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我们仨,在康城</p><p> ——嵊州援川支教音乐组“青莲烨”三人行</p><p> 嵊州市高级中学 竹青</p><p> 在狄金森的诗歌中,有另一片天空,一片辽阔祥和的天空。在我们的故事里,如今也有这样的天空,它清澈而明朗,美丽且充满欢愉。</p><p> 2020年8月19日上午,嵊州市24位专业骨干教师赴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市参加2020年嵊州市第三批扶贫协作支教工作,为期一个月。我们仨,嵊州市高级中学竹青、三江小学钱莲萍、城北小学戴烨,随行进发“火苗旺盛的地方”。 </p><p> 下午三点光景,抵达首站都江堰。都江堰天气真好,“脸面渐觉滋润,眼前愈显清朗",她就这样温和地接纳了我们。晚上,领队通知我们,因为四川境内连日暴雨,洪水暴涨,都江堰至马尔康之间的317线国道因泥石流导致部分道路中断,我们暂留都江堰休整待命。来不及欣赏一座山,一湾水,一道堰,我们就地开展组内教研活动。通过网络查阅“四土地区”的历史沿革、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民族风情等,我们深知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音乐更是民族文化和人民生存智慧的产物和结晶。我们各尽所能,相互探讨,不断调整计划和修改教案,希望届时能更快贴近嘉绒藏家师生,更好开展不一样的课堂教学。</p> <p> 8月23日上午,道路初通,我们赶赴马尔康,“沿途经过映秀、汶川、理县等地,5.12大地震留下的痕迹仍十分明显,险峻的山势、破碎的山体仍令人胆寒。从都江堰到马尔康所经之处,道路仍堆满了泥石流的冲积物。经过6个多小时的奔波,终于到达了马尔康”。</p><p> 马尔康,狭长的小城,两边青山连绵,湍急的梭磨河穿城而过,山上飘动的五彩经幡和偶尔经过的喇嘛给初到康城的我们带来极大的神秘感,海拔近3000米的高原也赠予我们不多不少的“高反”。经过一天的休整和适应,8月25日是中国传统“七夕节”,是个乞巧的好日子。这一天,我们开始走访指定结对的马二小、马二中、马四小。如何在马尔康上好每一堂课,是我们从接到任务起就苦苦思索的问题。当务之急就是熟悉陌生的教学生态,了解全新的教学对象,知晓他们所需所求,才能有的放矢,因材施教。</p><p> 马尔康市第二小学,始建于1952年,是党和政府开辟藏区工作后开办最早的一所具有相当规模的全日制公办小学,是“四川省首批校风示范学校”、“四川省艺术教育先进学校”。有专职音乐教师三人,都毕业于专业院校。经过座谈,我们了解到教师存在这样的困惑,艺术教师专业培训少,教学观念更新慢,教学水平提高慢,艺术科研能力不强。</p> <p> 马尔康市第二中学校,始建于1984年,是一所很有文化气息的初中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很有特色,校歌由老校长作词,歌词中母语ཀ་ཁ་ག་ང་།、汉语b p m f 、英语A B C D 表达立足家乡,走向全国,面向世界的美好梦想和远大理想。歌曲坚定不失柔情,粗犷不乏细腻。学校专职音乐老师一人,兼职教师三人。音乐老师能歌善舞,但课堂教学设计、钢琴伴奏能力薄弱。</p> <p> 马尔康市第四小学,建校只有四年,“自然悦行,七彩四小”,该校校园美丽,音乐设施相当齐全。有专职音乐教师两人,一个擅长舞蹈,一个擅长钢琴,但是在课堂教学方面理念落后,缺乏课堂教学经验,希望能从这两方面给予帮助。最近,学校收到教研室的通知,要求老师们准备一师一优课的活动,校方希望我们也能给予艺术教育理念和教学设计帮助。</p> <p> “马尔康所需,尽我们所能”,是我们支教的宗旨。三个学校的走访,让我们了解了学校的音乐教育现状和需要。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做出了这样的计划和安排:1.听课,深入了解师情、学情;2.开设针对性的讲座;3.上示范课;4.教师针对性专业辅导;5.本校或跨校教研活动;6.艺术教育课程课题开发。 </p><p> 在康城,一周很快就过去了。这一周,我们仨和当地学校、当地教师相处融洽,互相滋养。有个词叫“一期一会”,意为当下的瞬间不会再来,其精髓是:眼下这个瞬间、这个人、这个地方就是值得珍惜的一切。那么,我们仨,我们仨和马尔康,我们仨和康城的孩子们能在一起,弥足珍贵。所以,我们重视每一次见面,每一次对话,每一次教学。在我们心里,康城支教的每一刻,每一天,值得珍惜一辈子。 </p><p> 何其有缘,嵊马千里相牵;何其有幸,我们拥有了这样一片清朗的天空,我们会用心写好这片天空下的故事,用情写满故事的每一个日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