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前言</p><p class="ql-block"> 边防某团51142部队六连战友分别多年,回忆过去,展望未来,浮想联翩,每当想起索伦山上的哨所,仿佛又看到了山下的军营,战士的身影,更是想念散似满天星的战友。战友情,是寒冬里的一缕阳光,是秋雨中的一把小伞,是生曰时的一束鲜花,是夜行中的明亮之星。回首我们的人生轨迹,最让我们引以自豪的是:我们曾是军人,在祖国的北疆第一线,与风沙为邻,与艰苦相伴。为祖国奉献了青春年华。</p><p class="ql-block"> 回望军旅生涯,朝夕相处的战友之情,美好的时光怎能忘。苦乐与共的峥嵘岁月,凝结了我们情深意厚的战友之情。</p><p class="ql-block"> 四十多年的悠悠岁月,弹指一挥间,真挚的友谊,紧紧相连。尽管现在我们各奔东西,忙于工作,劳于家事,相互间联系少了,但是绿色军营洒下的美好情感结成的友谊地久天长,没有随风飘去,历史没有忘记我们,现代化的通信又让我们能随时相见。</p><p class="ql-block"> 战友是身边的那份充实,是忍不住想拨的号码,是梦境中难望的牵挂。愿战友们相惜于品,相敬于德,相交于情,相随于义,相拥于礼,相信于诚,相亲于爱。</p><p class="ql-block"> 让我们在二O一六年相聚在部队后的基础上能再次相聚,将更加浓厚的友谊,相互启迪你我的智慧。共同描绘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p><p class="ql-block">前言编辑整理:夏发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由于当兵年限己久,回忆过去历史经过很难,难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先天不足之处,也希望战友们看后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改进和完善,随着时代的步伐,回忆过去,逐渐过去的情景相互又回想起来,所以我们的相册内容,不断改进和更新,不断注入新鲜血液,才能使相册更加完善和完美。</p><p class="ql-block">资料书写搜集整理:夏发会</p><p class="ql-block">主编与制作人:侯占岭</p><p class="ql-block"> 2021年2月8日于海南省琼海市</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邀请函</p><p class="ql-block"> 亲爱的战友:光阴荏苒、岁月如梭,三十几年奋斗:三十几年收获、暮年回首:历历在目!怀着对绿色军营的眷恋、对战友情意的珍视:内蒙古军区边防第一团六连战友回连队看看联谊会,敬邀你于2016年7月21日,赴乌拉特中旗参与;遥想当年:我们雄纠纠:气昂昂来到部队:明白了什么叫生与死的兄弟情:战友情:喜看今朝:我们己两鬓斑斑:儿孙満堂:无论职务高低:贫穷富贵、都是情同手足:亲如兄弟:来吧!战友带着你30多年的风雨沧桑:喜怒哀乐、与战友共叙:与战友共享、与战友共担:别因为你的缺席:使大家留下遗憾 :来吧!战友!至亲至爱的战友、让我们再回首:再拥抱:来吧战友:生死与共的战友!让我们携手互敬:互帮、互助:再续这浓郁的战友情、真诚欢迎你的到来。</p><p class="ql-block"> 六连战友联谊会筹备组</p><p class="ql-block">二O一六年七月十二日夏发会编辑</p> <p class="ql-block"> 六连战友聚会组委会成员名单</p><p class="ql-block">名誉会长:魏永胜、成东计。</p><p class="ql-block">会长:李香斗。</p><p class="ql-block">副会长:李常胜、郭平和。</p><p class="ql-block">成员:贾文宝、夏发会、张建成。</p><p class="ql-block">组织机构:李香斗(总管)</p><p class="ql-block"> 李常胜、郭平和。</p><p class="ql-block">迎接送往:张建成。</p><p class="ql-block">志愿者:韩天仓。</p> <p class="ql-block"> 六连历届官兵任职名单</p><p class="ql-block">连长:邱造欣、成东计、王国安、包书海、包廸列呼、余培祥。</p><p class="ql-block">指导员:李红波、魏永胜、陈常明</p><p class="ql-block">副连长:扎汉都、【孙国珠】郝文斌、钟杰、朝克图、包迪列呼、苏云庆</p><p class="ql-block">副政指:王继锋、王振军、李香斗、斯琴、李德成、包建国、秦明。</p><p class="ql-block">司务长:李美、郭平和、张月河、白光。</p><p class="ql-block">台长:李香斗、张喜春、赵太喜、焦建平</p><p class="ql-block">报务主任:李香斗、郭明贵、付田生、李伟民。