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下的鳥兒們(6)澳洲鵜鶘

山石

澳洲鵜鶘在鵜鶘中算中等身材,長1.6-1.8米,翼展2.3-2.5米,重4-13公斤。它們主要呈白色,双翼的主羽呈黑色。喙呈淡粉紅色,在鳥類中是最大的,可以长达49厘米。<div>  喜歡生活在遼闊及沒有太多植物的水面。只要有足夠的魚類,周邊的環境并不重要,可以是森林、草原、沙漠、入海的泥地、公園等地。<br></div><div> 主要分布于太平洋諸島嶼,華萊士區以東、巴布亞新幾內亞以西區域,包括印度尼西亞的蘇拉威西島、努沙登加拉群島、西南群島、摩鹿加群島(馬鲁古群島)、東帝汶等島嶼,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包括澳大利亞、新西蘭、塔斯馬利亞及其附近的島嶼。)<br></div> 拍于2019年10月澳洲。主要在凱恩斯、黃金海岸和悉尼三地。當然,在其他地方也見到它在空中飛過,因距離太遠,沒有拍攝。 第一次拍它是在凱恩斯。住的酒店就在海岸邊,沿著海岸邊是健身的步道和草坪,鳥兒比較多。所以,每天游玩出發前都會拿相機在這里轉悠,前兩天都是酒店的西側,沒顧上去東側。可聽團員說,東側有一群大海鳥在沙灘上,導游介紹,應該是鵜鶘。于是,第三天早上改為走東側,果然見到了它。 逆光下的它。 側逆光。 飛回沙灘,與大部隊匯合。 降落。 大家族的成員還真不少,足有10幾只,都在沙灘上打著瞌睡,或者邁著鶘步溜達。 步調一致。 未及擴大戰果,已到了集合出游的時間,悻悻然,離開了沙灘,乘飛機去黃金海岸。 第二次見到它,是當天下午,在黃金海岸。在海洋世界體驗完直升機后,等待體驗的團友告訴我,旁邊的池塘邊有鳥,趕緊拿起相機跑過去。原來又是它,有五只。 好大的喙。 哥倆好。 夾擊。 第三次見它,已是行程的最后一天,在悉尼住的酒店不遠的河邊。當時正在拍小斑鸕鶿,遠遠看見一只鵜鶘飛了過來。 特寫。 落地后,就在不停地理毛。 遺憾的是,三次遇見它,都沒有碰到它抓魚,只能等今后再有機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