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学习共同体—走向深度学习》交流分享

๑星河。

尊敬的领导、老师,大家好!利用暑假我读了陈静静博士的《学习共同体—走向深度学习》这本书。今天我和大家一起交流分享。 其实对于学习共同体来说,我只能算是一名新教师,甚至于对学共体了解的是少之又少,难得有机会走近陈静静,走进她的这本著作——《学习共同体——走向深度学习》本书共有五辑,我今天和大家交流的是第四辑,高品质的学习设计:学科课例深度剖析。 它又分成三个章节,第一章写的是程春雨老师的一节语文课《雁》为例,第二章是陈冬梅的《月光曲》;第三章是陈佳老师的《小毛虫》。说心里话初读三个课例时我一点感觉都没有,真不知道该和大家如何交流,硬着头皮再读,又读,反复读,就这样一点点一章章的读了进去,心里不断地发问,陈静静想通过三个课例告诉我们什么?学共体的教学设计和传统的教学设计有什么不同?学共体的课堂和传统课堂的区别?很多的问题在我脑中呈现,为了弄清楚我只能静下心来读书。 陈静静说“学习共同体的课堂观察,观察者从对他人的评价取向转向对自我教育实践的回溯和反观,在课后研讨时,课堂观察者并不对执教者进行评价或者提出建议和意见,只是从课堂的真实事件中进行学习和借鉴,并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进行自我的教学改进。当我读到这里时我知道了学习共同体教师角色是要发生转变的。听课教师还要认真做一个课堂观察员。<br> 陈静静以一节70分钟的初中语文课《雁》为例,在对学生真实学习历程进行全面观察与描述的基础上,形成自我反思的课例报告,在学生学习的成功或者失败的经验中去学习,重新思考课堂上每一件微小的事,从而反观和改进自己的教学。她在充分的观察和研究的基础上,自己也上了一次《雁》。读到这里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佐藤学曾经说:“好的教学方法可能有100种,如果你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就到自己的课堂上去尝试。”对此,我的感受也很深刻。 陈静静的反思是,要改变学生的心理状态,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首先,从物理空间上来看,课桌椅的摆放虽然是四人小组的方式,但是摆放的方向不合理的话,一部分学生会背对老师坐着,容易造成沟通交流的不畅,因此桌椅的摆放可以重新安排,让学生都既面向同伴,又能看到老师。再次,观察员要进一步加强培训,加强观察员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尽可能的安抚学生的情绪。最后,给与他们充分的思考时间,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若出现其他学生发笑等 情况,可以及时去调整,重申回答问题学生的答案的合理性,这样对回答问题的学生来说,是一种鼓励和保护。读到这里让我认识到了共同体的课堂要发生转变,共同体的课堂并不等同于小组合作学习。 我的反思:跟随着陈静静的笔触,我好像跟着她也上了这节生动的初中语文课。从陈静静的以身示范,如何从课堂中学会发现她是怎样做的,首先,观察了学生的座位,然后又关注了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心理状态,尤其是这堂课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她详细的记录了听课的时间、学生学习的状态,在教学过程中也关注了学生的心理变化,她深入浅出的告诉我们如何从课堂观察中学会发现。读完了陈静静的课例报告也让我学到了,该如何做一个合格的观察员。<br> 通过反复读书,又查阅了很多陈静静博士的资料我的收获颇丰。<br>第一.研究,从观察开始。<br> 陈静静老师说,课堂观察的根本动因,在于深度理解学生真是的学习困境与需求。陈静静老师发现:课堂学习上的一大矛盾是复杂而缓慢的学习历程和快速而压缩的教学过程之间的矛盾。<br> 因为无法深刻理解学生的学习,教师往往忽略课堂上常常出现的虚假学习与浅表学习。所谓虚假学习,一些学生上课看似非常认真,端端正正地坐在课桌前,但下课对学生进行即时性提问时,学生难以回答。教育学上把这种现象成为虚假学习。此外,除了虚假学习,学生的学习也会表现为浅表学习,这是一种以完成外在任务、避免惩罚为取向的学习行为,以机械记忆和反复操练为主,缺少深度思维加工。