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人风采】毛主席和周总理经典照片

福全

<p>靠笔杆子战胜敌人的军事家毛泽东</p><p>从本质上说,毛主席是个书生,是个知识分子,他一生博览群书,一生与书为伴。即使在战争年代,他也是马背上吟诵,担架上看书,最终重新书写了中国历史,改变了世界,他自己也成了一部令人读不够,阅不尽的宏篇历史巨制,成为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p> <p>古往今来,所有知识分子报效国家基本上都是靠着文章、诗词、歌赋来抒发自己的主张,引领舆论潮流,煽动社会变革,自称“书生报国无长物,唯有手中笔如刀”,也有的文人在国难当头投身战场“投笔从戎”,称“莫谓书生空议论,头颅掷处血斑斑”,仿佛书生除了笔和头颅,就没有其他能报国的东西了。而毛泽东是知识分子,但他却用枪杆子改写了中国历史——在大革命失败后,一心想当个教员,一天枪没有摸过的书生毛泽东竟然惊世骇俗的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理论,发动农民暴动,上山打游击,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那以后,他始终以这支笔为武器,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武装斗争。不可思议的是他指挥千军万马,征战万里河山,横扫顽敌如虎,居然很少摸枪,但他却牢牢地管住了枪杆子,让这支枪指哪打哪,弹无虚发。</p> <p>秋收起义后,有人指责毛泽东是“枪杆子主义”“山大王”思想,是逃跑主义,他没有理会,却接连创建了几个稳固的革命根据地,他发明的战法不但让蒋介石损兵折将,也让他的战友一一那些久经沙场,参加过北伐,受过黄埔军校训练的职业军人们自愧不如,更是给因顾顺章叛变在上海难以立足的党中央最终留下了一块栖身之地。</p> <p>毛主席是举世公认的军事家,战略家,按理说,一个军事家的成长过程,必然是要经历从士兵到将军的过程,必须是战火硝烟、冲锋陷阵,屡建奇功的结果,然而毛泽东这一切都没有经历过,甚至一天军校都没读过。仿佛一出世就是为着改造中国,解放中国人民的这场伟大战争而来。在战争岁月里,毛主席始终带着一捆捆的书籍和笔墨,他开玩笑的说:“我要用文房四宝打败蒋介石,国民党的四大家族。”三大战役时,毛主席在西柏坡的方寸之间,三个月时间里为前线起草的指示、电文竟达190份之多, 笔走龙蛇间,几百万的蒋介石军队强弩灰飞烟灭。1965年他同斯诺谈到自己时说“与其说我是写文章的,不如说我能同反对我的人打仗更合适。”</p> <p>抗日战争爆发后,针对全国尘嚣甚上的“速亡论”和“速胜论”,毛主席把自己在延安窑洞里关了十天,写出了五万字的军事理论著作《论持久战》,这部著作发表以后,立即引起全世界的震动。中国战区美军司令官史迪威将军只看了一遍《论持久战》,就认定这是一部“绝妙的教科书”,国民党以军委会的名义通令全国,把《论持久战》作为全国抗战的指导思想。这部《论持久战》连日本侵略者也为之折服,日军大本营参谋陆军中佐山崎重三郎说:“毛主席的抗日游击战,堪称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质量最高的游击战。它是一种全民总动员的攻势战略,把百万帝国陆军弄得团团转……在中国打败了日本人。”东京大学教授近藤邦康公开宣称:“我很佩服《论持久战》。日本被中国打败是当然的,这样的以哲学为基础的宏远战略眼光,日本没有。”</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1947年3月18日,中共中央机关主动撤离延安。毛泽东和周恩来、任弼时等继续留在陕北,指挥全国人民解放战争。这是在转战陕北前夕</span></p> <p>1949年3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做报告。(毛泽东提出“两个务必”)</p><p>1949年3月,毛泽东在北京西苑机场检阅人民解放军部队</p><p>1947年3月起,毛泽东转战陕北,指挥全国各战场粉碎国民党军队的进攻。</p> <p>“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毛主席正是靠着他如椽巨笔书写出了中国革命的精彩华章。而这支笔就是毛泽东对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的熟悉和了解,对中国社会的洞悉和通透,对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满含深情,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本质的深刻认识,对历史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对改造中国社会的强烈责任感,这支笔就是他那被世人称为“屠龙术”的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p> <p class="ql-block">1942年整风运动,这是在延安给干部作报告</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与李讷,浓浓亲情!