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div> 进入处暑节气,炎阳不再炙烤,蝉儿不再鸣叫,盛夏渐行渐远。秋色在天地万物间一点一滴地弥漫,秋意渐浓。 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这时三伏已过或近尾声,初秋炎热将结束。北斗七星的斗柄是指向西南方向(戊位),太阳到达黄经150°时,是二十四节气的处暑。处暑是反映气候变化的一个节气。由于“秋老虎”短期回热天气影响,处暑过后仍有持续高温,虽没有夏天酷暑,但仍会闷热,并且干燥。处暑的到来同时意味着进入干支历申月的下半月。 <br> 处暑当天,太阳直射点已经由“夏至”那天的北纬23°26′,向南移动到北纬11°28′。北京城区,正午太阳高度也由夏至的73°32′降低至61°34′,人们可以明显感觉到太阳开始偏南了。随着太阳高度的继续降低,所带来的热力也随之减弱。炎热的酷暑已过去,但此期间仍然会出现短期回热天气,而但并未真正进入凉爽天气,真正凉爽一般要到白露之后。 处暑节气处在短期回热天气(秋老虎)期内,“秋老虎”一般发生在公历8月~9月之间,每年秋老虎的时间长短不一,总体来说持续半个月到二个月不等。处暑在日常生活中起到的意义,就是提醒人们暑气渐渐消退,天气由炎热向凉爽过渡,要注意预防“秋燥”。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候鹰乃祭鸟</b></div> 指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并且先陈列如祭而后食用。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二候天地始肃</b></div> 是指接着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充满了肃杀之气。古时有“秋决”的说法,即是为了顺应天地的肃杀之气而行刑。《吕氏春秋》上说:“天地始肃不可以赢。”即是告诫人们秋天是不骄盈要收敛的季节。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三候禾乃登</b></div> “禾”指的是黍、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意思就是开始秋收。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迎 秋 </b></div> 处暑之后,秋意渐浓,正是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处暑过,暑气止,就连天上的那些云彩也显得疏散而自如,而不像夏天大暑之时浓云成块。民间向来就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其间就有“出游迎秋”之意。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放河灯</b><br><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河灯也叫“荷花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span></div></h3>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开渔节</b></div> 每年处暑期间,在浙江省沿海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开渔节,欢送渔民开船出海。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饮食调整</b></div> 处暑节气,天气干燥雨水稀少,天气由炎热转凉爽,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此时的起居作息也要相应的调整,建议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避免燥邪伤害,尽量少食辛辣,多食酸性食物,以加强肝脏功能。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秋 冻</b></div> “春捂秋冻”是古人总结出的生活谚语。处暑后要使身体有一些凉意,不要天一冷就马上全副武装,穿很厚的衣服。初秋是“冷”,但并没有感觉到“寒”,采取“秋冻”对于适应与抗御后来冬天的严寒都有很大的好处,从机体适应能力上看,也可以说符合季节之间的“惯新原理”。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防秋燥</b></div> “秋燥症”主要表现为皮肤干涩粗糙,鼻腔干燥疼痛或口燥咽干等,需要及时采取预防措施防治。专家建议:除了多喝开水、淡茶补水外,也要保持居住环境的湿度。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便于生津润燥、消热通便。多吃一些苹果、梨、葡萄之类滋阴的水果,西瓜这类大寒的瓜果则要少吃。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处暑,</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场旧的辉煌的结束</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个新的冷静的开始</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愿你</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心境清凉,而热情不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