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育故事――我与我的孩子们共同成长

周红梅

<p><b><i>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习惯。”</i></b></p><p><br></p><p> 好的习惯,会使学生受益终身。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样重要。一些小的细节其实对孩子的好习惯养成会起决定性的作用。</p><p> 这就让我想起班里的一个小女孩许诗诺,从我第一次见到她,这个孩子就不会站着,她的站姿始终是身体拧着的,几道弯,当时我就很发愁:多乖巧的小女孩,家长怎么能把她教成这样呢?在以后的日子中,我通过班会课给孩子们进行相关的礼仪教育,从站姿,坐姿,走路几方面对孩子们都进行了要求;平时在一些小的细节方面也不断关注她;也与她的母亲进行联系,聊些孩子在家时的生活情况,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关注孩子;当然了,以身作则也是免不了的。我有时还跟班里女生说:“你们都是小美女,咱们美女要有气质,微笑,注意站姿。”孩子们经常哈哈大笑之后立马面带微笑站直看着我,等待表扬。环境影响人,许诗诺也慢慢改变了自己的站姿,融入大家,衣服也越穿越干净,书包这些个人物品也学会收拾了。</p><p> 我希望我的孩子们将来都能成为一道风景。</p><p><br></p> <p><b><i>  “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陶行知</i></b></p><p> </p><p> 其实在教学生明白人生之道时,也让我不断成长,明白人生之道,也让我被一个小女孩的勇气和坚强所感动,我为是她的老师而骄傲。</p><p> 就是这个让我骄傲的孩子,顽强的与病魔做斗争,就是这个孩子带着欢笑,带着快乐,回到了班集体。就是这个坚强的,开朗的,快乐的孩子,她把自己的快乐带给了身边所有的人,也教给了身边人人生之道。</p> <p>  马小荣就是这个孩子,一名普通的回族学生。在2018年她和家人一起遭遇了一场重大车祸,在这场车祸中,孩子的姐姐重伤,孩子的母亲成了植物人,更可怜的是我的这位学生头部和脸颊两块骨头被取掉,原本光滑的皮肤上出现了好几道被玻璃划伤的痕迹。最令我不能忘记的,是我去医院看她的那一刻,她小小的身体蜷缩在病床上,她姐姐在旁边守着她,不停地在跟她说话,孩子却没有多大的反应。我过去叫她:“马小荣,老师看你来了。老师都想你了,同学们也都想你了。”孩子只是盯着我看了一会儿,然后看着她的姐姐,嘴巴里说了一串话,我一个字也没有听懂。后来她姐姐给我解释,说孩子吓坏了,到现在都不肯正常的说话,她说的话我们也听不懂。我不知道用什么语言安慰她们,临走时我给孩子留了两百元钱,鼓励她说:“大家都想你了,我们几位老师也特别想你,你要早点回来啊,我们大家都等着你。”后来到班里,我给孩子们讲了马小荣的事情,我鼓励班里的其他孩子去看望马小荣。我希望班里的每个孩子都能够去帮助马小荣。有的孩子去看了,有的孩子每天问我,时刻关注马小荣的情况。马小荣是个坚强的女孩,经过了几个月的治疗,她终于回到了学校。她的爸爸和姐姐把她送到学校,看到孩子满脸的伤痕、苍白的小脸,班里孩子们都特别心疼。班里女生马语嫣、刘佳馨几人每天做操和上下楼都牵着马小荣的手,生怕她摔跤了,男生有给她送橡皮,铅笔的,帮她背书包的。看到孩子们这么团结,这么温馨,我的心里无比自豪,这就是我们的大家庭。</p><p> 也许是连老天都妒忌这个快乐坚强的孩子,妒忌这个善良的家庭,祸不单行,就在今年,孩子的哥哥一直忙于照顾妈妈,每天给植物人的妈妈翻身、擦洗、喂饭,自己的三餐也不能按时吃,哥哥――18岁的马晓龙得了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他的爸爸和叔叔带着孩子做了各项检查,最终到乌市医院去住院。