道及平天高速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葫芦河、李店河与清水河三河交汇,境内河流全长36.5公里,水源充沛。最低海拔1288米,为全县海拔最低处,全镇辖19村114社5654户25753人,总面积11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3万亩,占全镇耕地总面积90%以上,基本实现了果园全覆盖。</p> <p>  东张村:静宁县地理位置最南端的行政村,村部(位于东张村后巷组)位置坐标 北纬35°01′38〃,东经105°45′28〃,海拔1766米,距离静宁县城90公里,东张村部是全县333个行政村部距离静宁县政府最远的村部。</p> <p>  仁大镇南门村:静宁县第一个小康村,居民多居住于二层小楼,生活富裕。是静宁人在改革开放后艰苦创业,勤劳致富奔小康,建设美好家园的一个缩影。</p> <p>  平天高速(仁大刘川段G8513)天水—平凉高速公路,又称天平高速公路,属于平绵高速。本项目路线全长73.1公里,总投资估算100亿元,起自平凉市华亭县南川乡吴家堡子,至秦州区西十里铺。天平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的G8513平凉至绵阳国家高速公路的重要路段,也是全省高速公路网规划中纵贯陇东南地区的一条重要省级快速联络线。项目总投资225.65亿元,线路全长207.28公里,在天水市境内总里程95.82公里,其主线全长65.69公里,天水北、秦安、大地湾三条连接线全长30.13公里,途经秦州、麦积、秦安三个县区,设有天水北、中滩、秦安、安伏、莲花5个出口。项目建成后,将打通天水市的北向高速通道,将天水至平凉的行车时间缩短至3小时以内。(一)</p> <p>  天平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路线起自平凉市华亭县南川乡吴家堡子,经西华、韩店、庄浪、万泉、安伏、秦安、渭南,至秦州区西十里铺,路线全长207.28公里,其中主线长172公里,连接线35.28公里,项目估算总投资225.65亿元。项目主线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为80km/h。(二)</p> <p>  全县海拔最低点:位置坐标35°05′42〃,东经:105°43′06〃海拔1288米,(测量工具不是非常专业,误差或许不可避免!)葫芦河、治平河、清水河汇聚后流入秦安地界处,伏家峡内。隶属于仁大镇李湾村,位于省道304线和平天高速交汇处。</p> <p>  静宁县阳坡初级中学:海拔1669米,是全县最南端也是离县城最远的独立初中。阳坡初级中学创建于1971年,位于仁大乡新兴村关道坪,1976年1月增设高中部,1979年3月改办为独立初中,更名为“阳坡初级中学”。学校现占地面积12.7亩,建筑面积2,087.47平方米,2005年新建面积1021平方米的教学楼1幢。</p> <p>  仁大镇李河古槐树:位置坐标北纬 35°09′38〃,东经105°45′24〃,海拔1381米,是静宁县域内有记录的树龄最高的古树。树旁立有石碑,乃青土坡李氏所植国槐。国槐主干305厘米,属国家一级古树,也是静宁古树名木之冠。</p> <p>  仁大镇砂地苹果:仁大镇解放村野河湾社 拍摄位置海拔1433米,黄土地铺砂种植苹果树已有二十多年的时间,铺砂有利于果园墒情改善,增加苹果果肉含水量、含糖量。是静宁仁大苹果的特色所在,目前仁大砂地苹果约为8000亩。</p> <p>  (原)阳坡乡:阳坡乡位于静宁最南部山区东邻庄浪县境,北靠仁大,西南与秦安县境接壤。南北长10公里,东西宽8公里,总面积51平方公里。原乡镇府驻地是新建居民点,距县城76公里。</p><p> 阳坡乡,以境内主要自然村得名。解放前属仁当乡。1949年解放后隶属第七区(仁大区)。1958年公社化后,属共和公社,1958年改名仁大公社,1961年从仁大公社分出建立峡口公社,1964年峡口公社又并入仁大公社,1973年又从仁大公社分出,设立阳坡乡至2003年合并于仁大乡,现隶属于仁大镇。</p><p><br></p> 6.四河镇 <p>  四河镇政府:海拔1810米,四河镇位于静宁县西部,西与通渭县、会宁县接壤,北靠红寺镇,东邻甘沟镇,南依新店乡。地处华家岭东南,是甘沟河的发源地,总面积135平方公里,下辖22村175社,4910户21563人。</p> <p>  静宁最西处,平凉、定西、白银三市三县(静宁、会宁、通渭)交界处:界碑位置坐标北纬 35°29′15〃,东经105°20′53〃,海拔2160米,此处是静宁有明显标识的最西端,是静宁、会宁、通渭三县交汇之处。(四河镇涧沟村苟家湾组)。</p> <p>  周岔戏楼:位置坐标35°25′48〃,东经105°28′00〃,海拔1876米,周岔戏楼据建于光绪三十二年(1907年)。舞台长7.5米,宽7.5米,占地面积56.25平方米。前檐至地面高为4.15米,脊至地面高6.5米;舞台暗卷高4.15米,宽3.5米;耳子1.5米,宽3.8米;前台左右栅栏1.6米,侧宽1.8米。舞台共有立柱8根,前后梁22根,共有椽109根。前有拱斗9个,左右各有2个,共有13个。属于清代斗拱建筑,四挑檐,舞台两侧有木栏。</p><p> 2010年确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侧为炳龙山白马大王大殿。(图三)</p> <p> 四河镇涧沟,大湾两村。</p><p> 涧沟村:位置坐标 北纬35°29′10〃,东经105°22′26〃,海拔1946米,此村是静宁地图上标注的最西村落。(上图涧沟村部);</p><p> 四河大湾村:村部坐落于北纬 35°28′15〃,东经105°22′25〃海拔2023米,位于四河镇大湾村大湾组13号,村部搬迁至大湾小学后,村部为现阶段静宁县地理位置实际测绘最西的村部所在点。</p><p> 其实我们在此不必过于争论,一个有自然村落地处静宁县最西部,一个村部位置最西。那个村都是我们的故乡,那里的父老乡亲都是我们的亲人!</p> <p>  四河镇芦湾战国—秦长城:长城为战国时秦昭、襄王时所筑,静宁保护碑坐标 北纬35°24′08〃,东经105°24′52〃,海拔2037米,西南至东北方向分布,上有烽火台,高度2054米,基本特性保存完整。2006年5月25日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p><p> 秦长城从通渭县寺子乡张家湾生产队翻越烽墩梁,进入我县田堡公社卢家湾社后,又经四河、红寺、界石铺,最后从原安的李保附近,进入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西吉县境内。长城在我县境内,经过5个乡镇42村社,长约62公里。</p><p> 《史记.匈奴列传》记载:秦昭王时,“义渠王和宣太后乱而杀义渠戎王于甘泉,遂起兵伐义渠,于是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静宁当时属陇西郡。</p><p> 据《续资治通鉴》卷一百三十七宋仁宗庆历二年(公元1043年)载:“宋将葛怀敏与赵元昊战于定川堡,怀敏骤马东南驰行二里许,至长城壕”。按定川堡在固原西北有长城,即正是现在的静宁县以北和西吉县将台一线。</p> <p>  又据《宋史》曹玮传中记载:“真宗即位,改内殿崇班,知渭州(平凉)。以镇戎军据平地、便于骑战、非中国之利,请自陇山以东,循长城堑为限”。《静宁州志》中所载,知渭州曹玮于陇山外之笼干川,奉筑陇干城,以控西夏,并日:“异时秦渭有警,此必争之地”。陇干城筑于六盘山西麓(今隆德县境),北距长城四十余公里。宋当时在西北和西夏的防线,当以六盘山东、西长城为限。</p><p> 依上述史料相关秦长城的记载,我们对静宁县境内的秦长城作了详细调查。静宁县境内的这段长城遗址,由于千年来风雨剥蚀和土地不断开发,其地面遗址毁坏殆尽。