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实验“正见”微课堂】中国传统节日——七夕

舒兰市第三实验小学德育处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七夕节,</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发源于中国,</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是华人地区以及东亚各国的传统节日,</p><p style="text-align: center;">该节日来自于牛郎与织女的传说,</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农历七月初七庆祝。</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因为此日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少女,</p><p style="text-align: center;">而节日活动的内容又是以乞巧为主,</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所以称这天为</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乞巧节”或“少女节”、“女儿节”。</p><p style="text-align: center;">2006年5月20日,</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七夕被中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p><p style="text-align: center;">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 中国古代的星象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人从很早开始就探索宇宙的奥秘,并由此演绎出了一套完整深刻的观星文化,“牛郎织女”就是典型例子。七夕的牛郎织女传说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早在远古时代,追求秩序的古人们不仅将天空规划得井井有条,还将星宿与地面区域一一做了对应,这个对应关系就天文来说,称作“分星”,就地面来说,称作“分野”。简单来说,古人就是将天上每个星座都与地上的实体地理区域一一对应,古代分星与分野目的主要是为了配合占星理论进行天象占测。在古代星宿体系中,“牛宿”由6颗星组成,位于银河的东岸,像两个倒置的三角形,一上一下,很有特点,不过上面的那个三角形更大一些,亮一些。而下面的小三角形正好位于黄道上,这几颗星组成了一个头上有两角,却只有三只足的牛,因此古人称其为“牵牛”。这头“牛”的南边有9颗小星,组成了“天田”,是它耕作的地方,再向南看,在接近南方地平线的地方,是“九坎”9星,坎是蓄水的低地,用于灌溉农田。牛宿的东面紧挨着的是“罗堰”3星,是类似水库的水利设施。“织女”3星位于牛宿的北部,其中的“织女一”星是全天第五亮星,仅次于“大角”星,因此又常直接称为“织女星”。人们将“牛宿星”与“织女星”合称为“牛郎织女”。<br> 七夕,原名为乞巧节。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br>  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至少在三四千年前,有关牵牛星织女星的记载就有了。人们对星星的崇拜远不止是牵牛星和织女星。天空中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间辨别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叫魁星,又称魁首。古时候中状元叫“大魁天下士”,于是读书人把七夕叫“晒书节”<br> 相传牛郎父母早逝,又常受到哥嫂的虐待,只有一头老牛相伴。有一天老牛给他出了计谋,教他怎样娶织女做妻子。到了那一天,美丽的仙女们果然到银河沐浴,并在水中嬉戏。这时藏在芦苇中的牛郎突然跑出来拿走了织女的衣裳。惊惶失措的仙女们急忙上岸穿好衣裳飞走了,唯独剩下织女。在牛郎的恳求下,织女答应做他的妻子。婚后,牛郎织女男耕女织,相亲相爱,生活得十分幸福美满。织女还给牛郎生了一儿一女。后来,老牛要死去的时候,叮嘱牛郎要把它的皮留下来,到急难时做成鞋子以求帮助。<br> 相传织女和牛郎成亲的事被天庭的玉帝和王母娘娘知道后,他们勃然大怒,下界抓回织女。王母趁牛郎不在家的时候,抓走了织女。牛郎回家不见织女,急忙穿上牛皮鞋,担了两个小孩追去。眼看就要追上,王母娘娘心中一急,拔下头上的金钗向银河一划,昔日清浅的银河一霎间变得浊浪滔天,牛郎再也过不去了。从此,牛郎织女只能泪眼盈盈,隔河相望,天长地久,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也拗不过他们之间的真挚情感,准许他们每年七月七日相会一次,相传,每逢七月初七,人间的喜鹊就要飞上天去,在银河为牛郎织女搭鹊桥相会。此外,七夕夜深人静之时,人们还能在瓜果架下听到牛郎织女在天上的脉脉情话。 <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香桥会</b></div> 在江苏宜兴,有七夕香桥会习俗。每年七夕,人们都赶来参与,搭制香桥。所谓香桥,是用各种粗长的裹头香(以纸包着的线香)搭成的长四五米、宽约半米的桥梁,装上栏杆,于栏杆上扎上五色线制成的花装饰。入夜,人们祭祀双星、乞求福祥,然后将香桥焚化,象征着双星已走过香桥,欢喜地相会。这香桥是由传说中的鹊桥传说衍化而来的。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接露水</b></div> 浙江农村,流行用脸盆接露水的习俗。传说七夕节时的露水是牛郎织女相会时的眼泪,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拜七姐</b></h3><div> 七月七的七娘会,广东多称“拜七姐”,闽台即称为“拜七娘妈”。在新中国成立前,“七夕”是靓女们的盛大节日。旧时代靓女们向七姐“乞巧”,乞求她传授心灵手巧的手艺,其实所谓“乞巧”不过是“斗巧”。广东旧时过七巧节是非常热闹的。宋人刘克庄曾有诗咏道:“瓜果跽拳祝,喉罗朴卖声。粤人重巧夕,灯光到天明。”在节日到来之前,姑娘们就预先备好各种奇巧的玩品,用通草、色纸、芝麻、米粒等,制成各种花果、仕女、器物、宫室模型等物。<br></div> 在广州,无论贫富之家,姑娘们都会梳妆打扮,点上香烛,“先期备办种种奇巧玩品,并用通草、色纸、芝麻、米粒等,制成各种花果仕女器物宫室等(见《广州岁时记》)。广州七夕拜仙,已婚女子一般不能参加,但新婚后的新娘在过第一个七夕时,要举行一次“辞仙”仪式。据《广州市志》卷十七所载,初七日,旧俗还有女子泛舟游石门沉香浦的活动。游艇用素馨花、茉莉花装饰,称为花艇。她们信此日为“仙女淋浴日”。<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穿针乞讨</b><div style="text-align: left;"> 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即七夕节(乞巧节),根据传统,凡间的女子要手执五色丝线和连续排列的九孔针(或五孔针、七孔针)趁月光对月连续穿针引线,将线快速全部穿过者称为“得巧”。<br></div></h3>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喜蛛应巧</b></div> 把一些瓜果食品放在果盆上,“穿针乞巧”以后,大家都睁大眼睛看果盆上有否“喜蛛”在结网,谁先发现,谁就大吉大利。   <br> 所谓喜蛛,其实是一种米粒大的小蜘蛛,夏秋之交,在一些花草树木上,常能见到,偶而有一只爬在人身上或被人发现在屋内,都说是喜事之兆。<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投针验巧</b></h3><div> 这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是明清两代的盛行的七夕节俗。<br> 先准备一只面盆,放在天井里,倒入“鸳鸯水”,即把白天取的水和夜间取的水混合在一起。面盆和水要露天过夜,再经七月初七白天太阳一晒,原来面盆里的水,表面生成薄膜,于是取缝衣针轻轻平放在水面上,针不会下沉,水底下,就出现针影,这针影若是笔直的一条,即是“乞巧”失败,若是针影形成各种形状,便是“得巧”。<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种生求子</b></h3><div> 在七夕前几天,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于磁碗中,等它长出敷寸的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南方各地也称为“泡巧”,将长出的豆芽称为巧芽,有人也以巧芽取代针,抛在水面乞巧。<br></div>

乞巧

七夕

织女

牛郎

牛郎织女

香桥

织女星

初七

七夕节

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