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严禁学生在校携带和使用手机的倡议书</h3> <h3>尊敬的学生家长:<br> 您好!<br> 随着现代科技高速发展,手机已经越来越智能化,为人们相互沟通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于是,为了方便与孩子联系,有部分家长就给孩子购置手机或电话手表。特别是上半年,由于疫情影响,许多家长为了孩子的学习,都给孩子配备了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上网课。非常时期,手机、平板等的确给孩子们提供了便利,但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尤其是对自制能力较弱的小学生,危害更大,弊大于利。现将学生带手机进校园的严重危害提醒如下,敬请认真阅读,并配合学校做好工作。</h3> <h3> 1、分散注意力,学习成绩下降。<br> 调查发现,配有手机的学生,大多数在上课有玩手机的习惯。上课时学生之间相互发短信,课间几分钟也要玩玩手机,对手机十分牵挂与着迷。如果收到带有挑逗性、黄色的短信,学生看后心里会难以平静,情绪波动大。有的学生上课不关机,而是把手机调为震动,一旦有电话打进,往往是想接又不敢接,并猜测是谁打来的电话,从而无法集中精神学习。</h3> <h3> 2、破坏校规校纪,影响教学秩序。<br> 调查发现,配有手机的学生,由于自控能力差,大多数在课堂上有玩手机的习惯,有的学生一节课连收几条短信,不能安心听课。偶尔还有手机铃声响起,扰乱教学秩序,影响老师的教学情绪,同学也极其反感,严重影响了课堂纪律及听课质量。有些学生晚上长时间玩手机,白天精力不足,影响学习效率。有的学生甚至在网上直接搜索习题答案和作文范文,丧失了学习与思考的主动性,养成了依赖思想。</h3> <h3> 3、配带使用手机,形成安全隐患。<br> 一些学生在校园或回家路上,边走路边低头玩手机,不注意道路、行人及车辆,极易对自身及他人造成安全事故。因手机丢失而造成学生之间猜疑、影响同学之间关系等事件也时有发生。有的住宿生为给手机充电,违规在教室、宿舍充电,极易引发触电、火灾等事故的发生,这给学生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h3> <h3> 4、练习、考试作弊,影响正常学习。<br> 练习与考试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测,但有的学生利用手机的计算功能直接算出答案,甚至有的同学在网上直接搜索答案和作文范文,弄虚作假,欺骗家长,欺骗老师,造成学习成绩的失实与不公。部分学生因为对作弊寄予了期望,平时学习也不用功,影响学习风气。</h3> <h3> 5、随意结交朋友,严重影响学业。<br> 手机的过度使用加速了学生社会化,交际范围迅速扩大。有些学生利用手机不仅在校内随意结交朋友,还联系社会不良青年,给学生健康成长造成了严重影响,给学校的管理工作造成极大不便。</h3> <h3> 6、不良信息泛滥,不利学生成长。<br> 手机上网、微信聊天、网络游戏功能,以及不良网页、行骗短信、涉黄涉赌等信息,让心智尚未成熟且无社会经验的学生,很容易上当受骗,或是陷入不良信息泥沼无法自拔,影响学生健康成长。个别学生还会因此而导致学业成绩严重下降。</h3> <h3> 7、移动上网,防不胜防。<br> 学生沉溺于网络一直是老师家长头疼的问题,虽然反复教育,但网络游戏、网上聊天仍然像磁石一样吸引着青少年。如今国家明令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但用手机移动上网防不胜防。如今手机功能越发完善,即使不用进网吧仍可随时随地上网聊天。在寝室里,有学生晚上躲在被窝里收发短信,看小说,玩游戏,深夜不睡,严重影响自己和他人的休息。</h3> <h3> 8、手机消费,炫耀攀比。<br> 学生使用手机已成为一种新的消费方式,极大地增加了家庭经济负担。更有甚者为了支付数额不低的手机通讯费用,将偷窃的手伸向身边的同学。没有手机的同学羡慕有手机的同学,有手机的同学羡慕手机档次更高的同学,炫耀、攀比成风,让经济拮据的家长十分为难。实在买不起手机的学生心理不平衡。甚而把心里的不快和怨恨向学校、社会发泄,轻则厌学、违纪,重则违法犯罪。</h3> <h3> 学校举措<br><br> 无数事例证明,学生使用手机弊远大于利。省内外很多学校早已禁止学生携带手机进校园,很多专家、学者以及社会有识人士,包括绝大多数家长也都支持这种做法。<br><br> 为了进一步加强校园管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我们发出倡议:从现在起,严禁学生携带手机进入校园,一经发现,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br><br> 请各位家长在这个问题上,态度一定要坚决,理解、支持我们的做法,不为孩子提供手机。已经配备的,建议及时收回,由家长保管。耐心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让孩子理解配合学校的这一做法。<br><br> 为了解决因禁带手机而影响家长学生之间联系的问题,学生可以借用老师的手机与家长联系。同时,要求各个班主任组建了家长微信群,家长可随时接收学校发出的作业、通知等内容。<br><br> 各位家长,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让孩子健康成长,是我们共同的愿望和责任。希望您能一如既往地支持、配合我们的工作。让孩子把手机留在家里,将精力投入学习!<br> <br> 谢谢您的合作!<br><br> 通城县隽水小学<br> 2020年9月1日<br><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