</p> <p class="ql-block">1957年11月6日,毛主席在莫斯科发表演讲,这是他第二次访问苏联,也是最后一次出国!</p> <p class="ql-block">一组1966年毛主席接见红卫兵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1966年8有18日毛泽东首次接见红卫兵</p> <p class="ql-block">1966年,毛主席和林彪在天安门城楼上的彩色照片。</p> <p class="ql-block">从1966年8月到11月,毛泽东主席共八次,分十批接见了红卫兵和群众</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从上午九时到下午六时大多数时间持续在检阅红卫兵和接见</p> <p class="ql-block">1966年穿军装的毛主席林彪江青</p> <p>周总理</p> <p>周总理和江青</p> <p class="ql-block">1966年,毛主席和林彪在天安门城楼上的彩色照片。</p> <p class="ql-block">1966年11月25日,毛泽东第八次接见红卫兵</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换上军装来看焰火 1966年11月25日,毛泽东第八次接见红卫兵</p> <p class="ql-block">1966年毛主席在天安门广场检阅红卫兵</p> <p class="ql-block">林彪接见红卫兵</p> <p class="ql-block">林彪在九大上讲话</p> <p class="ql-block">1949年11月,林彪从前线凯旋归来,向欢迎他的武汉人民挥手致意的微笑彩照,堪称经典。</p> <p>林彪和陈永贵在天安门城楼上</p> <p class="ql-block">1966年的特殊年代里,从8月18日至11月26日这100天的时间中,毛泽东曾8次登上天安门城楼,接见来自全国各地的红卫兵代表约1300万人。</p> <p class="ql-block">雷锋同志</p> <p class="ql-block">周恩来在陕北 斯诺摄影</p> <p class="ql-block"><b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42, 228, 215); color: rgb(255, 138, 0);">1964年10月6日毛泽东和周恩来欣赏演出。</b></p> <p class="ql-block">周恩来给因饥饿而脚浮肿的老师穿鞋</p> <p class="ql-block">1954年,周恩来总理出席日内瓦会议</p> <p class="ql-block">周总理的这张照片拍摄于1973年,中法建交9年之际,时任法国总统蓬皮杜访华,摄影师布鲁诺·巴贝,作为访华团的随从人员来到中国。周总理和江青与蓬皮杜总统在游艇上会晤,由于当时会议室不准当拍摄,所以摄影师布鲁诺·巴贝不在会议室,作为访华团的随从人员,他可以随意走动,在一间休息室内,无意中发现正独自静坐休息的周总理,当时总理的病症已经很严重,但面色却很是平静淡然,静静思索着什么······布鲁诺·巴贝被这情景深深打动,出于职业习惯,飞快按下快门,定格了总理的这一经典瞬间。</p> <p class="ql-block">周恩来,1898年3月5日生于江苏淮安,祖籍浙江绍兴。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图为:1972年2月21日,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及夫人访华,由上海即将抵达北京,周总理在机场迎接。</p> <p class="ql-block">1912年,周恩来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读书。1914年,前往天津南开学校读书。1917年,周恩来以优异的成绩从南开学校毕业。1917年9月,周恩来赴日本求学。图为:1972年2月21日,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其乘坐的“空军一号”降落北京,周总理等候亲自迎接。</p> <p class="ql-block">1920年11月7日,周恩来前往法国,开始了他的勤工俭学、追求真理的新征程。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坚定了共产主义的信仰。图为:1972年2月21日,11时30分尼克松抵达北京,周总理与尼克松亲切握手,周总理身后隐约可以看到“空军一号”的标志。。</p> <p class="ql-block">1923年被国民党本部委任为国民党巴黎分部筹备员、国民党驻欧支部特派员和代理执行部长等职,主持国民党驻欧支部的工作。