但在一些地方的痕迹还依稀可辨。</p> <p class="ql-block">  《静宁州志.文艺》中所载:“静宁东接六盘、西通金城,北近长城.......《隆德县志.舆地》长城条目中所载:“按纲目,秦灭义渠,筑长城以御,此地西北六十里有长城遗址”。隆德县志所说的西北六十里有长城遗址,今考其地,现为今西吉县将台、王民一带(西吉县的将台、王民一带和静宁县的原安等接界,原属隆德县)。在葫芦河东岸(西吉段),将台公社通往固原公路西侧约一百米处的平川里,至今尚保存一段长约五百米左右、高约三至四米不等的较完整的秦长城遗址(中间有间断),这段长城遗址,从西吉县王民的红山咀下山,越葫芦河,进入将台。长城从静宁县城北三十公里处的原安李保附近进入宁夏西吉县的王民,恰恰和将台通往固原县的这段长城遗址连成一线。</p><p class="ql-block"> 依以上一些史籍、地方志对长城有关的记载和实际考察,静宁县境内的这段长城,它的延伸方位和有关史料记载基本是一致的,它的西边和通渭,东北边和宁夏西吉、固原的长城遗址连成一起。这段长城,目前一般认为是秦时所筑的长城。</p> <p>  四河镇王河村天路堡:中心地理坐标,北纬35°26′39〃,东经105°30′35〃海拔1786米,保存完整,典型的民国年间防御匪患的古堡,古堡外水泥硬化路缠绕,神似天路,堡子蔚为壮观,气势不凡。我们称其为天路堡。</p> <p>  田堡的古堡,据说堡子山下不远处是最早的田堡的街道,堡子最初的修筑者和拥有者都是谭姓人家而非田氏!原田堡乡政府所在地距此堡子不远!</p> <p>  (原)田堡乡:田堡乡位于静宁县西部边缘山区。北连四河,东依甘沟,南与新店和通渭县陇川接壤,西与通渭县寺子、义岗毗连。东西长12公里,南北宽8公里,总面积60平方公里。公社驻地谭家河,距县城54公里。全社有13个生产大队,81个生产队。</p><p> 田堡乡,以境内重要自然村田堡得名。解放前属雷寺乡。1949年解放后隶于第五区(甘沟区),1951年改属第十一区(四河区),1958年公社化后属四河公社,1961年从四河公社分出,建立田堡公社,1964年又并入四河公社,1980年恢复田堡公社至2003年合并于四河乡,现隶属于四河镇。</p> 7.曹务镇 <p>  曹务镇政府:镇政府位于曹务镇店子村海拔1876米,曹务镇位于静宁县最东部,地处甘肃、宁夏两省和静宁县、隆德县、庄浪县三县交汇处,东与隆德县温堡乡毗邻,西与古城镇相接,南与庄浪岳堡相连,北与隆德县联财镇接壤,是静宁东大门,素有“鸡鸣一声三县闻”之美誉。政府驻地店子村,距县城46公里。全镇总面积70平方公里,下辖13村87个村民小组4156户20176人,有回民365人,占全县回民的30.5%。境内以六盘山余脉为主,平均海拔1917米,境内永丰红山梁2245米,为全县海拔最高点。</p> <p class="ql-block">  曹务镇永丰梁红山梁(也叫前梁):所在位置坐标 北纬35°17′56〃,东经105°44′22〃县统计局实地测量海拔2290米,是静宁县全县海拔最高点。</p> <p>  曹务中学:是静宁县最东端的独立初中。曹务初级中学位于曹务乡店子村下店子社,前身为1969年在原“仁和小学”附设的初中班,1970年增设高中部,为九年一贯制学校,1975年与小学分离改办为完全中学1981年撤销高中部,更名为曹务初级中学。学校占地17.5亩,建筑面积2,050平方米。</p> <p>  曹务镇永丰小学:海拔1996米,是静宁县地理位置最东的小学。原名门扇岔小学,始为清朝私塾。解放后1950年更名为:门扇岔初级小学,学校现占地面积5860平方米,建筑面积581平方米。</p> <p>  曹务镇永丰村:村东一处开阔地测得坐标:北纬35°29′42〃,东经106°04′49〃海拔2007米,是静宁县最东最高位置村落。</p> <p>怀旧版曹务镇地图(1984版)</p> <p>曹务镇张屲民俗文化馆</p> 8.雷大镇 <p>  雷大镇政府:海拔1828米,雷大镇位于静宁县中南部,距县城30多公里,东与庄浪县接壤,周边相邻有治平、双岘、余湾、李店、威戎五乡(镇)。总面积98平方公里,辖18村119社4508户20045人。</p> <p>  仙人峡:位于静宁县雷大镇后梁村,观景台位置坐标35°16′16〃,东经105°51′07〃,海拔1533米,是葫芦河弯道最多处也是静宁庄浪两县分界线,距静宁县城南25公里处。北魏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家郦道元又把它称作“僵人峡”。《水经注渭水)写道:“瓦亭水(今葫芦河)又西南流,历僵人峡”,因“路侧岩上有死僵一僵尸倚窟,枯骨尚全”而得名。此段峡谷巨石嶙峋山水清出,人文底蕴丰厚,极具旅游开发价值。</p><p> 地处原后梁乡程峡村河湾的程峡堡子,是典型的清代防御性质的民堡。所不同的是,一般堡子都建修于山峁梁顶,而此堡依险就势,建于峡谷河湾低处,从程峡村俯瞰,堡内一切尽收眼底。然而此堡三面为临水峭壁,只有一羊肠小径通往村庄,路隘石滑、很难组织有效力量进攻,正是该堡与众不同之处。堡子东西宽30步,南北长130步,依地势呈不规则长方形,该堡科学地利用地理优势,设计周到合理。程峡堡所在的石峡,名“王牢儿峡”。</p><p> 康熙《静宁州志 山川》:“(葫芦河)过新店子,入受家峡,出王牢儿峡,经阳山川(今庄浪阳川乡),以达于人当川之合头。”</p> <p>  雷大梁:海拔1851米,雷大梁山脉(系)是静宁地理南北分界线。雷大梁起于仁大韩家小湾,经余湾、雷大、双岘、威戎、甘沟、新店至四河包家山出境,全长41.85公里,所属支毛梁194条,总长508.9公里,海拔1821-2094米。</p> <p>  雷大镇绣锦古柏:古柏位于雷大镇绣锦村阳屲组方神爷庙院内靠近悬崖处,柏树位置坐标北纬 35°16′54〃,东经:105°48′04〃海拔1727米,古柏胸围230厘米,直径73厘米,树龄约500余年,(具体树龄有待专家用专业手段测量)《静宁县志》有载。</p> <p>  (原)后梁乡:后梁乡位于静宁县东南部。北靠威戎,西南与雷大毗邻,东以葫芦河为界,与庄浪县境隔水相望。南北长9公里,东西宽7公里,总面积45平方公里。公社驻地崔家后梁,距县城42公里。全社有8个大队,49个生产队,37个自然村。</p><p> 后梁乡,以驻地自然村崔家后梁得名。清属庄浪县,民国时改为广盈乡。1942年划归静宁县,改名新民乡。1949年解放后,隶属雷大区的民主、曹河两个乡。1958年公社化后,改为民主公社的复兴、曹河、张峡、范堡、郝湾、下马、安乐等七个大队,1959年民主公社改名为雷大公社,&nbsp;1961年公社化小,单独成立后梁公社,1964年又并入雷大公社,1980年又恢复后梁公社至2003年合并于雷大乡,现隶属于雷大镇。</p><p> 雷大梁绵延纵贯于西,葫芦河经麻家峡萦绕盘旋于东,中间又有崔家后梁由西向东横亘全境。境内群山起伏,沟整纵横。</p> 9.八里镇 <p>  八里镇政府:海拔1632米。 八里镇位于静宁县城西北部,距县城4公里,国道312线、平定高速、静庄高速穿境而过,交通便利。东西宽13公里,南北长10公里,总面积72平方公里。境内辖葫芦河、狗娃子河两条河流,其中葫芦河长约十四公里;狗娃子河长约七公里。北部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海拔1900米,南部处葫芦河流域的平缓川区,平均海拔1700米左右。辖10村63个村民小组4035户19325人。镇政府驻地八里镇小山村二社(原称八里铺),八里镇因此而得名。全镇辖10个行政村,分别为:高城寨村、郭罗村、闫庙村、红林村、靳坪村、剡白村、大路村、关道岔村、照世坡村、小山村。</p> <p>  八里镇狗娃子河桥:河桥纪念碑石海拔1787米,又称友谊桥,为德国援建西兰公路所修。八里狗娃河桥民国21年(1932)华洋义赈会在此修过一座3孔跨径5米的砖拱桥。</p><p> 民国33年(1944)被洪水冲毁。民国37年(1948)11月,由静宁工务段重建为2孔跨径10米、净宽4米,全长24.2米,载重汽一12 的钢筋混凝土板梁桥。