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塘寨———杨家将故里

宛晋之子(梁学晋)

<h3>  “家住石州火塘寨,泗水关前有家门”,戏曲《石塘关》说杨家将是石州人,那么,中国历史上驰骋疆场,叱咤风云,安邦定国,彪炳千秋的杨家将,真的是石州柳林人吗?真的,一点不假。柳林是杨家将故里。<br>  杨家将后代,杨业38代孙杨富平为了正本澄源,在十多年的时间里,跋山涉水,风餐露宿,东奔西走,南北考证,查阅谱牒,拜谒老翁,获得了有关杨家将的大量的历史资料,充分地证明了“杨家将是柳林人。” </h3> <h3><br> 航拍火塘寨遗址</h3> <h3><br><br>  &quot;火塘寨&quot;位于柳林县城东10公里处,坐北朝南,座落于三川河北岸福寿村西北峰之巅,扼控石州(离石)到黄河必经之路。 其寨依山而筑,居高临下,长130米,宽60米,残墙断壁,兵营灶舍,遗址至今仍存。<br> 寨前两山对峙,川水绕流;寨左寨右,均为百丈峭壁;寨后平整开阔,相传为将士练兵之地。据史料载,石州(州治离石)三川河流域,其民生长岩谷,勇健强悍,自古就有骑射尚武之风,特定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杨家将之英雄豪杰</h3> <h3> <br>  爬上山顶,唐朝所建寨迹依稀可见。火塘寨为方形,四门中只有东门仍存,拨开草荆,可进入寨中。从建筑坍塌地基可辨共有7排26孔石窑。最北面一排两孔保存完整。全寨方圆7800平方米左右,可驻兵约200余人。<br> 北面山上为走马梁,是当时杨家练兵跑马之处。从寨中远望,所有公路铁路山脉河流尽收眼底。<br><br><br><br>  </h3> <h3> 往下,悬崖之间,有杨家将祖庙。石窑峭壁之上三个石刻大字“火塘寨”依然清晰可观,只是字迹和原石颜色一致,远处看不清楚。火塘寨的基岩是青石,属于二世纪奥陶系地质地貌。为了表达火塘寨千余年来的辉煌,后人用红漆在原石刻字的旁边仿原迹书写了“火塘寨”三个字,远到十公里处仍赫然可见。</h3> <h3> 杨家祖庙又叫“立儿寺”,该寺始建于北宋政和三年(1113年)。寺内供奉十一尊石佛神像。过去每逢清明和春节,由杨氏长者带领杨氏老小到寺祭奠。<br> 经实地拭视碑碣,杨家将祖庙立儿寺确系北宋政和三年修建。又据柳林县档案局馆藏《文物古迹见闻录》中“火塘寨杨家庙内有十一尊神像”的记载,证实了杨家将祖庙中所供奉:杨衮、杨业、佘太君、延昭兄弟三代11人的史实,其修建背景史书记载清晰。<br><br> 如今,十一尊神像已残缺不全。有一位将军手持宝剑站立。文官石刻,头颅丢失,双手合十作揖,神态优雅。</h3> <h3> 除火塘寨外,柳林庙湾石砭上还有杨业和佘彩花成亲的七星庙遗址,柳林杨家坪村北大金鹏梁古墓中相传还有火山王杨衮之墓。城内大木楼北有大郎庙,柳林镇中甲子街北堡寨有二郎庙、柳林镇中街偏北山腰有三郎堡等,这些都是杨家将遗址。</h3> <h3> 柳林今存杨家将驻守过的重要关防遗址古寨有:东、西佘家寨,龙门寨,杨家寨(亦称七郎堡)等寨;重要关防遗址关隘:天井关、佘塘关、金前关、鬼门关、黑虎林关等。因战事而名的地名有:和合峁、佘战坡、牛角峪、佘战沟、狮子崖、杨家崖、二雄山等。<br><br> 杨家、佘家住过的古村庄有:杨家村、福寿村、何家梁、刘家沟、杨家塌、杨家岭、杨家峁、杨家堡、杨家港、佘亨墕、佘火墕、杨彩塔、六郎沟、堡沟等,凡此可证,杨家将的故居在柳林。</h3> <h3> 关于“杨家将在柳林”的史料考证,则在另外的文章叙述,此处不再赘言。总而言之,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归宋前的杨家将文化资源属于柳林毫无疑问。这与杨家将边关抗辽的故事一脉相承。晋西黄河岸边的柳林是杨家将故里,这里才是杨家将忠烈文化的源头。</h3> <h3> 杨家将忠勇爱国的故事,在中华大地家喻户晓。杨家将是历史,也是文化。杨家将文化,是忠文化,是孝文化,是大众文化,是民族文化,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文化,是跨越时空、具有很强的魅力、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文化。其根本原因在于杨家将的事迹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理想、精神渴望和文化诉求。</h3> <h3> 最后, 以我的一首诗作结:<br><br> 《火塘寨访古》<br><br><br> 断壁残垣野雉鸣,曾说杨家此屯兵。<br><br> 千载风烟锁旧垒,三军旗鼓剰荒城。<br><br> 铁马金戈驰泗水,兵营灶舎留遗踪。<br><br> 为国统兵福寿镇,青史赫赫有英名。</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