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人生不能重来(26)</h1> <h1>10.1.3.5 关爱职工送温暖</h1><h1> 在吕梁林局工作期间,我们每年都要组织局场两级工会在春节、元旦、中秋等重要节假日走访慰问一线职工和贫病职工。</h1><p><br></p> <h1> 我们到林场下乡时,也要到职工家里探望贫病职工和生病住院的职工,为职工送关怀、送温暖。</h1><p><br></p> <h1> 同时,我们还积极向省林业厅工会、省总工会等上级单位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积极为贫困职工争取救济资金和各种补助资金,为职工排忧解难。</h1><p><br></p> <h1> 由于我们的努力工作,2011年,我们吕梁林局被评为“全国农林水利系统劳动关系和谐单位”,受到“中国农林水利工会全国委员会”通报表彰。</h1><p><br></p> <h1> 2012年,吕梁林局工会被山西省农林水工会授予“模范职工之家”称号。</h1> <h1> 我个人被评为山西省农林水工会系统2012年度“优秀工会工作者”,并当选为山西省农林水工会第二届全委会委员。</h1><p><br></p> <h1> </h1><h1>10.1.3.6 参加演讲比赛</h1><h1> 在吕梁林局工会工作期间,我们还组织开展了职工演讲选拔赛。经组织局属各单位推荐选送的选手进行初赛,我们选拔出韩欣阳和家丽达两位女士,参加省林业厅组织的“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奏响六大工程强音”演讲比赛。</h1><h1> 在参赛准备过程中,我们没有把精力花费在“大场面、专业制作音像背景、以及演讲人员形象设计”等方面,而是着重对演讲稿的内容进行了精心设计和反复修改,并且在如何最大限度发挥演讲者自身演讲水平、准确理解和驾驭演讲内容、以及对演讲情绪和节奏把握等方面下大力气。</h1><h1> 当时,我们设计韩欣阳的演讲题目是《铸就辉煌》,我们希望这是一次具有“广角、纵深”意义和恢弘气势的演讲。我们反复推敲、修改演讲稿及其演讲的细节,目的就在于:力争在短短的七分钟演讲时间内,不但要全面反映吕梁林局的历史沿革和建设成就,而且要最大限度地讴歌省直九大林区、乃至全省、全国的林业的建设成就。</h1><h1> 家丽达的演讲稿正好相反,题目是《祖孙三代林业情》,是从一个比较小的个人角度切入,通过很细致的娓娓叙述,表达了一家三代人对林业“爱的深沉”的高尚情怀。</h1><h1> 如何使这两个演讲做到“大而不空”,“小中见大”,是我们反复进行推敲、研究、修改的重中之重。大到演讲稿的框架、主题,小到每一张背景图片、配乐,我们都尽了所能尽到的最大努力。</h1><h1> 功夫不负苦心人。韩欣阳和家丽达两位女士,这两个我眼中的“可爱小女孩”,不负重望,双双取得了骄人成绩。 </h1><p><br></p> <h1> 这是韩欣阳的演讲稿。</h1> <p>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p><p><br></p><p> 我是来自吕梁林局的韩欣洋。我演讲的题目是《铸就辉煌》。</p><p><br></p><p> 一只水壶、一台GPS定位仪、一袋干粮,务林人就这样上山了。寂寞独行,巡山时被荆棘刮伤,山陡路滑差点摔落山谷……这就是务林人年复一年的日常生活写照。但,我们并没有退缩。我们日复一日地行进在空寂的大山中,我们年复一年地跋涉在崎岖的山路上,因为我们热爱这绿色的山林,因为我们已融入这美丽的自然。然而,这美丽的背后,凝聚了几代务林人的汗水和心血,林区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务林人艰苦奋斗的创业史。