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第五期</p> <p> 8月31日,落实公司要求,运营服务部组织员工集中学习《民法典》进入最五天,依据序时进度,运营服务部采取参加观看《学习强国》新华网站《民法典学习公开课》视频、“每周一学”主管领学与员工自学相结合的方式,继续深入《民法典》第六、七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及附则的学习。</p> <p> 继承关系着自然人死亡后财产的传承,事关千家万户。2021年1月1日民法典正式施行后,从1985年起施行的继承法将被替代。从妥善管理遗产到减少遗产纠纷,民法典在继承编中作出了一系列新的规定。</p> <p> 民法典继承编将遗产范围扩大为“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立法上采取了概括的方式,只要是自然人合法取得的财产,都属于遗产,可以被继承,最大限度地保障私有财产继承的需要,网络财产、虚拟货币等都概括其中。</p> <p> 民法典继承编第907条增加了代位继承的适用范围,将被继承人的侄、甥也纳入了代位继承人的范围。这样一来,财产不会被认为是无主财产,不再上交国家,解决了家族财富的传承问题。删除了公证遗嘱优先的原则,在判定各份遗嘱之间的效力时,以最后订立的遗嘱为准。</p> <p> 侵权责任编的本质在于调和“个人自由”和“社会安全”两个价值,过错责任被认为最能达成此项任务。人只有在过错的情况下承担责任,故自由不受束缚;人人都尽到了注意义务,则一般损害可以避免。过错责任肯定人的自由,承认个人抉择、区别是非的能力,最为体现对个人尊严的尊重。</p> <p> 侵权责任的天平两端,一端是受害者、另一端是所有其他人的行为自由,如果把天平的尺度不断向受害者移动,其他人行为受到的限制就会越大。侵权责任编调整陌生人间权利义务界限的功能,是侵权责任独立成编重要的意义之一。陌生人之间界限越清楚,行为自由的空间和范围就越大;界限越模糊,每个人做事时就会束手束脚。这对于企业经营、国家经济及整个社会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p> <p> 为期五天的《民法典》集中学习结束了,运营服务部坚持每天抽查员工观看视频情况,记录笔记情况并随时抽查提问学习进度与效果,以督促员工主动学习。</p> <p> 《民法典》的专业术语很多,接下来的学习,是加强解读,加强与工作的契合,无论是从外部环境还是内在自身需求,都要求我们进一步研究《民法典》、《保险法》等法律法规的相关条款,查找其中与保险销售、承保、保全、理赔等关键环节的结合点,以切实增强学法、守法、用法观念,用法治思维促公司高质量发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