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作者: 田丰 </span></p><p>(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来源: 光明时评</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图片: 网络</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原文:</span></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是什么让年轻人这么累?</b></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两天朋友圈里刷屏的是北大清华毕业生去街道,知乎顶上热榜的是这一代年轻人活得很累,几个看似不相干的话题却折射出当代年轻人的尴尬与窘境,无数人的疑问是:“这一代年轻人究竟经历了什么?”恐怕提出疑问的人们没有觉察到,在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赶超发达国家的背后,是每一代中国年轻人都始终在与时代赛跑,他们肩负的是国家,也是自己的命运,一代代年轻人的努力让中国悄然崛起。</span></p><p><br></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尽管现在的年轻人不会在经历吃一顿肉饺子就欣喜若狂的苦,也很少会有脸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却有着不广为人知的累。时代变了,以往靠上大学就能出人头地,拿到名牌大学毕业证就能混一个高薪、清闲工作岗位的时代一去不复返。跨越式的社会流动被职场天花板遮挡的严严实实,代表社会阶层分割的城市空间里,五环外青年已经把早九晚五过成了早七晚八。你敢生孩子?那可是个“吞金兽”!想加薪跳槽?35岁的坎让你不敢挪动屁股,加班到深夜。就连当“房奴”也成为了少数人的“幸福”,幸福得让不断退缩的发迹线忧虑都会被抛在脑后。</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年轻人累不累?当然累!其中的原因少不了社会结构的变化。中国已经从急剧的社会转型期过渡到了相对平缓的社会稳定期,社会结构中存在的空白地带和社会流动中超越机会越来越少,毕竟在中国社会逐渐成熟的过程中,刚刚走上领导岗位和进入中上社会阶层的人们还都比较“年轻”。</span></p><p><br></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社会中每个人都会有担心自己分不到蛋糕的焦虑,这在年轻人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除了玩命的向前跑,他们别无选择。而高企的房价让年轻人本就窘迫的生活变得更加艰难,除了少数收入较高的职业群体外,大多数年轻人不得不把每天生活的起点定在房价便宜的远郊区,这种时间换取成本的策略是他们无奈的选择。更不巧的是,教育年限的延长,将人生中的重大事件高度叠加在一起,年轻人毕业之后会发现人生被缩短了,不仅要适应刚刚进入职场的压力,还要面临着买房、结婚、生孩子等一连串的人生重大事件。自然是雪上加霜的累。</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重新审视现在与时代赛跑的年轻人,他们本应该是中国高校扩招的主要惠及人群:85后和90后,但高校扩招带给他们的不只是进入大学的获取知识和技能机会,也带给了他们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现在,每年超过700万的大学以上学历的学生毕业,提高了人口素质,也增加了竞争压力,更是将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再想要进入精英阶层,必须通过职场的努力才能够实现,社会竞争从教育场域扩展到了工作场域。</span></p><p><br></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当年轻人们在拥挤的上升通道中争相寻觅美好生活期望:工作、收入、社会地位和生活方式时,遭遇的却是高等教育回报率的下降。也可以说,在高等教育高速普及的过程中,经济社会发展并没有为所有年轻人提供最合适的工作岗位,很多就业岗位都出现了高能低就和过度竞争的现象。而产生高能低就和过度竞争的最大原因是中国区域间发展较大不平等,优质的社会资源、经济资源、技术资源和文化资源都集中在少数的大城市,大城市成为年轻人蜂拥而至、追逐梦想的集结地。在资源高度集中的城市里,一群高学历、高智商的年轻人被挤压在狭小的城市空间和逼仄的职场空间中,他们不仅要依靠自身的能力和智商来换取应有的报酬,还需要用加倍的努力去应对来自身边的竞争和同伴的压力。如此多的优秀年轻人被挤压在狭小的城市空间和逼仄的职场空间的后果,显然是工作的劳累和生活的窘迫以及人才资源的浪费。</span></p><p><br></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前几年曾经流行过“逃离北上广”的讨论,但是一些逃离的年轻人,到了中小城市反而更加的不适应。虽然已经没有了996的工作压力,也没有了早七晚八的生活方式和让人烦恼的通勤距离,他们的能力和才华也丢失了用武之地。脱离了大城市的繁华与喧闹,到小城市收获的不是宁静和舒适,而是一种严重的失落感,这种失落感并不是能力不行、才华不足,而是在中小城市缺乏相应的社会资源和能够让年轻人一展抱负的社会环境。</span></p><p><br></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可见,如果想要年轻人生活都不累,那么中国必须审视整个社会资源的分布模式,我们能不能让更多的年轻人在一个相对不拥挤的城市空间和不逼仄的职场空间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让他们在不同的城市里都能够展现自己的能力和抱负,让他们的工作投入能够得到更合理的回报,这些都需要政策制定者去反复思考的问题。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年轻人的“累”,也是督促我们解决矛盾的动力吧。</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