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前几日,朋友告诉我“泾河征文”的消息,鼓动我报名参加。我有点茫然——这么多年了,记忆已经很模糊了,能写出什么东西呀!朋友开玩笑说,就写咱白蟒塬,还有燕子呀!这看似不经意的一句玩笑话,一下子勾起了我几十年前的回忆。</p> <p> 燕子是我中学时的同桌,活泼开朗,整天就像她的名字一样叽叽喳喳,是我和同学们的开心果。我们的桌子上面没有三八线,虽然平时我们很少说话,但她每天都会把我们的课桌擦得干干净净,也会把我的铅笔不动声色地拿回宿舍削好,第二天再放进我的文具盒。如此善良的她却因为一次突发的灾难离开了校园。</p> <p> 记得那天吃完午饭,我和同学出校门买东西,发现大街上的气氛和平时很不一样,医院门外的墙边斜靠着两个有气无力、浑身是土的人,从头到脚一层厚厚的黄土包裹着他们,如果不是有两颗呆呆眼睛和眼泪冲刷的两道沟,真像是两座泥土的雕塑。人们在窃窃私议说白蟒塬滑坡了,掩埋了塬下的一个村子。我和同学听说后,骑着自行车赶到泾河边,隔着河水远远望去,白蟒塬像被刀劈斧剁一样,垮塌的黄土摧毁了大半个村子,现场惨不忍睹。虽然几个小时过去了,整个村子上空还是尘土满天,遮云蔽日,弥漫着的压抑和浑浊把村子沉沉地笼罩在其中。天空中盘旋的一只只燕子一声又一声凄惨地哀鸣,回荡在塬下的河滩,燕子是在哭泣,也是在呼唤父母妻儿,这一声声惨叫刻骨铭心般地留在了我的心中。第二天,我的那个叫燕子的同桌再也没有踏进校园,后来听说她的家在这次滑坡中有伤亡,家中的财物、粮食损失殆尽,没有能力供给她上学了,从此我再也没有见到过她。</p> <p> 曾经的懵懂少年如今都已经两鬓斑白了,泾河虽然近在咫尺,但在我心里似乎远在天涯。我始终没有勇气去看一看。在朋友的再三鼓励下,我故地重游。白蟒塬是泾渭三角洲,自古以来就是一块风水宝地。这里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相传刘邦在攻打咸阳的途中一条白蟒拦住了他的去路,他挥剑将白蟒斩为两段,白蟒道:我与你无怨无仇,你为何要杀我?今天你斩我两截,它日我定斩你刘氏为两段,说完就化作了白蟒塬,血液汇成了渭河、泾河。后来刘邦攻下咸阳,做了汉高祖,但到了西汉末年,有一个身穿白袍的人叫王莽,他谋权篡位夺取了汉室江山,据说他就是那只白蟒变的。虽然到后来刘秀灭了王莽建立了东汉,可最终白蟒还是实现了将汉家江山一分为二的誓言。在过去白蟒塬就是干旱缺水,贫穷落后的代名词,可如今看到的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宽阔的马路干干净净;碧绿整齐的行道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现代化的工业园区错落有序;优美的田园小镇风光迷人。走下塬来到泾河北岸,还是从当年的方向眺望白蟒塬,再也找不到尘封多年的记忆。几只燕子上下翻飞,悠闲自在的在水面上追逐嬉戏,犹如天空中的精灵。蜿蜒曲折的河水永不停歇地流淌着,滋润着这片热土,修石古渡古朴厚重,在泾河大桥的映衬下似乎也有了现代文明的光环,泾河水承载着新城深厚的历史、承载着新城丰富的人文和优美的生态底蕴,千百年来把白蟒塬雕刻成一条巍然屹立在新城腹地的巨龙,目光如炬,注视着东方,养育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泾河人。</p> <p> 伫立河边,我的内心五味杂陈难以言述,有一丝失落遗憾,却更多是难掩的兴奋与激动,泾河新城早已今非昔比——河穿城,城拥河,河水润新城。旅游、打卡的娱乐圣地乐华城,拍照、抖音的网红景点泾阳花海,热闹非凡、美食汇集的繁华胜境茯茶小镇,给泾河新城书写着新的历史华章。连日的阴雨将盛夏的喧闹和燥热一扫而尽,也让黄昏下的茶马古道散发出了初秋诱人的无限魅力。前方崇文宝塔在夕阳的照射下熠熠生辉,完全吸引了我的眼球,我目不转睛地欣赏着这修缮一新、温存祥和的古塔,从下一层一层往上直到塔顶,再从上一层一层往下到塔基。一群燕子绕塔飞翔,叫声清脆嘹亮,逍遥自在,远处一只孤燕忽而直冲云霄,忽而一落千丈。在高空中它坚毅、果敢,仓健有力,忽然微风吹动了塔身四周的风铃,顿时铃声、燕鸣交织在一起,传来银铃般的声响,恰似演奏着一首美妙动听的乐曲。燕群翩翩起舞,飞向那只孤燕将它拥入怀中。</p> <p> 崇德尚文、这是泾河人传统文化的基石,也是人文精神的深刻内涵。如今崇文塔是泾河新城的象征,泾河新城又是大西安“北跨”战略核心群集区,“崇文厚德、敏而好学,南山北水,灵动泾河”这将是新一代泾河新城人孜孜不倦的追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