1949年8月,中梁被国民党军队炸坏,桥墩下陷20厘米。同年11月修复,并在上游修筑了拦水坝。1969年2月中旬,发现此桥严重危及行车安全。遂在上游160米处另建一座1孔跨径50米、全长71米的空腹式混凝上双曲拱桥。当时造价26万元。</p> <p>  西岩寺山位于静宁县八里镇小山村西,距县城约3公里,山势连绵起伏,由北向南延伸,最高峰海拔1964米。北魏时期就有僧人在此修建寺院,是静宁最早最大的道教圣地。“西岩积雪”为旧静宁八景之一。山上气候宜人,草木茂盛,奇花异草遍野。已恢复修建大雄宝殿、玉皇洞、菩萨殿及塑像26尊,存有壁画36幅,收藏部分汉砖瓦、枯木化石等重要文物。</p> <p>西岩寺塔 此塔是寺山标志性建筑之一。</p> <p>  寺山喇嘛泉所在位置坐标 北纬35°30′38〃,东经105°44′22〃,海拔1787米,至今有甘泉涌出,砌石成泉,深约四米。甘甜可口,沁人心脾。现今仍为寺山僧侣取水之处。</p> <p>  静宁县城乡供水工程:地处八里镇高城寨和红林两村交界处。为甘肃省引洮供水二期配套工程城乡供水工程的一部分,静宁县城供水点主要承担静宁县城的供水任务。甘肃省引洮供水二期配套静宁县城乡供水县城工程EPC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调蓄水池1座,容积196万立方米;加压泵站1座,总装机容量2000kw,最大扬程92m;县城调蓄水池至水厂供水管线一条,全长1.62km。工程主要任务是承担引洮工程停水检修期间静宁县城生活、工业用水调蓄等任务。</p> <p>  八里镇小山渡槽(桥)位于北纬35°32′49",东经:105°42′35"桥面海拔1643米。坐落于八里镇小山村,是一座具有渡槽和渡桥双功能工程,保存完整,原无护栏,现有护栏至今行人和自行车、摩托车均可通行。</p> <p>  静庄高速:连接G22(青兰高速)2020年12月通车运行。静庄高速公路是静宁至庄浪的一条高速公路,项目起点位于庄浪县城西侧的柳家坪,终点静宁县八里镇靳坪村。设计行车时速80公里,规划里程64公里。项目投资估算69亿元。</p> <p> 九龙山:山门位于北纬35°34′48〃,东经105°34′46〃,海拔1898米, 位于静宁县八里镇大路村北,属祁家大山余脉。传说,汉光武帝刘秀起兵西行讨伐隗嚣时曾于此避难得救。光武帝登基后曾钦题 "救龙山",遂得名。后世相传慢慢出现误传,慢慢演变成了九龙山!</p> <p>  北峡渡槽:坐落于八里镇红林村,国道G566东侧,北纬 35°33′43〃,东经:105°45′18〃海拔1645米。是静宁县域内保存最为完整的单拱形渡槽,渡槽东北侧有: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八个大字;西南侧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八个大字,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现在面临损毁,希望她能得到应有的保护。</p> <p>  祁家大山隧道:海拔1768米,原祁家大山隧道管理所直属甘肃省平凉公路局,成立于1995年12月20日,位于静宁县八里镇大路村国道312线K1968+341处,2015年12月19 日停止收费。</p><p> 祁家大山隧道管理所负责通行费征收及隧道管护,祁家大山隧道建设纳入全国公路网312国道线西兰公路改建工程,改建工程打通了祁家大山隧道,1991年8月20日开工建设,建设单位为省交通运输厅工程处,隧道全长860米,净宽 10.7 米,净高 6.6 米,人行道宽 0.9 米,隧道类型为曲墙式单心圆拱,1995年10月30日竣工。2015年12月停止收费。</p> 10.李店镇 <p>  李店镇政府:海拔1400米,李店镇位于静宁县南部,距县城46公里,西与通渭县接壤,周边相邻有深沟、治平、雷大、余湾、仁大、贾河六乡镇。总面积86平方公里,辖17村103社4175户18746人。</p> <p class="ql-block">  李店镇铁门坎峡:海拔1353米,位于静秦公路刘晋村附近,属李店河河谷地带!是静宁至秦安商道必经咽喉之路,地理位置险要,是冷兵器时代兵家必争之地,是仁大峡最为狭窄之处。</p> <p>  成纪中学:海拔1403米,静宁县成纪中学(原李店中学),1967年在原白草屲中学基础上改建而成,1971年迁到现址,为县办农村普通完全中学。1995年12月,经静宁县政府批准更名为成纪中学。学校占地总面积35亩,建筑面积1700平方米。</p> <p>原李店镇地图怀旧版(1984)</p> <p>  静秦公路(李店镇细湾段):静秦公路是连接静宁县与秦安县的重要道路,是静宁县“两纵六横一环”公路路网中的纵线之一,也是静宁县南北交通的“大动脉”。该项目起点位于威戎镇南关村,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静秦公路,全长125公里,其中86公里在静宁境内。1998年12月13日全线竣工工程预算总投资3300万元。</p><p> 静秦公路(威戎至仁大刘川段现名S221)</p> 11.细巷镇 <p>  细巷镇政府:所在地海拔1642米。细巷镇位于静宁县西北部,东与城川镇、八里镇为邻,南与甘沟镇、四河镇相依,西与红寺镇接壤,北与界石铺镇相连。东西宽14公里,南北长11公里,总面积103平方公里,下辖15村104社,4574户18624人。</p> <p>  细巷粮站:位于北纬 35°29′42〃,东经105°35′10〃,海拔1647米。现有粮仓和粮库,粮仓顶部已经损坏,粮库相对保存完好,在提倡节约粮食,光盘行动的今天,再看昔日粮仓、粮库,意义非凡。</p> <p>  一锨土古槐树:位于北纬 35°29′42〃,东经105°39′46〃,海拔1618米。此槐树为原古槐孽生之三代槐树。</p><p> 古槐碑文:南来北往无人不识一锨土 春至冬去有槐能述六百史</p><p> 明洪武七年 山西赵郡李氏后裔奉旨迁徙&nbsp;终落脚于静宁州葫芦河畔一锨土 植故地汉槐槐枝于二水汇处莲花山下 槐枝神奇发芽茁壮成长 历经几百载 树高参天欲穿云摘星 华盖蔽日可遮数户院落 身径五尺有余 空洞处能容一二孩童藏身 远眺如泰山磐石&nbsp;魏然屹立 近观似龙盘虎踞 气势磅礴&nbsp;</p><p>&nbsp; &nbsp;壮哉吾族 长歌可泣 伟哉祖槐 根脉绵长 悠悠六百四十年 祖槐枝干已不复存 其根却顽强盘亘 同根孽生之三代槐树 则枝繁叶茂 生机盎然 至今亦近百载 神乎灵耶&nbsp;</p><p>&nbsp; &nbsp;巍巍祖槐 春发夏荣 族人憩息 孩童嬉娱 神奇祖槐 荫庇数代 根系亲情 人不敢伐 祖槐已是祖先化身 精神寄托 心灵图腾 文化传承&nbsp;。</p> <p>  一锨土:土堆位于北纬 35°29′26〃,东经105°39′53〃,海拔1626米。位于细巷镇谭店村村东,传说为八仙之首铁拐李为堵高界河而端的“一锨土”皆因一妇人道破天机而锨把断,土丢于河边而形成。传说终归传说,一方红土独处于高界河北侧,县道093西侧,颇为壮观,今修有观景台和步行小道,是静宁乡村值得一游的旅游之地。</p><p> 图为“一锨土”鸟瞰图</p><p> 东南侧和正上方航拍图</p> <p>  细巷镇中华村:村部海拔1797米。位于细巷镇境内,是全县唯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名字首写二字命名的村落,村内有水坝,环境优美,宜于人居。‌中华村:以前叫“花豹湾”,华村辖下华、咀头、中华、上华、东华、后湾、西华7个村民小组,全村现有人口138户602人。</p><p> 图一:吴亚非 拍摄。</p> <p>怀旧版细巷镇(乡)地图(1984版)</p> 12.原安镇 <p>  原安镇政府:海拔1846米。原安镇位于静宁县北部,南与灵芝乡和界石铺镇相连,西与三合乡毗邻,东北部与宁夏西吉县的平峰、王民、兴隆等乡镇接壤。