</p><p class="ql-block">医助:王维杰、白志松。</p><p class="ql-block">志愿兵司机:青格勒。</p><p class="ql-block">志愿兵:郭明贵(炊事班长)</p><p class="ql-block">班长:陈跃、王国良、白音、冯海青、乌日更、李常胜、云吉龙、李景昌、 刘阿荣、刘会荣、王开全、贾笃珍、王忠合、付德才、段三宝、王耀东、 文生、杨元福、胡日查、李建锡、 韩天仓、那木尔。</p><p class="ql-block">司机班长:侯占岭。</p><p class="ql-block">司机:付军占、李焕、武进飞、青格勒、郭亚军、许春普、孟令润、海振刚、赵长林、孟克、王坡、付柱。</p><p class="ql-block">文书:乌日更、文生、李景龙、白海林、 魏章华、夏发会、李常胜。</p><p class="ql-block">上士:王德成、包牧仁、朱陶山。</p><p class="ql-block">炊事班:刘真、胡美、李伟民、金银栓、 吴成奎、黎学刚、李志刚、王武、张金、张小相、卢明仁、刘永。</p><p class="ql-block">报务员:沈维民、贾文宝、朱陶山、魏章华、张继少。</p><p class="ql-block">卫生员:赵志刚、佟永新、特古斯、常城</p><p class="ql-block">守机员:李树怀。</p><p class="ql-block">发电员:黄维志、涂炳林、宋开斌、王兰旭。</p><p class="ql-block">军马饲养员:刘根贵、额尔敦达来</p><p class="ql-block">后勤保障员:杨柱、魏忠。</p><p class="ql-block">提供者:魏永胜、焦建平、陈常明</p><p class="ql-block"> 朝克图、 侯占岭、贾文宝、文生、 厦发会、李常胜、张小相、杨元福 、吴朝鲁。</p> <p class="ql-block"> 夏发会回老连队感想</p><p class="ql-block"> 回顾四十多年前的老连队 ,全连营房五栋平房,下面用石头打地基,上面用红砖,房顶用的是红瓦,连队宿舍照明用的柴油发电机,做饭和冬天取暧靠的是煤炭,那时边境上巡逻靠骑马,生活用水用汽车从十几公里处拉水,一月难洗一次澡。</p><p class="ql-block"> 现在的新建连队,和过去不一样了,可以说是翻天覆地的大变化,营房盖上了二层小楼,生活用水都用上了自来水,连队用上了交流电,一天24小时有电,而且做饭、取暖、洗澡、都用上了电,晚上官兵们看电视,而且还有网络可供上网,人人都有智能手机,连队干部住房都是套间,一个人一台电脑,连队巡逻时用的是多功能汽车,由原来的2瓦电台变成现在的100瓦,通讯功能大大提高。 在营房西侧还建起了两个大温室,各种小菜应有尽有,解决了官兵的吃菜难题。</p><p class="ql-block"> 整个营房一楼住着连排干部,二楼住士兵,二楼西边是连队陈列室,记载着连队从1976年建连以来,各届连首长的花名册及照片,以及四十多年以来后的荣誉证书和历史文物。</p><p class="ql-block"> 连队门前一条柏油路面直达乌拉特中后旗,以前想都别想,今天真是今非昔比啊!</p> <p class="ql-block"> 新六连连部已经是今非昔比,原来的平房现在是二层的楼房了,院墙大门一应俱全。柏油马路,道路两侧种上了小白杨。</p> <p class="ql-block"> 这2016年7月六连部分官兵,回以前的老连队看看,这是离开连队已经40多年了,让人看后感受很深,无比激动,回忆过去,畅谈现在,展望未来,连队己经大变样了,只有我们的伊和索伦山依然挺立,百年不老,永远陪伴着我们的官兵。</p> <p class="ql-block"> 连长和指导员两个搭当,难得几十年不见,形影不离,两人在部队时就配合默契。</p><p class="ql-block">这是在酒店内观赏电视节目。</p><p class="ql-block"> 到老根据地连队以后,决不能错过这次几十年难逢的机会,在营地前留下这美丽的景象吧!</p> <p class="ql-block"> 现连队的伙食和40多年前相比相差甚远,那时伙食费是6角多,现在午饭是8菜加水果,而且荤素搭配营养丰富,馒头、米饭、面条、等主食,适合各位官兵,不同地区的口味,吃的好,为守护好祖国的北部边疆奠定了基础。</p><p class="ql-block">照片提供者:夏发会</p> <p class="ql-block"> 我爱乌拉特大草原</p><p class="ql-block"> 内蒙古的大草原,主要特色牛、马、羊成群,每年召开那达幕大会,主要项目:摔跤、赛马、套马、骑马射箭、骑马抓地上的物品、骑马特技表演,晚上还有乌兰牧骑表演文艺节目,篝火晚会,吃的方面:有手扒肉,老蛋子、 奶皮子,奶茶,炒米,沙葱,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开怀畅饮,放飞心情。住的方面,以蒙古包为特色,风力发电,是最近发展起来的,具有发展潜力,节约能源,前景广阔。</p> <p class="ql-block">左起:第二名魏永胜、 第三名成东计、第四名李香斗、第五名焦建平、第六名郭平和。