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镜头里的—白胸翡翠

行者随缘

<p>摄影/编辑:李兴发 网名:赣·吉安·行者随缘,因为喜欢拍鸟(但拍不好,装备也差7D2+456)被我们这里的好多摄友戏称为鸟叔。</p><p>以下图片2020年8月16日拍摄于江西南昌厚田</p><p>同行:肖有建 稻草 蝶舞</p> 白胸翡翠(学名:Halcyon smyrnensis),是翠鸟科、翡翠属的鸟类。<br>白胸翡翠体型中等,成鸟体长26-30厘米,头、后颈、上背棕赤色;下背、腰、尾上覆羽、尾羽亮蓝色。翼也亮蓝色,但初级飞羽端部黑褐色,中部内羽片为白色,飞时形成一大白斑;中覆羽黑色;小覆羽棕赤色。颏、喉、前胸和胸部中央白色。通常沿河流、稻田中的沟渠、稀疏丛林、城市花园、鱼塘和海滩狩猎。在平原和海拔1500米的高度均有分布。完全是肉食性,以鱼、蟹、软体动物和水生昆虫为食。 外形特征<br>白胸翡翠为中型鸟类,成鸟体长26-30厘米,嘴粗长似凿,基部较宽,嘴峰直,峰脊圆,两侧无鼻沟;翼圆,第1片初级飞羽与第7片初级飞羽等长或稍短,第2、3、4片几近等长,尾圆形。 <br>白胸翡翠成鸟的颏、喉、胸部中央纯白;头的余部、后颈、颈侧以及下体余部均深赤栗色,两肋稍淡;上背、肩及三级飞羽蓝绿色;下背、腰及尾上覆羽均辉翠绿色。两翅的小覆羽栗棕色;中覆羽黑;大覆羽、初级复羽和次级飞羽的露出部均为深浅不同的绿蓝色或蓝绿色;翅缘白色;次级飞羽的内翈与先端均缘以黑褐色;初级飞羽黑褐,其外栩基处(除第一枚外)均具一淡绿蓝色斑,缘斑由外向内渐形增长,且其位近羽基者特淡;初级飞羽的内翈在同一部位具有白斑,形亦向翅的内侧而渐增大,因于翅的下面形成一显著的翼斑。尾呈暗蓝色,并具黑褐色羽干;除中央一对外,其余尾羽均内缘以暗褐色。腋羽和翼下覆羽淡栗棕色。 <br>白胸翡翠虹膜暗褐;嘴呈珊瑚红以至赤红色;脚和趾均珊瑚红色。 <br>白胸翡翠幼鸟羽色似成鸟,但较苍淡,黑色的覆羽有绿色的渲染,胸部白羽狭缘以黑色,下体余部淡栗。 <br>大小度量:体重♂54-100克,♀85-96克;体长♂265-296毫米,♀275-284毫米;嘴峰♂54-65毫米,♀56-63毫米;翅♂115-132毫米,♀122-124毫米;尾♂77-92毫米,♀85-91毫米;跗趾♂14-18毫米,♀15-19毫米。 栖息环境编辑<br>白胸翡翠栖息于山地森林和山脚平原河流、湖泊岸边,也出现于池塘、水库、沼泽和稻田等水域岸边,有时亦远离水域活动。 生活习性编辑<br>白胸翡翠常单独活动,多站在水边树木枯枝上或石头上,有时亦站在电线上,常长时间地望着水面,以待猎食。飞行时成直线,速度较快,常边飞边叫,叫声尖锐而响亮。 <br>白胸翡翠营巢于河岸、沟谷田坎土岩洞中,掘洞为巢,巢呈隧道状,末端扩大为巢室,巢室大小直径多为15-20厘米。巢洞深至0.5-1.2米,随土崖土质松软、打洞困难与否而有较大变化。 <br>白胸翡翠主要以鱼、蟹、软体动物和水生昆虫为食,也吃蚱蜢、蝗虫、甲虫、鳞翅目、直翅目、鞘翅目和膜翅目昆虫及幼虫等陆栖昆虫和蛙、蛇、鼠类等小型陆栖脊椎动物。 <p>李兴发,</p><p>网名:赣·吉安·行者随缘</p><p>1956年1月15日在抚河旁来到人间,</p><p>江西吉安人。</p><p>我爱好摄影不刻意追求最终的结果,</p><p>但注重享受拍摄过程,</p><p>从中亲近自然、品味人生、体验真情、</p><p>享受生活。</p><p>我很幸运能与摄影为缘,与快乐为伴。</p><p>这种快乐只有开始,没有结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