境内海拔在1800-2100米之间,境内沟壑纵横,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薄弱、自然环境严酷,春旱夏涝秋雨多,降雨量分布严重不均,且冻、旱、雹等自然灾害频发,是一个典型的高寒干旱的贫困山区。辖区东西长12公里,南北宽11公里,总面积107平方公里,镇政府驻地齐埂村齐埂组,距县城35公里。全镇辖14个行政村100个村民小组,有3626户18116人。</p> <p>甘肃与宁夏的界碑,国务院立2019年95号界碑!位于甘肃静宁原安镇张营村和宁夏西吉县平峰镇的三岔路口之处。</p> <p>  原安镇民寨新农村:海拔1818米。原安乡民寨村2016年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由市发改委于2016年7月批复施方案(平发改代赈[20161251号 。</p><p> 项目建设期限为2016年至2017年。该工程计划新建住宅453765平方米;硬化安置区道路1.24千米:平整安置区场地40.27亩新建人饮工程处牛农电户表入户45户:安装太阳能光伏路灯20盏:修建村民文化活动中心。项目概算总投资1087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124方元。省级财政配套资金215万元政府投融资平台资金8677万元群众自筹资金73.8万元。</p><p> 是静宁县地域内最北的新农村。</p> <p>   原安镇兴盛山堡子:位于北纬 35°42′50〃,东经:105°37′16〃海拔2044米。有着曾经辉煌的历史,与老人们讲当年的道场规模可以和崆峒山相媲美。</p> <p>  原安镇关音村:原名(观音村)是静宁县地域内最北的行政村,其中中庄组处于最北。位于原安镇东北部,属纯山区贫困村,全村辖5个村民小组 184户877人,耕地面积 3824.38亩。</p> <p>  原安人影:位于原安镇关音村境内,海拔2038米。是静宁县人工干预天气作业点的一个缩影和代表。</p> <p>  原安镇吉林村:位于原安镇西南,由原吉林村和辽坡村合并而成。村部海拔1771米。位于吉林村辽坡组359号。</p><p> 是静宁县境内以省命名的行政村,属纯山区贫困村。全村辖8个村民小组366户1679人,耕地面积 9163亩。</p> <p>  原安镇蘑菇产业基地:海拔1760米。厂址位于原安镇油福湾境内。</p><p> 原安镇绿源食用菌产业园项目于2018年9月完成立项及评审,并开始施工修建。一期规划通过流转土地80亩,平整场地48000㎡,建成生产+养菌大棚33座,每座占地1亩,平均承载菌棒1.5万株;配套建成管理用房400㎡;建成50m ×15m标准菌包生产厂及加工车间1处;建成200吨保鲜冷藏库1座;购置新型多功能搅拌机、装袋机、灭菌柜、装载机、农用三轮、蒸锅锅炉等机械设备20余套(台)。2019年初,实施食用菌产业园项目二期工程,新建440吨保鲜冷藏库1座,烘干车间1处,农户种植管理用房15座,厕所3座,完成厂区道路硬化、水电铺设、大棚调整等基础设施。至2019年5月份,食用菌产业园项目已全部完成基础设施并投产试运营,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00万元。</p> <p>  原安初级中学前身为1968 年在原安乡吉林村创办的原安小学的附设初中部,1970年迁至原安乡齐埂村,改为九年制学校,1971年分离出小学部,改办为完全中学,1984年改办为“静宁县原安农业中学”,初中部仍为基础教育1995年撤销高中部,更名为“原安中学”,2003年8月撤销科级建制,改办为独立初中。学校占地40亩,建筑面积2879平方米。</p> <p>原安老地图1984年版本。</p> 13.城川镇 <p>  城川镇政府:所在位置海拔1787米,城川镇位于静宁县城南郊,东邻司桥乡、古城镇、西接甘沟镇,南依威戎镇,北傍城关镇,静庄公路穿境而过,现有国道G566从北至南穿过全境,静庄高速从八里镇靳坪村由北至南和国道G566几乎平行在西亦穿境而活过,且在鲍家咀头新农村西有出口连接国道G566线路;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是连接城乡的黄金地段,发展经济具有明显的城郊型特点。全镇辖10个村59个社,4333户17605人,总面积84平方公里。</p> <p>  城川镇咀头新农村:所在位置海拔1592米,建成于2014年,院落96户,35度旅游中心一座,文化广场一处。北靠德美地缘苹果基地,东接原省道218线与35°苹果谷毗邻,西邻G566线静庄高速入口。是目前全县交通最为优越,环境最为优美的新农村之一。</p> <p>  城川镇陇海公园坐落于城川镇鲍家咀头村东侧,东靠静庄高速公路和国道G566线,静庄高速公路城川出口处!交通十分方便,地理位置相当优越。公园总占地面积137亩,总占河滩地75亩,3条主干道及建筑物,硬化面积占10亩,水域占35亩,绿化占30亩。2001年9月间由静建四分公司经理鲍太祥先生主持修建;历时4年,于2007年竣工。目前是静宁县民间筹款修建最大的公园。</p> <p>  德美地缘果业基地:德美地缘现代有机苹果示范园是由甘肃德美地缘现代农业集团有限公司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建成,示范园占地500亩,投资1500万元,种植苹果树49800株。</p><p> 示范园依照矮砧密植栽植模式,采用宽行距窄株距,高纺锤形,按照株行距1.2 x 3.5米,亩植160株的高密度栽植。园区应用行间种草,立体栽培,机械化作业,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综合防控、农产品追溯等智能管理措施。使用有机肥,提高苹果种植的有机质。矮化密植的种植模式,可以把成本控制在0.8元之间,有效降低企业后期经营成本。</p><p> 示范园苗木是引进荷兰M9-T337脱毒自根砧两年生大苗,实现当年栽种,当年结果,两年量产、三年丰产。园区分早熟、中熟、晚熟搭配栽植,主要品种为米奇拉、蜜脆,红乔王子、kacuba、烟富3号,不同种植搭配可以弥补在销售过程中9月份的断档期。</p><p> 进入盛果期后,每亩可产鲜果8000斤左右,是乔化果园亩收入的2倍,正常年景500亩果园年可实现产值1600万元。</p> <p>城川镇怀旧版地图(1984版)</p> <p> 静宁35度苹果谷位于甘肃省静宁县城川镇中部葫芦河流域,隶属于城川镇,东邻司桥乡、古城镇,西接甘沟镇,南依威戎镇,北傍城关镇,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是连接静宁城乡的黄金地段。规划用地面积共计132.83公顷。苹果谷主要包括四个地块,核心区地块位于吴庙村东北200米处山谷,规划总用地面积约24.61公顷。具体经济技术指标为:规划用地面积246137m²,建筑面积2462.18m²,绿地面积199863.24m²,绿化率81.20%,停车位数58辆( 其中小汽车47辆,大巴车11辆)</p> <p>  解放渠:第三闸室处(城川镇红旗村)。1952年修建城川解放渠,是目前保存最完好的渠系。大致走向沿静庄公路旧218线自北向南;自城关镇南关村附近从南河取水(源于东峡水库聚集之水)主渠顺静庄公路成渠而下,至威戎镇武高村附近结束,其中支渠几乎遍及整个城川、威戎川区,至葫芦河东岸地带。是静宁水利工程中灌溉面积最大的渠系。</p> 14.红寺镇 <p>  红寺镇政府:政府海拔1733米,红寺镇是我县西北片区贫困程度较深、贫困面较大的乡镇之一,东接细巷镇,南连四河镇,西依会宁县杨集镇,北与界石铺镇接壤,距县城31公里,旧西(安)兰(州)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捷。全镇共辖16村116社4030户17579人,总面积109平方公里。