她的姐姐实在觉得高昂的医药费让他们的家庭再次雪上加霜,寻求我的帮助,在水滴筹里,我二话不说捐了二百元钱;年级组的每位老师听我说孩子的家人得病了,大家都捐了钱;我又在学校女工群里发了这个消息,老师们也都慷慨解囊,纷纷献出自己的爱心;班里其他孩子和家长知道了这个消息,也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民汉一家亲,人多力量大。孩子的姐姐一直在班级群里感谢大家的帮助,一遍又一遍地说:“我弟弟太年轻了,我希望他能活下去。谢谢大家对我们的帮助,对我们一家人的关心。有这么多善良的人,这么多爱的力量,我想弟弟会很快好起来的。”爱的力量,团结的力量真大,我和我的孩子们再一次见证了奇迹。</p> <p>  截选自学生作文:</p><p> 鸟儿感恩蓝天,因为蓝天可以让它展翅翱翔;花儿感谢阳光,因为阳光使它开的娇艳;我最想感谢的是我的老师,因为她让我收获了知识,懂得了道理。</p><p> 令我记忆犹新的那次,我语文考试不及格,作为班长的我还从未考过不及格,拿着卷子,我傻眼了,也害怕了:怕老师的不喜,怕父母的失望。在我不知道的时候周老师默默地关注着我,她说下课有空跟我聊聊天。下课我忐忑地走进办公室,周老师没有批评我,把我带到了旁边的活动教室,告诉我:“你这次没考好,其实我挺高兴,这是你的第一次挫折,也是对你这阵子学习的小结,人生不会一帆风顺,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这阵子你的学习状态我看在眼里,你自己也清楚,现在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学习一刻也不能放松。”我知道最近自己在学习上放松了,骄傲了,周老师的话时刻提醒着我,我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让周老师失望。</p><p> </p> <p><b><i>  泰戈尔说:“爱是理解的别名。”</i></b></p><p><b><i></i></b></p><p> 做老师20多年了,遇到的学生和家长形形色色,至今记忆犹新的是9年前的一对母子。新学期报名,班里来了一位留级生,男孩,他妈妈带着他来找我报名,说是学校安排在我班的,当时我有点蒙,没听说呀?后来找领导咨询了一下,说孩子成绩太差,父母来学校找的。我看了上学期成绩,语文5分,光看这一门学科我就愁呀,自己就是教语文的。问家长为啥想留级,话一出,家长眼泪就下来了:“老师,你帮帮我家孩子吧!我也是实在没办法了,以前的老师嫌他成绩太差。”孩子什么都没说,只是低着头站在一边,我还能说什么,作为一个母亲,我看到了家长无助的泪眼,孩子茫然的大眼。“你叫什么?”“姚明明。”从此,我的班级多了一个沉默的小男孩。</p><p> 由于家里父母在连队打工,孩子住校,我就经常和孩子聊天,帮他补课。孩子没有喝水的杯子,懂事,也不问家里要,我给他买了一个保温杯,他低着头什么也没说。可是上课听讲更认真了,学期末语文考及格了,字也整齐多了,人也活泼了,和同学们也话多了,有时经常跟在我后面,我也会故意找点活给他干。他妈妈再来时很高兴,笑着说孩子喜欢我,喜欢班级。我心里又何尝不喜欢这个上进的小男孩呢?后来他父母要回老家了,姐姐都跟着走了,他就是不走,他要跟我上完六年级,愿意住在姑姑家,六年级毕业考更给了我惊喜,语文八十多分呢!</p><p><br></p> <p>  作为一名老师,我的教育故事还在继续,每一个故事里其实就是我与我的孩子们共同成长的经历。</p>

孩子

老师

马小荣

班里

姐姐

家长

语文

学生

这个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