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横跨黄河中下游南北两岸,是我国华夏文明及丝绸之路的发源地和起点。洛阳作为十三朝古都的中原城市,千百年来蕴含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其中龙门石窟等名胜古迹还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p><p> 古往今来,众多文人墨客赋诗颂洛,其中宋 •司马光的诗句“欲问古今兴废事, 请君只看洛阳城!”更是道出洛城之气势之壮重之历史地位。</p><p> 八月的天,浅秋夏末。好友相约,走洛城,挂林风,甚欢!</p> <p> </p><p> 首站:洛阳龙门石窟</p><p> </p><p>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郊伊河两岸。周边青山绿水,万象生辉;与莫高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p><p> 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p><p> </p> <p> 龙门石窟是我观赏过的第三个石窟,较敦煌莫高窟和山西云岗石窟多了灵秀之美。各尊佛龛山水中流岁月沧桑,天地间观世事变幻,云集万佛婆娑唯最。</p><p>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说:“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 。借着古人诗句也顿觉:龙门之首显而见,两岸伊河似门厥;梵音入耳犹拂风,穿流而过还龙门。</p><p> </p><p> </p> <p> 养子沟生态旅游风景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的一个旅游景区。据传唐贞观年间巾帼名将樊梨花不甘丈夫薛丁山三次休辱之苦,跋山涉水寻访至此安营扎寨、养子教子,并留下了许多历史遗迹和传说故事,后人为纪念英贤称此地为养子沟,千年佳话,传颂至今。</p><p> 车入栾川站,天空灰白一片;进得景区内,七彩斑驳一方。不由感叹:梨花教子子成才,众人远道惜贵来。祥云吉兆也!</p><p> 景区内溪水潺流,空气清新;蓝天白云下的养子沟集幽、秀、峻于一体。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游览了景区五分之一景点,但已感受梦若桃花源般,且美且美……</p><p> </p> <p> 同属栾川县的鸡冠洞位于秦岭余脉伏牛山支脉鸡冠山的半山腰上,海拔1021米。鸡冠洞是一处大型的石灰岩溶洞,喀斯特岩溶地貌,鸡冠洞长达5600米,供观赏长度1800余米,观赏面积2.3万平方米;上下分五层,落差13米,共分八大景区,此类洞穴在北方少见,被誉为北国第一洞府。</p><p><br></p> <p> 洞内还藏有醇香老酒,每年端午采曲,重阳下沙;两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纳春秋之灵气,集天地之精华,打个广告:亿年洞藏。</p><p>(经询问:洞藏老酒一轮次至少五年方能出窖)</p> <p> 洛阳白马寺—中国第一古刹,世界著名伽蓝。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乃中国、越南、朝鲜、日本及欧美国家的“释源”(释教发源地)和“祖庭”(祖师之庭)。</p><p> 白马寺把佛教传到了朝鲜、日本和东南亚,使佛教在亚洲得到普及,后来又进入欧美,成为世界各地佛教信徒参拜的圣地。19世纪末以来,日本捐资重修白马寺钟楼并立空海雕像;泰国、印度、缅甸政府相继出资于白马寺建造佛殿,使之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中、印、缅、泰四国风格佛殿的国际化寺院,是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寺”。</p><p><br></p> <p> 老君山,本名景室山,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城东南三公里处。老君山是秦岭余脉八百里伏牛山的主峰,海拔高达2297米。被道教尊称为太上老君的李耳(即老子)曾在此山修炼,唐太宗因此将景室山改名为老君山。</p><p> 老君山自北魏以来,是周边各郡香客朝拜要地,其山顶的太清观也是始建于北魏。景区被评定为5A级国家自然保护区、世界地质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p><p> 景区设有缆车分段而上,需要换乘一次方能到达著名的十里画屏。经十里画屏步行约两小时再攀爬至伏牛山主峰到达金顶。途中曾狂风冷雨,而后阳光明媚,变幻多端的天气给老君山增添了一丝浪漫气息和意外惊喜,身临其境领略到画屛仙境和金顶辉煌。</p> <p>我从远方赶来,赴你一面之约</p> <p> 民以食为天,洛阳饮食文化源远流长。给我印象深刻的当属糊涂面,水席菜,制作精细,多味兼具。牛羊肉也口感极佳,酸辣适度、鲜美至极,让人回味无穷。</p> <p> 四天的洛阳之行圆满而惬意,同行伙伴的相助温暖而贴心。努力生活的人走过很多的路,愿生命中所有的遇见都心存感恩,漫漫途中拥有平常的自娱自乐。</p><p><br></p><p> 赵雯 2020.8.31</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