</p> <p>  红寺秦长城:保护碑位于红寺镇红堡村境内,北纬 35°31′46〃,东经:105°31′50〃海拔1978米。其上被杨树、刺槐、沙棘等植被覆盖。长城轮廓依稀可见,保存较为完整。</p> <p>  红寺镇黄花菜加工基地,是静宁县域内唯一一家对黄花菜加工的企业!</p> <p>  红寺镇魏沟新农村:村部坐落海拔1930米,依华家岭梁而建,全村下辖曹沟、魏沟、万沟、南山、虎沟五社,现有171户,987人,现有村部,文化广场以及村小学;2016年10月28日完成搬迁工作。</p> <p>  红寺镇甘湾异地搬迁新农村:海拔1819米。现有搬迁住户23户112人,建筑面积合计2446.42平方米,硬化道路0.525公里,人饮工程一处,文化活动所一处,德美地缘帮扶苹果矮化密植500亩,是全县易地搬迁配套苹果种植的代表村落之一。</p> <p>  红寺镇甘湾德美地缘红寺有机苹果示范园位于该村,占地500亩,由甘肃德美地缘现代农业集团有限公司于2019年建设完成,投资1500万元。</p> <p>红寺镇老地图(1984版)</p> <p>  华家岭梁系是静宁西部最大的山系,静宁境内属于华家岭余脉,分布于静宁红寺、高界境内。</p><p> 华家岭主峰位于定西市通渭县华家岭镇境内,主峰海拔2445米,华家岭像一条巨龙横卧在陇中地区的黄土高原,成为静宁西部的天然屏障,雄伟壮观,历经万年亘古不变。</p><p> 华家岭是甘肃华夏文化的高地,是华夏文明的标志,是中华文化的标志,是中国地理的文化坐标。中国的泰山在山东,华山在陕西,华家岭事实上就是西华山,《山海经》西山经之“太华山”在何处?华家岭的文化史实,具备了高于华山的“太华山”就是西华山的文化史实,是对华家岭华夏初始文明脉络的延伸,是对华家岭华胥氏文化的承接。</p><p> 华家岭是华胥氏初始农业文明的主脉络,庄浪、静宁、秦安、榆中的伏羲盘古族,是连接长安十三朝古都的中国历代统治集团的发展脉络。同时有伏羲氏在庆阳盘克古镇的留守部落,上典天鼋族、少典雷公族(含雷祖、雷神族),发展至轩辕黄帝族,这正是黄帝陵溯源的直系脉络。</p><p> 华家岭山系余脉在静宁县葫芦河以西多有分布。</p> 15.司桥乡 <p>  司桥乡政府:司桥乡位于静宁县东北部,东与宁夏隆德县接壤,西与城川镇为邻,南与古城镇毗邻,北与城关镇、八里镇相依。国道312线和平定高速公路穿腹而过,乡政府距县城13公里,区位优势得天独厚,道路交通四通八达,素有静宁“东大门”之称。</p><p> 司桥乡地势由南向北倾斜,海拔1600-2245米,平均海拔1845米,乡境南北长12公里,东西宽7公里,总面积68平方公里。全乡辖11个行政村,75个村民小组,有汉、回两族,农业人口3142户14483人。耕地面积48560亩,人均3.36亩,梯田面积达47880亩,占耕地面积的98%,果园面积20000亩,占全乡耕地面积30.9%。</p> <p>  司桥乡最东端(毛家沟村附近)两省区: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三县:静宁,隆德,西吉的交界处,地理位置独特,现存左公柳一株,亭亭如盖,甚为茂盛,地处312国道和G22线交界处,是静宁县的东大门。</p> <p>  司桥乡司桥村峡山村:现为静宁县域内唯一一个回民聚集的村民小组。全组内现有村民110人,马姓回民20户,沙姓回民3户,大多数村民以养殖业,农业种植为生,村内有清真寺一座,名为峡山清真寺,面积大约400平米左右。</p> <p>  司桥乡庙咀抱龙山:所在位置坐标 北纬35°33′23〃,东经105°47′54〃海拔1789米,庙宇乐楼独具特色,庙宇建筑多为仿古建筑,气势宏伟,独具魅力。</p><p> 司桥抱龙山庙会之时和甘沟镇马坡村庙会正会之时同为每年农历四月十四日,这在静宁确不多见,据考证原因为两地所供奉尊神同为威灵侯白马大王,故时间相同。</p> <p>  东峡水库在司桥乡境内距县城 4公里。流域面积552平方公里,由黄河水利委员会勘测设计院设计,1958年11月施工,翌年底建成。经1962、1964、1973、1974、1983年5次维修加高,坝高41.34米,坝顶宽8米,长270米,迎水坡降1 : 2.25,背水坡降1 : 2- -2.75,设计总库容8600万立方米。由于多年来淤泥堆积,目前库容量减小至7404万立方米。枢纽工程由大坝、输水洞、泄洪洞、溢洪道4大部分组成,属三级工程,抗震标准8度,投172. 28万个工日,用水泥 2407.8吨,钢材 232吨,木材875.2立方米。国家投资516.86万元。配套干渠4条,全长34.9公里,支渠161条,全长78.2公里,有大小建筑物1362座,曾经可保证城关、城川、八里、威戎4乡镇3.2747万亩川台地的灌溉。年灌面积占全县实灌面积的1/3,是灌溉面积最大,发挥效益最好的水库。同时,也成为夏秋人们游览的胜地。</p><p> 2017年东峡水库成为静宁县静宁县城区水源地环境保护及萌芦河流域综合整治项目为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该项目负算总投资10050万元。2017年6月23日全面开工目的从设计到建设过程中,我们能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标准和技术要求,目前,已全面完成项目建设任务。</p><p> (图一:东峡水库全景图;图二:悬镜湖((东峡水库秋色))</p> <p>司桥乡怀旧版地图(1984版)</p> 16.灵芝乡 <p>  灵芝乡政府:海拔1953米。灵芝乡位于静宁县北部,东邻宁夏西吉,南依八里镇,西接界石铺镇,北靠原安镇,距县城17公里。平定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属纯山区乡镇,域内海拔1700-2000米,全乡下辖11村95个村民小组3144户14010人,东西长13公里,南北宽12公里,总面积94平方公里。</p> <p>  静宁县全县最早的希望小学:海拔1946米。灵芝希望小学原名尹岔小学,其前身为1950年张佩忠等人支持创建的村办初级小学,1971年扩办为完全小学。1993年被列为“希望工程"项目校,迁址新建,命名为“希望小学”,同时被确定为乡中心小学。2004年更名为“静宁县灵芝希望小学”。学校占地15.5亩,建筑面积826平方米。</p> <p>  灵芝乡车李新村:村部海拔1717米。灵芝乡车李村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由市发改委批复实施方案(平发改代赈[2017]195号、平发改代赈[2018]252号),分两年安排实施,共搬迁群众120户539人,建住宅120户7590平方米,硬化道路5.6公里,人饮1处,农电户表工程120户,配套太阳能光伏路灯、文化活动中心、绿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后续产业建养殖小区1处,栽植苹果、核桃490亩。概算投资2893.8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333.6万元,省财政配套资金61万元,平台融资2074.2万元,低息贷款220万元,群众自筹205万元。</p><p> 是目前静宁县域内新农村中搬迁人数和住户最多的新农村。</p> <p>1984版灵芝乡地图</p> <p>  灵芝梯田:连绵起伏的山梁沟峁,被勤劳的人民开垦成连片平整的土地,保持住了雨水,增加了土壤墒情,有效提高了单位面积的农作物产量,我们静宁的梯田由于改变了地面坡度和径流系数缩短了坡长,具有较强的水土保持作用,是黄土高原坡耕地治理、稳产保收的根本措施。水平梯田作为黄土高原重要的农田形式之一, 分析其质量对水土保持作用的影响,对建设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梯田农业)具有重要的意义,静宁灵芝梯田是静宁梯田的典型代表,更是静宁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见证,我们热爱这神奇的黄土地,是她养育了我们静宁50万静宁儿女。