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网络配图</p> <p>发现</p><p>1977年12月21日,山东省临沭县华侨乡常林村21岁的姑娘魏振芳,与生产队的女社员一起扛着铁锨到田间翻整土地。夕阳西下,社员们都陆续收工了。魏振芳挖完自己所分的地块,刚要收工回家,忽然发现邻近地头上还有一片茅草没有挖完,也不知是谁撂下的。于是她便走过去,挥动着铁锨挖起来。当她挖第二锨时,突然从茅草里滚出一块鸡蛋黄大小的东西,魏振芳好奇地捡起来一看,不由地瞪大了眼睛。</p><p>魏振芳没有上过一天学堂,自然不知道这个道理。但她知道眼下手中的这颗晶莹的矿石“是块大金刚钻”!惊喜不已的魏振芳捧着宝石急忙赶回家,父亲那双发抖的手托着钻石,脸上的表情很难看出是惊喜还是惊恐。这位从旧社会过来的饱经苍桑的老人,不由地浮现出40年前罗佃邦老人一家的遭遇。 </p><p>旧社会的金鸡钻石 1937年秋天,离常林不远的罗家莫疃村罗佃邦老人,在金鸡岭做农活时,从雷草沟内捡到了一块重达281.25克拉的巨大天然金刚石,这就是在我国目前为止发现的最大的钻石——“金鸡钻石”。有个叫王善新的老乡,在上海做皮货生意,得知罗老汉捡到了大钻石,便提出用40亩地、两头牛、一辆车换这块钻石。罗老汉不换,把钻石藏了起来。到了1938年,附近南朱庄的朱英三和朱喜品投靠了日本鬼子,两个人找了借口把罗老汉抓到据点,关押了一个多月,逼迫他交出钻石。</p><p>罗的家人为了保住性命,无奈地把钻石交给这两个汉奸。惨无人性的汉奸为了不泄露风声,竟残忍地把罗老汉一家七口全杀了。村民不满这两个汉奸的行为,向李庄警察局局长李学俭举报。李学俭派人捉来朱英三和朱喜品,把钻石弄到手后,又把这两个汉奸杀了。不久,驻临沂的侵华日本顾问川本带着一队人马来到李庄,把李学俭请到临沂城,就再没见他回来。后来,这颗钻石被日本人掠去带回了日本。</p> <p>是福是祸</p><p>全家老少围坐在炕头上,听着父亲讲述往事,看着那块不知能给家人带来福还是祸的钻石。母亲瞅着眼前这个在磨难中长大的女儿,禁不住热泪长流。魏振芳的父母一共生了8个儿女,4男4女,她就是老七,下面还有个弟弟。魏振芳是母亲在讨饭的路上生下的。</p><p>“娘,你是说俺命里担不起这个金刚钻?俺是要饭的命?那就把它扔了吧,谁拾去咱也不眼红,只要咱全家人平平安安。”魏振芳说完,扑进母亲的怀里哭起来。</p> <p>政府介入</p><p>最早获悉有人捡到钻石消息的是附近八零三矿的领导。矿党委童书记听说后,立即乘车赶到临沂市,向地委书记朱奇民反映了此事。朱书记听后非常重视,马上派地委的朱胜利等人随童书记一起到临沭,找到公社党委书记玄德印和李加廷的宿舍。童书记说明了来意,并传达了地委朱奇民书记的指示。</p><p>一是抓紧时间找到捡钻石的人,把钻石保护起来,绝不能让投机倒把分子弄去;</p><p>二是要注意保护魏振芳一家的人身安全;</p><p>三是请公社负责同志配合,做好魏振芳家人的思想工作。 李加廷等人走进魏家,已是深夜。魏父说:“别听外边瞎说,俺闺女拾的是块马牙石,哪有什么钻石啊?”李书记笑着说:“小魏拾的是钻石还是马牙石,让矿上的技术员用仪器一测就知道了。”</p><p>魏振芳坐在父母身边,欲言又止,眼睛里隐藏着一丝不知所措的神色,一会儿望望父母,一会儿看着满屋的来人。</p><p>经过一番苦口婆心的劝说,魏振芳终于开口:“那块石头被我大哥拿去了。”李书记便让小魏去找大哥,大家等了两三个小时,魏振芳回来说:“大哥说给了二哥了,我到二哥家,二哥说给三哥了,我又去了三哥家,三哥说给了四弟,我去敲四弟的门,他说又送给大哥了。唉,转了一圈也弄不明白在谁手里。”