</p> <p class="ql-block"> 这是六连聚会的战友们,在乌拉特中后旗,举行盛大的酒会,大家开怀畅饮,互敬美酒,相见不相识,畅谈分别30多年的喜悦,畅谈祖国的大好河山,家乡的变化,进一步增加了战友之间的友谊,有几位军嫂也一同参加。</p> <p class="ql-block">前左起:成东计、魏永胜、(⋯)吉日嘎拉</p><p class="ql-block">后左起:张宝战、刘玉林、焦建平(⋯)</p> <p class="ql-block">后排左起:李常胜、乌日更、李美 王海明、刘贵宝、马志忠、刘真、云吉龙、乌恩齐、杜利峰。</p><p class="ql-block">照片提供:刘真</p> <h3> 六连战友联谊会部分官兵和军嫂们合影留念,留下这难忘而幸福的时刻。</h3> <p class="ql-block">原六连指导员陈常明和战友们在一起照相留念。</p> <h3> 这是边防团六连的战士们,冒着严寒刺骨的寒风,骑着马巡逻在祖国的边防线上。<br>拍摄地点:300界桩,1977年新华社记者。<br>照片提供:乌日更<br></h3> <h3>上图左一:焦建平与王武,<br>上图右一:焦建平与乌恩奇,<br>中图:焦建平与李香斗,<br>下图左一:焦建平与郭平和,<br>下图右一:焦建平与冀明顺。</h3> <h3> 六连部分官兵在703界碑前留影,夏发会夫妇和张继少夫妇也一同拍照,留下这难以忘怀的时刻。</h3> <h3>我们一路走来,一路观光,看一看我们离开草原三十余载,离开连队有那些变化,辽阔的草原依旧,长满老虎丘的野花更显的美丽,风力发电更增加了草原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老战友们正在草原上自由自在地寻找着什么。</h3> <p class="ql-block">新六连全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回老连队看看,照张照片留个影,</p> <p class="ql-block">魏永胜指导员,贾文宝、沈维民。在去连队的途中,欣赏一下现在草原的景色,感到无比的亲切,阔别几十年,我又回来了。</p> <p class="ql-block">原六连副连长朝克图和战友们在一起游玩。</p> <p class="ql-block">我的边防,我的连,我守卫的索伦山。</p> <p class="ql-block">为参加战友聚会 ,夏发会乘飞机赶到呼市。</p> <p class="ql-block">夏发会与爱人</p> <p class="ql-block">77年湖北战友聚会</p> <p class="ql-block">图一:李香斗副指导员正在发报、</p><p class="ql-block">图二:朱陶山。</p><p class="ql-block">图三前左起:张继少、焦建平、</p><p class="ql-block"> 李香斗、张玉峰。</p><p class="ql-block">后排左起:张美、包卫东、贾文宝、朱陶山。</p><p class="ql-block">图四左起:张继少、李香斗、</p><p class="ql-block"> 沈维民、 焦建平、魏章华</p><p class="ql-block">图五:朱陶山在收发电报。</p><p class="ql-block">图六左起:张继少、魏章华、沈维民、焦建平、张喜春、李香斗。</p><p class="ql-block">照片提供:朱陶山、焦建平、贾文宝。</p> <p class="ql-block">左起:崔丽红、曾金香、张继少、贾文室。</p> <p class="ql-block">前左起:阮家红、涂炳林、张辉智、张继少、隗尚军。</p><p class="ql-block">后左起;夏发会、朱天喜、郭云中、刘本玉、魏章华。</p><p class="ql-block">照片和名字提供者:夏发会。</p><p class="ql-block">文字编排书写:侯占岭。</p> <h3> 刘真同志简历<br> 我是一九七二年十一月入伍,在六连炊事班当炊事员,在六连工作中,不怕苦,不怕累,工作积极主动肯干,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受到全连干部战士的好评,被团党委嘉奖一次,荣立过2次三等功,一九七七退伍,退伍后在呼市工作,二O一0年退休。</h3> <p class="ql-block"> 六连炊事班合影</p><p class="ql-block">前排左起:李伟民、李美、金银栓</p><p class="ql-block">后排左起:王德成、刘真、胡美。</p><p class="ql-block">照片和名提供者:刘真,</p><p class="ql-block">文字编排书写:侯占岭。</p> <p class="ql-block"> 这是六连卫生员(常城)正在为战士配药。</p> <p class="ql-block">刘真、乌日更、李常胜、杨元福、段三宝,金海英、韩天仓等。