</p> <p>关于灵芝梯田想说的话很多,首先想说爱……爱这一片黄土地!</p> <p>灵芝梯田大多分布于猫儿咀,李家湾,八里湾,张家湾,尹岔,张堡,以及八里镇剡白村一带!</p> <p>静宁摄影人拍灵芝梯田的四季!拍她的晨曦与黄昏。</p> <p>静宁梯田的美不亚于全国任何地方的梯田!我们静宁人以她为骄傲。</p> <p>任何时候都爱这片神奇的热土,你的美在于一年之中的春、夏、秋、冬!美得让人心动,流连忘返。</p> <p>神奇而梦幻的静宁灵芝梯田!</p> 17.双岘镇 <p>  双岘镇镇政府:海拔1821米,双岘镇位于静宁县中南部,东与雷大镇毗邻,南与治平镇接壤,西与甘沟镇相依,北与威戎镇为邻。全镇总面积7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5.3万亩。全镇辖12个村、91个村民小组,共有3410户13387人。</p> <p>  双岘镇上海村,村部海拔1702米,地处双岘镇东南部是静宁县唯一以国内直辖市命名的行政村。</p> <p>  双岘镇页沟村:所在位置海拔1604米,页沟村位于双岘北部,北接姚湾村,西临甘沟镇牡丹村,有耕地面积4886亩,其中梯田面积4649亩,辖10社,1441人,有小学1所。生态林面积达1066亩。2019年12月25日,被评为国家森林乡村。</p> <p>  双岘镇云翠小学:学校所在位置坐标 北纬35°17′56〃,东经105°44′22〃,海拔1787米,云萃小学位于双岘镇凡梁村刘家湾组,1915年由李早勤主持创建。其“云萃”寓“莘莘学子如云之萃”意。原属庄浪县,1942年庄、静划界时归静宁。学校初创时,以当地庙宇为校舍,学生10余人,校董公推李早勤任校长。</p><p>1916年,国民党庄浪县政府批准云萃小学为庄浪南区初等学堂,成为甘肃乡学“四大名校”之一。至1949年,其毕业学生31届,1100多人。</p> <p>  云萃小学创办人李早勤修建的古堡,李早勤为一方乡绅,拥有地方武装组织百余人,自愿护其乡民不受匪患侵扰,当地百姓呼其为李早爷,略远百姓不知其缘由,误传呼其为李灶爷,李早勤的名字远近闻名!据说李早爷曾在民国十八年民团去庄浪时,堡中缺少青壮年时用公羊头带草帽身裹青布,背绑黑木棍吓退土匪,上演一段李氏“空城计”;被传为佳话。李早勤妻李氏,生子三人,长子:秉善,次子:世军,三子:世勋;次子李世军曾为国务院参事。</p> <p>  双岘镇井沟榆湾遗址:所在位置坐标 北纬35°20′13〃,东经105°41′27〃,海拔1724米,曾出土仰韶文化和齐家文化时期的陶瓷瓦片,说明此地很早以前就有人类活动遗迹。</p> <p>双岘老地图(1984版)</p> 18.治平镇 <p>  治平镇政府:海拔1463米。治平镇位于静宁县西南部,距县城56公里,东西宽10公里,南北长9公里,总土地面积72平方公里。东邻雷大镇、双岘镇;南依李店镇;西接深沟乡;北靠新店乡、甘沟镇。治平历史文化悠久,下辖12个行政村,80个村民小组,3160户13355人。</p> <p> 成纪故城遗址:2013年甘肃省人民政府碑位置坐标北纬 35°14′20〃,东经105°40′40〃,海拔1442米,成纪故城遗址包括残存的东城墙及北城墙,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包括灰层、灰坑区域及文化堆层,占地面积9万平方米。1983年2月8日静宁县人民政府确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3月29日甘肃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p><p> 成纪故城历史: 位于位于静宁县治平公社刘河村东南约500处,距县城五十公里。它的西、北边靠近长城(秦长城)二十至四十公里。东离古长离水(今庄浪阳山川)段二十公里,南距略阳川(今张家川回族自治县陇城公社)五十公里。故城址在治平、深沟(均以公社命名)两条河流交汇处的河谷川地上(两条河交汇后古称成纪水)。沿河地区,地势坦夷,土质肥沃,水源丰富。</p> <p>  这里地处渭河流域的上游,是古代通往西域的一条中大路。城址的部分,压在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上,这说明早在五千多年前,就有我们的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成纪,它以我国古神话传说中的“伏羲”先皇孕十二岁生于此而得名(古时十二年为一纪)。历史上著名的汉将军李广亦生于此处。是我县见于史籍最早的地名之一。</p><p> 故城址基本形状为正方形,边长约四百五十米左右,总面积二十万零二千五百平方米。西、南城垣,因长期受河水冲刷已塌陷,东、北两边,还尚残存部分城垣。北城墙地基压在新石器时期文化的灰坑上,在城墙的夯土中,见到大量的仰韶文化和齐家文化的各种粗细陶片。从塌垮的城墙上,见到几处修补过的痕迹,垫土中、含有汉代陶片和唐、宋瓷片,可见并非一个时代修补的。在城北和城南的断面上,发现三口相似的简形水井,水井深约十六米,井底大致和现在的河床一样平,内有汉代陶片,另一口井,被一座西汉墓葬打破,看来是在井被废弃之后,这座墓葬叠压上去的,可见这口井早于汉代。城址内经过长期的平整耕种,地面上已无法观察出当时的市街情况了。但旧瓦砾碎片堆积得相当厚。在城址内和路边、河滩上,还残存大量的秦汉时期的板瓦、简瓦残片和各种粗细绳纹、篮纹等陶器残片。简瓦一般长五十厘米,直径十四至十六厘米。</p> <p>  据《水经注》载:“瓦亭水又南,&nbsp;经成纪县东,历长离川,谓之长离水,右与成纪水合。水导源西北当亭川,东流出破石峡,津流遂断,故渎东径成纪县故城东,帝太所生之处也,汉以属天水郡......又西南,与略阳川水合”。</p><p> 文中的瓦亭水,即今发源于宁夏西吉县境内月亮山的葫芦河。它流经静宁、庄浪、秦安三县,在天水县境内注入渭河:成纪水,即发源于通渭县境内,流经静宁县新店、治平、李店等乡(镇),在仁大镇境内注入葫芦河的治平河,亦称南河:当亭川,即治平河的上游:破石峡,即今治平镇境内的鞍子山峡:略阳川水,即今发源于陇山,流经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和秦安县,在静宁县仁大境内注入葫芦河的清水河,亦名五营河,交汇处俗称合河口。</p><p> 根据水脉验证,汉代的成纪城,当在合河口以北、葫芦河之西的治平河西岸,与今治平刘河村故城遗址的方位相符合。当珍《隋书 地理志》载:“成纪,旧废,后周置。”</p> <p>  《旧唐书.地理志》载:“成纪,汉县,属天水郡,旧治小坑川,开元二十二年移治敬亲川,成纪亦迁徙新城,天宝元年州复移治上邦县。”《新唐书.地理志》载:“秦州天水郡,中都督府,本治上邦,开元二十二年以地震徙成纪之敬亲川,天宝元年还治上卦,大中三年复徙治成纪。”</p><p> 《资治通鉴》载:“成纪县自汉以来属天水郡,治小坑川,唐并显亲县入成纪县,移成纪县治显亲川。”(资治通鉴胡三省注)《秦安县志》云:&nbsp;“成纪县治,初在静宁州西南八十里之治平川”作者并感叹地写道:“不知成纪在治平,&nbsp;则并大圣人里居而失之矣,是乌可以不辨。”</p> <p>  唐朝后期,成纪地陷落于吐蕃,历五代。至北宋真宗四年(公元一0六七年),又在成纪故城遗址上置治平寨。金升为县,并置得胜州。后经战乱,故城沦为废墟。</p><p> 成纪是一个古老的历史地名,根据故城遗址的现状和出土文物的考证,它恰恰和上述历史文献的记载相吻合。自汉初建置县起至唐开元二十二年的成纪县治,即在今静宁县治平刘河村故城遗址。但故城本身的建筑年代,则更早于西汉。</p><p> </p> <p>治平怀旧版地图(1984版)</p> <p>鸟瞰治平川</p> 19.城关镇 <p>  城关镇政府:镇政府所在地静宁县西街11号。