</p><p>听了小魏的话,李书记当下决定,派管区老卓同志找村里的干部,让一位村干部陪一位随李书记下来的同志,分头到小魏几个哥哥家,耐心做他们的思想工作。不久,小魏几个哥哥陆续来了,李书记询问了几句,断定他们不是在做游戏,一个转一个地传着,是防备外人摸清底细。 上北京 交给华主席 拂晓时,魏振芳的几个哥哥终于把钻石拿出来,大家睁大眼睛望着,这块钻石用红白两种布包裹着,八零三矿技术员小刘通过鉴定,又称了称,告诉李书记:这是一颗罕见的天然特大钻石,重量是158.7869克拉。</p><p>天已大亮,县里的领导就闻讯赶来了。</p><p>魏振芳一个哥哥发话了:“这块钻石是俺魏家的传家宝,俺要自己留着,好传给子孙后代。”</p><p>大家的目光一下子集中在坐在那里一直不声不响的魏振芳父亲身上。这位年近七旬的老人似乎是经过深思熟虑,突然发话了:“自从振芳拾到这块钻石后,这两天全家人没睡个好觉,没吃顿安稳饭。俺也说不清这块钻石会给魏家带来福还是忧,俺寻思着,要是在旧社会一家人就要大祸临头了,断送了全家的性命啊?当然啦,现在共产党当家了,这块钻石是谁买也不卖,谁要也不给,俺要领着闺女到北京,亲手把钻石交给华国锋主席……”</p><p>父亲的话一锤定音,几个儿子再也没有提出反对意见的。</p> <p>一台拖拉机</p><p>1978年1月3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新闻联播节目里向全世界发布了魏振芳拾宝献宝的消息,使她一夜之间成了轰动国内外的名人。</p><p>为了表彰魏振芳的爱国精神和贡献,国家要给些物质奖励,领导征求她的意见,她想了半天,只提出了一个要求:“俺大队里太穷了,连台拖拉机都没有,要奖的话就给俺大队买台拖拉机吧。”再问她自己要什么时,她摇摇头再没说什么。在场的人听了,一股钦佩之情油然而生:一个没有文化的农村姑娘,把宝石献给了国家,她想到的是大队,唯独没有想到改善一下她那贫穷的家庭。</p><p>1978年1月7日上午,中共临沂地委、临沭县委、原岌山公社党委在公社驻地曹庄召开了千人庆功大会。会上,领导给魏振芳披红戴花,奖给她千元奖金,给她办理了农转非户口,安排她到八O三矿当了工人。国家也答应了她的要求,奖给常林大队24马力拖拉机一台。</p><p>国家在奖励魏振芳的同时,也对临沭县及岌山公社给予一定奖励。国家奖给临沭县100万元,后来县里用这笔钱建了一个常林针织厂。奖励岌山公社20万元,公社利用这笔钱建了岭南头电灌站,大大地改善了当地的水浇条件。</p><p>很快又传来消息,这块特大天然钻石被当时的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命名为“常林钻石”。中国科学院经全面鉴定,认为它色泽透明,呈淡黄色,具有金刚光泽,折光能力特强,光彩夺目,是迄今我国发现并保存下来的最大的一颗钻石,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科学家认为,这颗金刚石对于地球科学的研究、寻找原生矿及研究天然金刚石形成的环境等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p><p>名人效应</p> <p>这块目前估值10个多亿的“石头”最后直达党中央,被华国锋主席亲自命名为——常林钻石!</p> <p>名人效应编辑</p><p>魏振芳成了大名人,全国各地纷纷邀请魏振芳前去作报告,让她讲如何发现钻石,又如何献给国家的。每次报告都让魏振芳感到别扭和犯愁。因她没上过学,作报告前两三天,领导便安排秘书根据当时时髦的政治口号,为她写好讲话稿,再一句句地念给她听,教她背。</p><p>后来不管上边开什么会,也不管跟她有无关系,县里都要派她跟着参加。