1924年秋回国,在国共合作期间任广东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图为:1965年的周总理,67岁的他日理万机,两鬓斑白</p> <p class="ql-block">1927年3月,周恩来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赶走了驻守上海的北洋军阀部队。5月,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在中共五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图为:1965年的周总理,他第一次提出四个现代化。</p> <p class="ql-block">1925年8月8日,周恩来和邓颖超在广州结婚。1927年,国共合作破裂,8月1日领导南昌起义,任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图为:1972年的周总理。建国之初,百废待兴,1953~1957年“一五”计划期间,他领导了以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的工业建设,为中国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p> <p class="ql-block">1931年12月,离开上海到中央革命根据地,先后任中央苏区中央局书记、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委员兼第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33年春和朱德一起领导和指挥红军战胜了国民党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四次“围剿”。1934年10月参加长征。图为:1972年,74岁的周总理。</p> <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时期,他代表中共长期在重庆及国民党控制的其他地区做统一战线工作,努力团结各方面主张抗日救国的力量,并先后领导中共中央长江局、南方局的工作。他坚持国共合作,积极团结民主党派、进步知识分子、爱国人士和国际友好人士,制止反共逆流,克服对日投降的危险。图为:1972年,周总理前往会见尼克松。</p> <p class="ql-block">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周恩来一直任政府总理,1949~1958年曾兼任外交部长;当选为中共第八、九、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委,第八、十届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政协全国委员会第一届副主席,第二、三、四届主席。担负着处理党和国家日常工作的繁重任务。图为:1972年,陪同访华的尼克松总统观看演出。</p> <p class="ql-block">1966年周总理</p> <p>  ▼1972年他被诊断出患有癌症后,仍然坚持工作。1976年1月8日在北京逝世。由于他一贯勤奋工作,严于律己,关心群众,被称为“人民的好总理”。图为:1972年2月26日,周总理陪同尼克松总统前往杭州。随后,陪同尼克松游览杭州。</p> <p>▼1973年,周总理陪同外宾来到延安访问</p> <p>▼【周总理和陈老总打铁】 第一次见这张老照片,您知道具体时间和地点吗?</p> <p>▼周总理打乒乓球</p> <p>↓一张1924年邓颖超(前排左一)等天津妇女国民会议促成会骨干成员的珍贵合影。邓颖超青少年时期都是在天津度过的,这里有她很多美好的记忆。邓妈妈11岁进入了天津直隶女子师范学校,在这里求学了五年,在她15岁的那年,天津爆发了“五四运动”。邓妈妈积极参加“五四运动”,担任了天津女界爱国统治会的演讲队长。敬爱的周总理就是在一次邓妈妈的演讲中和她相识了。邓妈妈在21岁的时候离开了天津,邓妈妈在天津收获的最宝贵的财富就是:在那次“五四运动”当中,邓妈妈找到了与自己与相识、相知、相爱、相守一生的终身伴侣周恩来总理。</p> <p>↓1980年6月,76岁高龄的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邓颖超参观当年周恩来留法勤工俭学时的旧居——戈德韦洛瓦街17号小旅馆。</p> <p>▼一张抗美援朝时期,彭德怀与金日成的珍贵合影。1950年,彭德怀肩负着党中央和毛主席的重托,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踏上了硝烟弥漫的抗美援朝战场。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并肩战斗,经过三年零三十二天浴血奋战,最终取得了胜利。