城关镇位于葫芦河与南河交汇的三角地带,地处黄土高原沟壑区,海拔1600—2245米,是静宁县城所在地,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周边与八里镇、城川镇、司桥乡相接,国道312线和静庄公路穿境而过,交通相当便利。下辖5个行政村,33个村民小组,总户数2693户,总人口12493人,总面积25平方公里。</p> <p>  静宁县城关镇周边生态旅游环境规划图。城关镇的旅游景点及代表单位在县城周边景点已作介绍。此处不必赘述。</p> 20.贾河乡 <p>  贾河乡政府:贾河乡政府位于静宁县西南77公里,西与通渭县接壤,南与秦安县毗邻,北靠李店镇,东依仁大镇,南北长9公里,东西宽约8公里,总面积62平方公里,是距离县城最远、基础条件最差的一个纯山区乡镇。贾河乡辖王沟、剪岔、贾河、高窑、山庄、宋堡、侯山、中堡、山上湾9个行政村79个村民小组2393户11486人。</p> <p>  贾河乡剪岔新农村:位于贾河乡剪岔梁,因为原村落分布地形酷似剪刀而得名,也是全县唯一一个以家用劳动工具命名的行政村。</p> <p>  贾河高窑村家风馆:位于贾河乡高窑村,广场中心位置坐标:北纬35°08′09",东经:105°41′50",海拔1640米,是静宁县域设有家风家训的村落代表村落。</p> <p>贾河乡老地图(1984版)</p> 21.三合乡 <p>  三合乡政府:海拔1820米。三合乡位于静宁县西北部,东与原安镇相依,南与界石铺镇毗连,北与宁夏西吉县接壤,西北与会宁县为邻。东西宽10平米,南北长9千米,总面积93平方干米,乡政府驻地光华村距县城41千米。最高海拔2083米,平均海拔1960米,全乡辖12个行政村.79个村民小组共258户10942人。</p> <p>  卧龙隧道:海拔1852米。全长1402米,是青兰高速连接静宁和会宁的入口处。是静宁段最西端高速公路隧道。</p> <p>  三合乡寒旱特色农作物种植基地和特色展览馆。</p> <p>三合乡老版地图1984年出版。</p> <p class="ql-block">  三合人饮工程:地处三合乡光华村境内,海拔1834米。为三合乡人民群众提供生活用水。</p> 22.余湾乡 <p>  余湾乡政府:乡政府所在地海拔1723米,余湾乡地处静宁县东南部,东与庄浪县接壤,西与李店镇毗邻,南与仁大镇相依,北与雷大镇为邻,雷阳公路、静秦公路贯穿全境,交通便利。距县城47公里,南北长7.5公里,东西宽7公里,总面积50平方公里,,全乡辖9村46社,2258户10725人。</p> <p class="ql-block">  余湾王坪村广场,该广场是静宁县域内村级广场中最大规模广场之一。</p><p class="ql-block"> 王坪村下辖八个组:新院组,羊路组,新太组,王坪组,中坪组,回沟垴组,团庄组,梁头组;现有380户1750人,耕地面积4200亩,其中果园面积3700亩。</p> <p>余湾王坪抱龙山和甜水湾,以及王坪观景台风光。</p> <p>老版余湾乡地图(1984版)</p> 23.新店乡 <p>  新店乡政府:新店乡位于静宁县西南部,东与甘沟镇、治平镇为邻,南与深沟乡、通渭相依,西与通渭接壤,北与四河镇相靠。距离县城43公里,总面积64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34799.04亩。下辖8村54社,含2113户8303人。</p> <p> 鞍子山峡:河谷地带海拔1530米。也曾称破石峡,位于新店河治平交界处,地势险峻,金牛河由此而过,下游河流称治平河、李店河。峡谷地带盛产石灰石矿石。</p><p> 此处地势险要,静宁古地名中均有记载。</p> <p>  新店乡当亭川: 位于新店乡金牛河(也称通渭河,发源于通渭。)(金牛河流过鞍子峡进入治平后在治平境内称为治平河,进入李店后称为李店河之后沿仁大峡由北至南在仁大刘家川汇入葫芦河)河谷地带,东西长约10千米。南北约为2千米,当亭川名见于古书《水经注》。当亭川土壤肥沃,适合各种农作物生长,此地气候湿润,冬温夏凉,有静宁小江南之美誉。</p> <p> 新店乡秦王赵沟新农村:海拔1613米。现有60户居民和林场一处,2012年3月由上海甘肃商会和上海敦煌宾馆共同投资336万元修建。此处环境优美,青山绿水,冬温夏凉宜于人居。</p> <p>  新店乡甘坡村:村部海拔1588米。位于新店乡甘坡村300号。甘坡村位于静宁县新店乡西部,北与四河镇接壤,其东、南、西均与通渭县陇川相邻,全村共辖6个社,常住人口245户939人。属于新店地理上的“飞地”。</p> <p>  静宁县域最特殊的乡镇地图!有一块“宝岛飞地”她就是新店乡甘坡村。</p> 24.深沟乡 <p class="ql-block">  深沟乡政府:海拔1585米,深沟乡位于静宁县西南部,距县城67公里,东北与治平镇相依,西南与通渭县毗邻,南靠李店镇,北接新店乡,总面积63平方公里。辖8个行政村,46个村民小组,1768户7526人。</p> <p> 深沟乡麦顶村:海拔1783米,是全县村名以农作物小麦命名的村名,其新农村整体分布形状酷似一轮弯月颇有艺术感。麦顶村上、下湾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位于麦顶村上湾社与下湾交界墚顶,与通渭县新景乡赵坪村隔路相望,距村部硬化路里程约十公里;2016年开始修建,2017年下半年竣工,建成三十处独立院落,有下湾上湾14户共140人搬迁入住。</p><p> 新农村配套太阳能路灯,村民健身广场1000平方米,以及村民活动中心和临时新村部,人居环境得到全面改善;围绕新农村建设拓展苹果产业,近三年来新平整土地四百余亩,新植幼园三百多亩,配套沙化路十公里,栽植绿化树一千余株。</p> <p>  常津公司:深沟乡樊沟村阳坡组99号,海拔1481米。静宁常津果品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5年10月24日,注册地位于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治平乡大庄村,法定代表人为常继锋。经营范围包括预包装食品兼散装食品、水果批发兼零售;果品购销、贮藏、加工生产。静宁常津果品有限责任公司属对外投资公司,具有5处分支机构。</p><p><br></p> <p>  深沟乡卧龙山:位置坐标 北纬35°15′41〃,东经105°36′29〃,海拔1566米,山势蜿蜒迂回,绿化率较高。是全县抱龙山,炳龙山,玄龙山等众多山脉中以图腾龙命名的代表山脉之一。</p> <p>  深沟王堡村孙家沟社孙氏祠堂:位置坐标 北纬 35°16′28〃,东经:105°33′55〃海拔1540米,落成于2020年,此处也是长征时期红二十五军徐海东部安营扎寨之处。</p> <p>  深沟初中位于深沟乡深沟村深沟街道,和深沟乡政府毗邻,1971年附设于原上杨小学初中班,1979年分离成独立初中,1980年更名为深沟初级中学,学校占地14亩。</p><p> 多年来,学校教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并且多次位居乡下初中教学成绩第一名,近几年有些科目教学成绩甚至超过部分城区学校!</p> <p>  深沟乡老地图。(1984版)</p><p> </p> 五、摄影团队介绍 <p>  夏剑锋,生于1973.10,静宁界石铺镇人,主任编辑,一级播音员职称。现为静宁县融媒体中心广播中心主任。全国青少儿播音主持委员会《测评师》、《培训师》,集采、编、播于一体。</p><p> 从业20多年来,已累计在中央、省、市、县各级电台、电视台播发稿件5000多篇(条),中文核心期刊发表专业论文数篇。多篇稿件被评为“甘肃影视奖”“甘肃新闻奖”“崆峒文艺奖”“成纪文艺奖”一、二、三等奖和省、市级好新闻奖。曾被评为“全县优秀青年”“全县先进新闻工作者”。</p> <p>  祁永凡,中共党员,生于1961.06,静宁县城关镇人,静宁县摄影家协会副主席,1979年入伍,在部队工作15年,服役期间层荣获共青团中央受于的全国十大建设新长征突击手荣誉称号,多次受到部队嘉奖。