</p><p><br></p><p> 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小到一根火柴,大到盖楼架桥,社会经济建设处处都有对木材巨大的需求。据统计,上世纪,我国每年要消耗260万立方米优质木材,相当于砍伐3640万棵树。在那时,务林人为了支援国家建设,把“多出一方材,多装一辆车”作为奋斗目标,战严寒斗酷暑,咬紧牙关搞生产。看到一车车木材输送到全国各地,支援社会主义建设,他们就会感到无比欣慰和满足。</p><p> 1998年,一场罕见的特大洪灾敲响了生态建设的警钟,党中央、国务院对林业的发展战略作出了重大调整,天保工程全面启动,拉开了林区生态建设的序幕。林区的工作重心由原来的采伐变为保护。但林业的转型也让林区经济陷入困境。困境中,一些人选择了离开,但更多人选择了坚守。坚守中的务林人 “先治坡,后治窝;先工作,后生活”,他们用自我牺牲,用忠诚奉献,谱写了一曲曲林区生态建设的壮美诗篇。</p><p> 天保工程实施14年,吕梁林局累计完成造林、抚育40万亩,天然林面积增加了30万亩,活立木蓄积增长了200万立方米,全局森林覆盖率达到61.3%!</p><p> 一串串数字就是一座座丰碑,成就了吕梁山林区这颗璀璨的绿色明珠。</p><p> </p><p> (绿叶)</p><p> 这是一片普通的绿叶,这是从吕梁山林区里采摘到的一片再普通不过的绿叶。一片绿叶是渺小的,但千千万万片绿叶,心手相连,就能用它们柔弱的身体,坚强地呵护着人类的生存空间。</p><p> 一个吕梁林局的贡献是有限的,全省九大林局的共同努力,则为维护脆弱的山西生态环境铸就了绿色屏障。</p><p> 2009年,温家宝总理为林业作出了四个定位,我省确立了“生态兴省,绿化山西”的战略部署,林区地位的提高和一项项惠林政策的出台,宛如春风一般,吹绿吕梁林区的山山水水。</p><p> 吕梁林局党委顺应时事、立足当下、总揽全局,迅速掀起了建设富裕和谐生态文明新林区的热潮。自2007年以来,党委一班人,6年坚持不懈,6年持之以恒,“工程成本降一点,日常开支省一点,发展产业挣一点”,累计筹资4000余万元,新建和改建林场16个、派出所11个、管护站17个,总建筑面积达到4.5万平方米。</p><p> 这是两张拍摄于屯里林场的照片,不同的时间,同样的地点,新老照片的对比,让我们看到了6年间吕梁林区翻天覆地的变化。</p><p> 如果说,硬件的全面改善,彻底改变了林区务林人的生产生活条件,林区的生态文化建设更让林区人感到信心百倍。林区建起了职工书屋万册图书库,一年一度的职工书画展、文艺汇演、运动会等文化活动,成为大家欢聚一堂,凝聚力量,共享成果,共话发展的盛会,为现代林区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p><p> 2012年,省直林区全面启动“双百”精品工程,吕梁林局党委提出“规模化、工程化、精品化”要求,局领导和机关科室,包片、包场,全面参与,“一地一策”、精细规划,“覆膜保墒”、科学栽植,短短的60天时间,完成了2万亩的精品造林任务,造林质量之高、任务完成之好创吕梁林局历史之最。</p><p> 如今,放眼林区,片片林海赏心悦目,座座楼房拔地而起,移步皆是景,处处似花园,令人流连忘返。林区职工精神抖擞,干劲正足,要让荒山批绿衣,敢让旧貌换新颜。今天,党的十八大又为我们指明了发展航向,作为新一代务林人,我们将秉承父辈们勤劳、朴实、忠诚、奉献的林业精神,肩负起建设生态文明、兴林富民的神圣使命。请相信,在我们的顽强拼搏下,一定能开创省直林区更加瑰丽辉煌的美好明天,一定能为建设绿色山西贡献更大的力量。</p><p><br></p> <h1> 这是家丽达的演讲稿。</h1> <h3> 祖孙三代林业情——家丽达<br></h3><h3 align="left"><br> 这是一个跟我家有关的真实故事,一个祖孙三代与林业的故事。