更严重的是,因为教师对学生观察与关注不够,学生的困难无法及时解决,导致学困生的产生。<br> 作为老师,我们只有积极去深入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并体会他们遇到的学习困难,才能去解决这些困难。这也是为什么陈老师一开始就告诉我们磨刀不误砍柴工这个道理的原因。从目的出发,以需求为导向,为了学生在每节课堂都能学到知识,观察与研究是完成教学改进和突破的重要方法。 第二.改变,从课堂开始<br>第一,培养目标:自主的协同的优秀学习者和创造者<br> 培养学生的学习力。学习力由倾听力与独立思考力决定。因此我们要在三方面入手,一个是强化学生的学习意识,提升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欲,挑战未知的勇气和毅力,不断超越自我。二个是建立学习共同体,保障深度学习的发生,三要建构深度学习的课堂模式,课堂上应该进行高品质学习设计,高阶问题解决等。<br>第三,教师角色转换:成为倾听者与设计者<br> 如何和孩子处理好关系,创造一个润泽温暖的班级文化氛围。陈老师举了两个关于倾听的例子,美国教师和日本教师。美国老师蹲着听学生讲,让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日本老师坐下来,学生上来讲自己的问题,让课堂真正围绕学生展开。这一系列的行为都表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习问题的设计要能够和学生真正地交流融合。此外,作为终生学习者,教师一定不能忘记学习,要读关于本学科的专著,精读一到两本,通过做笔记和实践,做到知行合一,只有能够做出来的东西才是真正掌握的东西。在做中学,学中掌握。先和孩子建立好融洽的关系,先让班级凝聚好关系,把团队做好。<br>第四,人际环境营造:温暖关切、平等倾听、互相学习<br> 老师要有倾听和容纳的接受度。温暖关切,平等倾听学生,给孩子留白,互相学习。伙伴关系建立,无组长,先情感联结后学习能力。倾听的重要性。不要过早把学生分类,孩子的学习潜能是无穷的。<br>第五,学习机会设计:平等学习权和话语权<br> 对于不同的个体,教师要努力让每个孩子都有学习和“说话”的权利,这一切都依靠教师的设计。陈老师分享了几点经验,让新教师获益匪浅。第一,学习中要人人都有学习单,人人落笔,独立面对学习任务;第二是需求分享或求助,培养学生与同伴交流的能力,可以首先从两个人开始;第三是让学生轮流回答问题,不止找举手的同学;第四是困难的学生可以获得“若无其事”的优先权。陈老师还介绍,获得学习优先权的学困生可能会有“逆袭”现象,爆发出比优秀学生更惊人的学习能力。<br>第六,学习任务设计:问题导向和挑战性问题<br> 如,陈静静举出的课例《雁》当老师下发第一份学习单,学习任务是给《雁》这篇文章补充一个结尾。有个学生这样写道:那只孤雁绝望地撞墙而死,,他知道他的妻子再也飞不起来了,与其这样,还不如一起去天堂来得自由,于是公雁和母雁含着泪,抱在一起,死去了……通过这个答案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孩子的语文素养非常高,她只是粗略地读了一遍课文,几乎没有任何思考的前提下,就写出了这样一个结尾,非常了不起。<br> 陈静静的思考是:原来很多孩子在课堂上可以回答出那么精彩的答案,并不是老师教的。他们带着自己的已有知识,没有经过思考就得出答案,其实是靠原有知识储备和语言知觉去回答的,是学生自身所具备的能力,而不是教学的成果。老师的作用不仅仅是让学生表现出他们的现有能力,还要通过一定的设计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新的挑战,并有所突破,这是学生课堂中的真正生长所在。——学习设计的迭代是基于学生认知困境的产出式设计。问题设计要超越低阶思维,走向高阶思维。要以解决告诫调整问题为目标。对学科理解的迭代,从知识点走向核心概念再走向迷思概念。从学科学习走向跨学科学习,走向实际问题解决,创新发明创造。学习时间的设计,要长时间、模块化。而且要让学习真实发生。 最后认真细致的课堂观察,不断对观察的内容进行反刍和思考,就可以从中获得意想不到的惊喜。“一切答案都在教育现场”,答案就隐含在每个人对教育现场的深刻剖析和解读之中!

学习

学生

课堂

教师

老师

静静

共同体

观察

设计

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