2002开始从事影楼专职摄影工作至今。</p><p> 主要摄影荣誉:2017-2019年度荣获静宁县“文艺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19年荣获静宁县第三届“成纪文艺奖”摄影类三等奖;2019年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老党员肖像拍摄活动展中获得二等奖;2020年8月静宁县“脱贫攻坚”主题文艺作品大奖赛摄影组一等奖。近年来作为一名志愿者一直参加静宁县文联组织的《一张照片》和《红色文艺轻骑兵》活动拍摄照片千余幅。数幅作品发表于《平凉日报》,《甘肃现代摄影杂志》。</p> <p>  刘继祖 ,中共党员,静宁城关镇人,生于1965.01,现供职于静宁公路段,《中国摄影家》杂志中国摄影家俱乐部会员,甘肃省摄影家协会会员,甘肃省现代摄影学会中级会士,平凉市摄影家协会会员,平凉市职工摄影家协会理事。</p><p> 作品曾在《中国摄影家》杂志、《甘肃日报》、《平凉日报》发表,其作品在平凉市摄影家协会,静宁县摄影家协会举办的影展中多次展出并获奖,获静宁县成纪文艺奖二等奖,近几年积极参加静宁县文联组织的“一张照片”,“红色文艺轻骑兵”志愿者活动。</p> <p class="ql-block">  周小强,生于1973.12,静宁县城关镇人,甘肃省摄影家协会会员,甘肃现代摄影协会会员,静宁县摄影家协会副主席。1994年参加工作,20余年专攻于汽车电器行业,业余爱好摄影与旅游,喜欢用镜头捕捉生活。</p><p class="ql-block"> 自2016年积极参加静宁县文联组织的“一张照片”和“红色文艺轻骑兵”志愿者活动,为70岁以上的老人及老党员、农村的脱贫风貌拍摄照片百余张,在2019年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老党员肖像拍摄活动展中获得三等奖;2019年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静宁苹果主题摄影大赛中获得优秀奖;获得2020年静宁县首届“遇见春天”摄影大赛优秀奖。</p> <p>  李志明,中共党员,生于1980.12,静宁界石铺人,静宁杰能影视文化传媒公司经理、甘肃现代摄影学会会员,平凉市影视艺术家协会理事、静宁县手拉手儿童慈善协会副会长、静宁县影视艺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p><p> 1997年12月应征入伍,服役期间,连续被评为优秀士兵,并于1999年在北京参加了国庆50周年大阅兵,并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保障任务,得到上级的嘉奖。</p><p> 2002年退役后,成立了静宁杰能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进行影视创作、拍摄、演绎以及网络正能量的传播。先后摄制展现静宁各行各业、风土人情的专题纪录片200多部。</p><p> 摄影作品《炫丽多彩》获静宁县2019年“元宵夜景”摄影大赛一等奖;2019年作品《果疯子》(微电影)荣获静宁县第三届“成纪文艺奖”影视类二等奖;2016年被授予“平凉市‘向上向善好青年’”荣誉称号。2017年被静宁县评为“优秀导演”。</p> <p>  李满羌(别署容斋,梦一坞),静宁仁大人,生于1983.04,现供职于静宁博物馆、省书协会员、静宁书协副秘书长。爱好诗书画印及摄影,主攻金石传拓。书法篆刻作品多次入展省展及西泠印社展览。</p><p> 出版《走笔河西-李满羌诗书作品选集》,主编《吉金乐石-金石传拓展览集萃》(读者出版集团)、《静宁博物馆》、《行走在葫芦河畔》、《静宁籍当代名家书画展作品集》、《静宁文化产业》、《叶桂墓志铭铭传拓》( 敦煌文艺出版社》、《博海遗珠》、《静宁博物馆文 物图鉴》、《天问-李源美术展作品集》等。</p> <p class="ql-block">  靳万强,中共党员,生于1981.12,静宁甘沟镇人,笔名:琴心剑胆流雨,现为中国民俗摄影家协会会员,中摄联盟会员、摄影师,甘肃省摄影家协会会员,甘肃现代摄影协会会员,平凉市摄影家协会会员,静宁县摄影家协会副主席。</p><p class="ql-block"> 2004年毕业于陇东学院数学系;现任教于静宁县祁川初级中学,中学一级教师。2015年获静宁县委、县政府优秀教师称号。自工作连续多次获得学校“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先进工作者,优秀指导教师”等称号。2002年初开始初涉足摄影,喜欢风光、纪实、人像、民俗等摄影领域,热爱美篇制作。</p><p class="ql-block"> 2013年获静宁县青少年美术、书法、摄影作品交流展摄影类三等奖;2017年被评为“静宁县优秀共青团干部”荣誉称号;2018年被评为静宁县“最美共青团干部”;2018年在“德美果杯”静宁“苹果成熟季 共庆丰收节”摄影展中作品入展;2019年在静宁县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静宁苹果主题摄影大赛中获得二等奖;2019年获静宁县第三届“成纪文艺奖”摄影类三等奖;2020年1月获2017——2019年度静宁县“文艺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20年7月获静宁县“脱贫攻坚”摄影奖二等奖。现有多幅作品发表于《农民报》、《未来导报》、《崆峒文艺》、《甘肃现代摄影》、《平凉日报》等报刊杂志。</p> 六、编者寄语: <p class="ql-block">  2020年7月悉闻静宁县民政局和静宁县文联共同发文需要拍摄静宁县域内有带表性的地理地貌的各行业代表单位,在静宁县民政局、静宁文联的关怀下,各乡(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静宁县强生汽车电器周小强先生的资助下,由本人倡导成立拍摄组团拍摄静宁县地域内相关照片,团队七人相互配合、互相支持、协同作战。历经一月时间,早出晚归,晴天拍摄、雨天搜集、查阅、询问、整理文字资料!</p><p class="ql-block"> 行程两千余公里,步行百余公里,无人机飞行五百多公里,走遍静宁的东南西北之最,上梁峁、下沟渠、踏荒滩,登古堡。在各个乡镇党委、政府以及办公人员的配合以及诸多路人的指引下如期完成了此次拍摄任务。</p><p class="ql-block"> 我们用车轮和双脚丈量静宁每一个乡镇的热土,用镜头和笔尖记录成纪的沟峁墚河,始于热爱,作于执着,成于坚守……但由于时间紧迫,美篇(照片数量)所限,我们也许没有能够拍出高质量的照片或许遗漏了许多也能反应静宁地理地貌的景点、村落还望大家见谅!(此为第一版,以后我们会补充完善各个乡镇的山川河流以及村落以及景点)。</p><p class="ql-block"> 拍摄确为不易,文字费心劳神。此美篇用图339幅,视频1段,文字数量46913字。即使经本人多次修改,团队各位老师、特别是夏剑锋老师反复校对,但疏漏肯定在所难免,同时可能会有数据、名称有误之处,请联系187933356873微信号修改……</p><p class="ql-block"><b> </b></p> <p class="ql-block"><b>  感谢大家阅读,欢迎大家转发,谢绝转载。(版权所有2020静宁县地名志美篇拍摄制作团队,请勿侵权!!!)宣传多彩静宁 魅力成纪我们责无旁贷、不遗余力………</b></p><p class="ql-block"> </p>

静宁

静宁县

学校

成纪

公元

全县

城隍庙

治平

阿阳

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