时间久了,魏振芳感到自己好似是供人们观赏的一件展览品,一个被人们摆来摆去的木偶人。</p><p>魏振芳说她是幸运的,1978年8月,魏振芳以特邀代表的身份参加了全国第4次妇女代表大会。期间,她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华国锋、叶剑英、邓颖超和当时的全国妇联主席蔡畅的亲切接见。1995年9月,魏振芳还参加了联合国在北京召开的第四届世界妇女代表大会,并被大会定为重点采访对象。9月16日,中央电视台《半边天》栏目播放她的专题节目,使人们又重新目睹了这位17年前献宝姑娘的风采。</p> <p>魏振芳是幸运的,因为她以几亿分之一的概率捡到了“常林钻石”;“常林钻石”也是幸运的,因为它遇到了一个不为它所诱惑的魏振芳。面对着公与私、义与利的人生考卷,魏振芳用她那钻石般纯洁的心灵给了我们一份钻石般恒久的答案。在亲人的心里,这个曾经无数荣誉加身的“钻石姑娘”依然是那个朴素、热情、善良、平凡的农村姑娘,依旧和他孜孜不倦的经营着一个平凡的、普通而又十分美好幸福的家庭。</p> <p>1978年8月,魏振芳以特邀代表的身份参加了全国第四次妇女代表大会,并受到了华国锋、叶剑英、邓颖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全国妇联主席蔡畅的亲切接见。</p><p><br></p><p>1995年9月,魏振芳参加了联合国第四届世界妇女代表大会,并被定位重点采访对象。9月16日,魏振芳的专题节目登上了央视的《半边天》栏目。</p><p>43年过去了,那些曾经萦绕在魏振芳身上的光环似乎已经不那么耀眼了。但是不论在当时还是今天,她始终没有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向国家张过一次口,哪怕是在当初企业经营不善,连工资都得不到保障,全家生活极其困难的时候。</p><p>现在,魏振芳一家仍旧过着普普通通、平平凡凡的生活,退了休的“钻石姑娘”在家含饴弄孙,颐养晚年......</p><p>用魏振芳常说的两句话来结束今天的故事,同时相信这两句话,也能代表沂蒙大地上千千万万临沂人的胸怀和格局:</p><p>“我不能毁了国家给的这些荣誉。”</p> <p>中国钻石之乡</p><p>不论是金鸡钻还是常林钻,仅仅时隔40年,便两次打破中国发现天然钻石记录,对于临沭一带来说,绝非偶然。</p><p>说起来,这还要追溯到公元1668年康熙年间郯城发生的大地震:</p> <p>那一年的7月25日19时(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时),一场震级为8.5级的旷古未有的特大地震突然降临临沂,山川摇动、大地翻滚、房倒屋塌、死伤惨重!</p><p>这场大地震的震中位于临沭县干沟渊村,极震区大部分在郯城县境内,因此便称其为郯城大地震。</p><p>而正是这一场大灾难,导致了地下岩石结构的巨大错动,惊人的动力将深埋地下亿万年的金刚石推上了地表层,因此,临沭和郯城北部一带便接二连三的出土天然钻石,由此,临沭也被国家命名为“中国钻石之乡”。</p><p>我们不妨来看看这片地方近年来的“业绩”:</p><p>1937年“金鸡钻石”,重281.25克拉;</p><p>1977年“常林钻石”,重158.768克拉;</p><p>1981年“陈埠三号钻石”,重124.27克拉;</p><p>1982年“陈埠四号钻石”,重96.94克拉;</p><p>1983年“陈埠五号钻石”,重92.85克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