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保定)有个北岳庙——又见北岳庙(一)

李明海

<p> 又见北岳庙</p><p><br></p><p> 何为又见,大概十年前的2010年,因工作需要到保定市曲阳县考察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定瓷,有幸到北岳庙参观。</p> <p> 定瓷孩儿枕,熟不熟悉?</p><p>(石家庄公司的图片,被大众点评“霸占”了)</p><p><br></p><p> 为什么再次来曲阳专门参观北岳庙,一是当年行程匆忙,考察定瓷为主,参观北岳庙是计划外,自然时间不会安排太久;再就是想亲眼欣赏北岳庙大殿——德政之殿吴道子绘制的壁画,不知啥原因,上次不巧铁将军把门。</p> <p> 吴道子绘制的壁画</p><p><br></p><p> 据资料记载,吴道子的壁画在宋朝毁于火灾,现在保留的是宋朝人仿画圣的作品。虽是后人临摹,仍不失“吴带当风”的神韵!想想看,栩栩如生的巨幅壁画在此定格了一千年只为和你有个约会!激不激动,兴不兴奋?</p><p> 这次暑假去坝上草原,回来刻意安排在曲阳逗留,了却一桩心事。</p> <p class="ql-block"> 北岳庙大门——朝岳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河北(保定)有个北岳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北岳,河北?你不是在开玩笑吧,北岳不是山西北部的恒山吗,自然祭祀北岳的庙宇也该在山西了?</p><p class="ql-block"> 你说的没错,今天的北岳是山西的恒山,只不过恒山被封为北岳尚不到五百年(明.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离开保定(曲阳)祭祀北岳仅仅三百六十年(清.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而保定的北岳足足风光了一千七百年!</p> <p>  据考证,分封五岳始于汉武帝(公元前156年—前87年),他的重孙子汉宣帝(公元乔91年—前48年)最终确定东西南北中五大名山为五岳,五座大山被赋予特殊的使命,自然形成的山峰又有了精神层面的意义。只是当时南岳是安徽天柱山,后改为湖南的衡山;北岳是河北的恒山(位于保定市阜平、唐县、涞源交界的大茂山,当地人称“神仙山”)。</p><p> 既然山峰成了“神山”,祭祀崇拜是少不了的,随着社会发展和生产力的进步,祭拜五岳的时间、仪式程序、参加人员、祭品规格数量等作为一个制度逐步完善确定下来,到隋朝已形成定制。</p> <p>  封山拜水,缘于对自然的有限认知引发的崇拜,当然也有加强君王“受命于天”统治地位的考虑。</p><p> 人们供奉的庙宇大致分三类:一类是供奉神明,基本上是以玉皇大帝为核心,佛道神仙;第二类供奉都是人,儒家的孔孟、兵家的关赵(现在又给关公增加了一项发家致富的“扶贫任务”);第三类就是祭拜自然山川河流、动物植物,甚至连害人虫——蚂蚱,都有庙宇供奉(另文介绍)!</p> <p class="ql-block">位于永年临洺关东大街都泰山行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五岳独尊的泰山顶上有玉皇大帝在人间的“办公室”,隔几年就会在办公室跟他在人间当皇帝的儿子“亲切会谈”,于是在以泰山为中心,从京师到泰山沿途出现了不少为祭祀泰山的皇帝或代祭大臣服务的招待所——“泰山行宫”。</p><p class="ql-block"> 遥想当年大唐盛世,祭祀的队伍绵延数里,是何等的排场,来回行程也需要几个月。风光的五岳祭祀绵延了近千年……</p> <p class="ql-block">  曲阳北岳庙的辉煌在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戛然而止归于落寞。入关不久的顺治帝听从建议,把祭祀北岳的庙宇正式迁往山西浑源。</p><p class="ql-block"> 风光无限的国家层面祭祀北岳降低为民间活动,规格自然大不如前。而每年农历四月初四民间自发的祭祀活动一直延续到今天。</p> <p>  我个人认为顺治帝更多的考虑是稳固执政地位。浑源县所在的山西大同,北接内蒙古,东临张家口(1912—1952察哈尔,是不是很有草原游牧文化的味道)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草原游牧文化和中原农耕文明交流、碰撞的前沿。通过祭祀北岳这种自然崇拜的文化认同,加强满蒙互利互信,更好、更好地融入中原、统治中原。</p> <p>  人们只看新人笑,谁人又知旧人哭,辉煌的曲阳北岳庙也只得变成“前”北岳庙!</p><p>历史又翻开了新的篇章!</p>