回国之际,彭总决定要去视察马踏里东南山距离美军阵地不到300米的前沿阵地。当时那里还是存在着危险的地方,彭总为什么还一定要过去呢?原来彭总不顾个人安危登上这个最前沿阵地,是为了缅怀那些在和平的黎明到来之前英勇牺牲的烈士,寄托他深深的哀思!彭德怀一心为革命,一心为人民,无私无畏地南征北战,在戎马倥偬中贡献了毕生的精力。致敬!</p> <p>▼大米(袁有清)和小米(袁有明)是袁隆平的孙女。</p><p>大米小米是袁老亲自为姐妹俩取的小名,他毕生的梦:</p><p>“禾下乘凉梦、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全都融入家人血液之中。</p> <p>↓1969年第7期《人民画报》,还刊发了毛主席、林彪、周恩来、陈伯达、康生、江青认真投票的照片,重大事件的历史见证</p> <p>▼毛泽东主席与林豆豆(右一)在天安门城楼上,林豆豆向毛主席介绍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典型顾阿桃同志。</p> <p>▼两张毛主席视察农村的照片:左图是1958年8月10日毛主席视察天津市东郊新立村。右图是1958年8月6日至8日,毛泽东到河南视察了新乡县七里营人民公社等地。</p> <p>▼【1966年国庆,天安门城楼上站毛主席身旁的李宗仁】1949年,新桂系三大巨头,李宗仁远赴美国,黄绍竑留在大陆,白崇禧去了台湾。1954年3月,蒋介石在台湾正式罢免了李宗仁的“副总统”职务。1965年7月,程思远陪同李宗仁夫妇经瑞士、中东回到北京,成为破天荒的轰动性大事,而李宗仁也受到了极高的礼遇,周总理亲自带队去机场迎接,随行的还有原国民党大佬黄绍竑、傅作义、卢汉、邵力子、刘斐、杜聿明、宋希濂、廖耀湘等等,以及末代皇帝溥仪。1966年国庆节,随毛主席登上了天安门城楼,观看了国庆大典。</p> <p>▼1970年8月,毛主席与张玉凤(左一)、吴旭君(右二)、周福明(右一)在杭州汪庄合影。</p> <p>▼毛主席在杭州</p> <p>▼毛泽东在安徽钢厂,1957年 侯波 摄</p> <p>▼资料照片:毛主席在西柏坡</p> <p>▼1945年,毛主席和女儿李讷在延安机场。五岁小女儿的左手搭在老爸肩上,右手随意放其头上,把帽子都给压歪了,而此时此刻的主席,哪还有一点领袖的叱咤风云呦,满满父爱的老爸嘛……</p> <p>▼毛主席江青和毛岸英刘思齐李讷</p> <p>▼1954年“五一节”,八一学校学生刘春延代表全国青少年在盛大的庆祝“五一”节群众游行活动中登上天安门向毛泽东献花。</p> <p>▼【1961年,上海,68岁的宋庆龄。】宋庆龄个人能力强,对待工作又十分热情和认真,经常为了替孙中山分担一些工作而废寝忘食。孙中山侍卫武官郑卓这样评价宋庆龄:“宋庆龄是伟大的女性,是孙中山最好的学生、助手和伴侣。”1944年9月,大姐宋霭龄抵美定居,1950年宋美龄抵达台北,自此三姐妹天各一方,至死都没能够团聚。所以她在去世前曾经嘱咐自己的秘书,不要将她与孙中山合葬于中山陵。她说孙先生的伟业是他自己创造的,而她只是追随者。她要与父母葬在一起,她对父母有亏欠,要回到他们身边道歉。</p> <p>▼【给美国黑人签名的毛主席】1966年10月1日,天安门城楼上,一位黑人朝毛泽东走了过去,他拿出《毛主席语录》,请求毛泽东为他签名。毛泽东愉快地为他签了名。这人成为了自《毛主席语录》发行以来,第一个得到毛主席签名的外国人。他叫罗伯特·威廉,是美国民权领袖之一,作家。美国上世纪60年代初,种族歧视现象十分严重时,这位黑人就积极倡导美国黑人团结起来,并鼓励黑人能拿起武器的都拿起武器进行自卫。</p> <p>▼吴莉莉在延安期间担任翻译,从左至右依次为毛主席、埃德加.斯诺、朱老总、吴莉莉</p><p>当时延安的条件非常艰苦。从照片中也可以看出,毛主席、朱老总神情略显憔悴,但是眼神坚毅,充满着必将会取得胜利的坚定信念!毛主席在延安生活、战斗了十个春秋,在那里,毛主席椽笔定乾坤,写下被列为世界十大军事名著的《论持久战》。</p> <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1964年10月16日,毛泽东办公桌上的电话机嘀铃铃响起来,电话里周恩来略显激动地向毛泽东报告:“主席,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了!”听到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毛泽东却显得异常冷静。究竟是不是真的核爆炸,外国人不承认怎么办?他说:要详细查清楚。大约人们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当久久的冀盼一旦实现,潜意识里往往会闪过短暂的疑惑。此刻的毛泽东是否持这样的心态?何况,13日和14日,试验现场总指挥张爱萍、副总指挥刘西尧曾两次从试验现场报告:从最坏处出发考虑问题,有可能出现炸药爆炸了而核爆炸未发生的情况。因此,毛泽东此刻心里产生是不是真的核爆炸的疑问,也在情理之中。再者,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是要在全世界引起强烈反响的重大事件,不能因一时的兴奋简单地根据某些现象仓促作出判断。