</p> <p class="ql-block">焦建平、夏发会、贾文宝、李义东、王武、朱陶山、等</p> <p class="ql-block"> 欢送退役老兵留念</p><p class="ql-block">第一排左起:隗尚军、涂炳林【史进武】焦建平、李建锡、朱天喜、</p><p class="ql-block"> 魏尚清、武进飞、夏发会。</p><p class="ql-block">第二排左起:阮家红、郭平和、王维杰、李美、扎罕都、魏永胜、成东计李香斗、孟胜利、李孝贵、</p><p class="ql-block"> 张希春。</p><p class="ql-block">第三排左起:李代坤、白音、金瑞锋、唐胜新、王国良 、李树怀、</p><p class="ql-block">侯占岭。</p><p class="ql-block">第四排左起:杨柱、巴特尔、段三宝、李志明、王武、张美、王德成、李常胜。</p><p class="ql-block">第五排左起:徐继增、达来、贾文宝、</p><p class="ql-block">刘威、胡日查、王开权。</p><p class="ql-block">照片和名字提供者:焦建平、胡日查。</p> <p class="ql-block"> 六连新兵八班全体合影</p><p class="ql-block">第一排左起:丁福立、段三宝、云吉龙、 王武。</p><p class="ql-block">第二排右起:李志明、那木尔、贾文宝、杨柱、张小相。</p><p class="ql-block">第三排右起:史连军、刘威、胡日查、黄石锁。</p> <p class="ql-block"> 六连全体合影</p><p class="ql-block">前一排左起:班成雙、李志明 、王武、徐继征、朱陶山、【史进武 】 包卫东、黎学刚。</p><p class="ql-block">第二左起:特古斯、刘会荣、冯海清、包迪列呼、李香斗、焦建平、</p><p class="ql-block"> 张玉峰、陶克套、朱天喜、靳楞子</p><p class="ql-block">第三排左起:贾文宝、杨柱、徐达忠、陈朝鲁、那木尔、达来、金银山、巴特尔、牧仁。</p><p class="ql-block">第四排左起:张怀志、刘勇、王开全、刘威、张继少、魏章华、刘本玉、 张金、涂丙林。</p><p class="ql-block">照片名字提供:贾文宝 。</p> <p class="ql-block">85年以后入伍的佟永新提供照片</p> <p class="ql-block">六连佟永新提供保存</p> <p class="ql-block">原六连的军医王维杰,卫生员赵志刚、常城、佟永新。</p> <p class="ql-block">佟永新和他的战友们。</p> <h3> 访第二故乡随笔(三)<br> 这是六连魏永胜(指导员)2016年7月参加连队大聚会时,用自己的体会和经历,用发自内心深处的肺腑之言,不顾自己年迈,呕心沥血,费尽心思,为了书写这篇文章,有时候在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觉的时候思索着这件事,有时突然想起一段话,一段经历,急忙起身用笔把这段内容记录下来,所写的内容从聚会开始着手准备,怎样通知各地的战友,组委合人员都做了安排和分工,安全问题,交通出行,住宿吃饭,线路经过,时间安排,都做了周密地部署。<br> 岁月蹉跎,时光飞逝,此文记录和回忆自己在连队时曾经战斗,生活的情景,还历历在目,记忆犹新,此文内容丰富,恰似一部六连的连史回忆录,看后使你大饱眼福,心胸开阔,耐人寻味。<br> 索伦山,我们曾在这里,学习,生活,训练,建设,出过力流过汗,为你的雄伟壮观而感到骄傲和自豪,为了你我们多少个日日夜夜守护着你,不论严寒酷暑,风霜雨雪,这里的一草一木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虽然我们离开了多年,第一次来 ,还是恋恋不舍地离开,而且我们以后有机会还是不止一次地来到这里。<br><br> <br><br> 魏永胜一于2016年7月29日于赤峰执笔</h3> <h3> 结束语<br> 此相册经过魏永胜(指导员)亲自坐阵指挥,在他的号召带领下,还有焦建平(台长)夏发会(文书)贾文宝(报务员)文生(文书)朱陶山(上士) ,杨元福(班长)胡曰查(班长)吴朝鲁、常城等战友的大力协助和支持配合下,能够顺利地完成,深表谢意。<br>此相册内容简介:大胆地运用了想当年当兵的参军照片,和离开连队回到自己的家乡,40多年后的近照,两种照片对比,战友们见面以后就好认多了,真是一日战友,终身兄弟,让我们在有生之年再相聚,再重逢 ,让手机和微信架起友谊的桥梁和纽带,及时勾通,多联系,多聊天,多聚会让我们以后的生活越来越过的丰富多彩,安度晚年,也祝战友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心想事成。<br><br>特别鸣谢夏发会,焦建平、文生战友,从相册制作开始到今天结束,一直提供各种素材,照片,书写各种细节解说,主动积极配合,寻找各种线索,才使相册顺利完成。<br>制作人:侯占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