<br> 让我们把光阴追溯到1947年,听听那时爷爷的故事。<br> 解放初期爷爷被村民推选为农会主席,他带领乡亲们在村北的荒坡上种植了很多的桃、梨、杏等果树。六七十年代的中国农村,靠挣工分分到的粮食,经常填不饱肚子。为了换些粮食,爷爷带领大家到山里割荆条,编织箩筐、筛子。靠着这少量的粮食和坡上的果子,全村人终于渡过难关,活了下来!爷爷常说,没有林业,没有森林,就没有我们的今天!<br> 带着对森林无限的感恩,我的父亲1985年从山西农大毕业后,来到吕梁林局,这一干就是28年,让我给大家讲讲他的故事。<br> 去年春节期间,我无意中翻到了父亲的毕业纪念册,我问他同学的近况,他指给我那个在美国,那个在北京,谁是商界大亨,谁是外企精英,还有谁坚守在林区工作。我问他:“20多年过去了,你像个农民一样,在这吕梁山里默默的工作不后悔吗?”他笑了,对我说:一个人一种活法,一种追求, 只要能从事心爱的林业事业,只要我所造的树林能为绿化三晋做出一份贡献我就心满意足了。<br> 讲完了他们的故事,下面我给大家说说我的故事。<br> 从2008年到2011年,从国企推销员到外企小白领,从月收入2000到月收入8000,我在北京---这个多数人向往不已的都市打拼了整整4年。<br> 有人问我:家丽达,你在北京挣那么那么多的钱,为什么要回来?<br> 还有人问我:家丽达,你在ABB这个世界500强的外企工作,为什么要回来?<br> 是啊,为什么要放弃北京这样的繁华都市?为什么要放弃这名利双收的外企工作?这还要从下面的经历说起。<br> 2011年五一假期我去林场探望久违的父母,却惊讶地发现过去破旧不堪,低矮简陋的小平房不见了,出现在眼前的是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办公大楼。漫步在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林区小道,呼吸着大自然新鲜的空气,我难掩心中的惊喜,没有想到林场会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走到大楼脚下,宣传栏里局长任高科关于双百、双保工程建设规划的讲话,在我的眼前勾勒出一幅吕梁林局的宏伟蓝图和美好前景。此时一颗“务林”的种子在我心里悄悄的扎下了根。<br> 2011年底林业厅组织的职工子弟招工考试像一缕阳光照进了我的心房,那颗埋藏已久的种子悄然发芽。在这次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的考试选拔中,我有幸被录取,面对繁华的都市和安静的林区,何去何从,我陷入艰难的抉择中,身在北京待遇虽丰,却漂泊无根,犹如天上的浮云,水上的浮萍。而在可持续发展中,国家赋予了林业重要地位,林业迎来了千载难逢的良机。我只有成为一名务林人,才能像松柏一样扎根大地,吸收养分,奉献社会,成就自己,回报有恩于我们家,有情于我们家,有爱于我们家的森林。最终我决定返回家乡,投身林业。而半年多的实际工作也更加证明了:选择林业,我无怨无悔。<br> 林业,它过去挽救过我的家庭,现在成就了我的家庭,未来还将影响我的家庭,我们祖孙三代早已与它融为一体,密不可分。今后我将继续秉承父辈们忠诚、敬业、无私的奉献精神,为林业建设挥洒汗水,奉献青春。<br> 在我的演讲将要结束时,请允许我套用著名诗人艾青的一句名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林业爱的深沉”。<br></h3> <h1> 在我写下这些文字时,韩欣阳已经从吕梁林局调出,到关帝林局工作。家丽达仍然在吕梁林局工作。时至今日,她们这一对姐妹花,仍然是全省林业系统演讲比赛成绩最好、夺冠次数最多、实力最强的选手。</h1><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