冷静,稳健,智慧,是毛泽东的临事风格。不久,电话里又传来周恩来的声音:“主席,经现场进一步考察,原子弹爆炸试验确实成功了。”</span></p> <p>缅怀一代伟人毛主席</p> <p>▼毛泽东研读马列经典著作的四大方法</p> <p>▼1974年,毛泽东与伊梅尔达行吻手礼旧照.</p> <p>▼1975年8月27日,毛泽东会见柬埔寨首相宾努亲王.</p> <p>▼毛泽东菊香书屋卧室</p> <p>▼毛泽东在中南海的住处菊香书屋,是名副其实的书房</p> <p>▼1976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后缅怀伟人,左起张春桥,王洪文,江青,华国锋,毛远新,姚文元,陈锡联,汪东兴。</p><p>毛泽东遗体合影“八人照片”内幕揭秘 </p><p> 往事导语:过了一会儿,把我叫到停放主席遗体的大房间里,其它人员一概免入,就连张耀祠、张玉凤也不得进入。接着,他们八人走进来,每人围绕停放主席遗体的床走了一圈后,八个人排成一行在主席遗体前照合影。</p><p> 这是一张曾经刊登在《羊城晚报》上的罕见照片,照片中的8人是在刚刚逝世的毛泽东的病榻前手挽手。照片描述说:“这里面有不可言述的政治语言,足以改变后来的中国的政治走向”。下面我们就跟拍摄者一起来回忆一下拍摄这张“八人照片”的经过。</p><p> 这张曾经引起震动的“八人照片”是在毛主席逝世后第三天凌晨拍摄的﹔他们手拉着手肃立在主席遗体前沉痛告别。这八人,除了“四人帮”以外,还有华国锋、汪东兴、陈锡联和毛远新。</p><p>这张照片的拍摄经过很神秘,杜对此有详细叙述。一九八○年二月,杜修贤找到人民日报副总编辑秦川,谈到这张照片的情况,秦要他写下来。二月二十二日,秦川和我把杜写的拍摄经过连同照片一起送给陈云同志。</p><p>这封信的底稿抄录如下:</p><p>陈云同志:</p><p>送上一张很重要的照片。</p><p>我叫杜修贤,粉碎“四人帮”以前,一直是中央外事摄影协作组的组长﹙兼新华社摄影部副主任﹚,长期负责拍摄有关毛主席的照片。这张照片是我在一九七六年九月十二日﹙毛主席逝世以后第三天﹚早上拍摄的。</p><p>九月十一日晚上,我在人民大会堂准备悼念毛主席的摄影活动时,汪东兴对我说:“你带上照相机跟我去。”我当时没有带照相机,借用别的同志的照相机和三个胶卷,向汪东兴报到。汪问我:“你带了几个卷?”我说三个。汪东兴又说:“多带一些胶卷。”我又去借了一些胶卷。汪东兴对我说:“你和我一起走,坐我的车。”我就跟汪东兴一起走出大会堂,坐了汪东兴的随车,跟在汪东兴的车后面。但我不知道要到哪里去,去照什么像。进了中南海,到了毛主席的住处,下车后,汪东兴把我带进为毛主席新修的住所,叫我在过道的一个小房间里等着。这时已是九月十二日的早晨了。我在过道里等了有四十分钟后,才看到华国锋、陈锡联同志,还有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毛远新从里面的房间走出来,有的一边走,一边剔牙,我才知道他们在里面才吃过饭,上厕所去。当姚文元看到我时,对我说:“我也打电话找你,今天要你完成一个重要任务。”江青看到我时说:“你就带了一个闪光灯?又是平版光。”我觉得当时的气氛很紧张,我没有讲话。我这时还不知道要照什么像。过了一会儿,把我叫到停放主席遗体的大房间里,其它人员一概免入,就连张耀祠、张玉凤也不得进入。接着,他们八人走进来,每人围绕停放主席遗体的床走了一圈后,八个人排成一行在主席遗体前照合影。从左至右是:张春桥、王洪文、江青、华国锋、毛远新、姚文元、陈锡联、汪东兴。照完合影后又手挽手在主席遗体前照合影。照完后将主席遗体运大会堂。当时我想:为什么叶副主席没有来呢?看当时的情况是很正式的在主席遗体前向主席致哀告别。中央的主要负责人都来了,虽然政治局委员不全,但副主席、常委都在,就少叶副主席。叶副主席当时又在北京,身体很好,无论如何叶副主席是应当参加的。如果说只是负责主席医疗组的中央领导人向主席遗体告别,姚文元、陈锡联又不是负责主席医疗组的成员,他们两人为什么又参加呢?我对这个问题不理解。</p><p>我照完这个像以后,回到摄影部,值班记者告诉我,说姚文元来了几次电话找我。这就是说姚文元、汪东兴为此事都亲自找我,江青又说是用“平版光”,可见照这个像,江青、姚文元、汪东兴事先是计划好的。过了两天,江青、姚文元、汪东兴都向我要这次照片的样片看。﹙三个人同时要看一个活动的照片样片,这还是第一次,可见此次活动的重要性﹚。我洗了三份样片,给他们三个人寄去。每份有七、八张,有合影的,有几个人在一起的。照片送去后,江青首先选定了六、七张,其中有合影两张,一张是八个人挽手的,一张没有挽手的。江青选定后,写了一张条子,大意是:国锋、洪文、春桥、文元、锡联、东兴、远新,我意每人洗一套留作纪念。七个人都在条子上划了圈。江青把她选定的样片连同上面七个人圈阅过的条子一同寄给我,要我放大八套,并在条子上写上“退江青”。过去江青洗照片时从来不把其它中央负责人圈过的文件给我看。这次她完全可以叫我放大八套照片就行了,不知什么原因她将圈过的条子寄给我。</p> <p class="ql-block">历史珍贵老照片 再现伟人风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